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 单元测试题
展开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 ),根据光的来源可以分为( )和( )。
2、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小孔成像利用了( )的原理。
3、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 ),平面镜成像也是由于( )形成的。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 ),( )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4、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 )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 )、( )、黄、( )、( )、靛、( )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 )组成的。
5、光的三原色是( )、( )、( ),把其中任意两种色光等量相加,会出现另一种色光。
6、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 )太阳【选填“面向”或“背对”】,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
二、判断题【20分】
1、未点燃的蜡烛是光源。( )
2、夜晚的森林里发出微弱光亮的萤火虫是光源。( )
3、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
4、没有光源我们看不到任何东西。( )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 )
6、如果太阳在大树的左边,那么大树的影子就出现在大树的右边。( )
7、皮影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
8、参加文艺晚会时,舞台的灯光效果五彩斑斓,我们发现只有彩色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9、光路在烟雾中很清晰是因为烟雾中的固体颗粒对光有很好的散射作用。( )
10、光碰到镜面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出去,形成反射光。( )
11、反射的光是沿曲线传播的。( )
12、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
13、汽车上安装的反光镜是凸面镜,观察到的视野比平面镜大。( )
14、一束光线只能反射一次。( )
15、我们之所以能看见周围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够反射光。( )
16、白光能分解成七色光,但七色光不能合成白光。( )
17、白光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而色彩鲜艳的光却是单一的。( )
18、彩虹一定出现在干燥的空气中。( )
19、光沿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没有关系。( )
20、在同种物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
三、选择题【16分】
1、小明制作了几个彩色轮,旋转后不能变成白色的是( )。
A.红、橙、黄、绿、蓝、靛、紫 B.黄、绿、蓝 C.红、绿、蓝
2、下列成语中,包含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杯弓蛇影 B.如影随形 C.无影无踪
3、“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是自然光源 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4、可以从潜望镜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面的物体,这说明( )。
A.光可以沿曲线传播 B.光是可以散射的,通过光的散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C.平面镜能反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5、下列物体中,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 B.家用穿衣镜 C.眼镜
6、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7、潜望镜常用于( )。
A.飞机 B.坦克 C.潜艇
8、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巧妙地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面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的光很亮,所以它们是很好的光源
B.有些物体自身发光时不需要能量
C.将台灯关上,它就不是光源了
10、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
A.光速极快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11、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 )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
12、在运动会的射击比赛中,运动员都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来瞄准,这是( )。
A.为了缓解眼部肌肉的疲劳 B.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C.因为比赛规则只能用一只眼睛瞄准
13、如图,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它们之间的夹角,观察镜中的物体变化,我们会发现( )。
A.镜中成像的数量与两面镜子之间的夹角有关
B.镜中成像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C.镜中成像的数量不可能是偶数
14、第一个对发现眼睛能看到东西的原因作出正确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伊本·海赛姆 C.阿基米德
15、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
东方 B.西方 C.南方
16、最先发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爱迪生
四、连线题,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光源。【5分】
发光的霓虹灯
彩虹 属于光源
开启的液晶显示屏
关闭的手电筒 不属于光源
镜子的反光
五、画图题【5分】
右面是潜望镜的原理图,请你画出沿水平方向射入
镜筒的光线的传播路线。
六、实验探究【34分】
1、下面是小刚同学做“探究光的传播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8分】
(1)在图1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在图2中,将手电筒的光从第1张卡纸的小孔中射入,最终( )【填“能”或“不能”】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2)根据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
(3)、在图2中,移动第( )张卡纸可以得到与图1相同的实验效果。
2、请回答下列有关光源的问题。【13分】
(1)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叫作(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叫作( )。
(2)请将下列光源按对应的标准分类。(填番号)
①太阳 ②开启的日光灯 ③点燃的蜡烛
④萤火虫 ⑤闪电 ⑥点燃的油灯
⑦点燃的火把 ⑧发光的LED灯 ⑨发光的水母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3、“囊萤映雪”描述了晋代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萤”是指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映雪”是指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来读书。【6分】
(1)在“囊萤映雪”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月亮 C.雪
(2)“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利用的是( )现象。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3)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4、如图1所示,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前后移动带有小孔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7分】
.
1、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是( )传播的。
2、请在图2中画出箭头经过小孔后,在接收屏上所成的像。
【阶段测试】苏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过关测试卷B(含答案): 这是一份【阶段测试】苏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过关测试卷B(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测试】苏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过关测试卷A(含答案): 这是一份【阶段测试】苏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 过关测试卷A(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 光与色彩单元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 光与色彩单元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画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