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讲 正方形中的几个常用模型探究
展开第11讲 正方形中的几个常用模型探究
模型一 正方形的“十字架”模型
【例题】:1.如图,有两个动点E,F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两个顶点B,C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分别沿边BC和CD移动,问:在E,F移动过程中,AE与BF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吗?并给予证明.
【变式】去掉BE=CF时,
(1)若已知AE=BF,则AE⊥BF成立吗?
(2)若已知AE⊥BF,则AE=BF成立吗?
【针对练习】
1.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点E、F分别在AD、DC上,AE=DF=2,BE与AF相交于点G,点H为BF的中点,连接GH,则GH的长为( )
A.2 B. C.4 D.
2.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BF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AE=BF;②AE⊥BF;③AO=OE;④S△AOB=S四边形DEOF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如图所示,E、F、G、H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的点,且AE=BF=CG=DH=A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 )
A. B. C. D.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是CD,BC边上的动点,且CE+CF=4,BE和AF相交于点G,在点E、F运动的过程中,当△AGB中某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2倍时,△BCG的面积为 .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BC,CD上的点,AE与BF相交于点G,连接AC交BF于点H.若CE=DF,BG=GH,AB=2,则△CFH的面积为 .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G分别在CD、AD、BC上,且FG⊥BE,垂足为O.
(1)求证:BE=FG;
(2)若O是BE的中点,且BC=8,EC=3,求AF的长.
模型二 正方形中的“三垂定理”模型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过点B、D两点分别向过点C的直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则有△BCE≌△CDF
【例题】.(1)数学课上,张老师给出了一个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CF于点F.求证:AE=EF.
小明经过思考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H,连接HE,则可以证明AE=EF.
请你写出证明过程.
(2)在此基础上,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是边BC的中点”改为“点E是边BC上(除B、C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请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如果点E是BC的延长线上(除C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仍然成立吗?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说明理由.
【针对练习】
1.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3,0),则点C到y轴的距离是( )
A.6 B.5 C.4 D.3
3.如图,在△ABC中以AC,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CFG与正方形BCDE,连结DF,并过C点作CH⊥AB于H并交FD于M.若∠ACB=120°,AC=3,BC=2,则MD的长为( )
A. B. C. D.
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点E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射线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
①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
②探究:CE+CG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5.[经典问题回顾]
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上一点,∠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求证:AE=EF.
对于本题,我们常用的思路是在AB上截取BM=BE,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小明通过深度研究,又总结出了以下三种思路:
思路一:如图(1),在AB的延长线上截取BN,使BN=BE,连接NE,利用全等三角形和特殊四边形,转化得到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获证;
思路二:如图(2),连接AC,过点E作EP⊥AC于点P,EQ⊥CF于点Q,利用全等三角形,获证;
思路三:如图(3),连接AC,作EG∥AB,交AC与点G,利用全等三角形,获证.
[进一步探究]
小明继续对这道题目进行了改编,请完成下面改编题目的解答.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直线BC上一点,∠AEF=β,EF交正方形外角平分线CF于点F.
(1)如图(4),若点E在边BC延长线上,β=90°,线段AE与线段EF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如图(5),若点E在边BC上,AE=EF,求β的度数.
模型三 正方形半角模型
【例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
(1)求证:CE=CF.
(2)在图1中,若G在AD上,且∠GCE=45°,则GE=BE+GD成立吗?为什么?
(3)运用(1)(2)解答中所累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2,在直角梯形ABCG中,AG∥BC(BC>AG),∠B=90°,AB=BC=12,E是AB上一点,且∠GCE=45°,BE=4,求GE的长.
【针对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B=90°,DE⊥AB,垂足为E,且DE=EB=5,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 .
2.已知正方形ABCD中,M,N是边BC,CD上任意两点,∠MAN=45°,连结MN.
(1)如图①,请直接写出BM,DN,MN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 ;
(2)如图②,过点A作AH⊥MN于点H,求证:AB=AH;
(3)如图③,已知∠MAN=45°,AH⊥MN于点H,且MH=2,NH=3,求AH的长.
3.已知:正方形ABCD中,∠MAN=45°,∠MAN绕点A顺时针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
(1)如图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有BM+DN=MN.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2,请问图1中的结论还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线段BM,DN和MN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其他模型练习】
1.(1)如图1,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且正方形OEFG绕点O旋转时,OE交边AB于点H,OG交边BC于点R.则图中阴影部分(四边形BROH)的面积为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2,已知△ABC中,∠ABC=90°,AB=BC=a,BD平分∠ABC,点O为BD的中点.正方形OEFG绕点O旋转时,OE交边AB于点H,OG交边BC于点R.求图中阴影部分(即四边形BROH)的面积;
(3)如图3,△ABC与△O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EOF=90°,AB=BC,OE=OF.BD是Rt△ABC斜边AC上的中线,点O为BD的中点,OE交边AB于点H,OF交边BC于点R.设两三角形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已知EF=3,当两三角形的空白部分(除去阴影部分)的面积差为2时,直接写出阴影部分面积S的值.
2.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F为射线AD上一点,连接CF并以CF为对角线作正方形CEFG,连接BE,DG.
(1)如图1,当点F在线段AD上时,求证:BE=DG;
(2)如图1,当点F在线段AD上时,求证:CD﹣DF=BE;
(3)如图2,当点F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时,请直接写出线段CD,DF与BE间满足的关系式.
3.【实践与探究】
操作一:如图①,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将正方形纸片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正方形ABCD内部,点B的对应点为点M,折痕为AE,再将纸片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AD与AM重合,折痕为AF,则∠EAF= .
操作二:如图②,将正方形纸片沿EF继续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点N.当点N恰好落在折痕AE上,则∠AEF= 度.
在图②中,运用以上操作所得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1)设AM与NF的交点为点P,求证:AP=EF;
(2)若AB=4,则线段EF的长为 .
【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06讲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专题探究: 这是一份【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06讲 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专题探究,文件包含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06讲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专题探究原卷版docx、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06讲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专题探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03讲 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 这是一份【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03讲 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文件包含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原卷版docx、第03讲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专题探究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6讲 相似基本模型专题探究之一线三等角(难度较大): 这是一份【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6讲 相似基本模型专题探究之一线三等角(难度较大),文件包含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6讲相似基本模型专题探究之一线三等角难度较大原卷版docx、重难点讲义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16讲相似基本模型专题探究之一线三等角难度较大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