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20分)
1. 有科学家将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物质放在特殊的溶液中,发现这些物质能够浓缩聚集为一个个球状小滴,小滴周围还有类似于膜的边界,并能从外界吸收某些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也能排出,请问这个实验模拟生命起源的哪一过程( )
A. 形成单细胞生物
B. 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C. 形成原始生命
D. 由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的过程
2.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田鼠、蛇、猫头鹰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关系。其中丙最可能代表( )
A. 草 B. 田鼠 C. 蛇 D. 猫头鹰
3. 晓白跟妈妈学做面包时,感觉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这是酵母的作用吗?她设计的对照实验应该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丙和丁 D. 乙和丁
4. 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进入到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 箭头④⑤⑥⑦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可以循环利用
D. 一般情况下,⑥为②的10%-20%
5. 如图表示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
A.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 B. 爬行类、两栖类、鸟类
C.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
6. 绵延1600公里的秦岭不仅地理位置特殊,更是一道巨大的安全生态屏障,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 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 C. 潜在使用价值 D. 没有使用价值
7. 如图为“草—羊—蚓—鱼—禽—菌”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B. 牧草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蚓粪为食用菌提供有机物 D. 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有利于物质循环利用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选择结果的是( )
A. 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 B. 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 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 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很多无翅昆虫
9. 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 )阶段。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10. 某简单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如图表示四种生物所占的能量关系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是( )
A.
B.
C. 甲→乙→丙→丁
D.
11. 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为光荣,同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
①小强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
②小明的妈妈把昨天吃剩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④夏天腌黄瓜容易腐烂可多加点防腐剂
⑤没有菌种时可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作菌种在家制作酸奶。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12. 农民喷洒除草剂甲防治某种农田杂草,该杂草数量锐减后又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农民又喷洒除草剂乙,该杂草的数量发生类似的变化(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下降的原因是农药甲对该杂草进行了选择
B. 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杂草存活了下来
C. bc段迅速上升说明该种杂草具有了抵抗农药甲的能力
D. de段上升是因为农药乙使杂草产生新的抗药性变异
13. 下列措施中,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有( )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地保护——将某些濒危物种转移后进行管理
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⑤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14. 如图显示了某地野生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原因。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保护野生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 )
A. 禁止人为偷猎 B. 加强爱护动物的宣传
C. 控制外来物种引入 D.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15.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与野兔间的关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箭头表示草与野兔之间能实现物质循环
B. 箭头表示草与野兔双方能实现能量流动
C. a、b分别表示氧气和有机物
D. 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16. 下图的杂交育种过程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价值多样性
17. 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 )
A. 遗传的多样性 B. 物种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
18.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
②陆生动物一定比水生动物高等
③现有的生物一定比古代生物结构复杂
④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
⑤南方古猿是已今发现最早阶段的人类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⑤
19. 图中三种鸟类都伴水而生,但足的形状、大小差异很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三种鸟类中绿头鸭更擅长划水游动
B. 三种鸟类中白腰杓鹬的猎物大多分布于浅滩
C. 三种鸟类通过变异主动适应了特定的环境
D. 湿地内多样的微环境影响鸟类足的进化方向
20. 多莉羊、转基因超级鼠、酸奶、抗冻番茄分别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
A. 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发酵技术、组织培养
B. 克隆技术、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C. 组织培养、克隆技术、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
D. 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转基因技术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21. 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北部,自1962年开始建设,经过一代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1)塞罕坝曾经是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开垦、连年战争与山火,逐渐退化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林场三代建设者创造了由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生态奇迹。如今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达80%,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图1是林区部分生物的食物网简图,其中,生产者有 ______ 种,山雀和蜘蛛是 ______ 关系。含有松毛虫的食物链有 ______ 条。
(3)图2是历年来北京3月沙尘日数统计图,可以看出沙尘日数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体现了生物 ______ 环境。
(4)塞罕坝林场有效的减少了北京的沙尘天气,除此之外,还帮助人们缓解了什么环境问题? ______ (请举出一个例子)。
22. 如图是科学家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受精卵经过b过程形成的胎儿,在母体的 ______ 中孕育成长,直至出生。
(2)雌牛B的毛色是黑色,雄牛A的毛色是黄色,奶牛C的毛色是黑白相间,雌牛D的毛色是黄相间,奶牛E的毛色是黑色,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 ______ 。
(4)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______ (填“能”或“不能”)。
(5)奶牛F的培育过程中,运用了一些现代生物的科学技术与手段,请你据图,列举出其中的两种 ______ 、 ______ 。
23.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唐代诗人杜甫赞美泰山的诗句。1987年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山东省非常重视泰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如图是泰山某地域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1、2表示生理过程,A、B分别表示某一种气体。请据图回答:
(1)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B表示的气体是 ______ 。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被自身和其它动物、细菌和真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源头和流动的起点分别 ______ 和 ______ 。
(3)泰山上所有生物及其 ______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______ ,其主要形式是 ______ 。
24. 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使用DDT。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没有抗药性和抗药性弱的家蝇被杀死,抗药性强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 ______ 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家蝇都存活下来。
(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变异的方向一般是 ______ 的。
(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DDT对家蝇的 ______ 来实现的。
(4)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提一条既能控制家蝇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建议: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5. 我国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上,生活着一类像鼠又像兔的高原鼠兔。人们发现一般草场退化的地方,就有它的洞,鼠兔对高山草甸有什么影响呢?
鼠兔挖洞会将下层土壤推至洞外,形成裸露的土丘。翻到表层的土变得松散干燥易流失,一旦洞道坍塌,还会形成草地秃斑。
相对而言,鼠兔的洞使土壤通透性增加,加速水分下渗,提高了土壤固水能力和含水量。鼠兔挖土会覆盖原有草皮,让更多植物种类得以繁殖。为及时发现和躲避捕食者,鼠兔还会咬断洞穴周围的高大植物,这使得低矮植被生长的更好。可见,鼠兔行为会让植被覆盖率降低,但植物种类却更加丰富。
鼠兔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态作用。高原地区缺乏树木,鼠兔废弃的洞穴正好供众多小型鸟类营巢繁殖,鸟类物种多样性得以增加。鼠兔与牛羊等一样喜食早熟禾等牧草,但它也采食黄花棘丘等有毒的牧草,有效控制了毒草的扩张,避免牛羊等误食中毒。在植物缺少的冬季,鼠兔除依靠储食存活外,还会以牦牛粪便为食,是草原的清道夫。由于鼠兔不冬眠,它便成为藏狐、磨等肉食性动物的冬粮。请据文回答:
(1)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通常要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结合文中信息,观察图中三种动物的头骨,判断高原鼠兔与 ______ 的亲缘关系更近。
(2)鼠兔冬天以耗牛粪便为食,此时它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了 ______ 的角色,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 ______ 。
(3)根据文章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鼠兔打洞可将下层土壤翻到表层
b.鼠兔喜食的植物都是有毒的
c.鼠兔咬断高大植物,利于发现天敌
d.鼠兔抢占了众多小型鸟类的巢穴
(4)有人担忧鼠兔破坏草场影响放牧,提出要开展捕杀鼠兔的行动。你是否同意? ______ ;请从文中找出一条支持你观点的依据: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这一过程是在原始海洋中发生的,即氨基酸、 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 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这一过程是怎样形成的?前苏联学者 奥巴林提出了 团聚体假说,他通过实验表明,将蛋白质、 多肽、核酸和 多糖等放在合适的溶液中,它们能自动地浓缩聚集为分散的球状小滴,这些小滴就是团聚体.奥巴林等人认为, 团聚体可以表现出合成、分解、生长、生殖等生命现象.例如, 团聚体具有类似于膜那样的边界,其内部的化学特征显著地区别于外部的溶液环境. 团聚体能从外部溶液中吸入某些分子作为反应物,还能在酶的 催化作用下发生特定的生化反应,反应的产物也能从团聚体中释放出去.另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 微球体和脂球体等其他的一些假说,以解释有机 高分子物质形成 多分子体系的过程.
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 原始生命.这一阶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验证这一过程.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据此解答.
了解有关生命起源的不同的学说,重点掌握化学起源学说的四个阶段,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答.
2.【答案】A
【解析】解:“草、鼠、蛇、鹰四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动物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可见图中储存能量最少的生物鹰,最多的是草。根据图示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丙→丁→乙→甲。所以丙对应的是草,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和生物富集的特点。
3.【答案】C
【解析】解:该实验是探究酵母菌发酵后的面团变轻了吗?所以应该以酵母菌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面包,需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以不用密封。图中的丙和丁是一组以酵母菌为变量的对照试验,符合题意。
故选:C。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
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唯一。
4.【答案】B
【解析】解:A、①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①远远小于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A错误;
B、②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除了③流向分解者、④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呼吸消耗和未被利用,所以②>③+④,B正确;
C、④⑤⑥⑦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C错误;
D、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③为②的10%~20%,D错误;
故选:B。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④⑤⑥⑦表示分解者分解的能量。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生物进化系统树如图:
由图可知,题干中的:①两栖类、②爬行类、③鸟类。
故选:C。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历程以及生物进化树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①直接使用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②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③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可见秦岭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故选:B。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本题考查了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A、该图中所有的生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了生态系统,A错误;
B、牧草属于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正确;
C、食用菌是分解者,能够分解有机物,而蚓粪为食用菌提供有机物,C正确;
D、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有利于物质循环利用,D正确。
故选:A。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物质循环的特点。
8.【答案】C
【解析】解:ABD、“鲫鱼的背部是深灰色,腹部是乳白色”、“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很多无翅昆虫”,这些生物具有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BD不符合题意。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小猫的毛色不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是一种变异现象,与自然选择无关,C符合题意。
故选:C。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自然选择学说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9.【答案】C
【解析】解:A、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只能使用天然工具,A不符合题意;
B、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制造简单的工具,B不符合题意;
C、直立人出现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C符合题意;
D、智人出现在距今1万-20万年前,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
10.【答案】A
【解析】解: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数量就越多。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甲85%>乙7%>丙6%>丁2%.而乙丙的数量差不多,因此不是捕食关系,可能是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故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
故选:A。
此题考查的是食物链。可以从物质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就越多。
11.【答案】D
【解析】解: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买肉时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购买检疫合格的猪肉;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保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另外在家制作酸奶由于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以作菌种。所以符合要求的只有:①③⑤
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食品安全以及食品的保存等问题。食品安全是指:购买安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公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特别关注。
12.【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自然选择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杂草抗药性增强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解答】
A.杂草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有的无抗药性,农药对杂草起了定向选择作用,A正确;
BC.施用除草剂甲来防治杂草,把抗药性弱的杂草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杂草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杂草,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Ⅰ时,又把抗药性弱的杂草杀死,抗药性强的杂草活下来。b点不为零的原因是少数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bc段迅速上升体现了杂草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C正确;
D.使用除草剂乙以后,同样把抗药性弱的杂草杀死,抗药性强的杂草活下来,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杂草,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除草剂乙时,又把抗药性弱的杂草杀死,抗药性强的杂草活下来,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先有了各种抗药性变异,才能自然选择出适应环境的变异。D错误。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是将某些濒危物种转移后进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和⑤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是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故选: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4.【答案】D
【解析】解:观图可知,哺乳动物和鸟类面临着严重威胁的重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保护野生动物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D正确。
故选: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要做好此题除了明确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以外,还要明确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意义。
【解答】
A.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A正确;
B.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B错误;
C.a+b表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c+d表示氧气和有机物,C错误;
D.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D错误。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的多次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B。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7.【答案】D
【解析】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D。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杂交水稻所属的范畴。
18.【答案】D
【解析】解: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始的鱼类→原始的两栖动物→原始的爬行动物→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动物,所以哺乳动物和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来的,①正确;
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但是根据生物的进化历程,陆生生物不一定都比水生生物高等,如陆生生物蛇属于爬行动物,而水生生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就比陆生动物蛇高等,②错误;
③现有的生物也有简单低等的,如单细胞生物,与远古的多细胞生物相比在形态结构上也并不复杂,③错误;
④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④正确;
⑤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是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⑤正确。
故选:D。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解:A.三种鸟类中绿头鸭的趾间有蹼,更擅长划水游泳,故A正确;
B.三类鸟类中白腰杓鹬的足细长,适于栖于水边沼泽地带及湿地草甸和稻田中,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昆虫、植物种子为食,故B正确;
C.三种鸟类足的形态、大小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C错误;
D.湿地内多样的微环境对鸟类的足有选择作用,影响鸟类足的进化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掌握生物体与结构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D
【解析】解: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一只是提供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另一只提供了细胞核;第三只提供了胚胎的发育场所(子宫)。因为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培育出的小羊多莉更像供核的母羊。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克隆技术。
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应用的技术手段是转基因技术。
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属于发酵技术。
科学家把海鱼的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细胞,番茄获得了抗冻的性状,这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转基因番茄。因此选项D正确。
故选:D。
现代生物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克隆技术属于细胞工程,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种类及运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答案】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3 捕食和竞争 5 影响 缓解温室效应的问题,因为丰富的植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解析】解:(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塞罕坝曾经是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开垦、连年战争与山火,逐渐退化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图1是林区部分生物的食物网简图,其中生产者有狗尾草、落叶松、野大豆,共三种。由图可知,山雀捕食蜘蛛,所以山雀和蜘蛛是捕食关系,同时山雀和蜘蛛又都以松毛虫为食,二者又是竞争关系。含有松毛虫的食物链有5条:落叶松→松毛虫→山雀→鹰、落叶松→松毛虫→山雀→蛇→鹰、落叶松→松毛虫→蜘蛛→黄雀→鹰、落叶松→松毛虫→蜘蛛→山雀→蛇→鹰、落叶松→松毛虫→蜘蛛→山雀→鹰。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也能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环境。图2是历年来北京3月沙尘日数统计图,可以看出沙尘日数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4)塞罕坝林场目前已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除了有效地减少了北京的沙尘天气,还帮助人们缓解了温室效应的问题,因为丰富的植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自我调节(自动调节)。
(2)3;捕食和竞争;5条。
(3)影响。
(4)缓解温室效应的问题,因为丰富的植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1)食物链的书写原则:食物链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掌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的书写、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子宫 黑白相间 C牛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基因控制性状 能 转基因技术 克隆技术
【解析】解:(1)a是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表示受精过程,受精卵经过b过程形成胎儿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熟,最后分娩产出新生儿。
(2)分析材料可知,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由于是奶牛C提供的细胞核,所以奶牛F的毛色长得与奶牛C相似,为黑白相间。
(3)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分析资料可知,将若控制赖氮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的事例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将控制赖氮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的过程,让控制赖氮酸合成的基因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奶牛F的培育过程中,运用了这两种技术。
故答案为:
(1)子宫
(2)黑白相间;C牛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基因控制性状
(4)能
(5)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1、克隆技术即无性繁殖技术,因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植入雌性动物体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2、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的生物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从而改造某些遗传性状,最终获得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本题考查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3.【答案】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太阳能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生活环境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1)由图可知,1表示光合作用、2表示呼吸作用,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起点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泰山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即就地保护,其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2)太阳能;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3)生活环境;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1)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贮存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
(3)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图中1表示光合作用、2表示呼吸作用,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
24.【答案】遗传 不定向 定向选择 生物防治
【解析】解:(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后,使没有抗药性的家蝇和抗药性较弱的家蝇被淘汰,抗药能力强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
(2)首先害虫存在两种变异品种:抗药能力强的害虫与抗药能力差的害虫。农药使害虫中抗药能力差的害虫死亡,而抗药能力强的害虫活了下来,害虫种群中存在着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3)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故该实验中的变量是DDT。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DDT对家蝇的定向选择来实现的。
(4)为了保护好环境,减少污染,在控制家蝇的泛滥的活动中,利用生物防治法或者搞好环境卫生,既保护了环境,又防治了害虫。
故答案为:(1)遗传
(2)不定向
(3)定向选择
(4)生物防治
家蝇中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和没有抗药性的个体,这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家蝇抗药性增强的原因以及生物防治的优点。
25.【答案】兔 分解者 循环 ac 同意(不同意) 鼠兔挖洞翻到表层的土变得松散干燥易流失,一旦洞道坍塌,还会形成草地秃斑;鼠兔行为会让植被覆盖率降低(鼠兔挖土会覆盖原有草皮,让更多植物种类得以繁殖;鼠兔行为会让植物种类却更加丰富;鸟类物种多样性得以增加;有效控制了毒草的扩张,避免牛羊等误食中毒等)
【解析】解:(1)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通常要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鼠兔更接近兔子,它是兔形目鼠兔科的动物,它的外形像老鼠,小巧灵动,但生活习性更像兔子,胆小谨慎,喜欢穴居,以植物为主食,还会囤积干草,用来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头骨形状与兔的也差不多,所以判断高原鼠兔与兔的亲缘关系更近。
(2)鼠兔在冬天会以牦牛粪便为食,是草原的清道夫,所以它在生态系统承担了分解者的角色,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这些无机物又被植物吸收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a、根据文章可知,鼠兔打洞可将下层土壤翻到表层,使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加速水分下渗,从而提高土壤的固水能力和含水量,a正确。
b、鼠兔主要吃牧草,也吃有毒的植物,能有效控制毒草的扩张,避免家畜误食中毒,b错误。
c、鼠兔能咬断高大植物,利于发现和躲避捕食者,c正确。
d、鼠兔废弃的洞穴正好供众多小型鸟类营巢繁殖,而不是抢占小鸟的巢穴,d错误。
故选ac。
(4)担忧鼠兔破坏草场影响放牧,开展捕杀鼠兔的行动是错误的,不同意这么做。因为鼠兔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在植物缺乏的冬季,鼠兔还会以牦牛粪便为食,是草原的清道夫;鼠兔主要吃牧草,也吃有毒的植物,能有效控制毒草的扩张,避免家畜误食中毒;鼠兔废弃的洞穴正好供众多小型鸟类营巢繁殖,使鸟类多样性得以增加;鼠兔打洞可将下层土壤翻到表层,使一壤的通透性增加,加速水分下渗,从而提高十壤的居水能力和含水量等。同意这么做,是因为翻到表层的土变得松散干燥易流失,一旦洞道坍塌,还会形成草地秃斑;鼠兔大量繁殖,可能会降低植被覆盖率,高原植被恢复缓慢,不应让鼠兔繁殖过多。
故答案为:(1)兔
(2)分解者;循环
(3)ac
(4)同意(不同意);鼠兔挖洞翻到表层的土变得松散干燥易流失,一旦洞道坍塌,还会形成草地秃斑;鼠兔行为会让植被覆盖率降低(鼠兔挖土会覆盖原有草皮,让更多植物种类得以繁殖;鼠兔行为会让植物种类却更加丰富;鸟类物种多样性得以增加;有效控制了毒草的扩张,避免牛羊等误食中毒等)
(1)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2)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3)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捕杀某种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分类依据,能灵活地对动物进行分类。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七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七年级(下)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