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沈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知识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2题每题2分,3~4题每题3分,第5题每空1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境(jìnɡ) 霎时(chà) 企盼(qǐ) 奈人寻味(nài)B. 镶嵌(xiānɡ) 邀请(yāo) 称职(chèn) 十拿九稳(wěn)C. 威严(wēi) 吟唱(yínɡ) 促拥(cù) 胸有成竹(zhú)D. 契合(qiè) 飘逸(piāo) 较量(jiào) 不言尔喻(ér)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______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梦想成真,而有些人的梦想却化为泡影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前者有着______的意志,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而后者则在追梦的道路上______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______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就不要轻易回头!A. 所以 坚强 事倍功半 认准B. 但是 坚实 事倍功半 认识C. 所以 坚实 半途而废 认识D. 但是 坚强 半途而废 认准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的社会不缺少机会,所以每个人势必会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显赫一时的功名,还是选择持久美好的善良?这些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如果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过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景。A. “遵从”是形容词,“旅程”是名词,“落荒而逃”“独一无二”都是偏正短语。B. “这些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这句中,“这些”是主语,“拷问”是谓语。C. “是选择显赫一时的功名,还是选择持久美好的善良?”是选择关系的复句。D. 选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面临”一词运用不当,应该改为“来临”。辽宁省沈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悠闲(xián) 潮汐(cháo) 卖弄(lòng) 由光可鉴(yóu) B.空灵(líng) 要塞(sāi) 循环(xún) 穿流不息(chuān) C.伟岸(àn) 敦实(dūn) 叮嘱(zhǔ) 海阔天空(kuò) D.笼罩(zào) 记栽(zǎi) 映衬(yìng) 各得其所(suō)2.(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ㅤㅤ在东北,滑冰是一项有着 魅力的运动。 是踩着冰刀在冰面上轻舞飞扬的曼妙,还是坐着雪车滑行时 的快意,这些都是来自冬天最慷慨的馈赠。在大自然的鼓励下,东北人民已经 了与寒冷共存的奥秘。A.特别 无论 风驰电掣 看透 B.独特 尽管 风风火火 参透 C.特别 尽管 风风火火 看透 D.独特 无论 风驰电掣 参透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3.(3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ㅤㅤ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A.“体裁”是名词,“丰富”是形容词,“民间歌曲”是偏正短语。 B.“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这句中,“结合”作谓语。 C.“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由于”改为“既然”。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liáo) 昼夜(zòu) 演译(yì) 仰之弥高(mí)B.芙蓉(fū) 涌跃(yǒng) 倘若(tǎng) 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 脑畔(pàn) 驳船(buó) 与日具增(jù)D.游逛(guàng) 倔强(jué) 应和(hè) 可歌可泣(q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立志做大事的勇气担当。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了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了我国粮食安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他 地坚持着,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了 的回报。2019年,袁隆平被 “共和国勋章”。A.保障 义无反顾 丰厚 授予B.保护 忘乎所以 丰富 授予C.保障 忘乎所以 丰厚 给予D.保护 义无反顾 丰富 给予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②也正是这种寻常而又略带寂寞和神秘的生活,让我们不辞劳苦、乐此不疲地奔赴它,探索它,记录它。③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④这些故事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A.“生活”是名词,“散发”是形容词,“多姿多彩”是并列短语。B.“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这个句子中,“上演”作谓语。C.“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②①④。 基础知识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2题每题2分,3~4题每题3分,第5题每空1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境(jìnɡ) 霎时(chà) 企盼(qǐ) 奈人寻味(nài)B. 镶嵌(xiānɡ) 邀请(yāo) 称职(chèn) 十拿九稳(wěn)C. 威严(wēi) 吟唱(yínɡ) 促拥(cù) 胸有成竹(zhú)D. 契合(qiè) 飘逸(piāo) 较量(jiào) 不言尔喻(ér)【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霎时(chà)——shà,奈人寻味——耐人寻味;C.吟唱(yínɡ)——yín,促拥——簇拥; D.契合(qiè)——qì,不言尔喻——不言而喻;故选B。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______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梦想成真,而有些人的梦想却化为泡影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前者有着______的意志,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而后者则在追梦的道路上______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______了自己的前进方向,就不要轻易回头!A. 所以 坚强 事倍功半 认准B. 但是 坚实 事倍功半 认识C. 所以 坚实 半途而废 认识D. 但是 坚强 半途而废 认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第一空后边的句子“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梦想成真,而有些人的梦想却化为泡影呢”与前边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好的梦想”是转折关系,故选“但是”;第二空,“坚强”意思是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坚实”意思是牢固结实;身体结实,有力,用“坚强”符合语境,指意志坚定不动摇;第三空,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半途而废本义指半路上就停下来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根据语境“后者则在追梦的道路上______了”,用“半途而废”恰当,指后者没有坚持到底,与前者“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相对应,形成对比;第四空,认准意思是坚定地认为,认识意思是认得。根据语境“认准”合适,句意是坚定地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就不轻易回头。故选D。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的社会不缺少机会,所以每个人势必会面临很多的选择。那么,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是直面挑战,还是落荒而逃?是选择显赫一时的功名,还是选择持久美好的善良?这些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如果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过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景。A. “遵从”是形容词,“旅程”是名词,“落荒而逃”“独一无二”都是偏正短语。B. “这些都是我们要拷问自己的问题。”这句中,“这些”是主语,“拷问”是谓语。C. “是选择显赫一时的功名,还是选择持久美好的善良?”是选择关系的复句。D. 选段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病句,“面临”一词运用不当,应该改为“来临”。【答案】C【解析】【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A.“遵从”是动词,“旅程”是名词,“落荒而逃”是偏正短语。“独一无二”是并列短语;B.“这些”是主语,“都是”是谓语,“我们要拷问自己”是“问题定语”;D.划线句“我们的社会不缺少机会,所以每个人势必会面临很多的选择”不是病句,“面临”使用得当,”面临”意思是面对,句子“每个人势必会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意思是个人势必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来临”即将到来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故选C。 辽宁省沈阳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悠闲(xián) 潮汐(cháo) 卖弄(lòng) 由光可鉴(yóu) B.空灵(líng) 要塞(sāi) 循环(xún) 穿流不息(chuān) C.伟岸(àn) 敦实(dūn) 叮嘱(zhǔ) 海阔天空(kuò) D.笼罩(zào) 记栽(zǎi) 映衬(yìng) 各得其所(suō)【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卖弄”的“弄”应读作“nòng”,“由光可鉴”的“由”应写作“油”;B.有误,“要塞”的“塞”应读作“sài”,“穿流不息”的“穿”应写作“川”;C.正确;D.有误,“笼罩”的“罩”应读作“zhào”,“记栽”的“栽”应写作“载”,“各得其所”的“所”应读作“suǒ”。故选:C。【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2.(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ㅤㅤ在东北,滑冰是一项有着 魅力的运动。 是踩着冰刀在冰面上轻舞飞扬的曼妙,还是坐着雪车滑行时 的快意,这些都是来自冬天最慷慨的馈赠。在大自然的鼓励下,东北人民已经 了与寒冷共存的奥秘。A.特别 无论 风驰电掣 看透 B.独特 尽管 风风火火 参透 C.特别 尽管 风风火火 看透 D.独特 无论 风驰电掣 参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独特:独有的,与一般不同的。“独特”和“魅力”搭配;“是……还是”表示并列关系,用“无论”恰当;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闪电一样快。风风火火:形容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根据“雪车滑行时”的提示,选“风驰电掣”恰当;看透:彻底了解;透彻认识。参透:彻底领会(道理、奥秘等)。根据“寒冷共存的奥秘”的提示,选“参透”恰当。故选:D。【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3.(3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ㅤㅤ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A.“体裁”是名词,“丰富”是形容词,“民间歌曲”是偏正短语。 B.“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这句中,“结合”作谓语。 C.“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由于”改为“既然”。【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及病句等知识的掌握。【解答】A.正确;B.有误,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是”;C.有误,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D.有误,画线句子关联词使用不当,应将“因此”改为“所以”。故选:A。【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辽宁省沈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liáo) 昼夜(zòu) 演译(yì) 仰之弥高(mí)B.芙蓉(fū) 涌跃(yǒng) 倘若(tǎng) 殚精竭虑(jié)C.挚友(zhì) 脑畔(pàn) 驳船(buó) 与日具增(jù)D.游逛(guàng) 倔强(jué) 应和(hè) 可歌可泣(q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要向袁隆平学习立志做大事的勇气担当。为了让中国人吃饱饭,他不断克服困难,实现了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 了我国粮食安全。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钻研,他 地坚持着,凭借“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最终获得了 的回报。2019年,袁隆平被 “共和国勋章”。A.保障 义无反顾 丰厚 授予B.保护 忘乎所以 丰富 授予C.保障 忘乎所以 丰厚 给予D.保护 义无反顾 丰富 给予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②也正是这种寻常而又略带寂寞和神秘的生活,让我们不辞劳苦、乐此不疲地奔赴它,探索它,记录它。③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④这些故事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A.“生活”是名词,“散发”是形容词,“多姿多彩”是并列短语。B.“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这个句子中,“上演”作谓语。C.“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②①④。1.(2分)D 【解析】A项“昼”应读作“zhòu”,“译”应写作“绎”;B项“芙”应读作“fú”,“涌”应写作“踊”;C项“驳”应读作“bó”,“具”应写作“俱”。2.(2分)A 【解析】第一空:“保障”指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也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主要是对具象的人或物。这里保护的对象是“粮食安全”,是抽象的,用“保障”更恰当,排除B、D两项。第二空:“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含褒义;“忘乎所以”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含贬义。这里形容袁隆平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仍然坚持钻研,用“义无反顾”更恰当,排除C项。最后将A项代入检验,无误。故选A项。3.(3分)C 【解析】A项中“散发”是动词。B项中的句子提取主干为“这是故事”,该句中“是”作谓语。D项,最恰当的排列顺序应为①②③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盘锦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基础知识,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