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第1页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第2页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一、单选题
    1.(2023·天津·模拟预测)25℃时,向0.1mol•L-1弱酸H3A溶液中加入NaOH改变pH,保持溶液体积不变。测得所有含A粒子的p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c表示各含A粒子的浓度的负对数(pc=-lg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A的Ka2数量级为10-4
    B.25℃时,NaH2A溶液呈碱性
    C.pH=7时,c(H3A)+c(Na+)=0.1mol•L-1
    D.随着溶被H的增大,溶液中先增大后减小
    2.(2023春·山西太原·高三统考期末)常温下,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水的电离程度:④>③>②
    B.②点时,
    C.由②到③点过程中,的值均增大
    D.④点时, mol/L
    3.(2023秋·江苏扬州·高三江苏省高邮中学校联考期末)某小组用硫铜矿煅烧后的废渣(主要含、、)为原料制取,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时使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有利于提高原料利用率
    B.“氧化”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
    C.“调节”时可以选择或
    D.“还原”过程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2023·福建莆田·统考二模)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该过程的总反应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离子的数目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键的数目为
    C.18克中含电子对的数目为
    D.完全反应失去电子的数目为
    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天然水体中的H2CO3与空气中的CO2保持平衡。室温下,某溶洞水体中- lg[ c(X)]与pH的关系如图(X为H2CO3、、、C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的数量级为10-7
    B.曲线Ⅱ表示-lg[c(CO)]与pH的关系
    C.a点,c(Ca2+ )>c(CO)>c(HCO)
    D.室温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不能使溶液由b点变到c点
    6.(2023春·浙江杭州·高三校联考期中)常温下,的,,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属于酸式盐且它们对应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B.溶液中:
    C.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时,反应生成和
    D.溶液与等体积溶液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
    7.(2023春·内蒙古赤峰·高三赤峰二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KCl固体
    若溶液的颜色变浅,说明:生成物浓度增加,平衡逆向移动
    B
    探究盐类水解程度
    常温下,用pH计测得0.l mol/L弱酸盐:、溶液pH值为a、b
    若,则水解程度
    C
    比较醋酸、碳酸和苯酚酸性强弱
    取20mL1溶液于分液漏斗中,将其滴入到装有粉末的广口瓶(有双孔塞)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
    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酸性:
    D
    比较的和的
    向盛有2 mL 1mol/L醋酸的试管中滴加1 mol/L的溶液
    若有气泡产生,则的大于的

    A.A B.B C.C D.D
    8.(2023·河南郑州·统考二模)已知室温下,磷酸三步电离的pKa(- lgKa)分别用a1、a2、a2表示,它们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

    某工厂排放的含磷废水pH约为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H2PO4溶液呈酸性,原因是a2+ a3> 14
    B.室温下,磷酸溶液中:
    C.该废水中存在:c()>c( )>c()
    D.该废水除磷时加入CaCl2溶液生成Ca5 (PO4)3OH的主要反应为
    9.(2023·四川达州·统考二模)常温下,向浓度为0.01mol·L-1的H3As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含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为7.35~7.45的溶液中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H3AsO3
    B.Ka1(H3AsO3)的数量级是10-10
    C.当pH=13时,溶液中的=-0.8
    D.c点,c(Na+)>c()+3c()+2c()
    10.(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B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比较和酸性强弱
    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和溶液的pH
    D
    比较和的大小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继续滴加几滴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A.A B.B C.C D.D
    11.(2023秋·河南周口·高三统考期末)25℃时,向溶液中滴入溶液,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
    B.M点对应的NaOH溶液体积为20.0mL
    C.N点与Q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N>Q
    D.N点所示溶液中
    12.(2023·河北·模拟预测)常温下,溶液的,在如图所示的溶液体系中,隔膜不让和通过,分子可自由穿过。已知溶液中,该体系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隔膜
    溶液A
    溶液B




    A.水的电离程度:溶液A<溶液B
    B.溶液A中:
    C.溶液B中:
    D.混合溶液中和浓度相等:
    13.(2023春·山西太原·高三统考期末)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的3种溶液的pH:
    溶质


    NaClO
    pH
    8.8
    11.6
    10.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上溶液的pH可以用pH计测定
    B.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 溶液的pH>11.6
    C.常温下,电离常数
    D.常温下,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
    14.(2023·福建莆田·统考二模)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消耗溶液的体积与混合液关系如下图所示。滴定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个过程未见气泡产生。已知:碳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升高的主要原因:
    B.bc段溶液不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C.b点:
    D.c点:

    二、非选择题
    15.(2022秋·江西宜春·高三上高三中校考期中)Ⅰ.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1)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___pH(乙)(填“>”“③>②,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②为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大于醋酸,故B错误;
    C.醋酸的电离常数Ka=,由②到③点过程中,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则的值不变,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④为醋酸钠溶液,由物料守恒关系可知c(CH3COO—)+ c(CH3COOH)= =0.05 mol/L,故D错误;
    故选A。
    3.C
    【分析】废渣(主要含、、)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铜,加入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变为铁离子,调节溶液pH值沉淀铁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还原硫酸铜生成氧化亚铜和氮气。
    【详解】A.“酸浸”时使用98%的浓硫酸会氧化亚铁离子,产物污染性的气体,消耗的硫酸量会增多,不利于提高原料利用率,故A错误;
    B.氧化的目的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因此“氧化”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故B错误;
    C.“调节”时主要是沉淀铁离子,而 需要保留,因此选择或来消耗氢离子,促进铁离子水解,故C正确;
    D.“还原”过程硫酸铜化合价降低1个价态,化合价升高变为氮气,升高4个价态,因此“还原”中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B
    【详解】A.铵根离子部分能够发生水解,无法计算溶液中铵根离子数目,A错误;
    B.氮气中氮原子之间为三键,含两根键,标况下22.4LN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含键的数目为,B正确;
    C.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水中含4对电子对,故电子对的数目为4NA,C错误;
    D.该反应中亚硝酸钠中的N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D错误;
    故选B。
    5.C
    【分析】溶液中碳酸部分电离出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出氢离子、碳酸根离子,随着pH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浓度变大,当碱性较强时,溶液中以碳酸根离子为主,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此时钙离子浓度很小,结合图像可知,Ⅰ、Ⅱ、Ⅲ分别为、、Ca2+曲线。
    【详解】A.由a点可知,该温度下,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则数量级为10-7,A正确;
    B.曲线Ⅱ表示-lg[c()]与pH的关系,B正确;
    C.由图像可知,a点,c(Ca2+ ) >c( )>c() ,C错误;
    D.室温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导致碳酸根离子浓度减小,而不是碳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不能使溶液由b点变到c点,D正确;
    故选C。
    6.D
    【详解】A.、都属于酸式盐,二者的说溶液中既有酸式酸根的电离,也有水解,在溶液中,,,,,,溶液显碱性,同样的方法,在溶液中,,,,,因为所以溶液显酸性,A错误;
    B.溶液中,发生电离和水解,根据A选项的分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为:,B错误;
    C.根据酸性:,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时,还能继续与反应生成,C错误;
    D.溶液与等体积溶液混合,溶液恰好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因为,,根据物料守恒,两式相加可得,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KCl实质上未参与反应,所以KCl量的多少不影响平衡移动,故溶液的颜色不变,A错误;
    B.若a>b,根据水解方程式:A2-+H2O⇌HA-+OH-,B2-+H2O⇌HB-+OH-,可知水解程度A2->B2-,B错误;
    C.CH3COOH 和Na2CO3反应生成CO2,说明CH3COOH酸性强于H2C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生成了苯酚,但是由于CH3COOH 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CH3COOH 也能使苯酚钠变浑浊,由此不能证明H2CO3酸性强于苯酚,C错误;
    D.若有气泡产生,说明发生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则酸性:CH3COOH>H2CO3,因此CH3COOH的Ka大于H2CO3的Ka1,D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在溶液呈中主要存在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因为,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即a1+ a2< 14,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在磷酸溶液中:,B正确;
    C.pH=7时pKa=pH,可知=H2PO,因为该废水pH约为6,c()>c( ),少部分电离生成,所以c( )>c(),故溶液中存在:c()>c( )>c(),C正确;
    D.该废水中主要的离子为,加入溶液生成的主要反应为,D正确;
    故选A。
    9.C
    【分析】如图所示,a点,,同理根据b点和c点,,。
    【详解】A.如图所示,pH为7.35~7.45的溶液中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H3AsO3,A正确;
    B.根据分析,,数量级是10-10,B正确;
    C.当pH=13时,,,=0.8,C错误;
    D.c点溶液中溶质成分为等物质的量的Na3AsO3和Na2HAsO3,溶液呈碱性,根据电荷守恒:,由于,故,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Fe3+与I-反应,Fe3+过量,无论是否存在平衡溶液中均存在Fe3+遇KSCN变红,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苯酚和溴水反应产生三溴苯酚,但其与苯互溶而无法分离。可以选择NaOH溶液洗涤分液,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酸的酸性越弱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强,对比等浓度的 NaHCO3 和 CH3COONa 溶液的pH可确定H2CO3 和CH3COOH酸性强弱,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大的可以转化为溶解度小的沉淀。同类型的,Ksp大的转化为Ksp小的。但该反应中AgNO3过量,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中有AgNO3与KI产生黄色沉淀,无法实现沉淀间的转化,无法确定大小,D项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故选C。
    11.C
    【详解】A.由图可知,溶液的pH=3,则,A项错误;
    B.M点pH=7,若加入20mLNaOH溶液,溶液中溶质是,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与题干的溶液显中性相违背,说明M点对应的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B项错误;
    C.完全反应后,加入的NaOH越多,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越大,故N点水的电离程度比Q点大,C项正确;
    D.N点时所示溶液中醋酸与NaOH恰好中和,溶液为CH3COONa溶液,CH3COO-发生水解反应而消耗,所以c(Na+)>c(CH3COO-),CH3COO-发生水解反应消耗水电离产生的H+,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 c(H+),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远小于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因此c(CH3COO-)>c(OH-),故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 c(CH3COO-)>c(OH-)>c(H+),D项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溶液B的pH大于溶液A的,所以溶液B中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小,选项A错误;
    B.常温下,溶液的,可知,可列三段式如下:

    将数值代入的表达式,得到约为,溶液A中,则溶液A中,选项B正确;
    C.由于的电离程度很弱,则平衡体系中最大,来源于的电离和水的电离,,所以微粒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选项C错误;
    D.混合溶液中若和浓度相等,根据计算可知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的水解平衡常数,所以混合溶液中,再结合电荷守恒可知,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3.B
    【详解】A.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所以测定三种溶液的pH时,不能选用pH试纸测定,应用pH计测定,故A正确;
    B.碳酸根离子在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常温下,浓度为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的pH小于11.6,故B错误;
    C.由表格数据可知,0.1mol/L醋酸钠溶液的pH小于0.1mol/L次氯酸钠溶液的pH,由盐类水解规律可知,醋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电离常数大于次氯酸,故C正确;
    D.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由电荷守恒关系可知,溶液中,故D正确;
    故选B。
    14.D
    【详解】A.ab段升高,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A错误;
    B.滴定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整个过程未见气泡产生,说明加入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后,碳酸氢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结合图像可知,bc段溶液出现白色沉淀,B错误;
    C.b点pH最大,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钙,,,则水解大于电离,故,C错误;
    D.c点pH=7.2,溶液显碱性,故,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由碳酸氢钠和氯化钙的物质的量可知,,则有,D正确;
    故选D。
    15.(1)A
    (2) 向右 减小
    (3) > V1②
    (2) OH-+ H2C2O4=H2O+HC2O c(HC2O)>c(C2O)>c(H2C2O4) 2c(HC2O)+2c(H2C2O4)+2c(C2O) ⑤
    (3)4.7×10-8

    【详解】(1)电离平衡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3COOH>H2CO3>HCN>HCO,电离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其盐溶液的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pH越小,则浓度均为0.1mol•L-1的①NaCN②CH3COONa③Na2CO3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①>②。
    (2)①25℃时,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H2C2O4=H2O+HC2O;
    ②25℃时,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10mL时,得到KHC2O4溶液,该溶液pHc(C2O)>c(H2C2O4);
    ③25℃时,用0.10mol•L-1KOH溶液滴定10.00mL0.10mol•L-1H2C2O4溶液,H2C2O4是二元弱酸,当V=20mL时,得到K2C2O4溶液,该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K+)=2c(HC2O)+2c(H2C2O4)+2c(C2O);
    ④H2C2O4的存在会抑制水的电离,而K2C2O4的存在会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K2C2O4浓度最大的⑤。
    (3)已知:Ksp(AgI)<Ksp(AgCl),所以先生成AgI,再生成AgCl,当出现AgCl沉淀时,c(Ag+)==1.8×10-9mol/L,得此时c(I-)==4.7×10-8mol/L。

    相关试卷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