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单元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讲义+检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单元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讲义+检测)01
    【单元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讲义+检测)02
    【单元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讲义+检测)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单元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讲义+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讲义+检测),共27页。

    第一
    单元

    基础

    复习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白昼(zhòu)
    供(gòng)耕织
    稚(zhì)子(zǐ)
    水满陂(bēi)
    银钲(zhēng)
    玉磬(qìng)
    浸寒漪(yī)
    提供(gōng)
    桑田(sāng)
    短笛(dí)
    耘田(yún)
    铲地(chǎn)
    蚂蚱(màzhà)
    明晃晃(huǎng)
    樱桃(yīng)
    葬送(zàng)
    腮边(sāi)
    玷污(diàn)
    蚌壳(bàng)
    蚌壳(ké)
    倭瓜(wō)
    拔草(bá)
    拴住(shuān)

    秉性(bǐng)
    凉飕飕(sōu)
    撩乱(liáo)
    华侨(qiáo)
    眷恋(juàn)

    二、易写错的字:
    白昼 耕耘 桑树 破晓 蝴蝶 蚂蚱 樱桃 拔草
    瞎闹 铲子 锄头 分割 承认 拴住 水瓢 逛街
    昼: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
    耘: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
    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三、形近字组词
    晓:破晓
    桑:桑树
    锄:锄头
    蝴:蝴蝶
    拨:挑拨
    浇:浇水
    嗓:嗓子
    助:帮助
    湖:湖水
    拔:拔河
    蚂:蚂蚱
    尾:尾巴
    瞎:瞎闹
    瓢:瓢虫
    拴:拴上
    妈:妈妈
    屋:房屋
    割:割草
    飘:飘动
    栓:血栓
    四、近义词
    承认→认可
    孤单→孤独
    闪烁→闪耀
    萌动→萌生
    徘徊→彷徨
    陪衬→衬托
    无垠→无际
    旖旎→美丽
    澄澈→清澈
    分外→格外
    欺凌→欺侮
    巍峨→雄伟
    训斥→斥责
    偶尔→有时
    稀罕→稀奇
    骨气→气节
    秉性→本性
    马马虎虎→粗心大意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五、反义词
    随意→拘束
    存心→无意
    承认→否认
    澄澈→混浊
    徘徊→果断
    顶天立地→卑躬屈膝
    稀罕→普遍
    郑重→随意
    平凡→伟大
    欺凌→保护
    训斥→赞扬
    马马虎虎一认认真真
    凉飕飕→暖烘烘
    不可胜数→屈指可数
    广阔→狭窄
    低头折节一不屈不挠
    六、词语积累
    ABB式词语: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孤零零 
    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  整整齐齐 忙忙碌碌  平平安安 干干净净
    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 百发百中  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描写景色的词语:烟波浩渺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七、常考句型
    1. 读诗句,说说眼前浮现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1)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画面: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2)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画面: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这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3)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画面: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
    2.围绕一个情景写句子。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分析:在描写情景的时候,可以先总写事物特点,再具体表现。这样能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体会到所描写的情景。
    【举例】
    忙——他最近工作特别忙,忙得常常来不及吃饭,忙得一周只能回家两次。我每次看到他,他都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直转个不停。
    冷——瑟瑟的寒风呼呼地刮过,吹起了地上的落叶,各家的窗户都紧紧实实地关着,似乎人们都不欢迎“威风凛凛”的寒风。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在街上徘徊。
    吵——下课了,教室里立刻吵闹起来,像炸开了的锅一样,又像鞭炮厂起了火,噼里啪啦的,乱成了一锅粥。
    静——教室里出奇的静,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假如掉根针在地上,或许也能听得见。
    快——号令一响,他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两条腿摆动的频率之快使人很难分清左右腿,他跑过的地方仿佛有风呼啸而过,一眨眼他就冲到了终点。
    辣——这碗面可真辣啊!辣得他鼻涕、眼泪直流,辣得他不停地打喷嚏。
    3.运用对比手法写句子。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分析:表达时可以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凸显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
    【举例】
    这里的饭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香。
    菊花,虽不如牡丹富贵,不如玫瑰浓艳,不如百合芳香,但它淡雅清新,颇受人们青睐(lài)。

    4.描写优美的句子
    (1)比喻句: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榆树的叶子比喻成蚌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光亮的样子。
    (2)排比句: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连用四个“在”字,写出了作者在世界各地都见到过月亮,突出了他乡所见月亮之多。
    (3)拟人、排比句: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这句话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睡醒”“逛”“说话”等词语将“花”“鸟”“虫子”等拟人化了,使所写之物更加形象、亲切,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园中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作者的心情也是快乐、自由的。
    (4)拟人句:“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句话运用拟写的修辞手法,把黄瓜当成人来写。园子里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是完全自由的。不光“我”是自由自在的,就连这里的植物、动物仿佛也是自由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人来干涉。
    (5)对比句:“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朗润园的美丽月景。既有视觉描写月光闪耀、碧波、空蒙、一碧数顷 ,又有嗅觉描写荷香 ,还有听觉描写宿鸟幽鸣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荷塘月色图”。

    5.含义深刻的句子: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外祖父竭力地赞美梅花的精神,赞美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秉性、骨气的热情讴歌,说明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6.转述句: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改为转述句)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他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他看。

    课文知识梳理
    第1课 《古诗三首》
    1.《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其三十一是其中的一首,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稚子弄冰》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村晚》描写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后两句表现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而快乐,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作者宋代诗人范成大,能体现夏日农忙的诗句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从中能体会到村子里大人们勤劳能干的特点。大人 耘田 、绩麻,孩子 学种瓜 ,从中体会到农村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情趣的生活,农村孩子的勤劳纯朴、天真烂漫。
    ❶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❷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阴]树荫。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句解】
    ❶写农家夏忙时大人的劳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勤劳品质的赞扬。“昼”“夜”“儿”“女”等词,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
    ❷写农家夏忙时儿童的活动场面,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儿童热爱劳动的品质的赞赏。这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未解”“也”“学”等词让人想象到儿童学种瓜时生疏、笨拙的样子,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
    3.《稚子弄冰》作者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中的孩子在早晨用彩丝穿取一块冰。当敲打时,发出玉磬般的声音,可孩子正在高兴时,忽然冰碎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做这种游戏时心情由快乐到失望的,从中体会到他们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❶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❷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④[磐}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句解】
    ❶这两句通过对小孩“脱”“穿”等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稚”既交代了小孩的年纪小,又是“诗眼”。小孩不怕寒冷,在冬天玩冰块,突显了其活泼、爱玩的天性。
    ❷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的声音就像玉磬发出的声音。这样描写生动具体,使人如闻其声。“敲成玉磬穿林响”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孩敲冰块时的得意。“忽”准确写出了冰块碎落得猝不及防,让人更容易想象出当时小孩瞬间由开心到失望的神态变化。
    4.《村晚》是宋代诗人雷震所写。诗中描写山村傍晚自然景色的句子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描写牧童的诗句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❶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❷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陂]池岸。②[漪]水中的波纹。③[腔]曲调。④ [归去]回去。[信口]随口。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句解】
    ❶这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绿草碧水、青山落日图。两个“满”字,写出了池塘水草茂盛、池水高涨的景象。“衔”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浸”字生动地描绘了落日青山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❷这两句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和“信口吹”生动地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5.《古诗三首》中对小孩子的称呼有童孙、稚子和牧童。表示小孩子的称呼还有小儿、幼子等。第一首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稚子弄冰》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村晚》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第2课 《祖父的园子》
    1.《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为女作家萧红,原名张乃莹。通过描写祖父的园子里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园子里干活、游戏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
    2.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比喻】【叠词】“我”把蜜蜂比作小毛球,并用叠词“胖乎乎、圆滚滚”来形容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蜜蜂的可爱姿态。
    3.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祖父对“我”铲苗留草没有丝毫责备,反而宽容地笑,说明祖父非常疼爱“我”。
    4.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远远地抛”这一动作和“这不是一样的吗”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天真可爱。
    5.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上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语言描写】通过“扬”“大喊”的动作,描写出“我”拿水瓢洒水时高兴的子,“我”顽皮的天性在园子中得到张扬。
    6.本文写了“我”童年时代在园中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①观赏昆虫、花草、大榆树。
    ②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菜。
    ③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
    ④沐浴阳光,感受花、鸟、虫等景物的自由。
    ⑤用草帽遮脸睡觉。
    7.“我”为什么将家里的园子称为“祖父的园子”?
    因为“我”经常和祖父在园子里玩,在祖父的宽容和宠爱下,“我”在园子里度过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时光。“祖父的园子”深切地表达出了“我”对祖父的怀念。

    第3课 《月是故乡明》
    1.《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写的。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2.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借助月亮表达对故乡的热爱、思念之情。
    3.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对比】将故乡的大苇坑与洞庭湖对比,表现了“我”对故乡的大苇坑的喜爱。
    4.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直抒胸臆】表面看是“我”忘不掉故乡的月亮,实际表达的是永远忘不掉家乡。
    5.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文中作者回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简要概括。
    ①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②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③在大苇坑边望月。
    7.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
    为了与故乡的月亮对比,衬托故乡的月亮格外令人思念,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8.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课文标题“月是故乡明”的含义。
    作者将故乡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借月亮表达自己对童年、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4课 《梅花魂》
    1.《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依次写了读唐诗宋词流泪、珍爱梅花图、不能回国哭泣、赠送梅花图、码头送别这五件事,充分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月是故乡明》和《梅花魂》这两篇课文表达的情感都是思念家乡。
    梅花魂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梅花的精神;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三是做具有梅花精神的人。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
    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对比】“不甚在意”与“分外爱惜”形成对比,突出了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极其珍爱。
    3.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动作描写】“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等动作写出了外祖父的小心翼翼,充分体现出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4.“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的!
    【对比】将梅花与别的花对比,并用四个魂、最有骨气“愈”和三个“最”,赞美梅花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品格,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5.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比喻】外祖父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的赞誉,包含着他对“我”的希望和教诲,也是他自己心灵的独白,虽然他在国外多年,但爱国心从未改变。这里“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也就是“梅花魂”的内涵,呼应主题。
    6.课文写了外祖父三次流泪,你觉得这三次流泪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三次流泪都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对故土的思念和热爱。
    7.通读全文,作者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
    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落泪;②因“我”弄脏了墨梅图大发脾气;③因年龄大无法回国而哭;④离别前送“我”墨梅图;⑤离别时送给“我”一块绣着梅花的手绢。这些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以及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心。
    8.结合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课文题目“梅花魂”的。
    “梅花魂”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思乡之情、爱国之情的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语文园地一
    11.《游子吟》游子指的是离家远游的人。吟是诗歌体裁的一种。文中的游子指的是唐代诗人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寄托了游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①临:将要。②意恐:担心。③归:回来,回家。④谁言:言:说。
    ⑤寸草心: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子女的心意。
    ⑥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晖:阳光。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单元高频考点
    1.《古诗三首》:①考查古诗的背诵和默写;②考查诗句的意思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都写了古代乡村儿童的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可爱)。
    2.《祖父的园子》:①考查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②考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③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对祖父的依恋与热爱,对童年生活的怀念);④考查作者在园中景物上寄托的感情(自由)。
    3.《月是故乡明》:①考查从文中直抒胸臆的语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乡之情;②考查“月”在文中所象征的思乡之情。
    4.《梅花魂》:①考查文中写了哪几件事;②考查对课题“梅花魂”的理解(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思乡之情、爱国之情的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③考查课文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思念家乡,眷恋祖国)。
    5.语文园地:①考查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②考查从不同方面具体描述一种情景;③考查衬托手法的表达特点,并能仿写句子;④考查“日积月累”中《游子吟》的背诵。



    一、 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fú xiǎo   yīng huā   xiā zi   guàng jiē

    gē cǎo   zhòu yè   yún tián   bá hé

    2.读下面选项词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胡(hú)蝶     樱(yīnɡ)桃     旖(yì)旎     秉(bǐnɡ)性
    B.蚌(bànɡ)壳    澄(chénɡ)澈     割(ɡé)掉     徘徊(huí)
    C.水瓢(piáo)    锄(chú)头      燕(yān)园     华侨(qiáo)
    D.倭(wō)瓜     拔(bá)草      点缀(zuì)    眷(juàn)念
    3.以下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4.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和鸡蛋相比,鸭蛋大了些,颜色也不同。
    B.这里的花再美,也比不上妈妈栽的月季花美。
    C.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D.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5.发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联系方式之一,下面表达得体的是(   )
    A.今天,李老师忘记布置作业了,于是小明给老师发微信:老师,发作业!
    B.清明节这天,刘丽给老师发微信: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C.小敏给同学东东发微信:东东,今天是你12岁大寿,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D.陈诚给老师发微信:老师好!我的作文发您邮箱了,请指导!谢谢!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B.读《祖父的园子》时,从“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太阳也不知道。”这段话中,能感受到“我”在园子里的身心是自由的、愉悦的,园子中的一切也都是自由的。
    C.《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初夏时节村庄繁忙的景象,人们在田间劳作,孩子们在桑阴处学习种瓜的场景,展现出古代农村儿童辛苦劳作的童年生活。
    D.《梅花魂》中“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这里外祖父“眼含泪水”是因为外祖父不舍得“我”和母亲。
    7.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如果交际对象是祖父母,下列提问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B.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几篇课文?
    C.您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D.您现在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8.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一……就……
    (1)( )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 )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2)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3)( )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 )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4)太阳( )出来,榆树的叶子( )发光。
    9.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写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A.比喻  B.排比  C.对比  D.引用
    ①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
    ②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
    ③燕园里的月亮再美,也比不上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
    ④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
    10.句子加工厂
    (1)虽不能像洞庭潮“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2)这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3)读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一种情景写一写。
    例:公园里的菊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白色、绿色、红色、黄色……白的像雪娃娃,绿的像碧玉,红的像火焰……
    情景:冷  热  闹  静  激动  悲伤
    我想写_____的情景:


    【答案】
    1.拂晓  樱花  瞎子  逛街 割草  昼夜  耘田  拔河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拂、晓、街、耘、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
    A有误,胡蝶——蝴蝶:昆虫,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立在背部,腹部瘦长。
    旖(yì)旎——旖(yǐ)旎:柔和美丽。
    B有误,割(ɡé)掉——割(gē)掉。
    C正确。
    D有误, 点缀(zuì)—— 点缀(zhuì)。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和划分。本题中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D项。
    本句诗“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意思是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轻轻飞舞,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所以节奏划分应该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4.D
    【详解】本题考查手法的判断。
    A和鸡蛋相比,鸭蛋大了些,颜色也不同。可知将“鸡蛋”与“鸭蛋”进行了比较。这里采用了对比。
    B这里的花再美,也比不上妈妈栽的月季花美。将“这里的花”同“妈妈栽的月季花”进行比较,可知采用了对比。
    C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将“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与“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进行比较,可知采用了对比。
    D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可知采用了排比。
    5.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然后组织材料或作出计划。本题中表达得体的是D项。
    A项:不得体,因为小明的微信没有运用礼貌用语。
    B项:不得体,因为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的习俗,所以用“祝您节日快乐”不恰当。
    C项:不得体,儿童12岁生日,不能说“大寿”。
    D项:得体。
    6.D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这里外祖父“眼含泪水”是因为外祖父对祖国有深深的眷恋与思念。
    7.D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中提问的能力。
    D项提问不恰当。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走进祖父母的童年岁月,那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关于他们童年时代的问题,D项提出的是关于现在的问题,所以不恰当。
    8.因为   所以   不是   而是   虽然   但是   一   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所以选择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2)第二句和第三四五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选择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不是……而是……”。
    (3)第一句和第二三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选择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4)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条件,所以选择表示承接关系的关联词“一……就……”。
    9.D     A     C     B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句中引用苏东坡描写月亮的句子来表达思想感情,增强了表达效果。运用了引用的手法。
    ②句中把“榆树的叶子”比作“沙滩上的蚌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③句中用“燕园里的月亮”和“故乡苇坑里的小月亮”作对比,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④句中“就像、就像、就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10.虽是寒冬腊月,但大家一点也没感觉到冷,依旧干得热火朝天。     哥哥面对逆境,越挫越勇。他是最坚强、最勇敢、最有智慧的!     冷     今天真冷啊!大雪纷纷扬扬,路上的行人一边搓着冻红的耳朵,一边踩着厚厚的积雪匆匆忙忙地往家赶。老人们蜷缩在火炕上,紧锁眉头,不停地念叨着:“这场雪什么时候能停啊!”
    【详解】(1)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结合例句,进行仿写,要求按照加点字造句,注意“虽……但……”是一种转折关系,要将句子涉及的两者进行对比。例如:在下棋方面,我虽达不到爷爷的水平,但在班级中也算是个高手了。
    (2)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结合例句,进行仿写。本题要求用“最……最……最……”的排比结构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例如:仙人掌却不一样,愈是炎热,愈是日晒沙蚀,干挺得愈直拔,愈强硬。他是最有毅力、最有品性、最有气魄的!
    (3)本题考查情景描写。
    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例句中“白的像雪娃娃,绿的像碧玉,红的像火焰”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在仿写时要注意使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本题答案不唯一,语句通顺,逻辑合理即可。例如:冷——这个冬天可真冷,水变成了不同的样子,冰面、雪花、冰锥……湖中的冰面像镜子,天上的雪花像鹅毛,屋檐下的冰锥像透明的琉璃……

    二、诗词曲鉴赏(共0分)
    (一)(2022·全国·六年级专题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②耘田:除草。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⑤未解:不懂。⑥供:从事,参加。

    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儿女各当家”指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村庄儿女、童孙,耘田绩麻、学种瓜。    
    2.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庭的农活。    
    3.诗人写的是农村见闻,以白描的手法,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    
    4.儿童学种瓜有两点意义,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很明显,作品中流露出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向往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人物及其活动的掌握。
    解答时需逐句读古诗,找出其中的人物,然后根据人物找出其劳动内容。
    结合诗歌内容“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可知,诗中描写的人物有村庄儿女与童孙,分别在耘田绩麻、学种瓜。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整体把握题目含义,结合诗句语境完成作答。
    “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故“儿女各当家”指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动担负起田间和家庭的农活。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先概括一、二句描绘的景象,即“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意思是:白天出去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抓住“耘田”“绩麻”,可知描绘的是农村生活;再说说表现手法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诗题为“四时田园杂兴”,指出了诗歌写的是农村见闻。诗句描绘了农忙时节农村男女老少一起忙碌的景象,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能力。
    诗句“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幼童学种瓜的细节,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从古诗中可以看出,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劳动人民都不得空闲,从而体会到他们繁忙的生活状态。作者描述农民的生活,并刻画了小孩子的劳动场面,正是为了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向往之情。据此整理作答。

    (二)(2022·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敲成玉磬(  )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③磬: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5.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6.解释词语
    稚子( )      金盆( )   玻璃( )
    7.“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8.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句诗的意思。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9.读一读下面这句诗,想象一下在你眼前浮现的画面,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答案】
    5.zhēng qìng    
    6.指幼小、天真的孩子。     铜盆。     指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7.B    
    8.清晨,儿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钲。    
    9.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解析】
    5.本题考查字音认读。对于古诗中不常用的字,一定要多读几遍注音,如果课文中没有标注,可以借助字典查找,认读要严谨,诵读古诗才不会读错字音。
    6.本题考查字词解释。“稚子”在古诗后面的注释中可以找到答案。作为课本中的古诗,每个字词的意思都需要熟练掌握。尤其是古今异义、一字(词)多义的。
    “金盆”不是指用黄金打造的盆,而是铜盆。
    “玻璃”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透明的玻璃,而是一种水玉,玉石的一种。
    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辨别。“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句的意思是: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美玉摔碎般的声音。作者将冰块敲出的声音比作玉磬的声音,把冰块摔落地上破碎的声音比作美誉摔碎的声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本题考查诗句翻译。先弄清每个字词的含义,再连起来,调整语序补充字眼,使句子变得通顺。
    稚子:幼小的孩子。
    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连起来,整理通顺则为:儿童早晨起来,将冻结在铜盆里的冰块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钲。
    9.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这道题要解决“浮现的画面”“体会的乐趣”两个方面,画面的描述要比诗句翻译更详细具体,在诗句意思理解正确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补充具体的时间、地点,可以描写一下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周围的环境,让画面更丰富和生动。
    情感体会要代入自己的想象,感同身受,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孩子,你会想什么,感觉怎么样。如此,就能体会到孩子兴致勃勃,聪慧又顽皮的形象,感受到他们心中的雀跃。

    (三)(2022·全国·五年级期中)课内阅读。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0.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_______,展示的是一幅_________晚归图,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11.“漪”字在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12.写景文字集中在_____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______、______、______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 。
    13.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B.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答案】
    10.雷震     牧童骑牛    
    11.水中的波纹    
    12.一、二     池塘     山     落日     牧童的调皮可爱    
    13.A
    【解析】
    1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常识。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诗人雷震。通过“落日”“牧童归去横牛背”等词句,我们知道,此诗展示的是一幅“牧童骑牛”晚归图。
    1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词解释。
    “山衔落日浸寒漪”的意思是,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漪”的意思是“水中的波纹”。
    1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诗词鉴赏。
    此诗一、二句写的是山村晚景,“池塘”“山”和 “落日”是诗中作者描写的主要景物。“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1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断句。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应该掌握诗句的意思。了解了诗句的意思,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就十分容易了。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的意思是,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三、课内阅读
    (一)(2022·山东泰安·五年级期中)阅读理解。
    祖父的眼晴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了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了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
    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侯,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像第一次演似的。
    别人看了祖父这样做,也有笑的,可不是笑祖父的手法好,而是笑他天天使用一种方法抓掉了孩子的帽子,这未免可笑。

    14.给以上文字起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
    15.简要写出以上文字的主要内容。


    16.你觉得文中的祖父是个怎样的人?先概括地说说你对他的印象,再具体地说说理由。


    17.读了文中画“﹏﹏﹏”的句子,我想到一个成语(或俗语、歇后语、诗句) ,因为

    18.读一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试着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



    【答案】
    14.祖父的园子    
    15.祖父喜欢与孩子们开玩笑,祖父生活悠闲。    
    16.慈祥、和善、热爱生活
    17.童心未泯  这个句子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侧面突出表现了祖父的童心未泯。    
    18.常常这样做是指? 为什么把帽子放在同一个地方。   祖父把帽子放在同一个地方不是为了为难孩子,而只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幸福。
    【解析】
    14.本题考查了学生加标题的能力。标题一般能体现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题。本文主要写了祖父和孩子们在后园玩闹的的故事,表现了祖父和蔼可亲,生活悠闲。所以可加标题“祖父的园子”。
    1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文章讲述了祖父与孩子们开玩笑,祖父生活悠闲,表现了祖父和蔼可亲,表达“我”对祖父的依恋与怀念,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16.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可以看出祖父是一位慈祥、和善、热爱生活的人;从他与孩子们开玩笑的动作、神态中看出祖父是一位童心未泯的人。
    1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成语(或俗语、歇后语、诗句)的积累。“孩子们都知道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这个句子作者连用一系列动词描写孩子们的举动,侧面突出表现了祖父的童心未泯。童心未泯:形容成年人还尚存天真之心。故由句子可想到“童心未泯”这个成语。
    1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提出两个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解答一个问题即可。示例:(1)常常这样做是指? (2)祖父为什么常常这样做?常常这样做是指拿小孩的帽子并放在相同的地方。

    (二)(2020·全国·五年级单元测试)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呀!

    19.作者写朗润园的美景的作用是什么?


    20.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1.仿写句子,说说你对故乡的理解。
    故乡是荒漠里的一片绿洲,让独行者感到一丝希望。
    故乡是

    22.文中借月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请写出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23.揣摩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
    19.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0.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我”对故乡的月亮情有独钟表达了“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21.是天上的一弯明月,让游子多了一份牵挂。    
    2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3.内容上: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结构上:照应题目,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完整。(意思对即可)

    (三)(2022·广西·容县教学研究室六年级期末)阅读短文《梅花魂》,回答问题。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24.文章写到外祖父三次落泪,第一次是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_,表现了外祖父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25.第三自然段描写外祖父表情的词语是_________,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中能看出________________。
    26.在外祖父眼里,梅花的秉性可以用三个“最”表示:最有________、最有________、最有_______。
    27.选择正确的选项。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C.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C.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28.“他们就像梅花一样”中“他们”是指:
    29.说说你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答案】
    24.读诗时无声地落泪   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     送别时泪眼朦胧     渴望回国返乡    
    25.拉下脸     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    
    26.有品格     有灵魂     有骨气    
    27.B     C    
    28.指中华民族中顶天立地又有骨气的人。    
    29.梅花魂指梅花的精神品格: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分析】
    24.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二段“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可知外祖父第一次落泪是在读诗时无声地落泪。结合第十、十一段可知第二次落泪是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结合十五段“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可知外祖父第三次落泪是送别时泪眼朦胧。
    25.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三段“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可知描写神情的词语是“拉下脸”。结合“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可知描写动作的词语是刮去、抹净。外祖父因为“我”把梅花图弄脏而感到不满,小心处理的动作也体现了外祖父对梅花图的珍爱。
    26.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十三段“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可得出答案。
    27.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
    (1)反问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不得的,因为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2)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处于何种困境,都应该具有梅花那样的品格,做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28.考查句子的理解。
    结合第三段“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可知“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中的“他们”是指中华民族中顶天立地又有骨气的人。
    29.考查题目的理解。
    梅花魂:魂,指精神,梅花魂是赞美拥有梅花品质的人。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四、拓展提升
    (一)(2020·山东潍坊·五年级期中)阅读:
    藕与莼菜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gòng  gōng)人体味的高品的东西,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若满涂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濯得这样洁白了,才挑进城里来。
    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腿,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xuē  xiāo)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jiáo  jué)着,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

    30.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31.我能联系上下文写出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欣羡:
    无味之味:
    3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是运用了( )描写,突出乡人( )的特点。
    33.第三段写“仅有的一回”所吃的藕的表面,既“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虽“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用这种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34.家乡的“藕”和“莼菜”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
    30.gōng  xiāo  jiáo    
    31.欣喜和羡慕,表示非常羡慕的意思     没有什么味道,文中指莼菜本身没有什么味道    
    32.外貌     健康    
    33.对比;小狗跟大树站在一起,显得大树那么高大挺拔。    
    34.在家乡都是鲜嫩可口,每天都能吃到的。
    【解析】
    30.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31.此题考查对词语的掌握,对句意的掌握,尤其是词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因此在解答时,不仅要了解和掌握词语的解释,还可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欣羡:喜爱而羡慕。
    无味之味:没有什么味道,文中指莼菜本身没有没有什么味道。
    32.考查对描写手法的辨析。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33.考查对对比手法的辨析和仿写句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3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结合文章倒数第二自然进行解答。

    (二)(2022·全国·五年级阶段练习)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回忆
    如果重年是一幅画,那它便是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它便是回味无穷的上等白茶;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便是百花之中最美丽娇艳的玫瑰。是的,童年是每个人心里最美的一部分。
    童年,躲在芳草茵茵的花丛里。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我喜欢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捉迷藏,逮蚂蚁,玩过家家。我们从来不嫌脏,只顾着用花瓣当蘑菇,用小草当葱,用土当面粉,我们炒莱,蒸馒头,煮面汤,有时还能捉住一两只蝴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顾客。小小的游戏,我们却如此喜欢,如此开心,也许这就是童真童趣吧!童年,就这样遗失在花丛中了。
    童年,躲在满是粉笔画的楼道里。上幼儿园时,我和小伙伴们就不能天天那么开心地玩耍了,我们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玩。而且,我们不在花丛中玩了,因为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这时,我们就在楼道里画画,黑色的石灰地,白色的粉笔头,画出的东西格外明显。我们从一楼画到七楼,又从七楼画到一楼,丝毫不觉得累。我们画小人,画花草,画动物,觉得有趣极了!童年,就这样遗失在楼道中了。
    童年,躲在旋律优美的班歌里。上了小学,我们要定一首属于自己的班歌国了,我又激动又兴奋。老师让各个小组来编创,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同学们都十分积极,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认真思索,有的同学热烈讨论,还有的同学唱了起来。最后,老师选出了第六小组的《四二欢迎你》,他们用的正是《北京欢迎你》的曲调,同学们都很高兴。
    童年,就这样遗失在美好的旋律中了。
    童年的回忆,美丽而甜蜜,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留在了花丛中、楼道里,还有美妙的音符中……令我们魂牵梦萦。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

    35.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回味无穷:
    (2)魂牵梦萦;
    36.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 )。
    A.使文章节奏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
    B.读起来朗朗上口,强烈地表现了童年生活在作者的心中是最美好的
    C.表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使作者的童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7.本文按作者的成长顺序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三件趣事,请分别概括。
    (1)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
    (2)上幼儿园时,
    (3)上了小学,
    38.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多样的,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本文的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喜爱之情。
    【答案】
    35.比喻事后回忆起来仍然很有意味。文中指童年让人难以忘怀,回忆起来觉得十分美好。    
    形容思念情切。文中指“我们”非常想念童年生活    
    36.排比     比喻     C    
    37.“我”和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做游戏   “我”和小伙伴在楼道里画画。   “我”和同学们一起编创属于自己的班歌    
    38.示例: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
    【解析】
    35.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本题中“回味无穷”比喻事后回忆起来仍然很有意味。文中指童年让人难以忘怀,回忆起来觉得十分美好。“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文中指“我们”非常想念童年生活。
    36.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结合划线句“如果重年是一幅画,那它便是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它便是回味无穷的上等白茶;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便是百花之中最美丽娇艳的玫瑰。”这句话中把童年比作一幅画、一杯茶和一朵花。所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样有三句及其以上的相同句式,所以是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手法并没有写出作者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3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第一部分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时,结合原文的内容“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我喜欢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捉迷藏,逮蚂蚁,玩过家家。”主要描写的是“我”和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做游戏。根据原文的内容“上幼儿园时,我和小伙伴们就不能天天那么开心地玩耍了,我们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玩。而且,我们不在花丛中玩了,因为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这时,我们就在楼道里画画,黑色的石灰地,白色的粉笔头,画出的东西格外明显。”可以得出第二部分上幼儿园时,“我”和小伙伴在楼道里画画。根据原文的内容“童年,躲在旋律优美的班歌里。上了小学,我们要定一首属于自己的班歌国了,我又激动又兴奋。老师让各个小组来编创,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可以得出上了小学,“我”和同学们一起编创属于自己的班歌。
    3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就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喜爱之情。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单元复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讲义(讲义+检测)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