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九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精品巩固练习
展开
第16讲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讲义)
(知识梳理+易错汇总+易错精讲+易错专练)
1、数据的分类整理与汇总。
(1)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2)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3)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一般不同。
(4)在统计过程中,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理解数据所蕴涵的信息。
(5)根据调查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对比数据、解决问题。
2、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在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时,为了更准确,可以先分小组,选出各小组之最,再进行比较,就比较准确了。 统计具有某类特征的数据时,可以先分小组,把各小组符合特征的数据统计起来,再汇总,这样既方便又准确。
针对某一事件进行调查时,调查的对象不同,结果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易错一】三年级女生做仰卧起坐。1分钟做40个以上(含40个)为优秀,21~39个为及格,21个以下为不及格。三(1)班女生1分钟做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表,小红的成绩在三(1)班中排名第10名,她可能做了( )个。
等级
优秀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8
15
4
A.40 B.45 C.38 D.19
【分析】根据小红的名次找出小红所在的等级,再根据等级人数判断小红可能做的仰卧起坐的个数。
【详解】因为小红是第10名,所以小红是在及格这个等级里的,做的仰卧起坐的个数是21~39。因为只有38是属于21~39这个范围的,所以小红可能做了38个仰卧起坐。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于统计表中的数据的分析,要先确定小红所在的等级,再估计小红做的仰卧起坐的个数。
【易错二】小华记录了自己从5月10日到5月21日每天在家体育锻炼的时间。
日期
时间/分
日期
时间/分
日期
时间/分
日期
时间/分
5月10日
487
5月13日
55
5月16日
149
5月19日
42
5月11日
32
5月14日
56
5月17日
40
5月20日
55
5月12日
50
5月15日
65
5月18日
39
5月21日
60
小华一共记录了自己( )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其中( )月( )日和( )月( )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是一样的;他体育锻炼时间最少的那天是( )分,最长的那天是( )分。
【分析】计算出从5月10日到5月21日的天数,即可得到小华一共记录了自己多少天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记录表里找出相同锻炼时间的日期即可;再从表中找出体育锻炼时间最少和最多的时间。
【详解】21-10+1
=11+1
=12(天)
小华一共记录了自己12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其中5月13日和5月20日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55分;他体育锻炼时间最少的那天是32分,最长的那天是487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易错三】在五月份“环保月”活动中,三(1)班同学回收空瓶子的情况如下:
第一小组:回收塑料瓶37个,易拉罐15个。
第二小组:回收塑料瓶28个,易拉罐30个。
第三小组:回收塑料瓶41个,易拉罐26个。
(1)按照小组进行统计,每个小组回收空瓶子的总数量是:
组别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总数量/个
( )
( )
( )
(2)按照空瓶子的材质进行统计,每种空瓶子的总数量是:
类别
塑料瓶
易拉罐
总数量/个
( )
( )
(3)三个小组中,回收空瓶子总数量最多的是第( )小组。
(4)对于保护环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分别计算出每个小组回收塑料瓶与易拉罐的数量之和,即每个小组回收空瓶子的总数量。
(2)回收塑料瓶的总数量:(37+28+41)个;回收易拉罐的总数量:(15+30+26)个。
(3)根据(1)表格中的数据,数量最大的为回收空瓶子总数量最多的那个小组。
(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合理的建议即可。
(1)第一小组:37+15=52(个);第二小组:28+30=58(个);第三小组:41+26=67(个)
组别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总数量/个
52
58
67
(2)回收塑料瓶的总数量:37+28+41=106(个);回收易拉罐的总数量:15+30+26=71(个)
类别
塑料瓶
易拉罐
总数量/个
106
71
(3)52个<58个<67个
则三个小组中,回收空瓶子总数量最多的是第三小组。
(4)对于保护环境,我的建议是不要乱丢塑料瓶和易拉罐,把它们放进可回收垃圾箱。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易错四】下面是三(1)班所有男生的身高数据。(单位:厘米)
143 153 135 147 141 152 132 151 138 148
135 134 148 142 144 143 139 145 152 14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表。
身高(厘米)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人数(人)
( )
4
( )
4
( )
(2)这次调查了三(1)班男生共( )名,身高在145厘米以上(包括145厘米)的有( )人,身高在( )的人数最多。
【分析】(1)根据这个班男生身高的原始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再根据统计数据填写统计表;
(2)求班里一共有多少名男生,把每个身高范围内的人数相加即可;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身高在145厘米的人数;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1)经过统计,身高在130~134厘米的人数有2人;身高在140~144厘米的人数有6人;身高在150~154厘米的人数有4人。
(2)2+4+6+4+4=20(人)
读取统计表的信息可知:身高在145厘米以上(包括145厘米)的有8人;身高在140~144厘米的人数最多。
【点睛】本题考查如何统计原始数据、填写统计表、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并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解答。
一、选择题
1.下表是小华收集的自己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其中4人成绩达到优秀,优秀的标准是( )。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序号
成绩/个
1
42
5
39
9
19
13
23
2
24
6
33
10
28
14
49
3
32
7
35
11
36
15
25
4
16
8
46
12
40
16
34
A.40个或40个以上 B.38个或38个以上
C.35个以上 D.30个以上
2.兰兰家去年12月底的电表读数是485,下表是她家今年上半年(1月-6月)的电表读数。(单位:千瓦时)
1月底
2月底
3月底
4月底
5月底
6月底
521
564
597
624
662
693
兰兰家上半年(1月-6月)总的用电量是( )千瓦时。
A.693 B.172 C.208
3.四年级同学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的问题,你认为他们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 )。
A.调查同学们看书的地点 B.调查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
C.调查同学们看书用的时间 D.调查同学们每周看几本书
4.下表是三(1)班学生选举班长时的统计情况,( )是有可能当上班长。
姓名
笑笑
淘气
妙想
奇思
人数
正正正正
正正
正
正一
A.淘气 B.笑笑 C.奇思
5.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的是( )。
A.5月4日是什么节日 B.某班谁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第一
C.某班学生的身高 D.谁最适合当班长
6.红红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结果如下:
水果
苹果
香蕉
桃子
草莓
西瓜
人数(人)
8
12
5
7
10
从统计图汇总可以看出,红红调查了( )名同学。
A.40 B.41 C.42
二、填空题
7.下面是三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情况。(每人只参加一个小组)
女生
男生
乒乓球
正正正
乒乓球
正正正正
书法
正正正正
书法
正正正一
跑步
正
跑步
正
(1)根据统计情况填写表格。
三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统计表
人数小组
性别
乒乓球
书法
( )
( )
( )
( )
( )
男生
( )
( )
( )
(2)三年级男生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三年级女生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3)三年级参加课外小组的男生有( )人,比参加课外小组的女生少( )人。
8.三(2)班调查同学们喜欢的课外书(每人选一种),下面是调查的结果。
科技书
故事书
连环画
文艺书
正正
正正正
正正丅
正
(1)喜欢看( )的人数最多,喜欢看( )人数最少。
(2)三(2)班一共有( )人。
9.下图是三(2)班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情况统计。
(1)三(2)班一共有( )人参与了调查。
(2)三(2)班喜欢( )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 )项目的人数最少。
(3)喜欢( )项目和( )项目的人数同样多。
(4)羽毛球项目再增加( )人就与乒乓球项目的人数一样多了。
10.下面是根据三(1)班男同学喜欢的课外运动项目画的图(5分)
(1)根据上图填一填。
运动项目
篮球
足球
乒乓球
跳绳
踢毽子
游泳
人数
( )人
( )人
( )人
( )人
( )人
( )人
(2)三(1)班一共有( )名男同学。
(3)三(1)班男同学中喜欢( )的同学最多。
11.鹏鹏调查了5月20日8时某停车场停车数量,记录结果如下图。(一个代表1辆车)
(1)根据图中的信息,请用画“正”字的方法,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车辆类型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卡车
辆数/辆
( )
( )
( )
( )
(2)停车场停的( )车最多,停的( )车最少。
(3)停车场一共停了( )辆车。
12.下图表示的是某小学一至六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情况。
(1)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近视人数/人
( )
( )
( )
( )
( )
( )
(2)这个学校近视的学生一共有( )人。
(3)(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多,( )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少。
(4)五年级近视人数是一年级近视人数的( )倍。
13.王军收集了本班男生50米跑的成绩(单位:秒),结果如下。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序号
成绩
1
9.0
5
10.2
9
9.2
13
8.6
17
9.6
2
8.5
6
8.8
10
8.9
14
9.3
18
8.6
3
9.1
7
8.7
11
9.5
15
10.0
19
9.3
4
8.7
8
9.4
12
8.4
16
9.3
20
8.7
(1)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 )秒,最差成绩是( )秒。
(2)如果时间等于或少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 )人,达到良好的有( )人。
(3)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九,他达到优秀没有?( )
三、判断题
14.明明调查本班男生鞋号如下图:
则下一次进货应多进37号鞋。( )
15.画“正”字是收集数据的一种方法。( )
16.《数据收集整理》这单元学会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用“正”记录数据很方便。( )
17.三(1)班4个小组中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那么,全班同学中有12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 )
四、解答题
18.三(1)班同学过生日的季节,如下图。
(1)哪个季节出生的人数最少?
(2)三(3)班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19.统计知识我能行。
实验小学图书馆上周借阅情况统计表
种类
文学类
科普类
故事类
历史类
数量(本)
93
208
146
130
(1)实验小学上周借出的( )书最多,( )书最少。
(2)实验小学借出的文学类和历史类共( )本。
(3)实验小学图书馆要购买一批新书,你认为应怎样购买?
20.三(1)班选举大家最喜欢的鲜花,选举记录如下图。(x代表1票)
(1)喜欢( )花的人最多,有( )人;喜欢( )花的人最少,有( )人。
(2)一共有( )人投票。
(3)喜欢月季花的比喜欢茉莉花的多( )人,喜欢玫瑰花和芍药花的一共有( )人。
21.下面是三(1)班同学喜欢看的各类课外读物统计表。
(1)三(1)班有( )名同学,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是( )。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2.张大伯的售报亭今年5月的上半月每天销售的晚报数量如下:
68 69 73 57 82 58 66 71
75 54 62 67 72 70 74
(1)今年5月的上半月,每天销售量最多是( )份,最少是( )份。
(2)今年5月的上半月,每天销售量在70份(含70份)以上的一共有( )天,60份(含60份)以下有( )天。
(3)你认为张大伯每天预定多少份晚报比较合适?说说理由。
23.下面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晴
正 正 正
多云
正 正
大雪
(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
天气
晴
多云
大雪
天数
(2)这个月共有( )天,多云比大雪多( )天。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4.光明小学三(1)班部分同学家5月份电费情况如下表。
部分同学家5月份电费
55元
45元
45元
50元
50元
55元
45元
55元
50元
60元
60元
60元
70元
35元
50元
(1)根据上表完成下图。
(2)电费不超过50元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电费不少于60元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
(3)你还有什么发现?
25.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时间
30分以下
30分~1小时
1小时以上
人数
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
(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
(2)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画出线段统计图。
(3)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4)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6.下面是西乡县4月份空气质量统计情况。
(1)根据上图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4月份不同空气质量的天数。
空气质量
优
良
轻微污染
天数
(2)西乡县4月份空气质量为良的总天数比轻微污染的天数少( )天。
(3)轻微污染的天数占这个月总天数的( )。
(4)你认为西乡县的空气质量情况怎样?你能想出哪些提高空气质量的建议?
参考答案
1.A
【分析】4人成绩达到优秀,所以优秀的标准是大于等于第4名的成绩为优秀,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统计表中第4名的成绩为40个,所以优秀的标准是40个或40个以上为优秀。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2.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电表是连续计数的,所以用6月底电表上的读数减去去年12月底电表上的读数,即可求出今年兰兰家上半年的用电总量。
【详解】693-485=208(千瓦时);兰兰家上半年(1月-6月)总的用电量是208千瓦时;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B
【分析】想帮助学校图书室解决“买什么书”的问题,得知道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
【详解】他们最需要收集的信息是:调查同学们喜欢看什么书。
故答案为:B
4.B
【详解】在数据统计中,哪个人的得票越多,那么这个人当上班长的可能性越大。笑笑的票最多,是有可能当上班长。
故答案为:B
5.D
【分析】在收集数据时,有些数据时客观存在的,只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查找出来,这样的数据的收集就不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于结果不确定的形式,需要通过征集大家的意愿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由此即可解答。
通常收集数据的方法:查资料、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语义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等。
【详解】A.适合查资料来收集数据;
B.适合查阅成绩单收集数据;
C.适合调查来收集数据;
D.适合问卷调查,用选举的形式来收集数据。
故答案为:D
【点睛】本考查数据的收集方法,结合具体情景灵活应用有关数据收集的方法。
6.C
【详解】将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加起来就是调查的总人数8+12+5+7+10=42。
故答案为:C
7.(1) 跑步 女生 19 23 5 23 16 8
(2) 乒乓球 跑步
(3) 47 0
【分析】(1)用“正”字法统计时,每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几个正就是几个5相乘。每一笔代表1个数据,正字个数×5+剩下的笔画数=参加该项目的总人数。根据两张统计表计算出数据后填入表格中。据此解答。
(2)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征,分别比较男生和女生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找到男生参加人数最多的小组,和女生参加人数最少的小组即可。据此解答。
(3)先分别计算男生、女生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再相减,即为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据此解答。
(1)
书法的右边是跑步,男生的上面是女生。
女生乒乓球:3×5+4
=15+4
=19(人)
女生的书法:4×5+3
=20+3
=23(人)
女生的跑步:1×5=5(人)
男生乒乓球:4×5+3
=20+3
=23(人)
男生的书法:3×5+1
=15+1
=16(人)
男生的跑步:1×5+3
=5+3
=8(人)
据此填入表格。
(2)
因为23>16>8,所以男生参加乒乓球的人数最多
因为5<19<23,所以,女生参加跑步的人数最少。
(3)
男生参加课外小组的总人数:
23+16+8
=39+8
=47(人)
女生参加课外小组的总人数:
19+23+5
=42+5
=47(人)
相差:47-47=0(人)
【点睛】本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数据分析能力,熟练掌握“正”字法数据整理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1) 故事书 文艺书
(2)52
【分析】(1)1个正字表示5人;喜欢看科技书的有14人,喜欢看故事书的有18人,喜欢看连环画的有12人,喜欢看文艺书的有8人,据此比较大小;
(2)喜欢看科技书的人数+喜欢看故事书的人数+喜欢看连环画的人数+喜欢看文艺书的人数=一共的人数。
(1)由分析可知:18人>14人>12人>8人,则喜欢看故事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看文艺书人数最少。
(2)14+18+12+8=32+12+8=44+8=52(人)则三(2)班一共有52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9.(1)49
(2) 乒乓球 羽毛球
(3) 篮球 跳绳
(4)8
【分析】(1)分别数清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再相加,求出参与调查的人数。
(2)比较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大小解答。
(3)根据统计图可知,喜欢篮球和跳绳的人数相等,都是10人。
(4)用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数减去喜欢羽毛球项目的人数解答。
【详解】(1)10+9+10+14+6=49(人),则三(2)班一共有49人参与了调查。
(2)14>10>9>6,则三(2)班喜欢乒乓球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羽毛球项目的人数最少。
(3)喜欢篮球项目和跳绳项目的人数同样多。
(4)14-6=8(人),则羽毛球项目再增加8人就与乒乓球项目的人数一样多了。
【点睛】本题考查数据分析和整理,先明确各个项目喜欢的人数,再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10.(1) 3 7 4 3 2 6
(2)25
(3)足球
【分析】(1)根据上面整理的数据填表如下。
(2)把喜欢各个课外运动项目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三(1)班一共有25名男同学。
(3)比较喜欢各个课外运动项目的人数,即可知道:三(1)班男同学中喜欢足球的同学最多。
【详解】(1)根据分析填空如下:
运动项目
篮球
足球
乒乓球
跳绳
踢毽子
游泳
人数
3人
7人
4人
3人
2人
6人
(2)3+7+4+3+2+6=25(人)
所以,三(1)班一共有25名男同学。
(3)7>6>4>3>2
所以,三(1)班男同学中喜欢足球的同学最多。
【点睛】学会正确的整理数据信息,并能解答相应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
(2) 轿 卡
(3)17
【分析】(1)把统计图各种车辆的辆数用“正”字的方法在统计表中表示出来,注意一画代表1辆车。
(2)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
(3)把各种车辆的辆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1)
车辆类型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卡车
辆数/辆
(2)停车场停的轿车最多,停的卡车最少。
(3)9+2+5+1
=11+6
=17(辆)
停车场一共停了17辆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方法,以及根据统计信息解决实际,要熟练掌握。
12.(1) 3 5 6 7 9 10
(2)40
(3) 六 一
(4)3
【分析】(1)一个“×”表示1人,先数出每个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再填入表格即可解答。
(2)把一到六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相加,求出这个学校近视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3)比较一到六年级近视的学生人数,即可知道哪个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多,哪个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少。
(4)用五年级近视人数除以一年级近视人数,求出五年级近视人数是一年级近视人数的多少倍。
(1)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近视人数/人
3
5
6
7
9
10
(2)
3+5+6+7+9+10
=8+13+19
=21+19
=40(人)
这个学校近视的学生一共有40人。
(3)
3<5<6<7<9<10
六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多,一年级近视的人数最少。
(4)
9÷3=3
五年级近视人数是一年级近视人数的3倍。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1) 8.4 10.2
(2) 7 8
(3)没有
【分析】(1)时间越短,成绩越好,由此找出时间最短的和时间最长的即为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
(2)依次数出等于或少于8.7秒和8.8~9.3秒的人数即可;
(3)根据优秀的人数,与9进行比较,优秀人数少于9人则没有达到优秀等级,是良好等级;优秀人数大于或等于9人,则达到优秀等级。
(1)
这个班男生50米跑的最好成绩是8.4秒,最差成绩是10.2秒。
(2)
如果时间等于或少于8.7秒为优秀,8.8~9.3秒为良好,达到优秀的有7人,达到良好的有8人。
(3)
达到优秀的有7人,7<9,则小力的成绩在男生中排名第九,他没有达到优秀。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4.×
【分析】从图中可知,穿35号鞋子的男生有5人,是所有鞋号中数量最多的,则下一次进货应多进35号鞋。
【详解】由分析得:
下一次进货应多进35号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并且能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5.√
【详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画“√”,每有一个数据就画一个“√”;
画“正”字,每有5个数据就画一个“正”;
画“△”,每有一个数据就画一个“△”;等等。
故答案为:√
16.√
【分析】整理数据时,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比较简便;“正”字的一笔代表1个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可知:用“正”字来记录数据很方便,一个“正”字表示5个数据。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灵活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题意进行分析,是不是4个小组都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三(1)班4个小组中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可知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不知道其他小组有几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所以不能确定全班同学中有12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4个小组中第一小组有3人参加了舞蹈兴趣班,并不代表另外3个小组也都有3人参加啊了舞蹈兴趣小组。
18.(1)冬季
(2)30人
【分析】(1)哪个季节对应的×最少,则这个季节出生的人数最少,依此解答;
(2)将这个班每个季节出生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冬季对应的×最少,冬季出生的人数最少。
(2)春季:6人;夏季:8人;秋季:12人;冬季:4人
6+8+12+4=30(人)
答:三(3)班同学一共有30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应熟练掌握。
19.(1)科普类;文学类
(2)223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把上周借出各种图书的本数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加法的意义,把借出的文学类和历史类的本数合并起来即可。
(3)根据各种图书的借阅情况,多进一些同学们喜欢读的图书(答案不唯一)。
【详解】(1)208>146>130>93
实验小学上周借出的科普类书最多,文学类书最少。
(2)93+130=223(本)
实验小学借出的文学类和历史类共223本。
(3)因为同学们喜欢看科普类书,所以我认为多进一些科普类书(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0.(1) 芍药 10 茉莉 3
(2)25
(3) 1 18
【分析】(1)x代表1票,因此哪一种花对应的x最多,即喜欢这种花的人数最多,有几个x,就表示有多少人;哪一种花对应的x最少,即喜欢这种花的人数最少,有几个x,就表示有多少人;
(2)直接将喜欢每种花的人数加起来即可;
(3)用喜欢月季花的人数减去喜欢茉莉花的人数即可;用喜欢玫瑰花的人数加喜欢芍药的人数即可,依此计算。
(1)
喜欢玫瑰花的有8人,喜欢月季的有4人,喜欢茉莉的有3人,喜欢芍药的有10人,
10>8>4>3,因此喜欢芍药花的人最多,有10人;喜欢茉莉花的人最少,有3人。
(2)
8+4+3+10=25(人)
(3)
4-3=1(人)
8+10=18(人)
因此喜欢月季花的比喜欢茉莉花的多1人,喜欢玫瑰花和芍药花的一共有18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应明确1个x代表1票,关键是数清每种花对应的x的个数。
21.(1)48;科学小实验;(2)喜欢科学小实验的学生比童话故事的多多少人?8人
【分析】(1)把四种课外读物喜欢看的人数相加即等于三(1)班的学生数;根据×的多少可以看出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是什么书籍。
(2)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解答即可。
【详解】(1)16+8+11+13
=24+24
=48(名)
最喜欢的课外读物是科学小实验。
(2)喜欢科学小实验的学生比童话故事的多多少人?
16-8=8(人)
答:喜欢科学小实验的学生比童话故事的多8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根据整理的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82;54
(2)7;3
(3)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目给的5月上半月每天销售的晚报数量作答即可。
(2)分别统计每天销售量在70份(含70份)和每天销售量在60份(含60份)以下的天数即可解答。
(3)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晚报合适的预定份数即可。
【详解】(1)今年5月的上半月,每天销售量最多是82份,最少是54份。
(2)今年5月的上半月,每天销售量在70份(含70份)以上的一共有7天,60份(含60份)以下有3天。
(3)每天预定70份晚报比较合适;因为70份左右的天数比较多。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23.(1)15;12;4
(2)31;8
(3)晴和多云一共多少天?27天
【详解】略
24.(1)见详解
(2);
(3)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1)表格中最小的数是35,数一数表格中共有几个35,再在横线上35的上面画几个“×”,其它数值的也用同样的方法来做。
(2)表格中共统计了15名同学家的电费,电费不超过50元的有8家,电费不少于60元的有4家。
(3)可以比较数据得出被调查同学中电费最多的是多少元。
【详解】(1)
(2)8占15的,4占15的。
(3)答:5月份用电最多的是70元。(答案不唯一)
【点睛】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25.(1)5个
(2)见详解
(3)50名
(4)见详解
【分析】(1)“正”字的笔画数就是表示的人数。
(2)横线上表示出看电视时间,根据统计表中的人数,“×”表示5人比较合适,然后在对应的时间上方画“×”表示出人数。
(3)把各时间段学生的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4)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得出合理的结论。
【详解】(1)每个“正”字表示5个人。
(2)
(3)10+35+5
=45+5
=50(名)
答:这个班有50名同学。
(4)我发现每天看电视时间在30分~1小时的学生最多,我的收获是摸清了学生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情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26.(1)统计表见详解
(2)5
(3)
(4)见详解
【分析】(1)通过统计情况图可知,分别数出西乡县4月份空气质量为优、良、轻微污染的天数,一个“正”字有5笔,表示5天,再根据天数用正表示即可;
(2)用轻微污染的天数-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即可;
(3)用轻微污染的天数÷4月的总天数即可;
(4)哪种空气质量的天数最多,即表示西乡县的空气质量情况。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通过统计情况图可知,西乡县4月份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是9天,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是8天,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的天数是13天,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如下图所示:
空气质量
优
良
轻微污染
天数
(2)13-8=5(天);
(3)13÷30=;
(4)西乡县的空气质量稍差,建议多用绿色交通工具出行,少开私家车。(答案不唯一)
【点睛】"正"字记录方法是一种简明、易懂、便于公众的记数法。
【易错精编讲义】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讲《质数与合数》知识梳理讲义+易错练习: 这是一份【易错精编讲义】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讲《质数与合数》知识梳理讲义+易错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数和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六 圆优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六 圆优秀一课一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圆的面积的意义,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圆环的意义,组合图形的面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六 圆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六 圆精品达标测试,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圆的周长的意义,圆周率的意义,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