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和7同步训练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年级上数学评课-6和7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今天,听了郑老师执教《6和7的认识》我感触很深,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促进作用。整节课教师紧紧围绕着6和7的认识教学,从生活中激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数学。课标:学有用的数学。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1.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小松鼠采松果,排排队”,动画的效果,松鼠的可爱,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了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接着教师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有师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尺子、数金鱼图,还有利于学生从图像抽象出数的点子图、小棒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抽象的数学变的形象有趣,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师就利用了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体会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加强烈。”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字宝宝,那种生活化、童话式、趣味性的学习,降低了儿童探索、发现的门槛,指示性强,目标明确,更为以后解决问题中寻找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教材蕴含着许多有待学生发现的奥秘,我认为只要教师充分地理解教材、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满足他们这种强烈的需要。 为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能用数学符号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教师让学生们观察情境图,从“水果王国运动会”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运动员,用小棒把它的数量摆一摆。摆好之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出他喜欢水果运动员的数量,让其他的学生们猜一猜,他喜欢的水果可能是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们好奇心很强,很想知 道同伴们喜欢的是什么,非常感兴趣地到教学中来。 3.在学习中享受数学。 教师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郑老师注重了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摆图形6个和7个小棒,学生们分别摆各种图形,有的摆出了漂亮的小房子,有的摆出了田字„„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对6、7的认识,体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强化数的大小比较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体验探索与创新。 写数前,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6根小棒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6的物体个数,7根小棒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7的物体个数,用6和7说一句话。观察6和7外形,说说它们像什么,把读写和含义充分的结合起来,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生动,而且有内涵。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但也存在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在基数序数意义的区别这一环节。虽然渗透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但二者的区别学生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感知。如果让学生对“松鼠图左数第( 6 )只,有( 7 )个松果。”中的6和7进行意义上的解释,就可以让学生能更进一步的明确二者的区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一年级上册2、平面图形课后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手实践,感知“面在体上”,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立体图形课时练习,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 连减课时训练,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