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 1.联系示意图能分析构造地貌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综合思维】 2.举例说明板块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地貌的影响。【综合思维】 3. 结合材料分析,说出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
知识点01 地质构造与地貌
一、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岩层的变形和变位。
二、常见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
①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②褶皱基本形态及地貌:
名称 | 形态 | 地形 | 判断依据 | |
未受侵蚀 | 久经侵蚀形成地形倒置 | |||
背斜 |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 形成山岭 |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形成谷地 | 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
向斜 |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 形成谷地 |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形成山岭 | 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
2.断层
①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②断层的位移及地貌:
位移类型 | 表现 | 举例 | |
水平方向(图1) | 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 |
| |
垂直方向(图2) | 相对下降 | 形成谷地或低地 |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
相对上升 | 发育成块状山或高地 | 华山、庐山、泰山 | |
断层沿线 |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
|
【知识拓展】
“两看法”判断断层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即学即练1】
1.(2022·江西·宜丰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地,属于背斜的是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____方向上的运动造成的。
(3)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C是____斜,判断理由是____。
(4)图中B处形成的地形是____,原因是____;C处形成的地形是____,原因是____。
(5)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三地应选择____地,原因是____,____。
(6)C、D两处找油气应在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处。
知识点02 板块运动与地貌
一、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E为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六大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圈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
4.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板块运动 | 张裂 | 碰撞 | |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 ||
边界类型 | |||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 形成裂谷或海洋 |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
举例 |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
图示 |
【特别提醒】
①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②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
③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④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⑤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⑥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⑦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⑧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⑨红海: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⑩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
【即学即练2】(2022·江西·宜丰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甲、乙、丙三大板块分别是( )
A.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3.图中板块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消亡边界 海岭 B.消亡边界 海沟 C.生长边界 海岭 D.生长边界 海沟
知识点03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一、山区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
原因 | 意义 | 方法 | |||
①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②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安全威胁大 | 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运输线路和通行的安全 |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 | ||
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 线路选址 | 线路特点 | 注意问题 | ||
通常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 | 往往需要迂回前进。翻越山岭时,为减低道路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 | 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 |
【注意】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褶皱虽然改变了岩石的原始形态,但岩石并未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
【即学即练3】(2021·四川南充·高三阶段练习)连接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区若羌县的和若铁路(下图)全长约825公里,是新疆南部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的最后一段。和若铁路全线共有桥梁219座,其中以桥代路的主要桥梁共5座,其中以桥代路的桥梁合计长度为50公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和若铁路全线桥梁数量较多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沿线河网密度大 B.沿线多南北向河流
C.沿线山区面积广 D.沿线地质灾害频繁
5.和若铁路部分路段以桥带路主要是为了( )
A.减少耕地占用 B.方便动物通行 C.提高运行速度 D.减小风沙危害
考法01 地质构造与地貌
一、褶皱与断层
1.常见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
地质构造 | 褶皱 | 断层 | ||
背斜 | 向斜 | |||
特征 | 岩层形态 |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
岩层新老关系 |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 ||
图示 | ||||
构造地貌 | 未侵蚀地貌 | 常形成山岭 |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
侵蚀后地貌 |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 ||
图示 |
2.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构造名称 | 实践意义 | 原因或依据 |
背斜 |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最上为天然气,中为石油,下为水 |
隧道的良好选址 |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水 | |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不适合建水库大坝 | |
向斜 |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
断层 |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 |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
【典例1】
(2022·山东日照·高二期末)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平面图,1-6为岩层,断层西南侧岩层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 )
A.断裂—侵入—挤压 B.侵入—挤压—断裂
C.侵入—断裂—挤压 D.挤压—侵入—断裂
2.如不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则( )
A.M为背斜,1岩层老2岩层新 B.M为向斜,1岩层新2岩层老
C.M力向斜,1岩层老2岩层新 D.M为背斜,1岩层新2岩层老
考法02 板块运动与地貌
一、六大板块的分布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图。
二、主要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地貌
地震带 | 板块位置 | 边界类型 | 形成的地貌 |
环太平洋地震带 |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 消亡边界 | 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沟 |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 消亡边界 | 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 | |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 消亡边界 | 新西兰南、北两岛 | |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 消亡边界 |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 消亡边界 | 喜马拉雅山 | |
非洲断 裂带 | 非洲板块内部 | 生长边界 | 东非大裂谷 |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 生长边界 | 红海、死海 | |
大西洋断裂带 | 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 | 生长边界 | 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 |
【典例2】(2022·海南·高一期末)岩层是指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由同一岩性岩石组成的地质体,是沉积圈的基本地层单位和岩性单位,其上下界面称为层面,上为顶面或上层面,下为底面或下层面。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该地区的地层里有许多鱼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该地区岩层形成时期的自然环境是( )
A.干旱的陆地环境 B.温暖的海洋环境 C.湿润的陆地环境 D.寒冷的海洋环境
4.目前该地区甲地质构造未形成山岭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力侵蚀作用较强 B.火山喷发覆盖较广
C.生物风化作用较强 D.水平挤压作用较弱
考法03 地貌对交通的影响
一、山区交通线的选择原则及原因
影响 | 一般原则 | 原因 | 实例 |
方式 |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 ①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
线路走向 |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走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 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 ①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 |
线网密度 |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 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 |
图解如下:
二、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
如平原地区受地形影响小,交通线一般比较平直,而且受经济因素影响大,为了增加客流量,交通运输线路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同时尽量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等。而在山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而且线路往往迂回前进。
2.对交通运输方式、线路结构的影响
主要考虑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工期等。如山区修交通线路常常要建桥隧,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价等比较高,工期比较长,修建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所以,一般情况下山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以公路为主,然后才是铁路。
【典例3】
(2022·山东·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一期末)云南省建元(建水县至元阳县)高速公路位于横断山脉红河大裂谷中,全线共有桥梁57座,隧道13座,桥隧占路线总长67.32%。其中,咪的村隧道是世界第二长公路螺旋隧道,建设难度大,历时700多天才得以贯通。图中左图示意建元高速公路布局,下图示意咪的村隧道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一直以来公路运输是建水与元阳两地最主要运输方式,是因为公路运输( )
A.运量大 B.灵活性强 C.速度快 D.连续性好
6.咪的村隧道采用螺旋式的主要目的是( )
A.少占耕地 B.克服地形障碍 C.保护自然植被 D.降低建设成本
题组A 过基础-基础考点练
(2022·云南·丽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一期末)早期,在山区修建公路多为“之”字形的盘山路(左图为彝良盘山公路)。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山区,公路常修建成“之”字形,是为了( )
A.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B.减小线路的坡度
C.增加山区线路的密度 D.通过更多的居民点
2.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主要得益于( )
A.缩短路程 B.少占耕地的要求
C.节省投资的需要 D.经济技术的提高
(2022·江苏徐州·高一期末)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C、D、S3、S2、S1、O3,其年代依次变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乙之间的地形地质剖面是( )
A. B.
C. D.
4.该区域最新的地质事件是( )
A.火山喷发 B.岩浆侵入 C.断层构造 D.褶皱弯曲
5.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泥盆系 B.石炭系 C.上奥陶统 D.上志留统
(2022·山东·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一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沿110°E经线地形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甲地岩石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气孔 B.质地坚硬 C.有层理构造 D.含有化石
7.图中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
A.岩层上升,风力侵蚀 B.岩层挤压下弯,风力沉积
C.岩层下沉,流水沉积 D.岩层挤压上弯,流水侵蚀
8.(2022·山东潍坊·高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研学团队在某山区实地考察后,通过查阅该地地质资料绘制了下图所示地质构造剖面。
(1)简述甲山岭的形成过程。
(2)简析乙处河流发育的原因。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乙丙中的哪处?说明理由。
题组B 抓重点-核心要点巩固
(2022·浙大附属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地温梯度是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铜五井位于重庆铜罗山地区,井深2005m,地温梯度约2.5℃/lOOm,出露泉水的水温为28~35℃,属低温温泉。铜五井温泉出露区域放射性元素含量匮乏,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并未发现有花岗岩等岩浆岩,近期亦未发生大的构造活动。下图为铜五井附近地区构造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可知,铜五井温泉的形成过程可能有( )
①向斜顶部集水效应强②北部裂隙发育利于雨水下渗
③地下径流顺背斜构造线向南运移④井水出露区周边河水补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铜五井出露温泉为低温温泉的主要原因是( )
A.放射性元素衰变的产热量小 B.岩浆残余热并非该区主要热源
C.小的构造运动产生的热量不足 D.地热水上升出露过程中有地下冷水混入
(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示区域( )
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 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
C.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 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
5.Q岩石形成前,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至少有(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题组C 抓提升-真题实战
(2022·浙江)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甲处(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2021·北京)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乙丙甲
4.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天津)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6.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 )
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
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
(2021·河北)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 )
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
8.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 )
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
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精品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河流地貌的发育》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河流地貌的发育》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优秀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图中,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图中甲处地貌是,图中虚线框内的区域可能位于,图中①~④中,地震多发的区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