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01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02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2023秋)

    展开
    三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水
    1.水到哪里去了
    1.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大多学生能说出水变成水蒸气不见了,也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也有部分学生提到煮饭时锅里冒的白气、洗澡时的白色水雾都是水蒸气。白气是不是水蒸气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他们能根据水蒸气的特点来判断白气不是水蒸气,但不能解释白气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为活动三做好铺垫。在这一块上我花费的时间稍微多点,让大多学生明白白气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雾状小水滴。
    2.开学第一节课就上新课,没有让学生提前做活动三的实验。整个活动采用了让学生通过图片看实验过程,教师追问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解释原因。这其实是对蒸发过程的再次理解,2个实验虽然课前没有亲身体验,但因为有活动一的铺垫,学生大多都能解释蒸发现象。不过课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做一做这2个实验。后面的班级老师也把之前做的实验结果展示学生观察。
    3.小学数学经常用韦恩图来总结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在总结水和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时比较容易。在教学时前面的班级我把透明和无色两者的区别忘讲了,第2节课才去补上。
    2.水沸腾了
    1.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三脚架都是第一次接触,实验中的组装及使用比较难。为了减轻难度,我把认识酒精灯和温度计放在第一课时。认识温度计时,学生大多能说到温度计的组成部分,在读数时,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学生都会读,当0摄氏度以下就有一定难度,容易读错,需要多练习。
    2.学生对酒精灯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用过。为了让他们心存敬畏,我在介绍了酒精的结构及注意事项时,播放了一些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爆炸新闻,让学生更加重视规范使用酒精灯的重要性。最后每一个小组分发一个酒精灯,实践操作点燃酒精灯和熄灭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有的小组还是心存害怕,不能用灯帽快速熄灭酒精灯,最后还是在别的小组帮助下顺利完成。这也告诉我们分小组时男女学生最好搭配合理,各小组选操作员时可以建议他们选择胆大心细的学生。教学时发现有的小组还是不能成功熄灭酒精灯,需要寻求帮助。
    3.因为第一课时认识了温度计和酒精灯,新课标又要求三年级孩子在老师的指引下,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所以在学生认识所有器材并了解作用后,试着让他们自己组装实验器材并说明理由。活动前我有担心他们不能很快的组装实验材料,但活动时,多数小组都能又快又准的组装实验器材,这一点非常棒。但有一个小组在用多功能夹子夹住温度计时没有拿稳,温度计被摔坏的现象,有点遗憾。
    4.教学第一个班级时,我想用多功能夹子一边夹住温度计,另一边夹住烧杯,但因为操作不当没有夹住烧杯的边缘,只能让孩子们用手拿着夹子的另一边,这样学生就很累。第二个班级我就把温度计固定在多功能夹子小的一边,大的一边固定在烧杯的边缘上,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心想这样学生观察温度的变化就会很轻松。但因为我选择的是50ml的小烧杯,多功能夹是塑料的,结果加热一会温度计就倾斜,碰到烧杯壁,温度计、夹子都在烧杯上,容易造成重心不稳,烧杯倾倒。第二个班上课时感觉状况百出。
    5.实验完成后,要熄灭酒精灯。活动前我反复强调实验完成后不能立即去触碰实验器材,一定要等器材完全冷却后在整理。可我们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实验完成后就下意识地去整理,差点被烫伤,真是一言难尽!
    6.第三个班教学时,我就用了铁架台,把温度计固定在铁架台上,还是用的50ml的小烧杯,取用的40ml水。试验过程,学生虽然有点小害怕,但还是能在规定的十分钟内完成实验以及整理好实验记录单。这节课比较顺利,根据记录单能发现不断给水加热,水温会一直上升,水沸腾后水温不再变化。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水温计水沸腾后的温度是104摄氏度,需要老师告诉他们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计正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7.虽然第三个班级比较顺畅,但后面比较水和水蒸气的体积还是完成的比较匆忙。
    3.水结冰了
    1.如果说蒸发实验是项危险活,那水结冰了就是麻烦事:毕竟冻冰容易,砸冰就是项目工程。上课前老师提前将冰砸碎放进冷冻室,实验前再把冰拿出来,如果一天上的班级多,还要考虑冰够不够用,所以冻冰的时候要周全考虑开始我用了塑料袋装冰再砸,发现塑料袋容易坏,后来借鉴了陈老师的办法,用毛巾包裹冰再砸轻松多了,推荐它!
    2.教学中,当提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水快速结冰时,多数孩子能说到用冰块;说到可以借助食盐加快水结冰时,我追问了一句: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意外的是有一个孩子说出了理由,给我一个惊喜。
    3.《水结冰了》活动方案很好设计,学生在活动中很容易感受到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下降。第一个班教学时有的小组水结冰大概用了10多分钟,有点费时。后面的班级为了更快的结冰,我选用了大的烧杯,准备更多的碎冰,冰越碎越好。活动中,提醒学生当水温下降比较缓慢时再加盐,加快吸热的速度,试管换成更细的,恰好放一根温度计,结冰更快。
    4.因为第一个班结冰的时间有点长,后面的班级我借鉴了其他老师的方法:提前打开教室的空调,让教室里面的温度降下来,这样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5.第一个班级我是用皮筋缠绕在试管上确定水位,活动中发现有的小组还是容易将最上面的一圈和最下面一圈出现混淆,后面的班级我就用记号笔在试管上做好标记,学生接标记线的水就可以,也少了缠皮筋的麻烦。
    6.活动中会有学生会偷偷地尝盐和冰块,教学中需要老师提醒不要品尝。
    7.在探究冰和水的相同和不同时,大多数孩子能说到形态的不同,这个活动比较轻松。
    8.当我们把水装进试管做好标记,但水温计放进试管水位自然会上升,所以我认为应该在水温计放进试管后再在水位线上做好标记。
    4.冰融化了
    1.《冰融化了》这一活动是最顺畅的:没有沸腾实验的危险,更没有结冰实验那么长时间,这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轻松,时间也较宽裕。
    2.在教学第一个班时,我用试管冻冰。因为想省点实验时间,就冻了试管三分之一的冰,烧杯里面加的水比较多。活动中,学生没有观察到冰溶解的过程中烧杯外面会有很多小水雾,以及冰融化过程中会有小气泡。后面的班级我就把冰冻到试管三分之二,用了大烧杯,加了100ML水,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观察冰溶解过程试管外面会有小水滴,试管中有小气泡等等。
    3.教材中没有用到水温计,但在本节课我还是准备了。冰块的温度学生都知道0℃或者0℃以下,但冰溶解后温度有什么变化?烧杯里的水温又有什么变化?学生可以用水温计发现变化。
    4.为了方便学生比较冰变成水后体积变小,我还是采用的用记号笔做标记,比较方便。群里有老师说怎么给孩子说什么是体积,记得一年级讲空气时就有说到体积,占位置,我是从占位置来解释的。
    5.在谈到冰、水、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时,孩子们大多能说到无色、无味、透明;也能说到冰和水可以互相转化,但有少部分孩子会认为水蒸气和冰不能互相转化,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6.在大家能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我有进一步追问: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对前面几课复习巩固。其实蒸发、融化学生很好理解,但凝固、凝结就有难度,我只是让学生了解,不做要求。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活动一说说水能溶解哪些物质,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很容易就能说到被水溶解的物质有哪些,比较轻松。后面的班级为了给活动二留出更多时间,活动一我都是简化进行。
    2.教学时发现学生对“盐和小苏打谁的溶解能力更强”这样的提问有点懵,对为什么是溶解能力不是很明白意思,当老师解释后就能很好的做出推测。我们班大多孩子认为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更强,理由是小苏打是粉末状,而食盐是颗粒状。
    3.控制变量下的对比实验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在设计比较实验时他们大多能说到每次加入的份量要相同、水量要相同;让我意外的是很多孩子能说到水温也要相同,一个小惊喜。让我更意外的是他们还提到时间问题;从设计环节可以看出他们日渐成熟的[科学思维]。
    4.每次实验总是强调不能用嘴去尝,各种招都试过,但还是有个别学生要放进嘴里,很想知道别的老师是怎么处理的。
    5.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活动过程,理解平勺定量法,我采用了演示实验法,重点强调“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虽然强调了完全溶解,活动中还是发现有的小组在做小苏打的溶解实验时,没有完全溶解就加入下一份。后面的班级都提示他们:静置10秒再观察是否完全溶解,再决定是否要加入下一份。
    6.刚开始我准备用烧杯和玻璃棒来做实验,但我们另一位老师反馈,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不规范导致烧杯破裂了。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我就用了塑料杯,塑料搅拌棒,用烧杯确定水量这样活动更安全。
    7.前面的班级我用了50ml水,发现需要大量的时间实验,课堂40分钟很紧张;后面我只用了25ml水,用了量筒取水也很方便,减少了水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验并整理数据。
    6.加快溶解
    1.在谈到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盐溶解时,多数孩子都会说到温度、搅拌,也有部分孩子说到溶解的快慢与水量有关,因为时间问题课上就没有去验证,只是结合第五课的内容提了一下水量与物质的溶解多少有关。
    2.对比实验在第五课就已经接触,在探究温度与溶解的快慢时,孩子们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方案。在是否搅拌的问题上大家有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同时搅拌,但也有同学觉得不用搅拌。其实实验过程中只要保持条件一致,搅拌与否没有影响。为了让实验更加规范,再次让学生讨论:如果搅拌的话,怎么才能做到一致?在全班的努力下才得出搅拌的时间、速度、力度都要一样实验才公平,搅拌太麻烦,一致决定不搅拌。
    3.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时,第一个班我给孩子们2分钟的观察时间,活动中2分钟的实验结果不是很明显,后面的班级我都给了6分钟的观察时间,这样孩子们就能很好的观察到盐在冷水和热水中的变化。
    4.活动中,学生提出了加的盐量一样,我们一致决定加1勺盐,但活动中,还是有小组去做水能溶解多少盐的实验,后面的班级我都会强调一下加入的盐量
    5.本课的活动手册只关注了活动结果,没有让学生去关注盐在溶解过程的变化现象,表格改一下会不会更好呢?
    6.盐和水的颜色比较接近,把盐放入水中不是很好观察,我在想如果把盐换成红糖可能会更好观察,下次试试。
    7.探究搅拌与溶解的快慢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快就得出结论。
    7.混合与分离
    1.本课如果要让学生每一个环节都亲身体验的话,要2课时才能完成。教学第一个班时,从盐沙混合——溶解——过滤都是学生亲身体验,本来计划是一课时上完,结果只完成到了过滤。后面的班级为了节省时间,我也再次研读教材,认为溶解的实验不是重点,课上不做详细讲解,前部分只详细讲解过滤部分,后面的蒸发提取食盐就能完成。
    2.做溶解的活动时,如果不考虑后面的蒸发提取食盐活动,那么水量可以不做要求,但为了一节课的连贯性,我给学生提供的盐和沙的量都是固定的(1勺沙、2勺盐、20毫升水),这样能保证盐水的浓度,后面的部分能快速提取盐。
    3.过滤活动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对他们有一定难度。活动中为了让他们体验到“一贴二低三靠”,活动中每一个环节都让他们动手,小组合作完成。
    4.教学第一个班时,为了让滤纸贴靠漏斗,也是想省事儿,就让他们用滴管直接在盐水和沙的混合液中取水,活动中发现他们控制不好力度,吸上来的除了盐水,还有沙,会导致过滤不成功。后面的班级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滴管和一杯清水,让他们直接取清水沿着滤纸的边沿滴上一圈,这样就能很好的让滤纸变湿,紧贴在漏斗上。
    5.玻璃棒引流学生不是很好的操作,需要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指导;滤纸尺寸偏大,活动前老师可以剪下多余的部分,节省活动时间。
    6.因为《水沸腾了》刚做过蒸发实验,本课的蒸发活动对于孩子们而言比较轻松,不过活动前还是要提醒他们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7.为了能快速提取出实验,我在蒸发皿上做了标记,要求孩子们按照标记来加盐水,这样既能快速完成实验,孩子们也能参与到完整的提取食盐的过程。
    8.过滤、蒸发实验我用的都是铁架台,比较稳定。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本课教学活动比较简单,教材是先引导学生让橡皮泥和纸发生变化,最后再比较他们变化的相同之处。因为本课比较容易,开课我就引导学生复习前面的内容,加深水三态变化的印象,明白水、水蒸气、冰虽然形态不同,但因为没有产生另一物质,就还是原来的物质,为活动三作铺垫。
    2.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让橡皮泥、纸发生变化,提供的材料就不足够,我就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橡皮泥(超轻黏土)、纸到课堂,亲手让他们变成另外的物品。课上玩的非常开心,但为了让他们有目的的玩,活动前先提要求,再动手。
    3.教材上的活动记录表感觉有点歧义,它们的变化是想让学生填上制作的结果还是记录哪些发生了变化没有交代清楚。表格可以更改一下,活动中我是让学生记录上哪些发生了变化。
    4.让压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我没有让学生体验,只是让学生讨论了方法,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提前准备好瘪的乒乓球,可以采用老师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用热水让乒乓球恢复,并说说理由。这样的话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

    第二单元 空气
    1.感受空气
    1.空气在一年级就已经有过了解,学生对空气并不陌生,老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气泡图展示出来,后面再更深入的去了解空气。
    2.教材是先传递游戏,再找空气。在教学时,我发现让学生先去找空气,感受空气的不同特点,后玩传递游戏,这样学生的体验会更清晰。
    3.在感受空气的活动中教材用了塑料袋、口哨和气球,教学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去找空气,感受空气的特点,我把口哨换成了注射器,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去找到空气,发现空气的特点。在活动前要提出任务:我用_________找到空气,发现空气有_____________特点,后面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气泡图。
    4.找空气环节学生很喜欢,所以在找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大声吵闹。活动前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轻声实验,慢慢地养成静心实验的习惯。
    5.因为前面已经了解了空气的各种特点,传递游戏比较轻松。教材准备了塑料杯、碗和塑封袋,结合材料特点,我给准备了塑料袋、塑料杯和的过滤网。巡视中发现多数小组都选择过滤网装石头、塑料袋装空气、塑料杯装水,这与我预想的一样;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用塑料袋传递水、塑料杯传递空气,因为塑料杯可以用手封口,这样空气就跑不出去,这种方式也不错。不过在分享的时候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这样传递,也能更进一步了解空气、水、石头的特点。
    6.通过前面的活动,学生已经对空气、水、石头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对比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学生比较容易。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教材中是把纸团粘在杯底,以防纸团掉落。活动前我试了几次发现不好粘,活动时我就没有把纸团粘在杯底,只要求学生把纸团按紧一点,巡视时发现还是有的小组活动中纸团会掉落,只好从头开始。这样不仅麻烦,也费纸。建议活动前还是不要怕麻烦,把纸团固定好,活动会更加顺畅。
    2.因为水比较透明,塑料球是白色,我自己实验时发现观察水位线时有点困难。活动中我加了色素,让水变成红色,这样观察白色的塑料球比较轻松,学生也能更好记录。
    3.活动前可以强调杯子竖直倒扣下去,也要竖直取回。教学第一个班我只是提了一下杯子怎么下去,就要怎么取上来,但没有做强调。活动中就有孩子将杯子竖直放下去,斜着去上来,导致纸巾湿掉。在教学活动过程时这一点老师可以强调一下。
    4.在给杯子打气的活动中,刚开始我选择的是提供的有打气针的打气筒,经过试验发现用这样的打气筒直接通过杯底的孔打气,因为气针与小孔周围的缝隙不能完全封闭,打气的过程中效果不是很明显。后面选择了通过软管来打气,这样实验效果很明显。不过要提醒学生打气的过程中要温柔一点,用力过猛会让水槽的水跑出去。
    5.活动记录我是直接让学生用一条横线来代表水面,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都能很好的解释每一个现象的原因,点赞!本来准备在瓶子中吹气球来作为拓展,后面却因为时间没来得及,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进一步体验空气能占据空间。
    3.压缩空气
    1.用注射器探究空气容易被压缩的特点这一活动比较简单,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实验现象,课前我给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注射器,空气和水的体验分2次完成。巡视中发现学生都能发现空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却难以被压缩。
    2.本次实验也属于对比实验,活动前需要强调取等量的(相同刻度)水和空气、活动中一直要用手指完全堵住管口等,保证实验的严谨。尤其是在完成水的实验,如果学生故意不堵住管口,很容易出现学生玩水枪的活动。
    3.空气有弹性这一特点在活动中学生很容易被忽视,活动中可以强调要观察把活塞向下压然后松手的变化,这样很轻松地发现空气有弹性的特点。
    4.教材和活动手册要求学生在活动时画出管内水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根据教材要求在学生活动前就要帮学生确定好用小0代表空气微粒和水微粒,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物质微粒概念。但在教学中,我还是分成2步进行:先记录刻度的变化,发现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的特点;然后再介绍用小0代表空气微粒和水微粒,画出在注射器里空气和水的空间变化。这样的方法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也能更好的运用物质微粒来解释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
    5.活动后,根据学生的发现补充完气泡图。
    4.空气有质量吗
    1.《冰融化了》这一活动是最顺畅的:没有沸腾实验的危险,更没有结冰实验那么长时间,这节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轻松,时间也较宽裕。
    2.在教学第一个班时,我用试管冻冰。因为想省点实验时间,就冻了试管三分之一的冰,烧杯里面加的水比较多。活动中,学生没有观察到冰溶解的过程中烧杯外面会有很多小水雾,以及冰融化过程中会有小气泡。后面的班级我就把冰冻到试管三分之二,用了大烧杯,加了100ML水,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观察冰溶解过程试管外面会有小水滴,试管中有小气泡等等。
    3.教材中没有用到水温计,但在本节课我还是准备了。冰块的温度学生都知道0℃或者0℃以下,但冰溶解后温度有什么变化?烧杯里的水温又有什么变化?学生可以用水温计发现变化。
    4.为了方便学生比较冰变成水后体积变小,我还是采用的用记号笔做标记,比较方便。群里有老师说怎么给孩子说什么是体积,记得一年级讲空气时就有说到体积,占位置,我是从占位置来解释的。
    5.在谈到冰、水、水蒸气的相同和不同时,孩子们大多能说到无色、无味、透明;也能说到冰和水可以互相转化,但有少部分孩子会认为水蒸气和冰不能互相转化,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6.在大家能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我有进一步追问: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对前面几课复习巩固。其实蒸发、融化学生很好理解,但凝固、凝结就有难度,我只是让学生了解,不做要求。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1.第四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使用简易天平,本课就可以直接进入教学。在数学课上,学生已经接触了平均分,如何测量100筒空气的质量,学生很容易找到办法:把100筒平均分成5份,先求出一份的质量,再乘以5。方法很容易找到,但测量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
    2.教学第一个班时,本以为第四课已经知道了如何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就没有过多强调。巡视时发现还是有很多小组没有测量瘪皮球的质量就往里面充20筒气,开始测量空气的质量;或者在测量瘪皮球的质量时,有学生认为塑料盒里的绿豆就是空气的质量,只好再次讲解如何求20筒空气的质量。后面的班级活动前都要详细的讲解活动方法,为后续做好铺垫。
    3.教材让学生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我想编者应该是想让学生明白一定量的空气有质量,知道相同质量的物体体积不同。而20筒空气到底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多少颗回形针、泡沫块,具体的数字应该不是固定的。教学时我都是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去测量20筒空气的质量,知道了20筒空气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绿豆后,又如何测量20筒空气相当于多少颗回形针或者其他物体,学生明白了这一测量方法,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4.在探究20筒空气相当于多少颗回形针时,大多数学生都提到取出盘里的绿豆,再加回形针。有一个班的孩子就提出:前面已经测出了2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等于多少颗绿豆,就去算绿豆的质量相当于多少颗回形针、泡沫块,这样很容易得出结论。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方法,很惊喜!
    5.活动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小组测量的数据和别的小组数据相差大,我没有强调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只是让学生分析原因,知道做实验要严谨。
    6.20筒空气有多重?最后还是用电子秤称量了一下,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数字。当学生发现满满的20筒空气只有0.3克重时,都会认为空气很轻。老师可以继续追问:100筒空气重多少?那1000筒?我们的整个教室的空气有多重?整个地球的空气有多重?让学生意识到所有空气聚集一起时,质量也是不可估量的。
    6.我们来做“热气球”
    1.这是一节会让学生尖叫的活动课。出示材料学生组装时发现,有的同学会将纸筒带孔的那边朝上,追问原因是怕纸筒里的空气从小孔跑到外面,很符合学生学生的思维特点。只有少部分认为应该把带孔的一面朝下,因为空气要从小孔进入纸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空气能助燃的作用气理解为什么要将带孔的一面朝下。
    2.塑料袋该怎么套在纸筒上?这是整个活动过程的难点,大部分学生能说到不能挡住纸筒下面的小孔,以防空气进不去;拎住塑料袋上面,以防塑料袋顶部直接被融化;但塑料袋下面部分是应该紧紧地包住纸筒,以防空气泄露,还是捏住塑料袋的四角,远离纸筒?关于这一点学生有了争论,最后一致认为应该远离纸筒,因为里面的蜡烛点燃,温度比较高,塑料袋靠近纸筒,稍不注意就会变形。
    3.本节课活动现象很明显,学生很容易发现塑料袋上升。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塑料袋上升的现象,如果只用活动手册上的一幅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个人觉得运用表格形式记录活动现象,学生能根据记录很好的解释“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如果用空气微粒来表示也很容易明白加热后空气会膨胀。
    4.纸筒的固定不是很稳,为了整个活动更加顺畅,课前我将纸筒用透明胶固定好,这样纸筒不会自动打开。
    5.我们学校没有蜡烛台,只好把蜡烛固定在木板上,这样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蜡烛掉了的现象,很麻烦。活动中需要反复强调轻拿轻放。下节课前还要再去检查蜡烛的固定情况,如果掉了还得再次固定。
    7.风的成因
    实验器材:风的成因演示盒,蜡烛,小风轮,线香,火柴
    实验目的:研究风的成因
    实验步骤:实验1.不点燃蜡烛,把线香放在演示盒的进风口处,观察烟的走向;实验2.点燃蜡烛,继续把线香放在演示盒的进风口处,观察烟的走向;实验3.熄灭线香,继续点燃蜡烛,把小风轮放在烟囱(出风口)处,观察小风轮的运动。
    实践反思:实验效果非常理想,实验1烟往上飘,实验2烟从通风口进入,沿着通道横移,再从通风口出来,实验3看到小风轮转动。
    最喜欢的小风轮,制作非常精巧,一点点风力就可以带动,具体效果可以看美篇最后的两个小视频。之前有个别老师说小风轮不会转动,估计是操作不当,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小风轮在运输过程中挤压变形。我特意把一个小风轮拆分出来,可以清楚看到叶片和支架的结构,使用时让叶片平放,支架的顶针必须竖直向上,其结构和指南针十分相似,保证叶片能自由转动。如果支架上下颠倒,让顶针朝下,小风轮就难以转动。还有个别老师可能是让叶片竖放(有点像落地扇的叶片),那自然无法转动了。
    实践反思:线香可由老师一次全部点燃,再每组派一个人上来领取,在2个实验完成后熄灭,熄灭的方法是把火头放在玻璃片或地面上磨掉,不过线香的耗费速度特别快,基本上一个班每个小组就要用掉一根线香。蜡烛必须用这种扁平的,不要和热气球的长蜡烛混淆。鉴于扁蜡烛使用几次后灯芯就不好用了,希望适当增加线香和扁蜡烛的数量。
    照片没拍出理想的效果,但课堂上的实验现象是相当明显的,学生清晰地看到烟从进风口进入从出风口出来。
    在3个实验完成后,教师及时控制课堂,让组长整理和回交实验器材,组织学生交流实验发现,完成活动手册上记录。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为了让学生更多维度认识空气,我借用了《火星救援》视频,学生看的特别起劲,在交流视频中与空气相关的知识点时,也能说得头头是道。点赞!
    2.在对比空气、水和石头时,有时间的话可以用注射器分别装上水、空气和石头亲身体验。但我认为前面已经有过这样的实验就没有再次体验,直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去完成表格。当谈到水能否被压缩时,他们有不同的意见。学生认为水虽然很难被压缩,但还是有一小点变化,不能划“X”,可以用“⍻”表示,比较认同他们的观点,要求在后面标注“很难被压缩”。
    3.气泡图梳理空气的特征,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梳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气泡图是可以无限延伸的。

    第三单元 天气
    2.认识气温计
    实践反思:学生之前对玻棒温度计有认知基础,故气温计的认识和使用老师可以适当放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观察再集体反馈。问题可以这样提:1.气温计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和水温计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集体反馈时重点讲解气温计的规范使用。
    实践反思:学以致用,每个小组利用手中的气温计进行室温测量,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观察读数,若偏差过多小组讨论寻找原因,再由组员代表写到黑板上,组织分析,主要是两方面结论:1.老师抽样核检,各小组测量出的室温都比较合理;2.各小组间的数值不完全相同,这是实验中的正常误差。
    教学流程:1.聚焦,分别提供两组图片,呈现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图片和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图片,了解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天气有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天气有不同。
    教学流程:2.探索,观察气温计,了解气温计的主要结构和所用方法,特别是对气温的读写进行指导,并运用气温计尝试测量教室的气温。
    教学流程:3.研讨,气温计和常见的水温计有什么异同?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另外再借助气温计模型进行温度识别和读写练习,交流分析大家测量出的教室气温。
    教学流程:4.拓展,介绍其他类别的温度计,简单介绍用途和特点。
    3.测量气温
    这一课,难不难?我的回答——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怎么感觉有点像绕口令,哈哈,先说说“难”的两个理由吧!难点1,书本上要求要测量5个时间点的气温,一节课怎么落实?难点2,测量气温为什么要选在背阴处?
    器材:气温计(上节课用过的)
    实践反思:气温计的使用是本课重点,除了常规的规范操作之外,老师还要强调气温计拿到室外测量时要预留一定的过渡时间,不能拿到室外就直接进行测量,因为这个时候气温计的液柱有一个感温变化的过程。
    教学流程:本节课,我采用对比实验法,先让学生测量教室的气温,再到室外进行气温测量,然后回到教室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气温的相关知识。实验过程中发现,下午室外的气温竟然比室内的气温低,这有点出乎学生的意料,我顺势让学生讨论分析其中的原因。
    回到难点1,怎么落实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5个时间点的气温测量呢?显然,一节课是无法落实的,我提供三种解决方法:1.老师提前进行测量,然后在课堂上告诉学生气象数据,再让学生作气温柱状图和分析;2.从气象部门(如网络气象预报)中获取一天中的气温数据,然后作图分析;3.让学生代表进行实际测量,提供数据供全班记录分析。大家不妨猜测下,我选的是哪一种方法?
    再说难点2,测量气温为什么要选择背阴处?估计许多老师会问,不是要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吗?那一天中阳光下的气温不是最高吗?凭什么放弃这种测量方式呢?话说,天气预报中的气温通常指自然界的空气温度。世界气象组织统一规定,气温数据在距地面1.5米的百叶箱里测得,温度表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透风的自然草坪上,它代表着自然状态下不受干扰的标准空气温度。
    如果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太阳就会把它晒得比周围空气热得多,导致温度计上所指的度数不再是周围空气的温度。所以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来测量,就失去了测量气温的意义。
    带领学生到室外开展活动,老师要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哪怕老师的掌控能力再强,还是会有部分学生调皮捣蛋,所以老师要圈定活动范围,说明具体活动要求,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并且要时刻关注全体学生。
    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了解,以及气温柱状图的制作和分析,我没能在这节课中完成,准备另外找时间扫尾。
    4.测量降水量
    测量降水量,常见的教学方法是告诉学生要用雨量器测量,通过模拟实验,根据雨量器里的水位高度确定降水量的多少,这种方法看似合理,实际上把学生的主体认识抛在一边,采用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从学生思维角度来组织教学。那么,怎么破?
    实验器材1:透明直筒杯,透明刻度条
    使用建议:旧版本的科学教材要求学生画刻度条,自行制作雨量器,这些活动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导致真正用在降水量研究上的时间被大量挤占,不妥。改进的方法是教师提前做好雨量器,在课堂上适当介绍雨量器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回家自制雨量器。
    实验器材2:软袋喷壶
    使用建议:喷壶嘴隐藏着一个小机关,转到一个角度时是花洒喷水状态,转到另一个角度则是关闭状态,方便材料摆放。不过,为了防止漏水(包括壶嘴和软袋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建议将喷壶直立放在水槽里,领取和交还时更方便。
    我这节课的导入还是相当不错的。一开始,出示“毛毛细雨”和“倾盆大雨”,让学生说说字面上的意思,然后从问题“哪一个下的雨多”入手,激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明白降水量不仅和降水速度有关,还和降水时间有关。
    然后,让学生猜测毛毛细雨24小时和倾盆大雨10分钟哪个降水量多,在质疑中找寻方法,确定无法收集全部降水进行测量的认识上,采用用杯子接雨的方法来比较,进而讨论到要用尺子测量,为了方便可以想办法把刻度固定在杯子上。
    3.不同特点的杯子,哪一个适合制作雨量器,让学生选择的同时说说理由,确定选择透明直筒杯。
    模拟实验时,如何模拟降水的速度和时间?我提示学生可以从距离和次数上进行控制,如果喷壶离雨量器比较近会形成大雨,而次数越多则说明下雨时间更长,反之亦然。
    三次降水量测量活动,学生人人参与,并进行合理分工,注重证据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同时,借助等级标准来判断模拟实验的降水量等级。
    观察一段时间(15天)的降水量,寻找一些规律和情况,锻炼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这是一个拓展知识,一般不在课堂上呈现,但作为老师应该了解。
    这是雨量器模型的内部结构,分别是集雨筒、外筒和内筒,我疑惑的是内筒(简易雨量器的原型)底部有个倒立漏斗状,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用途,是因为注塑模型的需要?
    演示材料:直筒塑料杯,直尺
    将尺子和透明直筒杯组合,用来测量水位,这就是雨量器的由来。
    直接贴好刻度,注意0刻度线要和杯子内底部对齐,这个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需要一个底部很厚的实物杯子用来讲解,或者是针对这个难点拍摄的微视频。
    提供了一大版的刻度条,知道我为什么从中间揭取吗?
    从边上揭不干胶刻度条,经常会发生刻度条和贴纸粘在一起,这样的刻度条就没有用了。
    只有这样揭取的刻度条,才能贴在直筒杯上。诀窍:从中间部位小心揭取。
    5.观测风
    实践反思:不要小看这面风旗,它可是落实本课教学目标的关键,不仅可以用来研究风向,还可以进行简单的风速测量。
    课堂上,我先通过画图法介绍表示风向的8个常用方位,然后让学生上台朝不同方向吹风,其他学生根据风旗的飘动方向,结合实际方位判断此时的风向。以图为证,学生踊跃参与,教学效果相当不错。
    只在课堂上讲解学习风向和风速,那叫纸上谈兵。要想学生真正快速理解,必须拉出来遛遛。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到操场上利用风旗观测风向和风速。
    强调下要求,高举风旗等风来。
    根据活动手册的要求,除了风旗之外,学生还要借助其他物体来观测风。学生想到的方法有观察国旗、观察红领巾、观察树木和树叶等。看着学生手中飘扬的红领巾,作为科学老师的我心里十分欣慰。
    借助国旗观测风向和风速。
    借助风速表观测风速。(这一器材由配套工具箱提供,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作用不大,建议改提供风速表为提供风向标模型,更有意义。)
    说一说难点。难点1,“我们的风速等级”和“蒲福风力等级表”之间有个小冲突,同样是红旗飘扬,前者表示的是2级大风,而后者表示的是3级。到底是2级还是3级,学生难以辨别,个人建议教材修改“我们的风速等级”,和“蒲福风力等级表”统一,红旗飘扬表示3级。另外,还可以把风旗微动从1级改为1-2级,更合理。
    难点2,观测风向,可以看红旗飘动方向或风向标箭头指向。对学生来说,这两种方法容易混淆,要让学生明白,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而红旗飘动的方向则和风向相反。比如,上图中的红旗表示西风,风向标表示的是东风。
    难点3,制作风向标,采用提供的吸管、大头针和纸卡,可以完成制作,但模拟检测时效果不佳,很难达到箭头迎风的情况。网上搜了一些制作风向标的视频和图片,也都是只有形而无神。
    6.观察云
    实践反思:不用不知道,用了都说好。提供的云图卡片一套分10种,每张小卡片正面是云的图片和名称,背面是该类型云的特点介绍。这份卡片作为学生在室外观察时的拓展资料,是课堂学习上的有效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做法是每个小组一套,提前用小塑料袋分装好,室外观察云的时候拿出来对照,小组讨论推测云的类别,小组之间也可以交流商讨,返回教室后由教师组织交流观察发现。
    有意义的科学备课,比较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和准备实验器材。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提前把云图卡片取下,用小塑料袋分装好,以备教学时使用。
    课堂上,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了云的组成、类别和云量,然后带领学生来到室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实践,观察今天的云量、推测云的类别。
    有的小组特别认真,将10张云图卡片摆放在草地上,仔细与天空中的云进行对比观察。
    这是另外一班的室外观察,大家按小组围成为一圈,认真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讨论云的类别,分析云量。
    学生拿着一张张云图卡片,仔细辨别天空中云的类别,老师不要去做过多指导(其实作为老师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只需聆听学生的观点就可以了。至于到底是什么云,我们不是专业的气象研究人员,无法准确辨别也是正常的。
    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本周执教的内容是《整理分析我们的天气日历》,然后将气温、降水量、风、云四个天气特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从测量工具、单位符号、重点概念、等级划分等方面进行复习,主要是学生来回答。
    《整理分析我们天气日历》这节课主要通过分析天气日历的数据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了解到我们对天气情况分析后是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的。一、聚焦部分。同学们记录天气日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这些信息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整理分析。由于学生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老师的激励不够吧,很多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所以我是查询了历史天气数据带着学生先一起进行记录补充,再来整理和分析这些记录的信息,来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二、探索部分。统计云量。我是先讲述了用画正字来帮助记录的方法,另外阴转多云是归类为多云?阴?其他?为了便于记录,我教学生归为其他的。关于风的统计、气温的统计、降水量的统计,学生可以自主填写记录。
    最后我直接进行提问,学生进行回答。(1)这段时间阴天多少天?晴天多少天?多云多少天?其他天气多少天?常见天气是什么?云量多吗?
    (2)主要刮什么风(风速和风向)?最大的几级风?(3)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大吗?(4)出现了几个降水等级?分别几天?降水多吗?其实这个就是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特点,反映的就是这段时间的气候,出示气候的概念。最后看科学书57页,全班齐读24节气歌,进行了解。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关于本节课,我认为学生只需要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但是在了解过程当中要树立以下几种观念:1.天气预报的制作是系统性的,复杂的,需要各个部门合作。2.现代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很多高科技工具,所以孩子们要有为之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只有具备能力才有机会接触和使用高科技工具。3.要意识到天气预报和生活的关系。
    本节课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
    1.给出当天天气预报截图,让学生识图描述天气状况。由此来检验学生之前掌握的情况。
    2.了解相关天气预报的历史。在了解历史的当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甲骨文,占卜。(2)世界上最早的风向计:相风铜鸟。(3)《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利用了什么天气?赤壁之战中的。万事俱备只欠?风。(4)二十四节气歌。
    3.自主阅读和观看视频,了解现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过视频能够说出现代制作天气预报用到了哪些高科技工具?比如探空气球,卫星,雷达,超级计算机。
    4.拓展延伸。通过观看近两年世界气象日的相关主题视频,了解天气,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
    这节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想让学生在科学课当中意识到科学课里面不是他们想象的只有做实验,只有好玩,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其他知识,而且生活当中到处充满科学知识和作用,到处充满科学的乐趣。
    这节课,孩子们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好奇,希望孩子们有善于思考的大脑,活学活用,多发现知识的乐趣,所以学习也是有乐趣可言的。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