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盘锦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2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辽宁省盘锦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8分)【材料一】潮起潮落间,4000余米长的木栈道蜿蜒向前……在盘锦市西郊,辽河三角洲末端,水网密布,大片的芦苇、林地、河流、滩涂、沼泽、坑塘、稻田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滨海河川湿地自然景观。盘锦红海滩湿地,生长着大片盐地碱蓬。每年4月,盐地碱蓬钻出地面,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开始慢慢由嫩绿变为深绿,再到浅红、殷红。9至10月,盐地碱蓬进入全盛期,呈现出一片火红的色泽,让这片湿地成为一颗镶嵌在辽东湾的红宝石。2010年,盘锦开始研究盐地碱蓬的人工补植技术,这项技术有效遏制了盐地碱蓬的退化,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推平养殖池也是一项技术活,让新恢复的湿地与其它湿地连成一体,从而解决湿地碎片化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消费者在购买大米、苹果、羊肉等农特产品时,绝大部分会直接联想到原产地,原产地作为地理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知名品牌的作用,帮助消费者选择高品质农产品。(选自《经济日报》,有删改)【材料三】湿地与城乡生产生活空间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是杭州西溪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实践经验。“千里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等功能,还承载着千年诗意。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就是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有机融入绿水青山大自然,让居民在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居民享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诗意栖居。(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2.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盘锦红海滩的湿地上,生长着大片盐地碱蓬。它们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会发生由绿到红的变化。B.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盐地碱蓬色泽红艳的特点,使湿地呈现出奇特的景观。C.2022年上半年地标农产品线上消费金额“猪牛羊肉”占比高于“蔬菜”,“海鲜水产”占比低于“禽肉蛋品”。D.湿地与城乡生产生活空间休戚与共、水乳交融。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等功能,还承载着千年诗意。13.在主题为“家乡明天更美好”的班会上,小华同学认为“盘锦大米”是助力家乡致富的一张名片,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帮助他说说理由。(3分)14.“世界湿地日”这天,某中学小记者采访了红海滩湿地管理人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补全下面采访内容。(3分)小记者:叔叔,您好!盘锦能够拥有这么美丽的湿地景观,一定与多方的努力分不开,您给我们谈谈保护湿地的相关做法吧。管理人员:一是 (1) ;二是 (2) 。小记者:您再谈谈其它湿地城市的成功经验,好吗?管理人员:好的, (3) 。小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辽宁省盘锦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10.(8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文化遗产的类型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三星堆是实证文明起源绵延的大型遗址。三星堆遗址发掘,无论是发掘技术还是多学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沿。在实验室里,一件青铜器形状的白色硅胶套摆在桌上,这是为新发现的青铜尊量身定制的3D打印“防护服”。青铜尊器型大,采取传统的石膏固定提取,容易破碎。因此,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再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给文物穿上后再提取。3D打印技术用在考古发掘上还是第一次。 2020年底重启的三星堆考古与1986年相比,是把先进的实验室搬到回野考古现场的新尝试。汇聚了多种科技手段的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可以远程传输数据的专家会诊室……这些技术保障使得发掘与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成为可能。(选自《人民目报》)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观众从中看到了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所呈现出的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了世人,将中国气的传递给了全世界。(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材料四] 数字化是将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的重要手段。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从2020年开始,每年采集7万到7.5万件文物信息,现在已公开发布8.3万件文物影像,并建立了“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展示平台。“《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数字展览备受欢迎。2021年,“‘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以5.3米高裸眼3D文物呈现纹样世界。数字化展示突破实体展览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观众通过对文物展品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了一次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对话,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选自《人民日报》) (1)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青铜尊器型大,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为青铜尊量身定制“防护服”,青铜尊就可以不会破碎。B.2016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C.2020年,我国科研投入经费总量24393.1亿元,同年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排第14位。D.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完成下面表格。(3)根据[材料四]完成下面对话。佳欣听说春明参观故宫博物馆回来了,好奇地问春明。佳欣:这次去故宫博物馆参观数字化展览,你有什么新的体验吗?春明:① 。佳欣:真羡慕你,我也想去。春明:值得一去,② 。佳欣:我真为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灿烂骄傲啊!辽宁省盘锦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8分)【材料一】中国天眼、天问一号、港珠澳大桥、复兴号高铁…这些象征着中国科技由跟跑到领跑的“大国重器”,成为我国科技战略布局中一颗颗眼的明珠。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个“三件套”,包括环器、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后两者共同组成着陆巡视器。火星车和环绕器共同肩负科学探测使命。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将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领域也是创举。不过,这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很艰难。地球到大星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最近时约55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到4亿千米。由于距离远,地面与火星探测器的通信面临最长接近20分钟的延时。科学人员无法随时控制探测器,考验前所未有。意大利科学家罗伯特。奥罗塞赞叹道:“这项任务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中国一次就完成了美国宇航局花了数十年才完成的任务。(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二】【材料三】中国稳步提高对外援助资金规模。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其中,提供无偿援助1278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47.30%,重点用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小型社会福利项目等。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政府设立了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还承诺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选自《光明日报》)【材料四】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和文化最好的钥匙。目前,全球有7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中文课程,2500万人学习中文,4000万人次参加各类中文考试。(选自《光明日报》)12.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个“三件套”,包括进人舱、“祝融号”火星车和环绕器,前两者共同组成着陆巡视器。B.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很艰难。C.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90万亿元,同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是16.1%。D.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政府将设立抗疫合作专项资金,还承诺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 1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内容,从两方面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并说说我国在资金利用上的举措。(3分)14.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行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小张拟写的演讲稿提纲,请结合以上材料,帮他补充完整。(3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辽宁省盘锦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8分)【材料一】潮起潮落间,4000余米长的木栈道蜿蜒向前……在盘锦市西郊,辽河三角洲末端,水网密布,大片的芦苇、林地、河流、滩涂、沼泽、坑塘、稻田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滨海河川湿地自然景观。盘锦红海滩湿地,生长着大片盐地碱蓬。每年4月,盐地碱蓬钻出地面,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开始慢慢由嫩绿变为深绿,再到浅红、殷红。9至10月,盐地碱蓬进入全盛期,呈现出一片火红的色泽,让这片湿地成为一颗镶嵌在辽东湾的红宝石。2010年,盘锦开始研究盐地碱蓬的人工补植技术,这项技术有效遏制了盐地碱蓬的退化,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同时,推平养殖池也是一项技术活,让新恢复的湿地与其它湿地连成一体,从而解决湿地碎片化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消费者在购买大米、苹果、羊肉等农特产品时,绝大部分会直接联想到原产地,原产地作为地理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知名品牌的作用,帮助消费者选择高品质农产品。(选自《经济日报》,有删改)【材料三】湿地与城乡生产生活空间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是杭州西溪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实践经验。“千里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等功能,还承载着千年诗意。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就是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城市有机融入绿水青山大自然,让居民在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居民享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而诗意栖居。(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2.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盘锦红海滩的湿地上,生长着大片盐地碱蓬。它们吸取土地与海水中的盐分,颜色会发生由绿到红的变化。B.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盐地碱蓬色泽红艳的特点,使湿地呈现出奇特的景观。C.2022年上半年地标农产品线上消费金额“猪牛羊肉”占比高于“蔬菜”,“海鲜水产”占比低于“禽肉蛋品”。D.湿地与城乡生产生活空间休戚与共、水乳交融。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等功能,还承载着千年诗意。13.在主题为“家乡明天更美好”的班会上,小华同学认为“盘锦大米”是助力家乡致富的一张名片,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帮助他说说理由。(3分)14.“世界湿地日”这天,某中学小记者采访了红海滩湿地管理人员,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三】补全下面采访内容。(3分)小记者:叔叔,您好!盘锦能够拥有这么美丽的湿地景观,一定与多方的努力分不开,您给我们谈谈保护湿地的相关做法吧。管理人员:一是 (1) ;二是 (2) 。小记者:您再谈谈其它湿地城市的成功经验,好吗?管理人员:好的, (3) 。小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分析】这是关于“湿地”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第一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第二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第三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解答】(1)ABD.正确;
C.有误,根据材料二的图表可知,“海鲜水产”占比高于“禽肉蛋品”。
故选:C。
(2)根据材料一“潮起潮落间,4000余米长的木栈道蜿蜒向前……在盘锦市西郊,辽河三角洲末端,水网密布,大片的芦苇、林地、河流、滩涂、沼泽、坑塘、稻田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北方滨海河川湿地自然景观”可知,盘锦的地理环境适宜水稻生长;鼓励材料二“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消费者在购买大米、苹果、羊肉等农特产品时,绝大部分会直接联想到原产地,原产地作为地理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知名品牌的作用,帮助消费者选择高品质农产品”可知,“盘锦大米”是知名地标产品,这种品牌作用有利于大米的销售;根据材料二结合表格内容可知,“粮油调味”地标浓产品线上消费金额占比很高,“盘锦大米”有广阔的销售前景。
(3)①根据提示“您给我们谈谈保护湿地的相关做法吧”和材料一“2010年,盘锦开始研究盐地碱蓬的人工补植技术,这项技术有效遏制了盐地碱蓬的退化,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可知:研究盐地碱蓬人工补植技术,遏制盐地碱蓬退化。
②根据提示“您给我们谈谈保护湿地的相关做法吧”和材料一“同时,推平养殖池也是一项技术活,让新恢复的湿地与其它湿地连成一体,从而解决湿地碎片化问题,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知:推平养殖池,解决湿地碎片化问题。
③根据提示“您再谈谈其它湿地城市的成功经验,好吗”和材料三“湿地与城乡生产生活空间休戚与共、水乳交融。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是杭州西溪湿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实践经验”可确定答案:如杭州西溪湿地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
答案:
(1)C
(2)盘锦的地理环境适宜水稻生长;“盘锦大米”是知名地标产品,这种品牌作用有利于大米的销售;“粮油调味”地标浓产品线上消费金额占比很高,“盘锦大米”有广阔的销售前景。
(3)①研究盐地碱蓬人工补植技术,遏制盐地碱蓬退化。
②推平养殖池,解决湿地碎片化问题。
③如杭州西溪湿地将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结合起来。 辽宁省盘锦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10.(8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文化遗产的类型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三星堆是实证文明起源绵延的大型遗址。三星堆遗址发掘,无论是发掘技术还是多学科研究,都站在了世界考古的前沿。在实验室里,一件青铜器形状的白色硅胶套摆在桌上,这是为新发现的青铜尊量身定制的3D打印“防护服”。青铜尊器型大,采取传统的石膏固定提取,容易破碎。因此,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再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给文物穿上后再提取。3D打印技术用在考古发掘上还是第一次。 2020年底重启的三星堆考古与1986年相比,是把先进的实验室搬到回野考古现场的新尝试。汇聚了多种科技手段的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可以远程传输数据的专家会诊室……这些技术保障使得发掘与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成为可能。(选自《人民目报》)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观众从中看到了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所呈现出的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了世人,将中国气的传递给了全世界。(选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材料四] 数字化是将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传播动能的重要手段。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从2020年开始,每年采集7万到7.5万件文物信息,现在已公开发布8.3万件文物影像,并建立了“数字多宝阁”“故宫名画记”等展示平台。“《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数字展览备受欢迎。2021年,“‘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以5.3米高裸眼3D文物呈现纹样世界。数字化展示突破实体展览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观众通过对文物展品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了一次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对话,打开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的种子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选自《人民日报》) (1)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青铜尊器型大,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为青铜尊量身定制“防护服”,青铜尊就可以不会破碎。B.2016年,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C.2020年,我国科研投入经费总量24393.1亿元,同年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排第14位。D.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故宫高度重视藏品数字化进程。(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完成下面表格。(3)根据[材料四]完成下面对话。佳欣听说春明参观故宫博物馆回来了,好奇地问春明。佳欣:这次去故宫博物馆参观数字化展览,你有什么新的体验吗?春明:① 。佳欣:真羡慕你,我也想去。春明:值得一去,② 。佳欣:我真为我们国家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灿烂骄傲啊!【分析】材料一主要讲述物质文化遗产三星堆的研究与保护,材料二讲述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材料三为图表分析,材料四讲述博物馆资源数字化。【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材料内容。A.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①段“青铜尊器型大,采取传统的石膏固定提取,容易破碎。因此,先用3D扫描仪采集数据,再在3D打印出的模型上制作好硅胶保护套,给文物穿上后再提取”可知,青铜尊器型大,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为青铜尊量身定制“防护服”,青铜尊不易破碎,并不是说“不会破碎”。故选:A。(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内容。结合材料三的图表,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科研投入经费总量逐年增加;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排名逐年上升;结合材料一第②段“2020年底重启的三星堆考古与1986年相比,是把先进的实验室搬到田野考古现场的新尝试。之聚了多种科技手段的恒温恒湿的考古发掘舱、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文物应急保护平台、可以远程传输数据的专家会诊室……这些技术保障使得发掘与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成为可能”可知,科学技术的保障使得发掘与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成为可能;结合材料二“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观众从中看到了人工智能、AR、裸眼3D等多种技术综合运用所呈现出的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了世人,将中国气韵传递给了全世界”可知,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呈现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世人,将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3)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与表达运用。结合材料四“‘《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数字展览备受欢迎。2021年,“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以5.3米高裸眼3D文物呈现纹样世界。数字化展示突破实体展宽的局限,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可知,参观故宫博物馆数字化展览的新体验有《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可以使观众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满足了“触摸”文物的心理需求。据此可完成对话。答案:(1)A(2)①我国科研投入经费总量逐年增加;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球排名逐年上升;③科学技术的保障使得发掘与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成为可能;④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呈现辉煌的时间文化,惊艳世人,将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3)①我体验了《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还参观了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②数字化展示,不光让我们参与度和体验感更强,还能“触摸文物呢!【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辽宁省盘锦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选文,完成12~14题。(8分)【材料一】中国天眼、天问一号、港珠澳大桥、复兴号高铁…这些象征着中国科技由跟跑到领跑的“大国重器”,成为我国科技战略布局中一颗颗眼的明珠。2021年5月15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个“三件套”,包括环器、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后两者共同组成着陆巡视器。火星车和环绕器共同肩负科学探测使命。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将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领域也是创举。不过,这次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很艰难。地球到大星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最近时约5500万千米,最远时可达到4亿千米。由于距离远,地面与火星探测器的通信面临最长接近20分钟的延时。科学人员无法随时控制探测器,考验前所未有。意大利科学家罗伯特。奥罗塞赞叹道:“这项任务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中国一次就完成了美国宇航局花了数十年才完成的任务。(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二】【材料三】中国稳步提高对外援助资金规模。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其中,提供无偿援助1278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47.30%,重点用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小型社会福利项目等。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政府设立了抗疫合作专项资金,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还承诺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选自《光明日报》)【材料四】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和文化最好的钥匙。目前,全球有7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中文课程,2500万人学习中文,4000万人次参加各类中文考试。(选自《光明日报》)12.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天问一号探测器是个“三件套”,包括进人舱、“祝融号”火星车和环绕器,前两者共同组成着陆巡视器。B.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天问一号火星软着陆任务很艰难。C.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90万亿元,同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是16.1%。D.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政府将设立抗疫合作专项资金,还承诺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 1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内容,从两方面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并说说我国在资金利用上的举措。(3分) 14.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行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小张拟写的演讲稿提纲,请结合以上材料,帮他补充完整。(3分)【分析】本题为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二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筛选信息,第三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解答】(1)ABC.正确。
D.有误,根据材料三中“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政府设立了抗疫合作专项基金”可知“抗疫合作专项基金”已经设立,选项中“将设立”错误。
故选:D。
(2)结合材料二看出,国内生产总值20年扩大至10倍,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增加了9倍;20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比2016年提高了约2.3%。根据材料三“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提供无偿援助1278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47.30%,重点用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中小型社会福利项目等”可知,中国稳步提高对外援助资金规模。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3)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题干信息,明确演讲主题为“厉害了,我的国”,它不可作为具体题目,根据“经济”“大国担当”来看,空的部分应概括我国“经济”“政治”之外的其他领域的成就,可以从“文化”“科技”等领域入手,用四字词语概括。
答案:
(1)D
(2)成就:①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②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年增长,或我国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在世界经济占比中都不断增长。
举措:中国稳步提高对外国际助资金规模。
(3)示例:①我为祖国而自豪(我骄做,我是中国人)
②科技领跑(创新)
③中文汉语(文化热潮)【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铁岭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