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优秀练习题
展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 1、结合教材,明确地层与化石的概念、特征,说明地层与化石对研究地球历史的作用【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了解地质年代的划分,能够运用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历史。【综合思维】 3、通过描述、填绘活动,体会地球演化的阶段性和整体性。【地理实践力】 |
知识点01 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一、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历史的最主要途径
1.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2.沉积地层
(1)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砾石、沙子、黏土等,这些碎屑物质被风和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
(2)沉积岩的地层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②岩石上新下老;
③生物化石上复杂高级,下简单低级。(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有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
【知识拓展】各个地方的地层是否具有一致性,即各个地方的地层相同?
地层缺失的原因:①先前的沉积层遭受侵蚀; ②不具备沉积环境(当时处于地壳隆起抬升或地势较高)(3)地层和化石能反映地球的 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3. 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
→→
二、地质年代表
1.划分基础: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2.划分方法:按照宇、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
3.地质年代
【读图思考】读图1.23,回答下列问题
图1.23 A 和B两地地层对比
A、B 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读图1.24,思考:
图1.4 地质年代表示意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大致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即学即练1】
1.(2022·北京·101中学高一期中)蓝藻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叠层石。下图为2016年在格陵兰岛发现的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该叠层石的发现,( )
A.反映了格发兰岛曾经位于深海的海底 B.使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太古宙
C.可推断与今天相比,当时的大气富氧 D.有助于研究地球历史上煤的形成过程
【答案】1.B
【解析】1.“蓝藻需要移动到表层来寻找光源进行代谢”,据此可知,该叠层石的发现,反映了格发兰岛曾经位于海洋表层,而不是深海海底,A错误。该叠层石年龄约37亿年,即距今3700百万年, 处于地质年代表中太古宙(距今4000-2500百万年),因此该叠层石的发现,使对生命起源的研究可追溯到太古宙,B正确。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菌,能够放出氧气,使如今的地球上大气变得富氧。可推断与今天相比,当时的大气中氧含量较少,C错误。煤是陆地植被演化而来的,太古宙时还没有陆地植被,因此该叠层石的发现,对研究地球历史上煤的形成过程是没有帮助的,D错误。故选B。
知识点02 地球的演化历史
一、前寒武纪
(1)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的时间,约占地球历史的90%。
(2)演化过程
阶段 | 生命的出现和演化 | 成矿情况 |
冥古宙 | 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生命的迹象 | 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出现 |
太古宙 | 蓝藻等原核生物 | |
元古宙 | 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
二、古生代
(1)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
(2)环境变化:海陆格局发生了多次大变迁,形成联合古陆。
(3)演化过程
阶段 | 生物进化 | 成矿情况 |
早古生代 | 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陆地上出现低等的植物 | 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
晚古生代 | 脊椎动物发展,早期的鱼类,中期的两栖类,晚期的爬行类。裸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
三、中生代
(1)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2)环境变化: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3)生物进化
①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
②中后期,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③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4)物种灭绝:中生代末期,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5)成矿情况:主要的成煤期。
四、新生代
(1)时间:距今6600万年,分为古近纪、新近记和第四纪。
(2)环境变化:海陆分布格局行程,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
(3)生物进化: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人类出现。
【即学即练2】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根据图中化石排列顺序推断,动物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
【答案】2.C 3.B
【解析】2.三叶虫是早古生代的海洋无脊椎动物,晚古生代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动物,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化石和含鱼类化石的地层。C正确。
3.动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结合图中化石即可判断B正确。
考法01 地层顺序的判读
一、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
2.岩浆活动往往产生侵入的岩层,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原有岩石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晚于相邻的原有岩石。
二、利用生物进化演变规律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
1.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据古生物的演化规律,利用化石来确定地层的顺序和时代。
2.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着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体上会留下当时地理环境的烙印。这样,利用生物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生活时代和古地理环境。例如:在温暖广阔的浅海环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在森林茂密的湿热地区,可以形成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等。
地层层序法确定沉积岩层的新老关系
地层层序法就是根据地层下老上新的规律来确定其相对新老关系的基本方法。沉积岩形成后,如未经剧烈的变动,则下面的岩层较老,而上面的岩层较新,即有下老上新的规律。如图,A、B、C、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典例1】(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①地层中,最有可能找到( )
A.恐龙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爬行动物化石 D.鸟类化石
【答案】1.C 2.B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地质作用形成的先后顺序循“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和“切割者新,被切割者老”的规律,地层形成最早的是丙,最晚形成的是甲,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由图例可知,①地层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因此可能找到三叶虫化石,B正确。爬行动物(如恐龙)、鸟类繁盛于中生代,其化石应最可能存在于②地层中,因此ACD三项错误。故选B。
考法02 地质年代表与地球的演化历程
地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一般而言,各个地质时代所形成的沉积岩层,如同历史的“书页”一样,记录着岩层下老、上新顺序排列的地球发展历史。沉积岩中的化石保存着沉积岩形成的年代和当时的地理环境信息,就好像是写在岩层里的“文字”一样,记录着地球发展的历史。
一、地质年代表
地质历史时期 | 地表的演化 | 生物的演化 | 矿产的形成 | ||
植物 | 动物 | ||||
前寒 武纪 | 冥古宙 | 海洋与陆地形成,大气成分变化 | 出现有机质 | 无 | 重要的成矿时期(铁、金、镍、铬等矿藏) |
太古宙 | 出现蓝藻 | ||||
元古宙 | 蓝藻大爆发 | ||||
古生代 | 早古 生代 | 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多次变迁,最后形成联合古陆 | 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 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 成煤时期 |
晚古 生代 | 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 | 海洋脊椎动物繁盛,出现两栖类动物并逐渐进化为爬行动物 | |||
中生代 | 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 爬行动物盛行,鸟类出现;小型哺乳动物出现 | 成煤时期 | |
新生代 | 联合古陆解体,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现在的基本面貌 |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 | — |
二、利用结构图表表示生物进化对环境变迁及环境变迁后对生物灭绝的影响
【典例2】(2022·浙江杭州·高一期末)下图表示某中学生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四块动物化石,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乙丁甲丙 D.乙丁丙甲
4.与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时代 B.棵子植物 C.海生藻类 D.被子植物
【答案】3.C 4.D
【解析】3.图文信息表明,甲、乙、丙、丁分别为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鱼类化石,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恐龙生活在中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早古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鱼类在晚古生代大量繁衍。因此四块化石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分别是三叶虫化石、鱼类化石、恐龙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即为乙、丁、甲、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图文信息表明,丙化石为哺乳动物化石,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后期,但在新生代快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因此图中丙化石相同的地质年代,陆地上繁盛的植物是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广东韶关·高一期末)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例如,一棵山毛榉树一年可撒出4亿粒花粉),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长期存留下来。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木林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辽宁南部8000~10000年前的气候特点是( )
A.冷湿 B.暖干 C.暖湿 D.冷干
2.考古专家可以从含有孢粉化石的地层了解到当时的( )
①植被类型②植被年龄③地貌特征④气候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D 2.B
【解析】1.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由辽宁南部已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故可推测辽宁南部8000~10000年前的气候特点比现在冷干,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2.通过孢粉化石,人们能判断出其所处地质年代的植被类型和植被数量的多少,结合植被的生长习性,从而分析出当时的气候特征。故①④正确;通过孢粉化石不能判断植物的年龄,但可以判断地层所处的地质年代,故②错误;通过地质构造可以推测古地貌,不能通过孢粉化石来判断,故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2022·广西·高一学业考试)科学家根据地层中的化石,可追溯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它的发现为鸟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图1为地质年代与生物进化示意图,图2为中华龙鸟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最可能出现在寒武纪地层的化石是( )
A.恐龙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鱼类化石 D.两栖动物化石
4.推测中华龙鸟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泥盆纪 B.石炭纪 C.二叠纪 D.三叠纪
【答案】3.B 4.D
【解析】3.根据图片分析可知,恐龙主要生存在中生代,不会出现在寒武纪,A错误;根据图片可知,寒武纪对应的生物主要是三叶虫,B正确;鱼类主要生活在奥陶纪,晚于寒武纪,C错误;两栖动物在石炭纪繁盛,晚于寒武纪,D错误。本题应选B。
4.泥盆纪是鱼类时代,首次出现昆虫,尚未出现恐龙,故也不会出现鸟类,A错误;石炭纪主要是两栖动物繁盛,且出现爬行动物,B错误;二叠纪经历了生物大灭绝,且恐龙尚未出现,C错误;根据图片分析,中华龙鸟化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由此可知其应出现在恐龙时代和首次出现鸟类的三叠纪,D正确。本题应选D。
(2022·湖南湖南·高一期末)地球距今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生物的出现与进化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熊猫(如图)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思考完成下面小题
5.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6.下列关于对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②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④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
⑤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5.C 6.C
【解析】5.元古宙是指5.7亿年前,古生代是在2.5亿年前至5.7亿年前左右,中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2.5亿年前左右,新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今;根据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至少生存了800万年,应属新生代时期, C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
6.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新生代时期。新生代时期,地球发生了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①③正确。古生代、中生代是地球上重要的造煤时期,②错误。中生代时期,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发展,④错误。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与被子植物大发展,⑤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⑤正确,故选C。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2·全国·高一)2022年3月16日,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学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具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有甲类恐龙化石骨架。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特征,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有甲类恐龙属种,取名“科氏玉溪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科氏玉溪龙”生活的地质年代(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 B.海生脊椎动物繁盛
C.裸子植物使陆地披上绿装 D.出现灵长类及人类
2.下列岩石中,最不可能发现“科氏玉溪龙”化石的是( )
A.页岩 B.砂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答案】1.C 2.D
【解析1.根据材料“介绍了一具生活在侏罗纪早期的有甲类恐龙化石骨架。依据其头骨、脊椎和肢骨的特征,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新的有甲类恐龙属种,取名“科氏玉溪龙””可知,“科氏玉溪龙”是恐龙,恐龙生活的年代为中生代,此时裸子植物繁盛,使陆地披上绿装,C正确;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是早古生代,A错误;海生脊椎动物繁盛是古生代中期,B错误;出现灵长类及人类是新生代,D错误。故选C。
2.结合所学知识,“科氏玉溪龙”化石应该存在于沉积岩中;页岩、砂岩、石灰岩是沉积岩,ABC不符合题意。大理岩是变质岩,没有化石,D符合题意。故选D。
(2022·河北·高一期末)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内。图1示意免耳果化石,图2示意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古植物群生存的地质年代( )
A.联合古陆形成 B.爬行动物盛行 C.被子植物繁盛 D.两栖动物出现
4.兔耳果生长时期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
A.温暖湿润 B.炎热干燥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燥
【答案】3.C 4.A
【解析】3.在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重点抓住以下几条线索:(1)时间变化:从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3)植物变化:海生藻类时代→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由材料可知该地质时期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结合地质年代表可知属于新生代的古近期,是被子植物繁盛的年代,C正确;古生代早期,联合古陆形成,A错误;爬行动物盛行的时期是中生代,B错误;两栖动物出现的时期是古生代,D错误;故选C。
4.由材料“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和“同时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内”可推测兔耳果生长时期气候温暖湿润且全球热带地区范围非常广大,A正确;干燥或者寒冷的气候不适合高达乔木的生长,排除BCD,选A。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1.(2022·天津和平·二模)2021年,我国科学家在新疆天山附近距今约1.3亿至1.2亿年的白垩纪早期地层中发现了大型恐龙化石,命名为“中国丝路巨龙”。下图为当时环境复原图,图中左边的是中国丝路巨龙,右边是新疆哈密巨龙。对中国丝路巨龙生存环境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裸子植物高大繁茂 B.地处内陆水源稀少
C.天空中有种类众多的鸟类 D.有大型哺乳动物争夺领地
【答案】1.A
【解析】1.材料中说:大型恐龙化石发现于白垩纪早期地层。白垩纪早期时陆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占统治地位,故A正确;白垩纪的海平面变化大、气候温暖,有大面积的陆地由温暖的浅海覆盖,从图中也能看到海洋分布,故B错误;白垩纪早期鸟类开始分化,并且飞行能力及树栖能力比始祖鸟大大提高,但种类较少,故C错误;白垩纪生存的哺乳动物都是小型的动物,只是陆地动物的一小部分,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A。
(2022·北京·模拟预测)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下图)。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雪山 B.湖泊 C.深海 D.沙漠
3.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 )
A.鸟类化石 B.野生水稻 C.恐龙化石 D.煤炭资源
【答案】2.B 3.D
【解析】2.根据材料可知,轮叶化石中的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喜欢湿润、阴凉、温暖的生长环境。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耐旱性极差,多是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耐旱品种极少。因此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湖泊,适宜蕨类植物生长,B选项正确。雪山、深海、沙漠不适宜蕨类植物生长,A、C、D选项错误。故选B。
3.鸟类属于陆生的脊椎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A选项错误。野生水稻属于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B选项错误。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C选项错误。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是晚古生代,因此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可以发现煤炭资源,D选项正确。故选D。
(2022·浙江·高三模拟)辉腾锡勒湖区位于内蒙古中部,为现代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该湖区地层出露完整、沉积厚度较大,是研究全新世地层、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变迁的理想场所。下图示意辉腾锡勒湖区沉积地层的年龄与深度对应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湖区沉积速度最快时段对应的深度为( )
A.0-50cm B.50-100cm C.100-200cm D.200-300cm
5.从沉积地层上分析,图示时段该地经历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是( )
A.湿润—干旱 B.湿润—干旱—湿润 C.干旱—湿润 D.干旱—湿润—干旱
【答案】4.C 5.B
【解析】4.依据图中不同深度沉积物的历时可知。0-5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3800年;50-10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2200年;100-20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2000年;200-300cm深度沉积物的历时约3000年。所以该湖区沉积速度最快时段对应的深度为100-200cm,故C项正确。故选C。
5.由图可知,距今约8000年以前,该地地层主要是湖泊沉积物,说明当时气候湿润;距今3800-8000年,该地地层主要是沼泽环境下的沉积物,说明当时气候较为干旱;距今约3800年以来,该地地层主要是湖泊沉积物,说明该时期气候又变湿润。所以图示时段该地经历的气候演变过程主要是湿润—干旱—湿润。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图示不符,故排除。故选B。
高中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精品巩固练习,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质年代表,中生代,新生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13《人口容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