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2024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 考点0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B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二 考点0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B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在谈及魏晋政治时指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 考点04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B卷
1.汉武帝推行以察举制为主体的荐举取士制度,包括孝廉贤良以及异科。所谓孝廉,“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望请依古制,县令察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於州。” 与孝廉相比,贤良更强调被举荐者在才能智力等方面的突出性或稀缺性。据此可推知,察举制在当时( )
A.推动了豪强地主的崛起 B.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C.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2.有学者指出,汉朝察举制将选官用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意义在于,促使民众注重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提高、自觉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基层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该学者意在强调察举制( )
A.保障了官僚队伍的素质 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成熟
C.增强了国家治理的效果 D.展现了国家实力的强大
3.据钱穆先生研究,汉代的察举制,要求首先进学校读书,获得补吏后,才可以被察举。而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这说明( )
A.士族门阀的世袭特权具有法律制度保障
B.门阀士族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撑
C.魏晋以来的门第社会起源于汉代察举制
D.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西汉时期
4.有学者在谈及魏晋政治时指出:“如果让皇权在官僚政治与士族政治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那么皇权将倾向于前者而不是后者。皇权固然必须给予官僚相当特权以换取其合作,但并不情愿让其分割其权势。”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皇权与士族特权间互相制衡 B.选官制度变革有一定必然性
C.分权体制削弱了政府统治力 D.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
5.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体制以九品中正制为考核、品评机制,即在州郡设置中正、小中正,专司品评人才,向朝廷推荐。这反映出九品中正制( )
A.推举人才注重对人的考察 B.使门阀士族全面把持选官
C.适应庶族地主的政治要求 D.加快封建皇权的强化趋势
6.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 )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 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 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7.唐德宗为培养近臣,于贞元二年正月特发诏书,以罹灾京畿诸县的名义,亲自从尚书省郎官、御史中拣择10员,外放为京畿诸县县令进行历练。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这反映了该时期( )
A.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 B.君主亲掌地方官员选拔
C.士族有较大政治影响力 D.以家世门第为标准选官
8.唐代举子在考试前的请托宣传和达官闻人的荐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通过著书立传提升名气,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风气。唐代著名人物如韩愈、杜牧、皮日休等人都有“行卷”的经历,有些还成为科场和文坛佳话。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促进了唐朝文化的繁荣
C.削弱了门第观念的影响 D.反映当时社会文化多样
9.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
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 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 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10.唐朝中书省秉承帝旨,参与决策军国要务。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加政事堂会议;唐肃宗时,翰林学士开始参与中书舍人“公章诏敕”;唐宪宗时,“凡将相出入,皆翰林草制”。据此可知唐代( )
A.朝廷权力机制有所调整 B.阶层流动有所加强
C.中央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D.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11.公元204年曹操下租调令: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地方官不得擅兴发。《资治通鉴》称:“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两税法改为“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即通过评定户等实现的按资征税。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B.封建社会阶级矛盾被消除
C.唐宋间贫富差距大大缩小 D.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的抑制
12.唐白居易(772~846年)在《赠友五首》诗中写道:“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该诗反映了( )
A.均田制调动农民积极性 B.贞观之治促进农业的发展
C.恢复租庸调制成为趋势 D.两税法实施后存在的弊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承隋之后,在塞外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如唐太宗曾任命当地部落首长为都督、州、县之长官,实行直接统治,但地方社会有着自立的势力。在平定隋末动乱之后,唐朝逐步排除内部地方社会与中央相抗因素。在中央把三省作为中央政治的核心机构,其渊源当是汉魏时期的近侍之官。贞观年间,三省长官犹如宰相,位高权重。三省间互持均衡,并与皇帝相持,所谓门下省的封驳之权堪称典型。在这里,三省的地位显示出了不同于皇帝家产官僚的一面,它在君臣共治的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这种官衙一员,贵族个体可以说拥有一种独立于皇权之外的性质。
——摘编自【日】谷川道雄《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汉唐之间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孝德天皇即位后,于646年颁布《改新之诏》,按照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模式,废除奴隶社会体制的“部民制”,将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公民每六年收授一次班田,凡领“分田”者交土地税(租);每年到京城服徭役10天,交纳手工业品(调)。中央设八省一台(监督官吏的“弹正台”)、设二官(神祇官和太政官管辖并监督八省)。在各地则设国(司)、郡(司)、里(长)三级行政单位。各级地方官的任免均属中央。
——摘编自刘明翰、陈月清《论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东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行政体制的特点,并指出汉唐中枢决策机构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化改新在政治制度方面与贞观之治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三省六部制建设对当代国家政治建设的启示。
14.【汉代经济与唐代赋税】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
——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
材料二 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建中元年(780年),德宗下令:“令黜陟观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鳏寡惸独不支济者,准制放免。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即所谓“租庸杂徭悉省”,改变了国“自输月送无休息”的情况。行两税法后,“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张帆《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并指出其引发的赋税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推行以察举制为主体的荐举取士制度,包括孝廉贤良以及异科。”可知,汉代察举制主要选拔孝廉、贤良之人,使统治者得到了品行优良、才智突出的各类人才,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D项正确;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豪强地主的崛起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的是察举制选拔人才的种类,看不出选拔人才的方式和程序,不能得出公平公正,排除B项;科举制加快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与基层社会在政治层面和思想道德文化层面的成功对接”,可知汉朝察举制将选官用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促使民众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自觉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增强了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联系,表明察举制增强了国家治理的效果,C项正确;察举制有利于提高但不能保障官僚队伍的素质,排除A项;察举制的推行,并不是选官制度的成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实力强大的信息,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汉代的察举制,要求首先进学校读书,获得补吏后,才可以被察举。而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可见汉代察举制存在一定弊端,魏晋以来的门第社会在汉代察举制中能找到渊源,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士族门阀的世袭特权具有法律制度保障,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门阀士族对皇权的辅助作用,排除B项;士族门阀是中国东汉后期至隋唐前期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并非萌芽于西汉时期,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如果让皇权在官僚政治与士族政治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那么皇权将倾向于前者而不是后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凭借九品中正制把持选官特权,垄断政治权力,不利于加强皇权,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革,即后来科举制的出现,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皇权对士族的制约,排除A项;皇权在官僚政治与士族政治之间的选择,更倾向于官僚政治,说明九品中正制不利于加强皇权,存在弊端,材料并非强调分权体制削弱了政府统治力,排除C项;郡县制的确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九品中正制下在州郡设置中正、小中正,对本地人才进行评价,根据门第族望评价人才,然后向朝廷推荐,注重对人的考察,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下士族门阀主导了人才的选拔,全面把持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是门阀士族的选拔人才主要手段,适应了士族贵族的政治要求,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加强了门阀士族的权力,一定程度削弱了皇权,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由最初的各郡长官(地方官员)推举产生,后改为由司徒(中央官员)选授,有利于中央对选官权力的掌握,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C项正确;司徒任命中正官体现中央权力,不能体现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直接涉及君主的权力,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后来导致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科举制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性,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其所亲选的外放地方官员均为士族出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德宗为培养近臣,选了一批士族出身的官员,反映出唐朝虽然有了科举制度,但士族仍有较大政治影响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些官员参加科举考试,无法得出士族阶层垄断科举选官这一结论,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君主没有亲自掌握地方的官员选拔,且材料中外放“京畿诸县”,排除B项;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注重家世门第,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材料“通过著书立传提升名气,并且形成了特有的“行卷”风气”可见举子可以通过文章提高名气,有利于文化繁荣,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阶层之间的流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重视文章写作现象,与门第观念的削弱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多种多样,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可知,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真正原因是尚书令职权过大,说明皇帝意在削弱尚书省的权力,B项正确;材未体现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的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只是表象,并不是题干的实质,排除C项;“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表述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唐代从太宗到宪宗参与中枢决策的人员在增加,通过分化宰相权力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A项正确;材料体现权力机构的变动,并未涉及阶层流动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行政机构不断完善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表明机构变动后的结果如何,因此不能得出治理能力提升,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租调制下“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对农民的控制较强,两税法下“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A项正确;封建社会下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不可能被消除,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赋税标准的变化,但不能反映贫富差距缩小,排除C项;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不能得到有效抑制,排除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胡为秋夏税”可推知本诗描述的内容是两税法,由材料“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绵……使我农桑人,憔悴畎亩间……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可知,诗人认为两税法的推行并没有减轻人民负担,反而加重了负担,因此该诗反映了两税法实施后存在的弊端,D项正确;材料与均田制无关,排除A项;两税法是唐德宗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与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租庸调制无关,废除租庸调制成为趋势,排除C项。
13.答案:(1)特点:承袭前代,不断创新;实行直接统治,完备中央集权体制;三省分立并相互牵制;君臣共治;官僚政治体制趋于成熟。
发展:汉魏时期提升内侍职权(或答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东汉增强尚书台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改尚书台为尚书省,与中书、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隋唐,三省并称宰相,体制完备。
(2)共同之处:加强中央集权;政府授田;农民交纳租调;完善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监督制约机制。
(3)启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创新行政运作机制。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一中的“唐承隋之后,在塞外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如唐太宗曾任命当地部落首长为都督、州、县之长官,实行直接统治,但地方社会有着自立的势力……”看,唐朝行政体制的特点是:承袭前代,不断创新;实行直接统治,完备中央集权体制;由材料一中的“……贞观年间,三省长官犹如宰相,位高权重。三省间互持均衡,并与皇帝相持,所谓门下省的封驳之权堪称典型。在这里,三省的地位显示出了不同于皇帝家产官僚的一面,它在君臣共治的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看,唐朝行政体制的特点是:三省分立并相互牵制;君臣共治;根据所学可知,官僚政治体制趋于成熟也是唐朝行政体制的特点。就汉唐中枢决策机构的发展而言,根据材料一“……在中央把三省作为中央政治的核心机构,其渊源当是汉魏时期的近侍之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中枢决策机构的发展表现在,汉魏时期提升内侍职权(或答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东汉增强尚书台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改尚书台为尚书省,与中书、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隋唐,三省并称宰相,体制完备。(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分别是古代日本和中国唐朝。分别提取材料一、二中的有效信息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得出其共性即可。由材料一中的“……在平定隋末动乱之后,唐朝逐步排除内部地方社会与中央相抗因素。在中央把三省作为中央政治的核心机构……”和材料二中的“……中央设八省一台(监督官吏的‘弹正台’)、设二官(神祇官和太政官管辖并监督八省)。在各地则设国(司)、郡(司)、里(长)三级行政单位。各级地方官的任免均属中央”等信息可得,加强中央集权;完善中央政府机构;由材料二中的“……公民每六年收授一次班田,凡领‘分田’者交土地税(租);每年到京城服徭役10天,交纳手工业品(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政府授田;农民交纳租调;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在政治制度方面与贞观之治的共同之处还有:设置监督制约机制。(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及不断创新行政运作机制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唐朝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有利于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是唐朝制度创新的体现。
14.答案:(1)特点:①强化对工商业的控制;②集中于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管控。
影响:①缓解了财政危机;②打击了地方富豪,强化了中央集权;③一定程度遏制了土地兼并,促进自耕农的发展;④不利于工商业的健康发展。
(2)背景: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变化: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征税时间固定;税收明目简化;收税对象增加;赋税衡量权进一步上归朝廷。
解析:(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可知集中于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管控。根据材料一“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可知强化对工商业的控制。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可知缓解了财政危机,但不利于工商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材料一“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可知打击了地方富豪,强化了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可知一定程度遏制了土地兼并,促进自耕农的发展。(2)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唐代前期实行的基本赋役制度是租庸调。据《通典》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年)全国总人口为52918309人,其中不负担租庸调的竟有44700988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变化: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两税按户等征钱,按田亩征米粟,租庸调和其他杂税一概并入两税”,可知征税标准以资产为主,收税对象增加。根据材料二“为夏、秋两税。”可知征税时间固定。根据材料二“租庸杂徭悉省”,可知税收明目简化。根据材料二“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可知赋税衡量权进一步上归朝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五 考点13 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B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美国圣公会传教士卜舫济指出,魏源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二 考点36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B卷,共10页。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十 考点29 医疗与公共卫生 B卷,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