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体育一至二年级同步训练题全套
人教版第八章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八章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优秀当堂检测题,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元信息2,单元分析2,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5,单元作业设计思路9,课时作业10,单元质量检测32,作业反馈机制33,作业设计评价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
作业主题:踢毽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1至2年级全一册)
设计单位:
目 录
一、单元信息 2
二、单元分析 2
(一)课程标准与学业质量要求( 2022版) 2
(二)教材分析 3
(三)学情分析 4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5
(一)单元学习目标 5
(二)课时学习目标 5
(三)单元作业目标 7
(四)课时作业目标 7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9
五、课时作业 10
第1课时作业 10
第2课时作业 12
第3课时作业 14
第4课时作业 16
第5课时作业 18
第6课时作业 20
第7课时作业 22
第8课时作业 24
第9课时作业 26
第10课时作业 28
第11课时作业 30
六、单元质量检测 32
七、作业反馈机制 33
八、作业设计评价 33
九、练习注意事项 34
《体育与健康》踢毽子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至2年级全一册P238-P239
年 级:二年级
单元名称:第八章 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踢毽子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二、 单元分析
(一) 《义 务 教 育 体 育 与 健 康 课 程 标 准 ( 2 0 2 2 版 ) 》 核 心 素 养 及 目 标 与 学 业 质 量 要求
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2022 版) 》核心素养及目标 要求
运动能力: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乐趣;获得踢毽子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 了解踢毽子的动作方法和应用方法,通过学习掌握盘踢技能, 发展拐踢等各项技能间的综合运用能力。
健康行为:在踢毽子练习中提高灵敏性、柔韧、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提升体育锻炼意识,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踢毽子的技能和运用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体育品德:通过踢毽子运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拍困难、坚持到底、积极合作精神与正确的胜负观。
2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学业质量要求
(1)能参与踢毽子为主的基本运动技能的练习,且踢毽子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在练习、展示或比赛中表现出充沛的体能。
(2)乐于参与踢毽子运动项目的活动和游戏,积极与同伴交流交往,融洽相处,运用情绪调控方法缓解展示或比赛中的紧张情绪。
(3)在踢毽子运动项目的展示或比赛中,能自信自强、坚韧不拔、积极进取、文明礼貌、尊重对手、诚信自律、公平公正,具有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正确看待比赛的胜负。
(二)教材分析
踢毽子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历史悠久,它简便易行,练习时不受时间、人数、场地、器材限制,利于推广普及,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运动使脚、腿、腰、颈、眼等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尤其对腿、脚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准确性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在二年级中推广踢毽子运动,学生通过学习踢毽子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到助推作用,非常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踢毽子是一项集发展下肢力量、平衡能力、灵活性、柔韧性等方面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是一项极好的运动。
根据“学情分析”的各方面可以看出,在小学二年级实施踢毽子教学,若能将抬腿、屈体、转身等动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融入到整个踢毽子的单元教学,并通过教学单元中课时的递进排列和一定课时数量的练习与积累,使学生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此外,踢毽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身体的活动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主动运动的态度,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从而为更快更好地学会各种踢毽子动作技术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安排了11课时,踢系绳毽子是踢毽子的入门环节,边走边踢悬挂毽子是在原地踢系绳毽子基础上的变化和提高,脚内侧单脚踢毽子切实感受踢毽子的运动状态,脚内侧对踢毽子便是在脚内侧单脚踢的基础上的提升,在之前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到连续对踢等,通过课堂和课后的练习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
(考核)。
二年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力度和空间感有待提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踢毽子的技术动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更要考虑周全。
在器材的选择上,根据踢毽子的技术动作特点和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个头稍大些的毽子,这类毽子的特点是毽身大,底座大,底座的加大可使毽子和脚接触的部位面积加大,这样在练习时可解决毽子踢不到的现象,增加有效练习时间。
主教材的课时安排上,同样根据踢毽子的技术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踢毽的相关内容,从空踢→踢系绳毽子→踢悬挂毽子→单腿踢毽→对踢毽子→拐踢→盘
拐组合→展示。在空踢环节主要安排学生沿直线做左右脚交替进行的“盘踢”重复练习,主要是练习踢毽子的基本动作技术并锻炼学生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为接下来的实物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踢系绳毽子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下肢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条件反射,也能解决毽子经常踢飞、踢远的现象,增加练习时间,提高练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接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主要采用了踢悬挂毽子的练习手段,这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同样为后面的单腿踢毽子和同伴互踢毽子及拐踢奠定扎实的基础。
根据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及动作发展规律制定出每课教学的重难点,循序渐进地采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攻坚克难,达成每课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1、生理特点
本单元主要是发展学生踢毽子的基本能力,踢毽子的动作技能发展主要受到下肢动作发展的影响。下肢肌肉群决定着学生踢毽的力量和持久的时间,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三大关节的自由度决定着学生的踢毽技术。从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发展结构来看,已从一年级时对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无意识、无法掌握 “踢”的接触点状态发展到对毽子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判断及时并能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的阶段,柔韧素质较好,但下肢力量薄弱,协调性仍待提高,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安排好辅助练习。
2、心理特点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接触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善于模仿,想象力丰富,但专注力仍需提高。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营造童趣、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同时在各种学、练、赛中进一步培养其耐受挫折的能力。
3、技术储备
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阶段已经初步接触过踢毽子这项运动,已初步建立起对踢毽子这项运动的动作概念,其学习兴趣的内在机制也同样形成,但还有部分学生对踢毽子尚无概念,接受起来较为缓慢,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单元学习目标与作业目标
( 一)单元学习目标
1.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乐趣;获得踢毽子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 了解踢毽子的动作方法和应用方法,通过学习掌握盘踢技能, 发展拐踢等各项技能间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在踢毽子练习中提高灵敏性、柔韧、协调等各项身体素质,提升体育锻炼意识,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踢毽子的技能和运用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3. 通过踢毽子运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拍困难、坚持到底、积极合作精神与正确的胜负观。
( 二)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方案共11课时,重点对技术及其组合进行教学,通过学、练、赛巩固、强化、提高踢毽子技能。
课时
学习主题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熟悉毽子特性练习及游戏
1. 知道踢毽子是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项目,能够说一说制作毽子的方法,并动手做一做。
2. 能够轻松地做出自主抛接毽子、两人互助抛接、多人互助抛接毽子动作,激发学生快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3. 发展身体柔韧性、协调性,锻炼膝、腰的灵活性。
第2课时
空踢练习
1. 轻松愉悦地参与体育活动,能独立自主模仿原地用脚内侧及脚外侧踢毽子的空踢动作。。
2. 发展身体柔韧性、下肢力量,提高体能。
3. 乐于重复练习,敢于展示自己踢毽子的动作。
第3课时
踢毽子:脚内侧
、脚外侧踢系绳和悬绳的大毽子
1. 懂得踢毽子对锻炼身体的作用,能做出用脚内侧、脚外侧踢系绳毽子动作。
2. 在小组内互助合作练习,提高脚击毽子部位的准确性及达到合适的击毽高度。
3. 在活动中与同伴友爱互助,遵守纪律,文明礼貌,
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第4课时
踢毽子:边走边踢系绳的大毽子
1. 进一步强化锻炼身体的意识,能做出边走边踢(内外侧) 系绳的大毽子的动作。
2. 独立完成练习,发展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
3. 乐于学习, 勇于展示自我,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5课时
踢毽子:自主抛踢练习+合作抛踢练习+尝试用脚内侧连续单踢大毽子练习
1. 在独立练习或小组练习中,初步了解自主抛踢及多人合作抛踢动作,尝试用脚内侧连续单踢大毽子。
2. 发展身体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手、脚、眼协调配合的能力, 掌握好踢毽子的合适高度。
3. 体会并分享踢毽子成功后的喜悦之情,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
第6课时
踢毽子:连续单踢大毽子练习
1.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进一步强化脚内侧踢大毽子的动作技能。
2. 发展身体柔韧性、协调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3. 在小组学习中,能相互交流踢毽子成功的感受。
第7课时
踢健子:脚内侧对踢大毽子
1. 能说出对踢大毽子的动作方法,初步了解踢大毽子动作技能。
2. 在小组合作练习中,发展反应能力、身体控制能力
, 提高对踢的稳定性。
3. 小组同伴相互交流对踢毽子成功的秘诀,培养团队
合作精神。
第8课时
踢毽子:连续对踢及比赛
1.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对踢大毽子的动作方法的学习。
2. 合作练习中,发展身体协调性、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 提高对踢的成功率。
3. 在小组比赛中,体验对踢毽子成功的喜悦之情,不
惧失败,培养良好的合作及竞争意识。
第9课时
踢毽子:拐踢
1. 独立完成或者互助完成拐踢练习,初步掌握拐踢的动作技能。
2. 在游戏练习中,发展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
3. 在学习中,刻苦练习,自尊自信,形成良好的体育
风貌。
第10课时
踢毽子:盘拐组合踢毽子
1. 熟悉两种踢大毽子的动作方法,巩固提高盘踢、拐踢的踢毽动作技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积极创新组合练习形式。
2. 通过独立完成练习,发展柔切、灵敏及手眼脚协调配合的身体素质。
3. 在学习中,坚持不懈,要有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并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第11课时
踢毽子:才艺展示
1. 能够享受运动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让80%左右的学生能够运用至少一种组合踢法。
2. 在才艺展示中,提高心肺功能、下肢力量、反应速度和身体控制能力。
3. 勇于展示自我,克服困难,在展示中培养良好的自
信心, 提高心理素质。
(三)单元作业目标
1. 能够进一步理解踢毽子动作方法与应用方法,进一步提高盘踢、拐踢以及组合动作的熟练程度,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与拓展,同时能够在游戏和比赛中运用所学的基础技能,了解踢毽子运动的锻炼价值。
2. 通过作业练习,发展学生盘踢、拐踢以及组合动作的能力,提高协调性、反应力、柔韧性、灵活性、集中注意力等各项身体素质, 提升体育锻炼意识,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踢毽子的技能和运用及控制情绪的能力。
3. 在练习中,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自尊、自信、养成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参与运动锻炼的行为。
(四)课时作业目标
课时
作业目标
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
第 1 课时
1. 自主或亲子练习单人、多人抛接毽子练习,发展身体灵活性、协调性,提高手眼配合默契程度。
2. 培养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
知识类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2 课时
1. 巩固模仿空踢(盘、拐)技术动作。
2. 乐于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3.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练氛围。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3 课时
1. 巩固脚内侧、脚外侧踢系绳和悬绳毽子动作,使95%
的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2. 通过自主及与家人的合作练习,提高身体灵活性及手
、脚、眼协调配合能力。
3. 在亲子练习过程中,体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4 课时
1. 巩固边走边踢脚(内外侧)系绳大毽子的动作,90%
的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2. 通过自主练习,提高关节灵活性及手、脚、眼协调配合的能力。
3. 乐于学习,勇于向家人展示学习成果,养成积极进取
精神。
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5 课时
1. 巩固自主抛踢练习、合作抛踢练习(与家人合作),初步尝试用脚内侧连续单踢大毽子。
2. 通过练习,发展身体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手、脚、眼协调配合的能力。
3. 体验踢毽子成功后的喜悦之情,形成正确的胜负观。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6 课时
1. 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大毽子的动作练习,90%的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2. 发展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及动作的连贯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
3. 能向家人说一说踢毽子练习的收获,养成良好的练习安全意识。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7 课时
1. 巩固对踢系绳大毽子的动作,尝试用脚内侧对踢大毽子。
2. 通过合作练习,提高关节灵活性及手、脚、眼协调配合的能力。
3. 和家人交流对踢毽子配合成功的秘诀,培养练习的自
律性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技能类体能类
课后复习
第 8 课时
1. 再次巩固提高脚内侧连续对踢大毽子动作技能。
2. 通过合作练习,提高关节灵活性及手、脚、眼协调配合能力
及身体的控制能力。
3. 和家人比一比对踢毽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
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知识类体能类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9 课时
1. 通过视频学习,进一步练习拐踢的动作方法, 95%的学生掌握要领。
2. 通过练习,发展柔韧、灵敏、平衡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3. 面对学习困境,不害怕,不胆怯,坚持练习,养成良好的体育品格。
知识类体能类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10 课时
1. 继续巩固两种踢大毽子的动作方法,自主创新组合方式
2. 通过练习,发展柔切、灵敏及手眼脚协调配合的身体素质。
3.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与同伴形成良
好的社会关系。
知识类体能类技能类
课后复习
第 11 课时
1. 启发学生展示自主创新后的组合踢法,提高动作连贯性,鼓励学生创新踢法。
2. 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及身体控制能力。
3. 勇于向家人展示自我,克服困难,形成良好的心
理素质。
知识类体能类技能类
课后复习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一)政策引领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健康第一,教会,勤练,常赛”为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水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入研究作业功能,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建立和完善体育家庭作业制度,提高体育作业的管理水平。
(二)精准设置
建构结构化作业模式, 形成梯度作业, 遵循学生认知及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内容,保障一定的运动负荷,面向全体学生。构建闭合的作业体系,结合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层次化作业目标为引领,以任务驱动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活动,建立作业回收机制,提高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质量。
(三)立体评价
依据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情境等实际情况,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健全综合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结合踢毽子作业实施特点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标准,课时作业评价、单元作业检测与课堂单元检测相结合,并及时向学生提供个人学习情况信息,帮助学生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有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和程度。
(四)信息支撑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于作业活动中,通过视频二维码让学生直观了解动作方法,利用平台发布家庭作业内容和提交回收学生学练成果。
,
,
五、课时作业设计
第1课时
1、作业内容
熟悉毽子特性练习
2、场地器材
场地:室内或室外
器材:毽子1个 瑜伽垫1个 智能手机或电脑设备1部
3、作业任务
初 级
抛的起,接得住
中 级
抛的稳,接的准
高 级
完成不同方式的抛接。
4、重、难点
重点:轻松抛接大毽子
难点:接毽子的时机准确
学练环节
学练内容、方法、建议
资源信息获取
轻松入课
慢跑热身,正压腿、侧压腿练习。
精彩学练
精彩学练1:自主抛接大毽子
动作方法:将毽子单手或双手向上抛出,约1—2米 再由单手或双手将毽子接住。可创新多种抛接方法,如转圈抛接,胯下抛接,背后抛接等。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自抛自接10次/组,共3-4组。
注意事项:抛的力度适中,方向可控。
精彩学练2:两人或多人互抛互接练习
动作方法:将毽子单手或双手向同伴抛出,再由同伴单手或双手将毽子接住。可创新多种抛接方法,如转圈抛接,胯下抛接,背后抛接等。
练习建议: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合作抛接10次/组,共3-4组。
注意事项:力度适中,方向准确,反应迅速。体能拓展:(每个项目选1项,量力而行) 力量:站立推墙,平板支撑,半蹲起
柔韧:双脚站立压腿,坐位体前屈,单脚支撑压腿两腿交换。
平衡:单脚支撑平衡,沿地面缝隙线走,燕式平衡 。
跳绳:花式跳绳。
学练 1
学练 2
体能拓展
放松整理
5、作业时间与运动负荷预测
作业练习时间
运动负荷预测
热身活动: 8-10分钟
练习时间:20分钟
放松时间:3-5分钟
练习密度预测:70%—80%
平均心率:140次左右/分
最高心率:170次左右/分
6、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
等级评定
练习时间
A(≥25分钟)
B(≥20分钟)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十二章 轮滑精品同步测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元信息,单元分析,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作业设计思路,单元作业准备,课时作业,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体育与健康 二年级上册 《足球》,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元信息2,单元分析,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3,单元作业设计思路7,练习注意事项8,作业反馈机制8,课时作业8,单元质量检测3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体育人教版一至二年级第五章 体操类活动第四节 跳绳精品精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元信息,单元分析,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作业设计思路,课时作业,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