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48996/0-16927627676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48996/0-16927627677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48996/0-16927627677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48996/1-16927627699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48996/1-16927627699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748996/1-16927627699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精品课堂检测
展开
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容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
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遗传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从而构成了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
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1.直接价值
概念: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实例: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提供了多种有治疗功效的药物,提供了众多
工农业生产原料
2.间接价值
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
它的直接价值
(1)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制造有机物、固碳供养的功能;
(2)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作用,湿地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水质、
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3)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交流和协同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如某种目前没有直接价值的做植物,有可能
在未来被发现含有治疗某种疾病的重要成分
1.主要原因: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影响强度不断增大,许多生态系统遭到了干扰和破坏
2.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
(1)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例如,将森林砍伐或开垦为耕地,交通和水利设施的修建等。
(2)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这是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
(3)环境污染 (4)农业和林业品种单一化(5)外来物种的盲目入侵
1. 就地保护
含义: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
意义: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 易地保护
含义: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及
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意义: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易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生物技术保护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4.法制保护
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5.保护的关键
(1)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如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废物的重复利
用等。
(2)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
考点01 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层认识
【典型例题】
“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被写入我国十九大报告。生态廊道指适应生物迁移或栖息的通道,可将保护区之间或与之隔离的其它生境相连。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廊道建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
B.生态廊道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就地保护措施
C.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D.生态廊道建设可恢复珍稀物种生物数量,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C
【详解】A、生态廊道建设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其重要保护的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A正确;
B、生态廊道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就地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生态廊道联系碎片化生境,可增加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C错误;
D、生态廊道建设可恢复珍稀物种生物数量,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使营养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进而可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易错分析】正确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考点0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典型例题】
《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是我国首个针对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的专项实施方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是( )
A.围海造田 B.建立种子库 C.就地保护 D.退耕还林
【答案】A
【详解】A、围海造田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错误;
BCD、建立种子库、 就地保护、 退耕还林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CD正确。
【易错分析】两种方法保护的对象不同,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区域内的物种,还保护了生物的栖息地及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的保护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而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是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进行异地保护。另外,对濒危灭绝的物种进行有效的异地保护,例如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2022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习主席在20大提出碳循环的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关注的共同问题。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行为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详解】A、物种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A正确;
B、遗传(基因)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B正确;
C、行为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C错误;
D、生态系统多样性属于生物多样性,D正确。
2.《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庄子对弟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从中可见,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B.“飞桥自古双溪合,桂柳如今夹岸垂”(宋·吕渭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韩非子》“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D.老子的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关系
【答案】B
【详解】A、人们只知道有用的好处,哪里知道无用的好处啊。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A正确;
B、“飞桥自古双溪合,桂柳如今夹岸垂”(宋·吕渭老)是旅游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
C、“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强调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与人口增长过快产生了矛盾,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C正确;
D、“道”,应该指的是宇宙万物在运行、活动、生老病死的状态下,所遵循的法则和规律,“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关系,D正确。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下列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B.《中国颗危动物红皮书》中记录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对于这些野生动物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易地保护
C.有些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生产建设活动,不一定都是人类主观上要对野生动物赶尽杀绝。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造成的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
D.建立精子库、基因库等,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重要措施
【答案】B
【详解】A、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过度采伐,滥捕乱猎,A正确;
B、《中国颗危动物红皮书》中记录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对于这些野生动物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等,B错误;
C、有些威胁生物多样性的生产建设活动,不一定都是人类主观上要对野生动物赶尽杀绝。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造成的野生物种栖息地的碎片化,这也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动物生存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反对人类中心论,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C正确;
D、建立精子库、基因库等,可以保存濒危物种的精子和基因,对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和遗传物质进行离体保护,即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重要措施,D正确。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
C.森林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远小于直接价值
【答案】A
【详解】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
B、就地保护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B错误;
C、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态功能)远远大于它的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D错误。
5.乡村振兴,环保先行。下列相关措施不利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开发和建设的是( )
A.退耕还林、植树种草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美化环境、清洁卫生、清除污水等可降低蚊虫等有害生物的K值
C.人们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D.减少化肥使用量、禁用剧毒农药可提高食品安全和降低生物富集作用
【答案】C
【详解】A、退耕还林、植树种草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有利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开发和建设,A正确;
B、美化环境、清洁卫生、清除污水能减少蚊虫的食物和栖息空间,降低蚊虫等有害生物的K值,有利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开发和建设,B正确;
C、人们应在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前提下,合理、适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以禁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利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开发和建设,C错误;
D、减少化肥使用量、禁用剧毒农药可提高食品安全和降低生物富集作用,有利于实现“美丽乡村”的开发和建设,D正确。
6.地球上许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表现在生境面积剧烈减少,被改变或者被破坏。生境片断化往往出现在大面积生境被农业或其他发展而碎裂的地方。集合种群在片断化的生境中形成。生境片断化后形成不同的斑块,邻近斑块中的局域种群向较大斑块中迁移,形成集合种群,集合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证明斑块(生境片断化)中的局域种群迁入率越高,其灭绝的风险就越低。生境片断化间隔距离过大,其灭绝的概率有所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境片断化是某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
B.集合种群的形成补偿了该斑块中局域种群的个体灭绝
C.生境片断化间隔距离过大,集合种群的持续时间长,其灭绝概率高
D.对生物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根据片断化生境的大小来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D
【详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或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A正确;
B、迁入的个体补偿了斑块中死亡的个体,B正确;
C、不同斑块之间距离过远,生物的迁移速度不快,导致集合种群持续时间长,物种灭绝的概率高,C正确;
D、对生物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把片断化的生境连续起来,改善生物的生境,D错误。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7.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珍稀动物迁入动物园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
C.某一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B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A错误;
B、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
C、某一地区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生物入侵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
8.2022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的是呼吁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湿地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植物,可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群落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A
【详解】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
B、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循环利用,B错误;
C、湿地种植芦苇、美人蕉等植物,用于吸附和富集污水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C错误;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9.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部分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50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150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10.近日,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首次现身滹沱河湿地,这表明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湿地修复后,该地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揹施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应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树立人们的保护意识
C.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在于青头潜鸭等物种的多样性
D.可利用生物技术对青头潜鸭的基因进行保护
【答案】C
【详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就地保护一般指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树立人们的保护意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和习惯,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根本在于青头潜鸭等基因多样性,C错误;
D、可利用基因工程、人工授精等生物技术对青头潜鸭的基因进行保护,D正确。
11.线性基础设施(公路和铁路)建设带来了经济上的发展,但也可能带来环境风险。这些基础设施会打破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自然连接,被认为是最严重的人为干预地球生态系统的行为之一。线性基础设施建设不会导致( )
A.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丧失
B.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
C.种群由于近亲繁殖而衰退消亡
D.种群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变小
【答案】A
【详解】A、任何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线性基础设施可能会导致群落的水平结构更明显,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不会丧失,A错误;
B、线性基础设施会打破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自然连接,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B正确;
C、栖息地的碎片化可能使种群数量过少,而当一个种群的数量过少时,种群可能会由于近亲繁殖而衰退、消亡,C正确;
D、线性基础设施占有大量的空间,而且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因此,可能导致种群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变小,D正确。
12.绿色生活方式有益于增强体质,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下列关于绿色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践行低碳出行,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发生
B.积极圈养珍稀野生动物,以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C.开展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D.减少一次性泡沫、塑料使用,缓解土壤污染恶化趋势
【答案】B
【详解】A、提倡“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及酸雨的发生,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珍稀野生动物的环境容纳量,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更有利于保护野生动物,B错误;
C、实施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实现物质再循环利用,减少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的污染,C正确;
D、一次性泡沫、塑料都有一定的毒性,丢弃后会污染土壤,所以减少一次性泡沫、塑料使用,缓解土壤污染恶化趋势,D正确。
13.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设定目标和明确路径发挥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天然林往往比人工纯林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说明天然林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
B.蚊虫携带多种病菌,影响其他物种生存,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将所有蚊虫除掉
C.生态文明建设可通过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答案】B
【详解】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所以天然林往往比人工纯林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说明天然林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A正确;
B、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奠定了人类文明形成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蚊虫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其携带多种病菌,影响其他物种生存,就要将所有蚊虫除掉,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可通过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来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
D、协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D正确。
14.2022年7月21日,在长江游弋了一亿五千万年的“中国淡水鱼之王”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比白鲟幸运的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已实现人工保种,但要实现自然种群的恢复任重道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鲟灭绝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B.白鲟和长江鲟之间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C.长江鲟种群经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则种群进化
D.挽救中华鲟的长期有效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迁地保护
【答案】C
【详解】A、白鲟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A错误;
B、白鲟和长江鲟是2个不同的物种,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B错误;
C、长江鲟种群经多代繁殖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挽救中华鲟的长期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D错误。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分解者的生物数量的增加
C.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兰草的艺术价值属于直接价值
【答案】D
【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A 错误;
B、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作用,B 错误;
C、引入外来物种不慎会导致生物入侵,进而可能导致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C 错误;
D、兰草的艺术价值能陶怡情操、净化心灵,属于直接价值,D 正确。
16.亚马逊雨林是全球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该雨林近年来火灾频发,一些科学家明确表示,造成大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火灾后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于间接价值
C.该地区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人类活动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A
【详解】A、初生演替指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行为,次生演替是指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分破坏后所发生的演替,故该地区火灾后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B、直接价值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故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于间接价值,B正确;
C、森林内植物繁多,物种丰富,各种生长型植物都有,垂直结构明显,故该地区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正确;
D、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受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17.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促进全社会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了2022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大型活动,遴选了“2022年广东省十佳公众参与案例”。下列相关主题中,不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绿色有约,环保公益我参与
B.候鸟迁徙季,护飞在行动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唱响四地生态强音
D.金属冶炼厂废气经过处理后对农作物无毒,不会使农作物减产
【答案】D
【详解】ABC、绿色有约,环保公益我参与、候鸟迁徙季,护飞在行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唱响四地生态强音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ABC不符合题意;
D、金属冶炼厂废气经过处理后对农作物无毒,但可以降低冶炼厂周围大气的透明度,影响光照强度,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使农作物产量下降,D符合题意。
18.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中华鲟不会步长江白鲟的后尘,原因是经过科研人员多年来的摸索,放流的中华鲟到长江口入海处时,有70%的存活率,另外,近年来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的实施,长江环境生态恶化已经逆转。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过度捕捞导致长江白鲟的食物减少是其灭绝的原因之一
B.十年禁渔期间,野生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可能呈“S”型增长
C.野生中华鲟同化的能量中有部分能量可以被一些微生物利用
D.向长江中投放一些经济鱼苗可以提高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D
【详解】A、人为过度捕捞导致长江白鲟的食物减少并且生存环境被破坏是其灭绝的原因之一,A正确;
B、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增长曲线表现为S型增长,据此可推测,十年禁渔期间,随着生态环境的恢复,野生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可能呈“S”型增长,B正确;
C、放流的中华鲟到长江口入海处时,有70%的存活率,据此可知野生中华鲟同化的能量中有部分能量会以遗体残骸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即可以被一些微生物利用,C正确;
D、向长江中投放一些经济鱼苗不能提高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能改善中华鲟的生存环境,D错误。
19.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能源利用和绿色出行有利于维持碳循环的平衡
B.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实施“定期休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答案】C
【详解】A、新能源的利用和绿色出现能减少碳的排放,有利于维持碳循环的平衡,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B正确;
C、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定期休渔,可对资源进行合理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正确。
20.(不定项)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我国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与该计划的目标相符的是( )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
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答案】ABC
【详解】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不再捕捞野生渔业资源,增大环境容纳量,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A符合题意;
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了解水生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B符合题意;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了解江豚种群的基因的种类,保存江豚的基因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C符合题意;
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会直接对淤泥中的水生生物造成干扰,对其他水生动物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原卷版doc、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高中生物同步精品讲义4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