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优秀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优秀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书写题,填空题,课内阅读,综合题,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写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草原》分层练习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小题)1.下列词语中,与“群马疾驰”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疾恶如仇 B.疾风劲草 C.痛心疾首 D.积劳成疾2.下列表示“绿得范围广”的词语是( )。
A.万古长青 B.一碧千里 C.翠色欲流 D.绿草如茵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渲染(xuàn) B.蒙古包(méng)
C.勾勒(lè) D.羞涩(sè)二、书写题(共1小题)4.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
极目远眺,牧民们穿着各色的yī shɑng( ),在lǜ tǎn( )似的草原上策马疾驰。耳边传来阵阵mǎ tí( )声。晚上,shāo dài( )羞涩的姑娘们为我们唱起了草原民歌,大家的脸上不时露出huì xīn( )的wēi xiào( )。三、填空题(共3小题)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填序号)
① 一碧( ) ② 翠色( )
③襟( )带( ) ④ 群马( )
(1) 写出了草原的辽阔; 写出了草原的绿是那么富有生机与活力。
(2) 和 描绘了草原人民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的情景,充分展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6.本文是我国著名作家 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 、 、 三幅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7.【析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1)仔细观察下图中弯弯曲曲的河流,由此,我知道了“迂回”的意思是 ,“明如玻璃”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河流 的特点。
(2)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能根据破折号的作用再写一个句子: 。 四、课内阅读(共1小题)8.【赏段】 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这段话是围绕“ ”来写草原景色的。(2)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草原风光 B.草原迎客 C.草原放牧 D.美丽中国画(3)找出文中形容草原辽阔的词语: ,类似的词语有: 。(4)下列对“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的“绣”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绣”说明羊群不是真的白色的大花
B.“绣”从远的角度来写羊群,写出了草原上羊群少
C.“绣”字用得不好,可换成“嵌”,这样更能表达出羊群给草原带来的美感
D.“绣”字写出了羊群的美,灵动而富有情趣(5)作者将草原比作 ,让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而羊群就像 ,色彩明丽,画面生动。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敕勒歌》中的诗句:“ , , 。”(6) 用“ ”画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作者在写景中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 。 五、综合题(共1小题)9.用【顺序梳理法】理清课文《草原》脉络,完成练习。(1)本文记叙了著名作家 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见闻。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 图、喜迎远客图、 图这三幅画面,不仅带我们领略了内蒙古大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还向我们介绍了独特的风俗民情,让我们感受到了“蒙汉情深”。(2)填写思维导图,感受“蒙汉情深”。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它的意思是: 六、对比阅读(共1小题)10.对比阅读。
(一)草原(节选)
老舍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二)西湖的“绿”(节选)
宗璞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只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奔腾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1)选文(一)中描写“绿”的四字词语是 ;选文(二)中描写“绿”的四字词语是 。我还知道其他表示“绿”的四字词语,如 、 。(2)两篇选文都是既写出了景色的优美,又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感受。选文(一)中表现作者感受的词语是 、 。选文(二)中表现作者感受的词语是 、 。(3)两篇选文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用“ ”分别画出两篇选文中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①选文(一)写出了草原美丽的风光,描绘了一幅静态的画面。( )
②两篇选文都使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从而达到了景中有情、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请你仿照两篇选文写“绿”的方法,抓住某一景物的特点写一写。
七、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1.阅读理解。游黄山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竟也能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布把天地都罩起来了;黄山的云真妙啊,妙在它缥缈,妙在它恍惚,妙在它给人留以想象的余地,妙在它是如此引人入胜。难怪从黄山回来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的确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云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得像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1)作者站在黄山上,依次看到了哪些景物? ( )
A.山峰 香炉 彩缎 云海 黄山 云霞
B.山峰 云霞 云海 松林 枫树 清泉
C.山峰 云海 云霞 松林 枫树 清泉
D.山峰 银河 白雪 大海 云霞 黄山(2)下列哪个词可以用来形容黄山的山?( )
A.润泽 B.怪石嶙峋 C.浩瀚 D.一望无际(3)文章第3自然段的结构是什么?( )
A.并列 B.分—总 C.总—分 D.总—分—总(4)“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5)作者写黄山的云,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6)作者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八、写话(共1小题)12.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分别时你们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请你试着写一写。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衣裳;绿毯;马蹄;稍带;会心;微笑 5.【答案】千里;欲流;飘;舞;疾驰;①;②;③;④ 6.【答案】老舍;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 7.【答案】(1)回旋;环绕;比喻;清澈
(2)表示解释说明;亚洲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玛峰。 8.【答案】(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2)A
(3)一碧千里;一望无际;一马平川(4)D
(5)无边的绿毯;示例:绿草茵茵,一直铺到天边;白色的大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6)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生动感人 9.【答案】(1)老舍草原风光主客联欢
(2)示例:热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3)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10.【答案】(1)翠色欲流;苍翠欲滴;一碧千里;郁郁葱葱
(2)惊叹;舒服;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3)比喻选文(一)中的比喻句是: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选文(二)中的比喻句是: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4);
(5)示例:云南花朵艳。在春光明媚的时节,阳光洒在花朵上,尤其是大朵大朵的鲜花,显得非常明艳。当阳光照射下来时,好像世界上没有任何颜料能画出这样的色彩,鲜花红的似火,白的似雪。微风吹来,阵阵花香扑鼻,沁人心脾。 11.【答案】(1)C (2)B (3)D
(4)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黄山的山分别比作香炉、彩缎、莲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山的奇,排比的句式又使这一比喻丰富、有气势。
(5)作者从颜色、状态、形状和整体美感这四个角度描写黄山的云,分别写出了黄山的云白、静、长、妙的特点,全面、生动、形象地将黄山云海这一奇观展现在读者面前。
(6)总结全文,再次写出黄山美景的特点;与首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相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以诗句结尾,还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让人回味无穷。 12.【答案】示例: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我们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可是有一天,他们家要搬走了,我们都很难过,甚至哭了一场。在他离开的前一天,我们几个小伙伴坐在公园的长廊上,互相倾诉着离愁别绪。说着说着,所有人都哭了。夕阳静静地照着长廊,鲜红鲜红的,仿佛也透着不舍。太阳早就落山了,我们还是不肯回去,多希望这一刻就此停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课堂检测,文件包含1草原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原卷版docx、1草原同步练习试题-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草原精品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册观潮精品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书写题,填空题,综合题,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写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