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5.3 《木鱼和双响筒》课件+教案+素材
展开《木鱼和双响筒》教学设计
(器乐课)
一、教材分析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是一种木质乐器。演奏时左手持木鱼,右手持木槌敲击。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在民族乐队中,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音响效果。
双响筒:也叫双响梆子,木质,空心圆筒,声音清脆、明亮,左右两边音高不同,两音之间一般为纯五度关系。演奏时左手持双响筒,一般将发音低的置于左侧,右手用槌敲击,一边一下。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木鱼和双响筒这两种打击乐器,能听辨出它们不同音色。
2. 掌握木鱼和双响筒的正确演奏方法。
3. 能用木鱼和双响筒为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木鱼和双响筒,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二)教学难点
能用正确的节奏为童谣伴奏。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考考你的小耳朵:
“今天,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小耳朵,我给同学们带来两种打击乐器,你们听听,是什么乐器?”
播放音频(三角铁的声音)。学生猜对。出示三角铁图片。
播放音频(碰铃的声音)。学生猜对。出示碰铃图片。
2. 说出这两种乐器的特点:
“这两种乐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总结出:三角铁和碰铃的声音长,而且都是金属做的。
(二)乐器学习
1. 过渡语:“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打击乐器的新朋友,它们都是用木头做的。看,它们来啦!”
点击,出示图片:木鱼和双响筒。
2. 认识木鱼
出示图片,介绍外形:木鱼的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好像是小鱼昂着头缩着尾巴的样子。
3. 演奏木鱼
出示图片:演奏时左手拿木鱼,右手用木槌敲击。
“让我们试试看,敲哪里的声音最好听?”
学生敲一敲,听一听。
老师敲一敲,哼几句,笑道:“哈哈,像老和尚念经!”
4. 认识双响筒
“我们再来看双响筒吧。”
出示图片,介绍外形:双响筒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空心圆筒,音高不同。
5. 演奏双响筒
出示图片:演奏时左手持双响筒,一般将发音低的置于左侧,右手用槌敲击,一边一下。
听一听:“你们听:声音清脆悦耳,真好听!”
想一想:“老师这样敲双响筒,你们觉得像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像马蹄声。
(三) 读童谣,用乐器伴奏。
1. “正好,有一首童谣,叫《唐僧骑马咚得咚》,咱们就用双响筒给童谣伴奏吧。”
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教师示范,讲解难点节奏。
2. 敲双响筒给童谣伴奏
出示图片: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对应双响筒的节奏谱。
讲解:节奏谱中,一小节有两拍,一拍敲一下,先敲低音后敲高音。
老师带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敲双响筒。
播放音频: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评价: “嗯,真好听!”
3. 敲木鱼给童谣伴奏
“我们再用木鱼给童谣伴奏吧。”
出示图片: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对应木鱼的节奏谱。
讲解:节奏谱中,一小节有两拍,两拍敲一下。
老师带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敲木鱼。
播放音频: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
评价:“哈哈!太有意思了!就像是唐僧在念经。”
4. 两种乐器为童谣伴奏
“那,我们要是两种乐器一起敲,不就是唐僧骑在马上,一边走一边念着经吗?让我们快来配合一下,听听效果吧!”
出示图片: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和两种乐器的合奏谱。
老师敲双响筒,请一名学生敲木鱼和老师配合。
评价:“效果很好!加上两种打击乐器伴奏,可真形象啊!”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木头做的打击乐器——木鱼和双响筒,你们说说,这两种乐器有什么不同啊?”
学生说出:木鱼只有一个音高,而双响筒可以敲出一低一高两个音高;木鱼的声音比较结实,双响筒的声音比较清脆。
“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用这些打击乐器,为自己喜欢的童谣或歌曲伴奏,一定很好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