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最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片树林中的所有杂草属于种群层次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最新细胞学说的相关说法,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B.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3. 大肠杆菌、酵母菌和HIV共同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A. 线粒体B. 核糖体C.核酸 D. 染色体4.无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体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是C、H、O、N,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 A.多样性 B.分割性 C.统一性 D.差异性5.研究表明,铁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人体红细胞中,故缺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摄入足量的铁,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B.人体成熟红细胞中,铁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铁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D.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6.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 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 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7.下面是最新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的元素组成只含C、H、O、P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C.磷脂和胆固醇都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胆固醇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海豹的皮下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保温的作用 8. 如图表示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两者共有的化学组成,下列不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磷酸、鸟嘌呤 B.核糖、胸腺嘧啶C.腺嘌呤、鸟嘌呤 D.胞嘧啶、腺嘌呤9.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在糖类供应充足时,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脂肪也可以大量转化成糖类 C.血液中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可以合成糖原储存起来,如果还有多余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D.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但脂肪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1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性激素调节生命活动,体现了蛋白质的功能B. 蛋白质变性,肽键会被破坏;蛋白质盐析时,肽键不会断裂C. 已知某化合物具有催化功能,可以推断此物质一定为蛋白质D. 人体内的抗体是蛋白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病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危害11. 以下最新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甲流病毒由于无细胞核,所以不含核酸②乳酸菌内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分别为2、8、5③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有核苷酸、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④核酸有遗传、变异、催化、调节、供能等作用.A. 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② D. ①④12. 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中肯定含有S元素 B.每种蛋白质一定含有21种氨基酸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13. 某链状多肽由3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其中含有3个丙氨酸(R基为-CH3),现用酶专一性的水解去掉全部丙氨酸,得到游离丙氨酸和几条短肽的混合水解产物.(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过程肽键数目减少6个
B. 水解产物分子量比原多肽增加90
C. 水解产物至少有6个氨基
D. 产物中短肽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减少1个14.下列最新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液泡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内有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C. 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D. 活的动物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5.根据物质鉴定的有关知识分析下表,可推测正确的是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 甲溶液含有淀粉B. 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 混合溶液不含淀粉D. 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16.下列最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用花生子叶制作临时切片观察细胞中的脂肪需要用到50%酒精洗去浮色C.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配1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 将胰岛细胞形成的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18. 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HLA抗原和H-2抗原均为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不属于细胞膜的结构成分B.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体现了细胞膜的分子能够运动C.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D.若在0℃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体现19.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B.胆固醇、维生素D等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这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C.图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D.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屏障作用.20.下列最新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中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B. 藓类叶片无需染色,可用高倍镜直接观察C. 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时,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21.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和⑤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B.图中②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中心22. 下列哪项能用来鉴别一个细胞是属于高等动物细胞还是高等植物细胞A. 是否有核糖体 B. 是否有高尔基体C. 是否有线粒体 D. 是否有中心体23.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结构①B.结构①~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C.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D.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24.下列最新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科学家通过提取人的红细胞中的脂质实验,得出结论:膜的脂质分子是双层排布C.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D.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25. 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包括动物、植物和病毒等
B. 原核生物细胞中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
C. 蓝细菌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D.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发生在核糖体上26.下列最新细胞和细胞结构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B.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可以没有叶绿体C. 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其果实呈深黑色,是因为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导致的D.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和核孔具有全透性27.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其功能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B. 细菌代谢速率极快,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为其提供了结构基础
C. 生物膜对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起决定性作用
D. 线粒体膜、叶绿体膜、内质网膜等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28.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C.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图中③结构是对蛋白质分类包装的“车间”29.下列最新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D.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与否30. 下列是动物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内质网,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B.②是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③是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D.④是核糖体,是细胞中“生产蛋白质的机器”31.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32.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和两次处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为低倍镜观察,后两次为高倍镜观察
B.第一次处理滴加的液体为清水,第二次滴加的液体为0.3g/ml的蔗糖溶液
C.若将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的细胞壁、细胞核和细胞液都不属于原生质层的结构33. 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 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甲需要消耗ATP,而乙不需要D.抗体和胰岛素的释放方式均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34. 下列最新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C.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
D.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 35.研究表明轮藻细胞中K+的浓度比周围水环境高63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K+的高积累量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B.膜蛋白对K+的转运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与K+的吸收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D.轮藻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36.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 B.载体蛋白在转运离子或分子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C.水分子进入细胞都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D.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37.下图表示细胞运输某种物质的过程(不需要能量),下列哪个过程能用该图表示 A. 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B.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C. 甲状腺滤泡细胞从血液中吸收碘D.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38. 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细胞膜表面存在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线粒体功能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39.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40. 下列最新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是协助扩散需转运蛋白协助B.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主动运输需能量C.糖蒜腌制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的结果D.H2O多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 (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9分) 如图所示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且在动、植物细胞中均有分布的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______,检测该物质可用染液染成色。(2)物质C简称 ,真核细胞中它主要分布在中。(3)物质d是____________.(4)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组成的2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_____(2分)。 (每空1分,共15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下图是两种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写序号) (1).研究图一细胞所示的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该过程还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特点。 (2).图二细胞中有叶绿体[ ](填序号),但没有图一中的 [6],因而是(高等、低等)植物细胞。(3).动植物细胞都有且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是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 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4).核仁的作用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及的形成有关,原核细胞中 (有、无)此结构。(5).若图二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则细胞的紫色色素存在于 中。植物细胞的 和 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若将活的该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则细胞会因失水而出现现象。(6).图中的细胞中有许多由膜围成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膜与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43. (每空1分,共8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A、B、D代表膜上的化合物,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种类和数量也越多。(2)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进出,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是(填字母),代表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的运输方式是(填字母)。(3)a的物质运输方式是,判断依据是物质的运输需要____________和需要___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能选择吸收排出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从而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44.(每空2分,共8分)柽柳的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1.实验原理: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之一是是否需要能量,而能量来自细胞呼吸,故可通过控制细胞呼吸来观察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速率是否受影响来判断其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2.实验步骤:①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相同的柽柳幼苗,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的溶液中。②甲组给予正常的细胞呼吸,乙组。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Ca2+、K+的吸收速率。 3.实验结论:①若两组植株对Ca2+、K+的吸收速率相同,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 ;②若甲组对Ca2+、K+吸收速率明显 (填“大于”或“小于”)乙组吸收速率,说明柽柳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方式是 。 生物试题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5 BCCDC 6-10 DABBD 11-15 CDABD 16-20 BCABB 21-25 DDAAD 26-30 DBDAB 31-35 CDCDB 36-40 CACDC 41. (除说明外,每空1分,共9分)(1) 糖原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2) DNA 细胞核 (3) 磷脂 (4) mn-18(n-2)(2分) 42:(每空1分,共15分)(1)同位素标记法 流动性 (2).⑧ 中心体 高等 (3). 线粒体 有氧呼吸 差速离心法 (4). 核糖体 无 (5). 液泡 细胞膜液泡膜 质壁分离(6). 生物膜系统 43、(每空1分,8分)(1) 蛋白质 (2)bcd b (3)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需要消耗ATP(或逆浓度梯度运输) 需要的物质 代谢废物 44.(每空2分,共8分)2. ②抑制细胞呼吸 (与抑制细胞呼吸意思相近即可)3. ①被动运输 ②大于 主动运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PDF版附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