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课题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基础性 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挑战性目标读写结合,仿照本课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仿写练笔。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受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美。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教 学 过 程差异教学策略运用预 学 查 异 早读课检查中发现学生已经能大致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不同,本节课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应用于作文中。 在学生仿写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指导,使其掌握方法,能力强的则指导他们把话说具体说完整。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写会写文中的生字词。查文中不理解的生字词。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新课导入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2.播放配乐朗诵,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3.引导学生谈听后感受: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初学适异1.我发现同学们已经被小兴安岭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小兴安岭这么美,我们就继续到那儿去旅游。你准备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去,还是在果实累累的秋天去?或是在夏天去欣赏枝叶繁茂,还是等到冬天欣赏白雪皑皑,结交那儿的小动物朋友?简单说说原因。2.作者在课文中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满足同学们想去旅行的愿望。3.你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自然段。(学生自由读相应的课文,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4.学生齐读第 1 自然段。 5.教师过渡,出示小兴安岭四季图,根据学生喜欢季节的人数多少定教学顺序。 研学导异(一)学习课文第 2 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生机。 1.学生自由朗读第 2 自然段。思考: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交流:这一段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打动你? 3.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1)思考:为什么用“抽”字?换为“长”字行不行?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1)“汇”字说明了什么?(融化的雪水都往一个方向流淌,“汇”字写出了雪水流淌的动态。) (2)句中还有一个描写声音的词,是什么词?(淙淙。)什么意思?(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这个词表明水流的什么特点?(细小、轻柔。) ◆词语拓展: 形容水流的词语:淙淙、潺潺、汩汩、哗哗、哗啦、叮咚……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轻柔的感觉。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1)合作表演:小鹿在干什么?(散步,喝水,欣赏影子。) (2)想象思考:小鹿会看到什么?闻到什么?想些什么? (3)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特点。 填空:小兴安岭的春天是的 。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 3 自然段,感受夏天的葱茏之美。 1.默读第 3 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2.小组讨论: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有什么相似之处? 3.读一读第一句话,圈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 (1)从这些词语中,你们感觉这些树木怎么样?(特别茂密。) (2)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词语拓展: 形容树木茂盛的词语:苍翠挺拔、郁郁葱葱、郁郁苍苍、根深叶茂、翠色欲滴、层林叠翠…… ③指导朗读第一句。 5.引导学生交流品析:在这个季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6.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7.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小兴安岭的夏天的特点。 填空 : 小兴安岭的夏天是 的 。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是)总结学习方法。 1.教师过渡,出示学习方法。 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春、夏两个季节小兴安岭的景物特征, 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感受季节之美的。(出示课件) (1)读段落,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这个季节的哪些事物?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的? (3)描写每一种事物时,为突出事物的特点,作者用到了什么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谈谈自己的感受,把握季节的特点。2.教师小结,介绍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分小组自学第 4、5 自然段,感受秋、冬之美。 1.引导“秋天小分队”自学第 4 自然段。 (1)如果我来到这儿,会看到什么?会有什么有趣的体验活动? (2)在第 4 自然段的描写中,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特别生动? (3)想象描述: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想办法用生动的语言说服我冬天去那儿旅游吧。 2.引导“冬天小分队”自学第 5 自然段。 (1)如果我冬天来到小兴安岭,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2)你能介绍介绍这里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吗?哪一种你觉得最有趣? (3)想象描述: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想办法用生动的语言说服我秋天去那儿旅游吧。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要点。 感受秋天: (1)秋天里的事物:(2)描写树木:描写物产: (3)想象的事:赏景,参与见证丰收的活动。感受冬天: (1)冬天里的事物: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 (2)描写雪花:描写天气: 描写动物:(3)想象的事:赏雪景,玩雪,和动物嬉戏游玩。 (五)学习课文第 6 自然段。 1.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 2.再次齐读,读出赞叹、热爱的情感。 拓学展异1.思考交流:如果到小兴安岭去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季节去? 提示:(1)先说说这个季节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2)再抓住这个季节的景物特点,说说这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3)最后还可以发挥想象, 说一说自己去那儿想做的事情。 2.出示课后“选做”题目,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 选做: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提示:家乡最美的季节是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有哪些景物特别吸引人?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是什么样子的?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上积累的词语, 把景物的样子写下来。 3.指名读话,集体评议。 课后作业1.课后任选一项任务完成。 (1)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其中一段话。 (2)画。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按课文的描述把这个季节的景物画出来。 (3)写。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小练笔,并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4)做。搜集与小兴安岭有关的知识,结合课文内容,出一期以小兴安岭为主题的手抄报。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板书课题,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品味,体验美景,回顾全文,欣赏美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0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