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联盟校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展开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联盟校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任务一:导语编辑 寻找诗和远方(20分)
1.研学之旅背上诗文行囊,共同拥抱最美的诗和远方。(10分)
真挚感情
美好愿景
自然美景
“① ,君子好逑”;
“蒹葭采采,② 。所谓伊人,③ 。”
——《诗经》
“安得广厦千万间,④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故人不独亲其亲,⑤ 。”
——《礼记》
“可怜身上衣正单,⑥ 。”
——《卖炭翁》
“水击三千里,⑦ 。”
——《庄子》
“⑧ ,⑨ ,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芳草鲜美,⑩ 。”
——《桃花源记》
2.请你协助完成活动导语编辑。(10分)
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当代人虽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自由,又在喧嚣的生活里,蝇营狗苟兀兀穷年。于是诗和远方成了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有人向往田园牧歌,种豆南山下;有人偏爱步履不停,白马春衫慢慢行。 丙 。如果身体和灵魂长久闭①(sè)于一隅,面对明媚的风光,只会 甲 。大千世界,总有许多未知等待你去 乙 。也必有一处风景,能使你从琐事的羁②(bàn)中解脱。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2分)
①
②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视而不见
探查
B.目空一切
探查
C.视而不见
探索
D.目空一切
探索
(3)文中画横线处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3分)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可见每个人心中的诗和远方都有所不同,但又有共通之处
②并在内心开辟净土,在灵魂之旅中,寻找自己的乌托邦
③共通在它代表逃离眼前的苟且,逃离生活的琐碎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任务二:课程安排 畅游山水人文(70分)
本次研学拟走近苏轼,游访黄州定慧院,请你完成任务。(22分)
他的作品:
[甲]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①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定慧院:一作“定惠院”。苏轼元丰三年(1080)初到黄州寓居定慧院。
[乙]
记游定惠院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已五醉①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②,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既饮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意非人间也。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为异日拊掌③。
(节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注]①五醉:苏轼此游在元丰七年(1084),在黄州已经五次见海棠花开,醉饮其下。②市井人:商人。③拊(fǔ),这里指开怀大笑。
他的“偶像”:
[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下列对甲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作于词人初到黄州时,描写了他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
B.词的上阕用缺月、疏桐、漏断等意象,构成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
C.这首词写孤鸿不肯栖寒枝,独宿荒冷沙洲,运用托物写怀表达志趣。
D.“幽人”与“孤鸿”一独一孤,同病相怜,表现了诗人的悲观绝望。
4.解释加点字。(4分)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填写文字)
请循其本
结合情境法
A循:
全矣
课内积累法
B全:
则园已易主
成语借鉴法:移风易俗
C易:
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
查阅词典法:①到……去;②适应;③舒适。
D适: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B.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C.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D.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6.请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②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
7.再游定慧院,虽仍陷于贬谪黄州的困境,但苏轼的心境却有所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他被贬黄州后心境的变化。(4分)
8.苏轼喜欢读《庄子》,他说“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请结合丙文谈一谈庄子的什么思想性情影响了苏轼。(3分)
4.研学之旅分享壮美山河异域风光,邀你同赏草原风情。
西拉沐伦河漂流
张抗抗
①我独自一人浮在水面,悠悠然顺河而下。
②前后左右都是水,安稳地流淌。触手可及筏子外沿冰凉的河水,倾耳是流水汩汩的哗响,清洁着我的呼吸;隔着充满弹性的橡皮筏子底部,能感觉到水在暗处使劲。
③那一天下午,阳光早早隐没,从草原上吹来的风已有凉意,水是朴素平淡的本色。橡皮筏子下水的那一刻,只觉得身上的热气忽地被河水吸走了大半,筏子颠簸起来,人就晕了,生出几分恐惧。
④同伴的筏子犹如曲水流觞的酒杯,不由自主地朝下游行走。我无法驾驭自己的筏子向任何人靠拢。水下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并离间所有的漂流筏,使得它们彼此之间无从相濡以沫。
⑤四周空无一人,孤独感渐渐袭来,在水面上形影相吊。
⑥那是一个宽阔的河湾,弯曲的河道延伸至此,水中凸起一滩金色的沙洲,撞向沙滩的边缘,悄然搁浅,胡乱地用力,听见橡皮筏搓擦着沙滩的声音,筏子像一块磁铁被牢牢吸在河床上。忽而,却又轻轻一颤,迅即将沙洲甩在了后头,却不是桨的力量,将我重新送入河道的主流。
⑦水流逐渐加快,如轻舟过峡,一泻数里。眼见河面朝着前方倾斜下去,溅起团团浪花,水下似乎布满阴谋诡计,埋伏着无数道沟壑岔口,像是隐形的魔爪,全然没有方向可言。人对水下的世界一无所知,那水看似温情脉脉,转瞬就凶相毕露。束手无策地看着自己的筏子往岸边直冲过去,粗韧的柳条从头顶掠过,任其拍击鞭打,自以为山穷水尽,流水无情,感到绝望时,水下的魔怪突然大动恻隐之心,只一个华丽转身,自行掉头突出重围,如同冰上速滑,瞬息间蹿出老远。等到回过神来,水平如镜,筏子稳稳地朝着下游航行,每一次都在险情绝境中侥幸脱险。再一次误入歧途时,只需坦然用手轻轻撩开树枝,将其顶开——旋转——落地,那一连贯的动作,完成得如此圆熟,像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圆舞曲的乐声从空中传来,微风、鸟鸣、流水声声……
⑧无拘无束地漂流着,内心逐渐从容、镇定,我开始审视这一片苍茫的水域,或是生命的另一种解读。
⑨很多时候,人生、生活,就像漂流本身——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要说“随波逐流”,借力前行而已。
⑩那一段平缓的河道,我独自一人悠然游荡在河上,身子平躺下来,头发几乎垂在水面。雾气洇湿了我的眼睛,水声充盈着我的耳廓,羊水丰盈而温暖。于是曾经在母腹里的感受,都被一一记起并重新经历。那时初有人形,寻找生命的出口……
⑪潺潺水声对我耳语:漂流是流,漂泊是泊;生命不是漂泊,而是漂流……
⑫我藏匿于水中,融化在西拉沐伦河的怀里。真想这样无休无止、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漂流下去,直到天荒地老……
(节选自《人民政协报》,有删改)
9.【揣度文意】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第⑦段中“鸟鸣”“流水声声”后的省略号,写出了“我”此时纵情享受的悠然心境。
B.整个漂流过程,作者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最终在与河水的融合中逐渐趋向平缓。
C.文章的第⑩段写作者漂流的最后像是回到母亲的子宫,意为作者渴望回到母亲的身边。
D.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录作者的所至—所见—所感,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10.【探寻游踪】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3分)
漂流阶段
漂流状态
内心感受
刚下水时
河面阴郁,四周无人
恐惧孤独
①
筏子忽左忽右,动弹不得
绝望害怕
再次误入歧途
②
无拘无束
游荡在平缓的河道
悠荡河上,身子平躺下来
③
11.【品析语言】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6分)
①水下似乎布满阴谋诡计,埋伏着无数道沟壑岔口,像是隐形的魔爪,拽着筏子忽而往左、忽而往右,全然没有方向可言。(赏析加点字)
②那一连贯的动作,完成得如此圆熟,像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从修辞角度赏析)
12.【体悟情思】请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经历,谈谈你对第⑪段画波浪线句的理解。(4分)
13.【美景推荐】全国将举办“最美旅行”评选活动,你打算推荐西拉沐伦河漂流,请结合文章内容,为该活动拟一个名称,并写推荐语。(5分)
【示例】各拉丹冬徒步
项目名称:圣洁山峰,精神之旅
推荐语:在这里徒步,你可以远眺如身披白色风衣的巨人般的各拉丹冬山峰,喝上甜美的长江源头之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大美
西拉沐伦河漂流
项目名称: (2分)
推荐语: (3分)
本次研学课程探究网红城市出圈密码,邀你共品人间烟火。(11分)
凭什么是淄博?淄博“凭什么”
①过去几个月围绕着“淄博烧烤”的各种话题霸占着大家的社交平台。为什么淄博突然火了,又火得这么彻底?
②这可能要从一场“双向奔赴”说起。2022年5月,山东大学一万多名学生来到淄博隔离。淄博市政府为大学生们准备了充足的生活用品、防疫物资,在饮食方面每天变着花样“投喂”。在隔离结束前的最后一餐,“来年春暖花开,欢迎大家带上朋友再来做客”。今年3月初,与淄博完成了一场浪漫的“双向奔赴”。一时,“大学生组团坐高铁去淄博撸串”冲上热搜。凭借着“烤炉+小饼+蘸料”的灵魂三件套及淳朴民风,引得各地网红纷纷前往打卡,引爆第一波“进淄赶烤”热潮。
③接下来淄博政府及当地市民的一系列“操作”,则真正让这座城市成为国内“顶流”。3月10日,淄博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让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双双提升,满意度也持续走高。“一串烧烤带火一座城”,但游客吃到肚子里的,却是满满的人情味。
④一网络知名打假博主自带电子秤前去淄博“打假”,到访的十家店铺,全没有缺斤少两的情况。该博主评价道:“山东淄博是一座让我不得不佩服的城市!山东烧烤看淄博!淄博消费更是绝!靠谱!”。
⑤淄博作为传统工业城市与“人间烟火”的偶遇,民间热点和政府的通力协作共同造就了如今现象级的城市营销,打造出了自己的亮点和名片。同时绝大多数淄博人竭尽所能,共同呵护来之不易的城市品牌
⑥那淄博还能“火”多久?目前看来,淄博已远远打破了大家对于“网红”容易陨落的思维定势。但网络热度的盛衰往往是有周期的,想要把热点留在淄博就不能只依靠“烧烤”一个支点,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城市的配套基础设施需要扩容提档升级,包括住宿类、交通类、娱乐类、购物类的设施都需要考虑外地游客规模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
⑦淄博政府同时推出“人才金政50条”“技能兴淄26条”。这些凝聚着城市温度的系列人才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到淄博就业和创业。可以看出,借助烧烤的“红利”招引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淄博长远的打算。
⑧始于味道,基于治理,成于口碑。对淄博而言,但由此招引进来的人才、积累起来的治理经验、城市口碑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宝贵财富。
14.【探究文本】同学们对文章进行了探讨,以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淄博烧烤的持续霸屏现象,已远远打破了“网红”容易陨落的客观规律。
B.文章中使用“可能”“绝大多数”“往往”等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淄博出圈密码,并思考流量到留量的转型举措。
D.文章认为淄博热是一场民间热点与政府共同造就的城市营销,值得赞赏。
15.【梳理结构】细读文章,梳理本文结构,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①
②
③
④
16.【思辨创新】在本地旅游业情况的调研中,同学们发现厦门近期收到了不少来厦旅游网友的吐槽,小语和小文展开讨论。请你根据材料及生活经验,为厦门旅游建言献策。(4分)
同学A:“厦门被吐槽得太惨了。不如我们直接学淄博做烧烤,来一场老牌网红城市的突围之战!”
同学B:“淄博的成功值得借鉴,但不能直接复制。我们分析一下网友的吐槽,再结合淄博经验和厦门本地特色好好想想。”
同学A:“确实是需要对症下药!我觉得厦门可以 。”
同学B:“你说得很有道理。我觉得厦门还可以 。”
欣赏壮美河山,说走就走,我们一起当旅游“特种兵”
材料一:
“特种兵式旅游”就是“极限挑战”式旅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曾受到出行限制、旅行预算相对有限的大学生们存在一定的“报复性旅游”消费心理。他们身体素质较好,有足够的活力去实践这种高强度的旅行。“特种兵式旅游”火热一时,硬座直通拉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累点又如何”等口号点燃了年轻人心中的激情。
材料二:
材料三:
“特种兵式旅游”犹如飓风席卷了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排队上青城山”“夜爬泰山”等吸引眼球的网络发帖和短视频大量出现。其中一个“特种兵式”旅游视频评论区如下:
ㅤㅤ@XX景区管理宣传部:周末或节假日游客激增,给景区运营带来很大压力,也会给游客带来安全隐患。大家重视安全出行哦。
ㅤㅤ@北校区小黄:上周末暴走三万步,我都肌肉拉伤了,小伙伴还有腰椎劳损、急性荨麻疹的,没谁了。
ㅤㅤ@李不错:奔赴山海也要赶场的吗?为拍照打卡而来,拍了发圈即归,有啥意思?
ㅤㅤ@彭鹏砰:阿婆主别听他们的,“特种兵旅行”就像军训拉练,前期攻略的制订、中途的突发状况,主打的就是一个成长!
17.下列对材料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年轻群体的“报复性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行业经济增长、促进消费。
B.青年群体兴起的“特种兵式旅游”,大家莫衷一是,但是媒体和网络舆论多数支持。
C.大部分年轻旅客选择“特种兵式旅游”,主要目的是以最高效的方式打最齐全的卡。
D.盲目跟风“特种兵式旅游”,将导致景区节假日运营压力剧增,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8.结合材料一、二,概括“特种兵式旅游”在年轻人群中兴起的原因。(3分)
19.你的朋友安安观看了许多“特种兵式旅游”短视频,准备在周末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请你结合材料三,为她提几个建议。(4分)
20.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和心灵都要远行。阅读文学经典,完成题目。(6分)
(1)“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常谈•序》(3分)
文化塑造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铸造着每个华夏儿女的魂。结合《经典常谈》中的作品,谈谈中学生阅读经典的意义:① 。
(2)保尔•柯察金的人生旅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站点,右侧图片就是其中一站——② 。(事件1分)在这段经历中,保尔的重要人生“旅友”,教育、培养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朱赫来这样说过:“钢铁是在熊熊燃烧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结合保尔这一经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任务三:研学总结书 写别样风景(60分)
21.研学旅行中,我们遇见许多曼妙的风景。风景其实不仅是旅程中的景色,也可以是一个温馨动人的场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60分)
请以“遇见曼妙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不得套写、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
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联盟校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任务一:导语编辑寻找诗和远方
1.【答案】见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①窈窕淑女(注意“淑”的书写)
②白露未已
③在水之涘(注意“涘”的书写)
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不独子其子
⑥心忧炭贱愿天寒(注意“贱”的书写)
⑦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⑧青树翠蔓
⑨蒙络摇缀(注意“缀”的书写)
⑩落英缤纷
2.【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形。根据字词积累和语境,“闭sè”写作“闭塞”,“羁bàn”写作“羁绊”。用正楷字或行楷字规范、工整地书写即可。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甲处:视而不见:虽然像在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注意力不集中或不重视。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瞧不起一切。结合“身体和灵魂长久闭① (sè)于一隅”的语境可知,形容对“明媚的风光”的无视,填“视而不见”更合适。
乙处:探查:深入探寻或检查。探索: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研究。结合语境可知,形容对“未知”的研究,填“探索”更合适。
故选:C。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文中画横线处关联词误用,应将“又”改为“但”。
(4)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结合“有人向往田园牧歌,种豆南山下;有人偏爱步履不停,白马春衫慢慢行”,可知“每个人心中的诗和远方都有所不同”,故①应为首句;③句中“共通”紧承①句中“有共通之处”,故③应为次句;由②中“并”可知,②与③语意上存在递进故选,故②应为第三句。故正确的排序为:①③②。
故选:B。
【解答】答案:
(1)①塞
②绊
(2)C
(3)当代人虽享受着科技带来的自由,但在喧嚣的生活里。
(4)B
任务二:课程安排畅游山水人文
3-8【答案】(1)D
(2)A追溯;
B完全;
C变;
D去。
(3)B
(4)①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②尚氏也是个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他家的竹林和花圃都很讨人喜欢。
(5)甲诗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乙文中写作者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情景,“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蔡橘,移种雪堂之西”可见作者不仅十分熟悉当地风物,而且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极为融洽,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与乡土气息。作者乐在其中,洒脱自由。
(6)丙文中庄子见鱼游而喜,结合庄周梦蝶的故事,表现了他沉醉自然,物我两忘的豁达。这让苏轼在被贬黄州前后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孤高自许到后来的洒脱自由,乐在其中。
【分析】译文:
【甲】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时常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还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乙】
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枝叶特别繁荣茂盛。每年花开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客人前去喝酒,已经五次醉在这海棠树之下了。今年又和参寥禅师以及其他两三个人去访赏,然而那个园子已经换了主人。主人虽然是个市井之人,但因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这个园子。园子里山上有很多年老的枳木,木性瘦瘠而坚韧,树的筋脉都显露在外面,好像老人的头颈。花为白色,很圆,好像很多颗大粒的珍珠,香气和颜色都很不平凡。喝过酒之后,我们去姓尚的人家休息。尚氏也是个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他家的竹林和花圃都很讨人喜欢。我醉躺在小板阁上,一会醒了,听见客人崔成老弹奏雷氏琴,琴声像悲鸣的风、微亮的月光,铮铮有声,得到的享受是人间所没有的。客人徐得之马上就要启程到闽中去,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于是恳请我记下今天之事,作为以后的谈资。
【丙】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解答】(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诗人借孤鸿抒发自己宁愿承受孤独寂寥的贬谪处境。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请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
B句意: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全,完全。
C句意:园子已经换了主人。易,变。
D句意:客人徐得之马上就要启程到闽中去。适,去。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对话、句子结构成分、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园子里山上有很多年老的枳木,木性瘦瘠而坚韧,好像老人的头颈。
故选:B。
(4)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
①重点词有:子,你;安,怎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②重点词有:亦,也;市井人;皆,都。句意:尚氏也是个平凡的人,他家的竹林和花圃都很讨人喜欢。
(5)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理解与掌握。
甲诗中诗人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孤高自许。乙文中写作者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作者笔下的园林景物清淡,宛翅一幅写意山水画,赏花,听琴,各得其妙,洒脱自由。
(6)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清诗健笔何足数、无欲无求的豁达,是因为自己快乐。由此可见庄子此时是快乐的。表现了他率性而为的豁达。
答案:
(1)D
(2)A追溯;
B完全;
C变;
D去。
(3)B
(4)①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②尚氏也是个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
(5)甲诗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乙文中写作者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道过何氏小圃,移种雪堂之西”可见作者不仅十分熟悉当地风物,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与乡土气息,洒脱自由。
(6)丙文中庄子见鱼游而喜,结合庄周梦蝶的故事,物我两忘的豁达,由最初的孤高自许到后来的洒脱自由。
9-13【答案】(1)C
(2)①水流逐渐加快②撩开树枝,等着冲撞落地③悠然超脱、温暖感动
(3)①“拽”的意思是:拉,牵引。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势之猛。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筏子撞击河岸时的一连串动作比作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推动这筏子前行的美好姿态,写出漂流带给“我”的美好的生命体验,表现出“我”此时纵情享受的悠然心境。
(4)漂泊是被动的随波浮动或停泊,是消极地承受,而漂流是指顺应水力寻找生命的出口,借力前行,是积极的进取。面对生活的困境时,要像漂流一样,顺其自行,借力前行。
(5)项目名称:玉”的山谷,“银”的世界。
推荐语:河南岸杨桦枫松郁郁参天,河北岸矮榆墩柳山杏灌丛交织错落。逢冬时节,水自地底涌出,沿几十里的河道奔流,多处瀑布挂川,响水如雷;潢谷氤氲升腾,白雾缭绕,岸畔树枝结冰,似裹蜡,像枝枝珍珠,晶莹剔透;若逢阳光照来,喷珠溅玉,熠熠生辉,源水头变成“玉”的山谷,“银”的世界。
【分析】本文作者在西拉沐伦河漂流,当水流加快时,任柳条鞭打,动弹不得,心惊胆战,心生绝望,想不到筏子在水流的作用下突出重围。后来的经历让作者意识到面对生活困境,应该像漂流一样,顺其自行,借力前行。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意为作者渴望回到母亲的身边”表述错误,我独自一人悠然游荡在河上,蜷缩躲藏在一个透明的水箱里。雾气洇湿了我的眼睛,水滴从我的脸颊上滚落”句可知。
故选:C。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拽着筏子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转瞬就凶相毕露”等可知;根据“再一次误入歧途时,等着撞击河岸那一瞬的力量”可知,等着冲撞落地”,我就这样枕着西拉沐伦河、晃动,躲藏在一个透明的水箱里,羊水丰盈而温暖”“似莲花的花蕊,③处应该填“悠然超脱。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①“拽”的意思是:拉,牵引,结合“水下似乎布满阴谋诡计,像是隐形的魔爪、忽而往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势之猛。
②画线句把“筏子撞击河岸时的一连串动作”比作“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这样的比喻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推动这筏子前行的美好姿态,表现出“我”此时纵情享受的悠然心境。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阅读句子可知,作者此时感受到了“漂泊”和“漂流”的区别,漂泊是泊”可知,在黑暗中分分秒秒地膨胀,就像在河心漂流,“漂流”是顺应水力;而“泊”是停泊。结合本文的主旨可知,人生遇到困境时,积极寻找出口,只会被困其中。
(5)本题考查阅读的拓展能力。
选取西拉沐伦河谁的特点进行推荐即可。
答案:
(1)C
(2)①水流逐渐加快②撩开树枝,等着冲撞落地③悠然超脱
(3)①“拽”的意思是:拉,牵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势之猛。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筏子撞击河岸时的一连串动作比作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写出漂流带给“我”的美好的生命体验。
(4)漂泊是被动的随波浮动或停泊,是消极地承受,借力前行。面对生活的困境时,顺其自行。
(5)项目名称:玉”的山谷,“银”的世界。
推荐语:河南岸杨桦枫松郁郁参天,河北岸矮榆墩柳山杏灌丛交织错落,水自地底涌出,多处瀑布挂川;潢谷氤氲升腾,岸畔树枝结冰,像枝枝珍珠;若逢阳光照来,熠熠生辉,“银”的世界。
14-16【答案】(1)A
(2)①为什么淄博突然火了,又火得这么彻底?②制定持续发力的政策,让游客提升体验感和参与度、满意度。③竭尽所能,共同呵护城市品牌。④推出美食“新爆点”和文旅新产品。
(3)整顿当地民宿酒店的价格;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文艺活动。
【分析】文章首先由“淄博烧烤”的各种话题引出问题“为什么淄博突然火了,又火得这么彻底”,然后从产品、政府、市民、媒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接着从顺势推出美食“新爆点”和文旅新产品,配套基础设施需要扩容提档升级,招引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来解决的方法,最后总结全文。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有误,原文是“淄博已远远打破了大家对于‘网红’容易陨落的思维定势”。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①结合“为什么淄博突然火了。②结合“这些持续发力的政策,满意度也持续走高”可得:制定持续发力的政策、满意度,共同呵护来之不易的城市品牌”可得:竭尽所能。④结合“需要在烧烤热度还未消退的时候顺势推出美食‘新爆点’和文旅新产品”可得:推出美食“新爆点”和文旅新产品。
(3)本题考查提建议。结合“厦门旅游几大坑”中提到的现象进行提建议。
答案:
(1)A
(2)①为什么淄博突然火了,又火得这么彻底,让游客提升体验感和参与度。③竭尽所能。④推出美食“新爆点”和文旅新产品。
(3)整顿当地民宿酒店的价格;结合当地特色开展文艺活动。
17-19【答案】(1)A
(2)示例:①大学生们存在一定的“报复性旅游”消费心理;②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有足够的活力去实践“特种兵式旅游”;③“特种兵式旅游”性价比高。(3)示例:①做好出游的安全防范;②合理安排学习和出游的时间;③掌握好出游的强度;④做好前期攻略,并尽量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分析】本题是关于“特种兵式旅游”的主题阅读材料分析。第一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二题考查概括内容,第三题考查提建议。
【解答】(1)解答此题,先读懂材料内容,再作出判断。
A.有误,材料没有涉及年轻群体的“报复性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行业经济增长;
BCD.正确。
故选:A。
(2)由材料一“曾受到出行限制、旅行预算相对有限的大学生们存在一定的‘报复性旅游’消费心理”可概括出:大学生们存在一定的“报复性旅游”消费心理,有足够的活力去实践这种高强度的旅行”可概括出: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由材料二统计图可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3)结合“周末或节假日游客激增,给景区运营带来很大压力。大家重视安全出行哦”可建议:做好出游的安全防范,我都肌肉拉伤了、急性荨麻疹的,掌握好出游的强度,前期攻略的制订,主打的就是一个成长”可建议:做好前期攻略。
答案:
(1)A
(2)示例:①大学生们存在一定的“报复性旅游”消费心理;②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③“特种兵式旅游”性价比高;②合理安排学习和出游的时间;④做好前期攻略。
20.【答案】(1)①阅读《经典常谈》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还可以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其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②筑路
③钢铁是在熊熊燃烧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坚固而有韧度。故事中的主人公保尔当过童工,从小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其后人生经历中,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作上的磨难,都使他更加勇敢和坚强,面对伤病,绝不低头,以笔为枪,继续战斗
【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经典常谈》提到《诗经》;提到《战国策》。还可从书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2)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书名的理解。从图片可以看出。这句话与书的内容,故理解句子要结合作品的主旨和内容进行分析,其次根据题干要求要分析保尔的成长经历。钢铁必须经过烈火中反复煅烧,坚固而有韧度,这与钢铁是十分一致的。
答案:
(1)①阅读《经典常谈》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比如读《汉书》,感受其精神品质
(2)②筑路
③钢铁是在熊熊燃烧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坚固而有韧度,从小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还是工作上的磨难,面对伤病,以笔为枪
任务三:研学总结书写别样风景
21.【答案】见解答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请以“遇见曼妙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审题可知,“风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风景不仅是旅程中的景色,也可以是一个温馨动人的场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写作此文不能仅把“风景”理解为自然风景,这样做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单纯写“自然风景”是比较肤浅的,属于审题不准,这样的作文很难得高分的。写这个题目,应抓住“风景”的另一层含义,它是一种人文现象或精神符号。在写作中,我们还应注意含有比喻意义的题目的审题,要学会化实为虚,以小见大。注意题目中的限制语,挖掘“风景”背后的深层意义,写出“曼妙”的原因。
【解答】
遇见曼妙的风景
每天从学校回家,在小巷的转角,有一棵白杨树,树下总站着一个老人,挂着慈祥的笑容,等待着我的归来。那棵白杨树很高很高,我总是要仰着头看它,正如许多年前,我仰着头看那位老人。 暮色四合。白杨树孤单地站在巷口,夕阳将它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片片巴掌大的树叶将泛着沧桑的干黄,那上面的叶脉正如老人手心的纹路,错综复杂,每一条都是深深地,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一旁的电线杆昂首挺胸地站着,几只麻雀落在电线上,像几个黑色的音符,这一刻,他们也安静了。夕阳投下余晖,尽力释放着它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耀眼的金黄中浑浊一片。她站在树下,身体略显笨拙,月牙眼眯成一线,认真地望着我回家的方向。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风景。因为它足以让我留下热泪,足以让我如镜般平静清冽的心湖荡漾起温暖的涟漪。
每回她等到我时,总会笑吟吟地替我拿着沉重的书包,说:一出门就刚好接到你。只有白杨树,才知道她等了多久吧。 我常常仰起头,抬起干涩的双眼望着白杨树,右手轻轻抚过它粗糙凸凹的树皮,说:她和你一样老了吧。你的枝干,同她的白发一样多的吧。 白杨树沉默不语。很多时候,我望着白杨树,就能想起她。
每个傍晚,她总会站在那里,像一尊坚强的石像。下雨的时候,她会打着一把印有橘色小花的老式雨伞。不,她不只拿一把伞,手里还有一把漂亮的淡紫色薰衣草天堂伞,是为我拿的。这道风景太美,就算是技艺最高超的画家也无法真实地记录,照相机更会破坏它的温馨,怎么办? 白杨树“沙沙”地回应着我,似乎在说:我的每片树叶,我脚下的每一粒泥土,黄昏的每一缕金光,都是这道风景的见证。
奶奶,这道风景,也已经烙在了我的心室壁上,永远不会抹去。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B ②A,①急,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共8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联盟校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联盟校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你协助完成活动导语编辑,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