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6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7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7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7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79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81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85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40678/0-169262086087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3.1 二氧化碳(PPT课件)
展开试剂: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O2溶于水,瓶内气压变小
一、物理性质1. 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 在通常情况下,1 体积水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二、化学性质1. 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 CO2不支持呼吸。
CO2 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四朵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水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红
CO2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使石蕊变红
二、化学性质3. CO2和水的反应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 H2CO3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H2CO3 ==== CO2↑ + H2O
二、化学性质4. CO2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CO2 + Ca(OH)2 === CaCO3↓+ 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1. 灭火2. 光合作用3. 化工原料
用飞机在云层上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4. 制冷剂,人工降雨,舞台烟雾
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五、温室效应1. 概念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五、温室效应2. 危害
五、温室效应3. 应对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清洁能源;②提高能源的生产使用效率;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④倡导“低碳”生活。
【变1-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题型一: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变1-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③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④二氧化碳气体可作制冷剂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⑥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变3】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A.观察颜色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题型二:氧气与二氧化碳性质对比
【例4】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能保持相对稳定B.植物的光合作用使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年提升C.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彻底消除温室效应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题型三:自然界的碳循环
【变5-2】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目的是为了减缓______效应。(2)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______。(3)利用化学方法吸收二氧化碳也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请写出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四:二氧化碳与环境问题
(1)温室 (2)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3)CO2 + H2O ==== H2CO3
【例6】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恢复紫色B.B处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C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D.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且不支持燃烧
题型五:二氧化碳的性质综合
【例8】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CO2的性质设计如下探究实验。(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与空气密度大小(1)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盛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图1),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某同学进行图1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操作错误可能是_______。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课堂上,老师做了甲、乙两个实验(图2所示,下同),观察到甲实验中溶液变红色,乙实验中小花也变红色。然后布置了作业:请探究甲实验中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小明设计了丙、丁、戊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及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所有瓶内小花是滤纸做的,均浸有石蕊且干燥)(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小明从生物课上知道,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他打算从A处向丁、戊装置中吹气,从而找出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小雨说小明的方案有错,应该加以改进。小雨改进的实验方案是:应在丁装置前加一个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4)小雨按照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其中丁装置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从丁装置小花不变色而戊装置中小花变红色,可知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5)写出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1)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倾倒过快,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 (2)小花不变色(3)吸收水分、干燥气体(4)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某种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小花变色 (5)CO2 + Ca(OH)2 === CaCO3↓+ H2O
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优质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气体不纯不易收集,条件高温不易达到,石灰石,大理石,气体发生装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收集装置,排空气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1.2 单质碳的性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01.2 单质碳的性质(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景山口待渡图,王羲之《兰亭序》,氧气充足,氧气不足,实验现象,变浑浊,实验结论,CO2,反应原理,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04.1化学式(PPT课件):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04.1化学式(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如何表示这些物质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水这种物质,表示一个水分子,H2O,个水分子,个氧原子,个臭氧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