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选择性必修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训练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
1.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恐惧。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通“徼”,求取。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然:……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恐惧)
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伤害)
C.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这)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充实)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谓其君不能者 仁也者,人也
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①治:治理 ②运:运动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①乍:刚刚 ②入:掉进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①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②端:萌芽,发端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①始:开始 ②达:到达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孺子:指小孩子。
C.足以保四海 四海:代指天下。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乡党:指乡里结党的人。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不忍人之政
B.今人乍见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知皆扩而充之矣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恐惧)
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伤害)
C.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政令)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充实)
参考答案
1.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恐惧。
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通“徼”,求取。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然:……的样子。
1.D
D项,“然”,同“燃”,燃烧。句意:(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恐惧)
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伤害)
C.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这)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充实)
下列句中加横线“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C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3.C
C项,自贼者也,意思是“自己残害自己”。贼:伤害、残害。
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谓其君不能者 仁也者,人也
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C
A项,之:结构助词,的/句末衬字,无实义。
B项,者:代词,……的人/助词,表判断。
C项,以,都是介词,用。
D项,于:介词,在……中/介词,表被动。
5.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①治:治理 ②运:运动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①乍:刚刚 ②入:掉进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①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②端:萌芽,发端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①始:开始 ②达:到达
5.C
A项,有误。“运”,运转;“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意思是: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
B项,有误。“乍”,突然;“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意思是:(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
C项,正确。
D项,有误。“达”,流通,涌出;“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意思是: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6.D
A项,“内”同“纳”,结交。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意思是: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B项,“要”同“邀”,求取。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意思是: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求取声誉。
C项,“然”同“燃”,燃烧。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意思是: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D项,不含通假字。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意思是: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7.A
A项,“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故选A。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孺子:指小孩子。
C.足以保四海 四海:代指天下。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乡党:指乡里结党的人。
8.D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行不忍人之政
B.今人乍见
C.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知皆扩而充之矣 9C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恐惧)
B.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伤害)
C.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政令)
D.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充实)11.C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补写出下面文化常识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2* 大学之道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解析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docx、《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原卷版-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新教材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3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精品精练,文件包含《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练习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