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三节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
展开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三节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4页。
第三节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要点归纳】一、电容器1.电容器:由两个相互靠近又彼此绝缘的导体组成。2.电容器的组成: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较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两导体分别是电容器的两极。3.平行板电容器:由两个相互靠近又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组成。二、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充电过程:电路如图所示。特点:(1)有电流,电流方向为流入电容器正极板,电流由大到小。(2)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3)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升高。(4)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加。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电容器所在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充电电压相等。2.放电过程:电路如图所示。特点:(1)有电流,电流方向是从正极板流出,电流由大变小。(2)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3)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降低。(4)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减弱。当电容器放电结束后,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实际上是正、负电荷中和的过程。3.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能量的变化①充电过程:电源的能量不断储存在电容器中。②放电过程:电容器把储存的能量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电路中其他形式的能量。三、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之比。2.定义式:C=。3.物理意义:表征电容器储存电荷本领的特性。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另外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1 μF=10-6 F,1 pF=10-12 F。5.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1)额定电压:电容器能够长期正常工作时的电压。(2)击穿电压:电介质被击穿时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则电容器就会损坏。四、平行板电容器1.电荷量和场强(1)两极板电荷量数量相同,带电性质相反.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一个极板带电荷量的绝对值.(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距离d,正对面积S,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间的关系C=.当两极板间是真空时,C=,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3)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E=.(4)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CU.2.动态变化的两种基本情况(1)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保持不变(与电源连接).(2)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与电源断开).(3)结论:在带电荷量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板间距离,场强不变.在U不变条件下,改变正对面积,场强不变.3.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场强度的两个公式(1)已知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d和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可用下式计算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即电压不变时E与d成反比.(2)由C=和C=求出U,再代入E=,可得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即Q不变时,E与S成反比.(3)可以用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电荷密度(电场线密度)是否变化来判断极板间电场强度E的变化.五、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1)平行板电容器连接在电源两端时,电容器的d、S、εr发生变化,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怎样变化?由于电容器始终接在电源上,因此两板间电势差U保持不变.“”表示增大,“”表示减小.(2)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电容器的d、εr、S变化,将引起C、Q、U、E怎样变化?(Q保持不变)六、对电容的理解1.两公式C=与C=的比较公式C=C=公式特点定义式决定式意义对某电容器Q∝U,但=C不变,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平行板电容器,C∝εr,C∝S,C∝,反映了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联系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由来量度,由本身的结构(如平行板电容器的εr、S、d等因素)来决定七、常用电容器1.固定电容器(1)定义:电容固定不变的电容器(2)分类:聚苯乙烯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2.可变电容器:由两组铝片组成,固定的一组铝片叫作定片,可以转动的一组铝片叫作动片。转动动片,使两组铝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电容就随着改变。3.静电计静电计的工作原理是:当静电计的金属杆与金属外壳间有电势差时(金属针与外壳构成一个电容器),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指针偏转,电势差越大,指针的偏角也越大,指针偏转的角度与刻度盘上的电势差刻度相对应,因此,静电计可以测电压。八、带电粒子的加速1.基本粒子的受力特点:对于质量很小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等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的静电力远大于重力,通常情况下,重力可忽略;其他带电小球、液滴、烟尘等,重力不可忽略。2.带电粒子的加速(1)带电粒子在电场加速(直线运动)条件: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初速度为零或与电场力方向相同.(2)分析方法:动能定理.(3)结论:初速度为零,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 经过电势差为U的电场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v=.九、带电粒子的偏转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基本粒子(忽略重力),以初速度v0平行于两极板进入匀强电场,极板长为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1.运动性质(1)沿初速度方向: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2)垂直v0的方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带电粒子的偏转(1)进入电场的方式: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进入匀强电场。(2)受力特点:电场力大小不变,且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垂直。(3)运动特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与力学中的平抛运动类似。十、带电粒子的偏转规律1.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垂直的静电力的作用而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称之为类平抛运动.可以采用处理平抛运动方法分析这种运动.2.运动规律(1)初速度方向(2)电场线方向(3)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tan α==(4)离开电场时位移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tan β==。3.两个结论(1)偏转距离:y=.(2)偏转角度:tan θ==.4.几个推论(1)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其速度方向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延长线交于一点,此点平分沿初速度方向的位移.(2)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夹角的正切为速度偏转角正切的,即tan α=tan θ.(3)以相同的初速度进入同一个偏转电场的带电粒子,不论m、q是否相同,只要相同,即比荷相同,则偏转距离y和偏转角θ相同.(4)若以相同的初动能Ek0进入同一个偏转电场,只要q相同,不论m是否相同,则偏转距离y和偏转角θ相同.(5)不同的带电粒子经同一加速电场加速后(即加速电压U1相同),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则偏转距离y和偏转角θ相同.十一、示波管的原理1.构造: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外部是一个抽成真空的玻璃壳,内部主要由电子枪(由发射电子的灯丝、加速电极组成)、偏转电极(由偏转电极XX′和偏转电极YY′组成)和荧光屏组成,如图所示。2.原理:(1)给电子枪通电后,如果在偏转电极XX′和YY′上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2)带电粒子在Ⅰ区域是沿直线加速的,在Ⅱ区域是偏转的.(3)若UYY′>0,UXX′=0,则粒子向Y板偏移;若UYY′=0,UXX′>0,则粒子向X板偏移.【夯实基础练】1.(2022•高考浙江卷)(多选)如图为某一径向电场的示意图,电场强度大小可表示为, a为常量。比荷相同的两粒子在半径r不同的圆轨道运动。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则( )A.轨道半径r小的粒子角速度一定小B.电荷量大的粒子的动能一定大C.粒子的速度大小与轨道半径r一定无关D.当加垂直纸面磁场时,粒子一定做离心运动【解析】 A.根据电场力提供向心力可得,解得,可知轨道半径r小的粒子角速度大,故A错误;BC.根据电场力提供向心力可得,解得,又,联立可得,可知电荷量大的粒子的动能一定大,粒子的速度大小与轨道半径r一定无关,故BC正确;D.磁场的方向可能垂直纸面向内也可能垂直纸面向外,所以粒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不能确定,粒子可能做离心运动,也可能做近心运动,故D错误。故选BC。【答案】 BC2.(2022•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第4次学情调查)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带电量q的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板之间,如图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那么在错开的过程中( )A.油滴将向下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B.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C.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D.油滴静止不动,电流计中的电流从b流向a【解析】 由图可知,极板间电势差不变,将两板非常缓慢地水平错开一些,极板间距离不变,正对面积减小,根据,,可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油滴静止不动,根据,可知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减少,极板放电,则电流计中的电流从a流向b,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 C3.(2022•重庆外国语学校一模)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机普遍采用了电容触摸屏。当用户手指触摸电容触摸屏时,手指和手机屏幕中某一层夹层工作面形成一个电容器,通过测量电容器可以确定手指位置。从电容器的原理来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绝缘笔在电容触摸屏上也能进行触控操作B.手指压力变大时,由于手指与屏的夹层工作面距离变小,电容变小C.手指靠近但不触摸屏幕时,也可能产生位置信号D.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变化时,电容不变【解析】 A.绝缘笔与工作面不能形成一个电容器,所以不能在电容器屏幕上进行触控操作。故A错误;B.手指压力变大是由于手指与平的夹层,工作面距离变小,由知电容将变大,故B错误;C.因为手指靠近但不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工作面能形成一个电容器,所以也可能产生位置信号,故C正确;D.由知手指与平的接触面积变化时,电容变化,故D错误。故选C。【答案】 C4.(2022•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上)期末)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也创造出了许多的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位移等是理想化模型。B.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电容,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解析】 A.理想化模型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略去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例如质点、点电荷等是理想化模型,A错误;B.重心.合力和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概念的建立都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正确;C.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场强,电容;而加速度不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C错误;D.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D错误。故选B。【答案】 B5.(2022•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上)期中)(多选)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开始时开关S闭合,发现在距两板距离相等的P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断开开关,并将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B.液滴将保持不动C.P点电势升高,液滴在P点时电势能减少D.P点电势升高,液滴在P点时电势能增大【解析】 A、B、液滴受力平衡,故电场力向上,可知液滴带负电;电容器因断开开关后电量保持不变,b板下移时,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由可知,场强E不变;则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不变,故液滴继续保持静止,故A错误、B正确.C、D、下极板接地,则P点的电势等于P与b之间的电势差,因E不变,d增大,故液滴处的电势增大;因液滴带负电,故其电势能将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答案】 BC6.(2022•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多选)如图所示,矩形ABCD位于匀强电场中,且与匀强电场方向平行.已知AB = 2 BC,A、B、D的电势分别为6 V、2 V、4 V.初动能为24eV、电荷量大小为4e的带电粒子从A沿着AC方向射入电场,恰好经过B。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一定带负电B.该粒子达到点B时的动能为40eVC.改变初速度方向,该粒子可能经过DD.改变初速度方向,该粒子可能经过C【解析】 根据匀强电场中平行的等间距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取AB的中点O,则O点的电势为4V,连接OD则为等势线,电场强度与等势面垂直,且有高电势指向低电势,电场强度垂直OD斜向上,由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电场力斜向下,故电荷为负电荷;故A正确;由动能定理,得qU=EB-EA;-4e(6-2)=EB-24e;EB=8eV,故B错误;同理,由动能定理,得qU=ED-EA;-4e(6-4)=ED-24e;ED=16eV,故C正确;求得C点的电势为0,由动能定理,得qU=EC-EA=-4e(6-0)=EC-24e EC=0,由曲线运动可知,粒子到达C点动能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AC.【答案】 AC7.(2022•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末)在如图的电路结构中的Q点处,有一粒子源,能不断地向两平行板电容器的中央处水平向左地释放出速度为v的同样的带电微粒,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图中所处的位置时,微粒恰能沿平行板电容器的中线运动,并能打在左边的挡板M上,现仍保持开关S闭合,并将滑片P往下移动一小段,则此后从Q点发出的带电微粒的运动将( )A.不发生偏转 B.向下偏转C.向上偏转 D.无法确定【解析】 将滑片P往下移动一小段,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其两端电压减小,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电容器不能放电,其两端电压不变,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所以此后从Q点发出的带电微粒的运动将不发生偏转。故选A。【答案】 A8.(2022•北京市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下)摸底考试)利用电场可以使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现使一群电荷量相同、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同时沿同一方向垂直射入同一匀强电场,经相同时间速度的偏转角相同,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它们在进入电场时一定具有相同的A.动能 B.动量 C.加速度 D.速度【解析】 速度的偏转角,若偏转角相同,则mv0相同;A.动能,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动量,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加速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速度,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B.【答案】 B9.(2022•湖南衡阳市高三(下)一模)人体的细胞膜模型图如图a所示,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双分子层之间存在电压(医学上称为膜电位),现研究某小块均匀的细胞膜,厚度为d,膜内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简化模型如图b所示,初速度可视为零的一价正钠离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图中的A点运动到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B.钠离子的电势能增大C.若膜电位不变,钠离子进入细胞内的速度越大D.若膜电位增加,钠离子进人细胞内的速度更大【解析】 A.初速度可视为零的一价正钠离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图中的A点运动到B点,则电场线从A到B,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A错误;B.钠离子运动中电场力做正功,所以钠离子的电势能减小,B错误;CD.由动能定理可知,若膜电位不变时,即电压U不变时,钠离子进入细胞内的速度不变;电压U增加时,速度增大,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 D10.(2022•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全真一)(多选)如图,在干燥的冬天,手接触房间的金属门锁时,会有一种被电击的感觉,带负电的手在缓慢靠近门锁还未被电击的过程中,门锁( )A.近手端感应出正电荷 B.电势比手的电势低C.与手之间场强逐渐增大 D.与手之间场强保持不变【解析】 A.放电前手指靠近金属门锁的过程中,门锁在手的影响下,发生静电感应,近手端感应出正电荷,故A正确;B.由于门锁近手端带正电,手带负电,二者间空间产生电场,电场线由门锁近手端指向手,所以门锁电势比手的电势高,故B错误;CD.随着手的靠近,二者间距逐渐减小,将门锁与手之间看成一个电容器,可知当两者距离减小时,根据公式,联立,可得,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手接近的过程中,感应电荷越来越接近手,门锁近手端电荷密度越来越大,电荷分布的电荷密度变大,故门锁与手指之间场强逐渐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答案】 AC11.(2022•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如图所示,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电子从A点沿与电场垂直的方向水平进入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初速度为v0,当它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度与场强方向成150°角,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解析】 电子进入匀强电场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分解可知,电子在垂直于场强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将B点的速度分解(如图)。电子通过电场B点时的速度电子从A运动到B由动能定理得解得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三节 运动图像问题-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15页。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三节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8页。
这是一份(要点归纳+夯实基础练) 第三节 热力学定理与能量守恒-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系统复习学思用,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