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分层练习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4《力的合成与分解》第1课时 课件+分层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3.4《力的合成与分解》第1课时 课件+分层练习,文件包含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课件第1课时pptx、第4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第1课时原卷版docx、第4节力的合成与分解第1课时解析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4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第1课时)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2023春·广西南宁·高一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校联考开学考试)下面有关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增大一个分力,合力一定增大C.合力不可能大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 D.合力随着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2.(2024秋·江苏苏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和为细绳。关于该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两个细绳套必须等长B.测力计、细绳套、橡皮条可以与木板平面不平行C.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3.(2023秋·甘肃天水·高一秦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大小分别为5N、6N、7N的三个力合成,下列关于合力F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A.0N≤F≤11N B.0N≤F≤18N C.1N≤F≤11N D.1N≤F≤18N4.(2023春·山东泰安·高二统考期末)如图,用M、N两个弹簧秤在О点作用两个力,此时=90°,<45°。现保持M的示数不变,而使α角连续减小,直到+<90°,为保持两力的合力大小不变且方向沿虚线方向,在此过程中对N弹簧秤的操作正确的是( ) A.减小示数同时减小β角 B.减小示数同时使β角先增大后减小C.增大示数同时增大β角 D.增大示数同时减小β角5.(2021秋·天津河西·高三天津市新华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下列操作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是( ) ①减小B弹簧弹力的大小,同时保证O点位置不变②减少B弹簧弹力的大小,同时O点向右偏移③保持AOB角度及B弹簧弹力的大小不变,使两弹簧测力计一起顺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④保持AOB角度及B弹簧弹力的大小不变,使两弹簧测力计一起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6.(2023秋·高一校考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共点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其合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B.合力作用的效果与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C.把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求出后,则物体只受一个力D.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合成,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也可以合成7.(2023春·江苏常州·高一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四幅书本插图中,关于物理思想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C. D.8.(2023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尔滨三中校考期末)(多选题)下列关于合力和分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个已知力分解,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唯一解B.合力大小可能小于分力大小C.两个分力大小一定,其夹角越大,合力越大D.3N、4N、5N的三个力合成的最小值为9.(2023·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多选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和间的夹角为,两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和大小不变,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B.合力F总比分力和中的任何一个都大C.如果夹角不变,大小不变,只要增大,合力F必然增大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和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10.(2023春·河北邯郸·高二校考学业考试)(多选题)下列各三角形的各边分别表示三个力F1、F2、F3,对各图中三个力及它们的合力F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 B.C. D.11.(2022秋·湖北荆州·高一沙市中学校考期中)“西电东送”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如图是部分输电线路。由于热胀冷缩,铁塔之间的输电线夏季比冬季要更下垂一些,对输电线和输电塔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夏季每根输电线对输电塔的拉力较冬季时大B.夏季与冬季输电塔对地面的压力一样大C.夏季与冬季每根输电线对输电塔的拉力一样大D.冬季输电塔对地面的压力较大12.(2022秋·湖北荆州·高一沙市中学校考期中)如图所示,倾角为,表面粗糙的斜劈B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2m,物体C的质量为m,细线绕过滑轮和连接在竖直杆上D处,连接A物体的细线与斜面平行,滑轮固定在斜劈上,不计质量的动滑轮。跨在细线上,其下端悬挂C物体,动滑轮两侧的绳子成夹角,物体A、B始终静止,不计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劈对A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B.逐渐增大C物体的质量,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小C.将竖直杆向右移动少许,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变大D.将悬点D上移少许,细线的弹力变小13.(2023秋·高一校考课时练习)(多选题)将一个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如果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的夹角,且为锐角,则( )A.当F1>F时,有两组解B.当F>F1>Fsin时,有两组解C.当F1=Fsin时,有惟一解D.当F1<Fsin时,无解14.(2023秋·高一校考课时练习)(多选题)有三个力,一个力是12N,一个力是5N,一个力是8N,有关这三个力的合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的最小值是1N B.合力的最小值是0C.合力不可能是20N D.合力不可能是30N15.(2021秋·高一课时练习)(多选题)将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若已知的大小及与F的夹角θ(为锐角),则( )A.当时,一定有两组解B.当时,一定有两组解C.当时,一定有唯一解D.当时,一定无解16.(2023秋·四川遂宁·高一射洪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同学用轻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如图甲)。该同学先测量轻弹簧OC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如图丙),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增加盘中砝码,测得几组砝码的质量m和对应的弹簧伸长量x,画出m-x图线(如图丁),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如图乙所示)。 (1)由图丁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取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该同学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20.00cm不变的条件下:①关于该实验,下列操作必要的是 。A.要保证连接弹簧C端的两根细线长度相等B.实验时需要注意保证各弹簧秤、轻弹簧及细线在同一水平面内C.每次拉伸弹簧时只需保证弹簧的伸长量相同,C点位置可任意变化D.记录弹簧秤的示数的同时,必须记录各拉力的方向②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 N(图乙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为 N。(第二空保留2位小数)(3)若实验结果如图戊所示,则F与F'两个力中,方向一定沿OC方向的是 。17.(2023秋·高一校考课时练习)6个共面共点力大小分别为F、2F、3F、4F、5F、6F,相互间夹角均为60˚,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18.(2023秋·高一校考课时练习)如图所示,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个牌匾拉上墙头。其中一人用了450 N的拉力,另一个人用了600 N的拉力,如果这两个人所用拉力的夹角是90°,求它们的合力。(试用计算法和作图法) 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木板、白纸、两个标准弹簧测力计、橡皮条、轻质小圆环、刻度尺、铅笔、细线和图钉若干。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水平木板上。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在轻质小圆环上。将两细线也系在小圆环上,它们的另一端均挂上测力计。用互成一定角度、方向平行于木板、大小适当的力拉动两个测力计,小圆环停止时由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得到两拉力和的大小,并 。(多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用刻度尺量出橡皮条的长度B.用刻度尺量出两细线的长度C.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小圆环的位置D.用铅笔在白纸上标记出两细线的方向③撤掉一个测力计,用另一个测力计把小圆环拉到 ,由测力计的示数得到拉力的大小,沿细线标记此时的方向。④选择合适标度,由步骤②的结果在白纸上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和的合成图,得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按同一标度在白纸上画出力的图示。⑤比较和的 ,从而判断本次实验是否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