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秦准绿柳居的素食远近闻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如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面上的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如图乙,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的音量不会变化C. 如图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将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如图丁,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2. 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 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 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3. 如图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声速、响度和声能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4. 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 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C. 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 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5. 秦准绿柳居的素食远近闻名。2020 年 1 月,“绿柳居素食烹制技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下列关于绿柳居美食的说法中的错误是( )A. 绿柳素菜包上冒出的热气是液化形成的B. 吃大煮干丝时,吹气可以加快水蒸发吸热C. 利用水蒸气液化放热,将绿柳蒸饺蒸熟D. 制作糖芋苗时,汤汁沸腾后,加大火力可以提高汤汁的沸点6. 如图甲为某物质熔化图象,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可断定( )A. 该物质非晶体B. 第15min该物质全是液态C. 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增加D. 试管内的冰会逐渐减少7.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 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 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 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D. 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8. “十一”小明跟爸爸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如图是仪仗队进入天安门广场的情景,下列正确的是( )A. 红旗是红色,是因为红旗吸收红光B. 观众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红旗是因为红旗发生了镜面反射C. 士兵枪上的刺刀熠熠发光,是因为刺刀是光源D. 照相机拍照,是利用紫外线可以使底片感光9.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 )A. 一定为60° B. 一定为65°C. 可能为25° D. 可能为50°10. 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你认为下面的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 照像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之外C.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 借助放大镜看世界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的焦距为B. 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C. 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D.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12. 如今武汉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B. 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焦点可能变在a点C.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D. 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13.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AB 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物体,A′B′是 AB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下列四个图中,其中关于 AB 所的成像情况正确图是( )A. B. C. D. 14. 历史上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是( )A. 伽利略 B. 开普勒 C. 牛顿 D. 哈勃15. 为了模拟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小明在白纸上画上红色箭头,放在高约为15mm的透明塑料盒下方,在盒的上方滴上一滴水,如图甲所示,通过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红色箭头放大的像;将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放在水滴正上方,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水平,调整凸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会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滴模拟显微镜的目镜 B. 箭头通过水滴成放大的实像C. 水滴上方的凸透镜模拟显微镜的物镜 D. 水滴上方的凸透镜和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16. 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夏天,南京室外温度约为10℃ B. 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C.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所用时间约8s D. 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42cm17. 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相信“井被吹到篱笆外”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井 B. 篱笆 C. 树木 D. 房屋18. 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 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4km/h B. 4.8km/h C. 5km/h D. 6km/h19. 如图为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两物体在0~5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两物体在0~5s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在1~3s时间内,速度为1m/sC. 甲、乙两物体在2s时相遇,是乙物体追上甲物体D. 两物体在5s内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20. 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 甲、乙、丙 B. 甲、丁 C. 乙、丁 D. 甲、丙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图3分,共19分)21. 如图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22. 纳米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我国的该项科学研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____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只有,合______ 。23. 如图是某时刻丹丹家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若丹丹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时间应该是______,若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时间应该是______。24. 如图所示,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将一端用半透明薄纸蒙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是蒙上半透明薄纸。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5. 小明从费县坐高铁到临沂,想测列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为1500m,故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已知车长150m,动车的速度为______,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______ m,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 s。26. 2021年5月15日,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屈原在《天问》诗句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如图甲,“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平台的过程中,其后置照相机对着平台先后拍摄得到乙、丙、丁3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拍摄过程中相机镜头逐步______(向外伸/向内缩)。27. 如图,由水中射出一束光 ab 照射到凹透镜上,该光束与凹透镜的主光轴平行(F 为凹透镜的焦点,O 为光心)。请画出 ab 光束在水中的入射光和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28. 如图所示,A是人眼,B是水中鱼的嘴巴,C是树上的野果。某一时刻,人眼刚好看到水中小鱼(虚像)正在吃水中树上的野果(虚像),请画出野果在水中像的位置C'以及人眼看到小鱼嘴巴B'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29. 小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课间,小华到室外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她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如图甲所示,此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此时再将这个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稍微增大,若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L(选填“>”、“<”或“=”);调整以后得到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2)当烛焰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0cm刻线处,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动到______ cm刻线处。(3)当烛焰再次位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若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若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_些。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四.计算题(7分)30. 表为南通开往南京的D5538次动车运行时刻表,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站名南通泰州江都扬州南京到站时刻 18:4019:0019:2020:10发车时刻17:3518:4219:0219:22 路程/km0118 183279(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则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应为多少千米?(3)若列车以108km/h的速度通过长为4744m的大桥,列车全长244m,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多少秒?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八年级(上)期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BCDCCDCDBCDABBB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图3分,共19分)21.-22 3.30 337.522. 10-7 7023.10:51 15:01 A 变大25.75 1650 2226.向内缩(27题答图) (28题答图)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29.< 放大 幻灯机 70.0 靠近 小 近视眼镜四.计算题(7分)30.解:(1)由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可知,D5538次动车17⁚35由南通出发,20⁚10到达南京,运行的时间为2h35min,列车从南通到南京的路程为279km。由可知,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2))由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可知,D5538次动车18⁚42由泰州出发,19⁚00到达江都,运行的时间为18min,即0.3h,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由可知,泰州开往江都段的路程则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应为(3)由题意可知,列车全部在桥上时需要通过的路程则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答:(1)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8km/h;(2)若列车由泰州开往江都段的平均速度为120km/h,则表格中江都段的里程数应为154千米;(3)列车全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150秒。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28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七模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