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讲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743641/0-169267503863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讲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743641/0-16926750386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讲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743641/0-16926750386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同步讲义】高中历史统编版-选修第二册-全册精讲精练讲义
高中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优秀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优秀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①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②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食物采集阶段)①食物来源:以采集渔猎为主②生产工具:木/骨/石器③生活方式:迁徙/群居;学会使用火2.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食物生产阶段)(1)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大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2)表现:区域原始农耕原始畜牧业东亚黄河中上游种植粟长江中下游种植水稻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9000年前,开始饲养绵羊、山羊中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骆马 (3)特点: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大、作物种类多样性。3、农业出现的意义①生产力: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A.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B.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②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A.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B.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的发展。③科技: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生产关系: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思考点: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1)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2)食物结构的变化:除了由采集渔猎获得的食物,人们开始食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和饲养的动物。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3)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原来流动的采集渔猎变为相对固定在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4)社会组织等的变化: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产生了新的社会分工,私有制和物品交换逐渐产生。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食物生产土地归属社会生活古巴比伦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和牛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产生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古代中国北方粟麦、南方水稻西周时期的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是土地私有制铁犁牛耕、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精耕细作古希腊大麦和小麦、橄榄、葡萄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使用奴隶进行劳动古罗马谷物为主,兼种橄榄和葡萄很长时间内实行土地国有制,以家庭为单位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和富人获得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渐破产\ 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学思之窗:除了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家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迄今一直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为这种公社而实行的土地的共同耕作。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这段换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恩格斯描述的是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原始社会组织被破坏的重要原因。发生在人类早期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 问题探究: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bang)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qiao)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 ——《淮南子·修务训》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 ——班固:《白虎通义·号》 两段材料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第一段材料记述了远古时期民众采集树木果实,食用野生动物的肉,经常受疾病的折磨,神农因此尝遍百草,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总结经验,教民种植,农业由此起源。第二段材料记述了远古时期人口众多,野果、兽肉等不足以养活众人,于是神农发明了许多农具,教民耕种,农业由此产生。看法:两段材料都反映了远古时期由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的进步,农业的起源有多种因素,除上述两种因素外,人类对动植物生产发育知识的掌握,也是农业产生的因素之一。【课堂检测】1.(2021·北京海淀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28种哺乳动物、27种鸟禽类、5种鱼类、33种螺蚌、龟鳖类及昆虫,出土了117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 )A.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 B.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C.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D.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答案】D2.(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一文献记载( )A.分析了早期农业产生的原因 B.证实了食物生产出现的因素C.叙述了人类文明诞生的过程 D.说明了阶级矛盾形成的影响【答案】A3.(2021·山东青岛黄岛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齐民要术》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地区。这说明(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区域经济发展均衡C.生产工具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 D.民众饮食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答案】A 4.(2021·山东高考·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图1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B5.(2021·北京海淀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5)南宋福建泉州地区“有黍有禾,有麦有菽”,作物品种齐全,形成了“燥处宜麦,湿处宜禾。田硬宜豆,山畲宜粟。随地所宜,无不栽种”的局面。这则记载能用来说明( )A.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B.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农民因地制宜从事农业生产 D.引进的美洲高产作物广泛种植【答案】C6.(2021·山东青岛黄岛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1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农业的传播——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农业的特点。(6分)【答案】(1)农业起源多元化;农业起源较早;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洲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交流物种少;少量的跨洲物种交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品当堂检测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采集和渔猎经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