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05讲 物质的分类-2023-2024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05讲 物质的分类-2023-2024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05讲物质的分类原卷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第05讲物质的分类解析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5讲 物质的分类 1.化学研究的微观层次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是化学学科的微观层次。说明:如果某种变化的微粒比原子小(如原子核的变化)、或者比分子大(如物质的三态变化),这样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例1】下列关于化学研究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B.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C.合成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D.合成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 【例2】201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冷冻电子技术,用于溶液中生成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测定。201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问:为什么这些成果属于化学奖? 2.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同类物质往往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分类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单一分类法:对研究对象使用一种标准的分类法,如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再分类,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相互独立,可以区分出物质的从属关系,但未突出物质的特性。如下图所示:●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研究对象用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物质类别间有交叉部分,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分类标准的局限性和信息量少等不足,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如下图所示:【例3】(1)(树状分类法)填写有关物质分类空格:(2)(交叉分类法)把“物质”与“物质类别”连接起来: 物质 物质类别Na2CO3 钠盐Na2SO4 钾盐K2SO4 硫酸盐K2CO3 碳酸盐 【例4】下列交叉分类法正确的是 3.物质三态的宏观性质和微观性质(1)物质的三态指固态、液态、气态。液体和固体也被称为物质的凝聚态。(2)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 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3)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数目和微粒大小决定,气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数目和微粒之间的距离决定 。(4)物质三态变化时,也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同一物质,气态时能量最高,液态次之,固态时能量最低。【例5】在液态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例6】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 1.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2.下列各组分类中,错误的是A.氯气:单质 B.液氯:纯净物 C.氯气:非金属 D.氯水:化合物3.根据某种共性,将CO2、P2O5、SiO2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符合此共性而被归为一类的是A.SO2 B.CaO C.H2O D.CO4.生石灰(CaO)可作食品干燥剂,属于碱性氧化物,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 H2SO4 B. SO2 C. H2O D. NaOH5.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A. 固态物质 B. 含多种元素的物质 C. 液态物质 D. 没有颜色的溶液6.下列说法: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BaSO4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 ③磷酸、烧碱、小苏打分别属于酸、碱、盐。其中正确的表述是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7.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 B.Na2CO3是盐 C.Na2CO3是钠盐 D.Na2CO3是碳酸盐8.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汽化:舞台上常用干冰制作“云雾”效果B.液化: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过一会“出汗”C.升华:冰雪消融D.凝固:冬日温暖的车内玻璃会变模糊9. 下列对各组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NaCl、KCl、HClO3、BaCl2:盐类B. NaClO、KClO3、Cl2、HClO:含氯化合物C. 空气、Fe(OH)3胶体、:混合物D. H3PO4、HNO3、HCl、H2SO4:酸类10.关于物质聚集状态,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B.气体构成微粒小,易被压缩C.温度是影响物质聚集状态的唯一因素D.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间可相互转化11.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其他三种物质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CuO B.H2SO4 C.HCl D.HNO312.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氢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的化合物。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氢化物的是A.H2SO4 B.H2O2 C.NaH D.NH313. 含氯消毒剂ClO2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是战胜病毒的重要武器,按物质的组成分类,ClO2属于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14.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液氯 B.化合物:CaCl2、NaOH、HCl、O2C.同素异形体:C60、干冰、金刚石、石墨D.化学变化:硫燃烧、碳酸钙高温分解、氢气与氯气混合气光照下爆炸15.2017年9月厦门金砖国家峰会期间,气象部门的科技人员为了保证峰会有关活动的正常进行,一直做好“驱雨”准备。催雨剂的主要成分可以是干冰、液氮、碘化银(AgI)等,它们分别属于氧化物、单质和盐,下列物质与上述三种类别完全不同的是A. I2 B. HNO3 C. P2O5 D. K2SO416.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利用原子. 分子的组合, 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C.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宏观上的物质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微观粒子都是电中性的原子和分子 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原子 D.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分子中,显正价的是正离子,显负价的是负离子18.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硫酸反应的物质 ③可溶于水的物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A.①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①③1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H2SO4 Na2CO3 NaCl CuOB.H2O Ca(OH)2 HCl Na2SO4C.H2SO4 NaOH Na2CO3 Fe2O3D.NaOH H2CO3 NaCl CO220.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A. B.
C. D.21.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CO ②空气 ③MgCl2 ④CaO ⑤H2SO4 ⑥Ca(OH)2 ⑦CuSO4·5H2O ⑧碘酒 ⑨NaHCO3,其中:(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3)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22.把下列氧化物填入相应的空格:BaO、CO2、CO、Na2O、Mn2O7、H2O、NO、N2O5(同一物质可能填在多处)。 23.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1)从K、H、O、C中任选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列表格的横线上。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化学式①HCl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Ca(OH)2⑤CaCO3
⑥________⑦CO
⑧Fe2O3(2)⑦与⑧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反应,其生成物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3)写出利用(1)表格中的物质制备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请将该物质选出来(写出化学式)并把所选依据(选出的物质与他物质的不同之处)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1)O2、H2、C、N2 (2)NaCl、KCl、Na2CO3、BaCl2 (3)H3PO4、H2SO4、HNO3、HCl 组别被选出的物质依据第(1)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图为一“铁链”图案,图案上由左到右分别写了H2O、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由左到右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两种物质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两种物质中一种是酸性氧化物,一种是碱性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2)根据分类的方法和知识,将(Ⅰ)中的反应与(Ⅱ)中的反应类型用短线连接起来。 (Ⅰ) (Ⅱ)A.CuO+H2Cu+H2O ①置换反应B.CaCO3CaO+CO2↑ ②复分解反应C.AgNO3+HCl = AgCl↓+HNO3 ③分解反应D.Na2O+H2O = 2NaOH ④化合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15讲 自我检测-2023-2024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15讲自我检测原卷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第15讲自我检测解析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3讲 物质的量浓度-2023-2024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13讲物质的量浓度原卷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第13讲物质的量浓度解析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11讲 萃取和分液-2023-2024学年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第11讲萃取和分液原卷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第11讲萃取和分液解析版-新高一化学暑假精品课沪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