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4-2023)2024年高考物理突破145分第一轮复习讲义(全国通用)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二章 专题强化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二章 专题强化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受力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强化二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本章重要知识和规律的综合,特别是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2.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是在选择题中作为一个考查点出现,但近年在计算题中也作为一个力学或电学考点命题.
3.用到的相关知识有: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用到的主要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等.
1.力学中的五种力
种类
大小
方向
重力
G=mg(不同高度、纬度、星球,g不同)
竖直向下
弹簧弹力
F=kx(x为形变量)
沿弹簧轴线
静摩擦力
0<Ff静≤Ffmax
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
Ff滑=μFN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万有引力
F=G
沿质点间的连线
2.受力分析
(1)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2)一般步骤
3.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
隔离法
概念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
选用原则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例1 (2019·云南保山市统一检测)如图1所示,A、B、C三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关于A、B、C三个物体的受力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B.B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C.C物体受到3个力的作用
D.C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物体C受重力、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3个力的作用,选项C正确,D错误;物体B受重力、A的支持力、C的压力和摩擦力4个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把B、C看成一个整体,物体A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以及B、C整体的压力3个力的作用,选项A错误.
变式1 (2019·江苏盐城中学阶段测试)如图2所示,带有孔的小球A套在粗糙的倾斜直杆上,与正下方的小球B通过轻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给小球B施加水平力F使其缓慢上升,直到小球A刚要滑动.在此过程中( )
图2
A.水平力F的大小不变
B.杆对小球A的支持力不变
C.轻绳对小球B的拉力先变大后变小
D.杆对小球A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 D
解析 小球B受拉力F、重力和轻绳的拉力FT,合力为零,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随着α的增大,拉力F和轻绳张力FT均增大,故A、C错误.再对A、B球整体分析,受重力、拉力F、支持力FN和静摩擦力Ff,如图乙所示,设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在垂直杆方向有FN=(M+m)gcos θ+Fsin θ,随着F的增大,支持力FN增大;在平行杆方向有:Fcos θ+Ff=(M+m)gsin θ,可得:Ff=(M+m)gsin θ-Fcos θ,可知随着F的增大,静摩擦力逐渐减小,当(M+m)gsin θ=Fcos θ时,静摩擦力为零,此后静摩擦力反向增大,故B错误,D正确.
1.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x=0,Fy=0.
(3)常用推论
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2.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3.常用的方法
(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它们的方向时常用假设法.
(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图解法等.
例2 (2019·全国卷Ⅲ·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3所示.两斜面Ⅰ、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Ⅰ、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
图3
A.F1=mg,F2=mg
B.F1=mg,F2=mg
C.F1=mg,F2=mg
D.F1=mg,F2=mg
答案 D
解析 分析可知工件受力平衡,对工件受到的重力按照压紧斜面Ⅰ和Ⅱ的效果进行分解如图所示,结合几何关系可知工件对斜面Ⅰ的压力大小为F1=mgcos 30°=mg、对斜面Ⅱ的压力大小为F2=mgsin 30°=mg,选项D正确,A、B、C错误.
变式2 (2019·陕西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二))如图4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B,A悬挂起来,B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则物体A、B的质量之比mA∶mB等于( )
图4
A.1∶cos θ B.cos θ∶1
C.tan θ∶1 D.1∶sin θ
答案 A
解析 设绳子的拉力为FT,隔离A分析有
FT=mAg①
隔离B分析有:
FTcos θ=mBg②
由①②得:
mA∶mB=1∶cos θ,故A正确,B、C、D错误.
1.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但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状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所以叫动态平衡.
2.常用方法
解析法、图解法等,特别是三力动态平衡问题,常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1 图解法的应用
用图解法分析物体动态平衡问题时,一般是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且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变化.
例3 (多选)(2019·全国卷Ⅰ·19)如图5所示,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图5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 BD
解析 对N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N的重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和细绳的拉力FT是一对平衡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拉力的大小逐渐增大,细绳的拉力也一直增大,选项A错误,B正确;M的质量与N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设斜面倾角为θ,若mNg≥mMgsin θ,则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会一直增大,若mN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四章 专题强化五,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天,在一般估算中常取27天.,两种周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三章 专题强化三,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4 N,5 s时最大 D.t=8,3 N≤F≤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书完整Word版第九章 专题强化十,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cs 53°=0,4 m,28×10-2 s B= T,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