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体育三至四年级习题整套
人教版 体育与健康 四年级上册 《韵律活动与舞蹈》(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体育与健康 四年级上册 《韵律活动与舞蹈》,共8页。
体育与健康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人教版单元名称基本信息体育四年级第一学期韵律活动与舞蹈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名称□重组单元序号对应教材内容123韵律操基本步伐与手型秧歌基本舞步练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课时信息集体舞:秧歌垫步舞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属于“水平二运动技能——韵律活动和舞蹈”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和能力。1.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乐于参加新的体育活动。2.基本掌握并运用韵律操的基本步伐和手型,能尝试创编小动作组合。3.在韵律活动和舞蹈练习中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4.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开朗的性格,能与同伴互相配合的集体意识。(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价值韵律活动和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动作进行身体练习的锻炼方式,融音乐、舞蹈和体操为一体。经常参加此项活动对于正在生长发育迅速期的小学生来说,可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对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良好的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意义。
2.教材的设计思路韵律活动和舞蹈学习内容主要包含律动组合、舞蹈基本动作、集体舞和韵律体操等内容。水平二教学内容是在水平一律动组合的基础上,通过舞蹈基本动作、集体舞等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并能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动作进行一些小的组合动作的创编,既增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在小组合作与创编中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3.教材搭配建议学生在掌握韵律操基本动作和知识之后,鼓励学生采用集体合作的形式进行小动作组合的创编,通过小组展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大脑发育正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学生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主体转变,如果正确引导 ,他们的综合能力将得到快速的提高,个性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乐于向同伴展示技术动作。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由于心理因素的原因,该阶段的学生也有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三、单元学习与作用目标(一)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对韵律活动和舞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2.技能目标:能随音乐节奏完成律动活动的学习,做到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自然,具有良好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敢于在同伴间进行展示。3.情感目标:对韵律活动和舞蹈感兴趣,乐于反复和创造性地进行练习,具有良好的同伴合作意识,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
(二)课时学习目标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韵律操的基本知识,对基本步伐和手型有正确的动作概念。第一课时 2.掌握韵律操基本步伐和手型,并能合作进行动作组合。3.通过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1.了解秧歌舞蹈的基本舞步和及基本知识,了解秧歌舞蹈的健身价值。第二课时 2.掌握秧歌舞蹈的基本舞蹈,并能合作创编动作组合。3.通过合作练习,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品德。1.了解秧歌舞集体舞蹈组合动作,通过学练提升学生对秧歌舞的认识。第三课时 2.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3.通过学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的心态,提升生活适应能力。(三)单元作业目标1.通过韵律操基本步伐和手型及秧歌舞基本动作和集体舞的作业练习,增强学生对韵律活动和舞蹈的兴趣与爱好,能通过自主练习、合作探究中途径综合运用所学技术动作,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作业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在练习中,形成自信、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养成乐观性格和健康心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四)课时作业目标课时作业目标作业类型 作业功能1.通过练习,掌握韵律操的基本步伐和手型2.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能类技能类第一课时3.通过与家长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家庭健身氛围1.通过练习,掌握秧歌舞的基本步伐2.提升动作的熟练程度,发展学生的身体灵敏性、体能类第二课时 协调性和速度。3.通过自主与合作练习,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培课后复习技能类养学生的学习兴趣。1.通过秧歌舞集体舞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2.在秧歌舞蹈练习过程中发展学习的协调、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体能类技能类第三课时3.通过与家长的合作,营造良好的家庭健身氛围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及学情。2.在《课程标准》、学情等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研读《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制定评价标准与评价手段(课时、单元)五、课时作业第 1课时1.作业内容作业 1:肩关节柔韧性练习练习方法:手扶一定高度物体体前屈压肩。练习建议:物体的高度因人而异。15次/组,共 4组。注意事项:注意身体姿势,下压时保持手臂、两腿伸直。作业 2:下肢柔韧性练习练习方法: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家长帮助下压。练习建议:初期练习时,下压幅度因人而异。20秒/组,共 4组。注意事项:下压时注意保持身体姿态,不屈腿。作业 3:转向跳练习方法:双脚并拢向上跳,跳起后转向 180°着地,身体与双手要维持平衡,可向左与向右跳。练习时需家长在旁边注意保护,也可与家长一起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强度因人而异。10次/组,共 2组。注意事项:注意练习时安全。作业 4: 直臂俯撑练习练习方法:俯卧,两腿并拢,两臂直臂支撑于地面,保持胸部、腰部、腹部和腿部收紧。
练习建议:次数、强度因人而异。女生:10秒/组,3组;男生:20秒/组,3组。注意事项:身体呈一直线保持平衡。2.时间要求20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锻炼态度好。1.肩关节、下肢柔韧性、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锻炼态度较好。 √自评转向跳及与家长合作练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锻炼态度一习的动作规范性 般。□互评□师评√家长2.动作技能的协调性待提高: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锻炼态度差。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着本节课的作用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和与家长合作练习等途径,了解肩关节、下肢韧带、转向跳等练习在韵律操运动中的运用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意识,在发展学生柔韧、协调及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同时,巩固课上所学内容,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第 2课时1.作业内容作业 1: 复习本次课所学的秧歌舞基本动作练习方法: 动作方法同课堂所学。练习建议: 单个动作练习 10次/组,共 2组。注意事项: 练习时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如有条件可对照镜子进行。作业 2:弓箭步纵跳练习方法:以弓箭步姿势开始,垂直跳起。以开始姿势落地,重复练习。然后交换双腿位置练习。练习时,后腿膝关节不接触地面,重复时无停顿,双手摆动协助双腿用力练习。练习建议:次数、强度因人而异。10次/组,共 2组。
注意事项: 注意上下肢协调用力。作业 3: 腰腹部柔韧性练习练习方法:体前屈手握脚踝,尽量使头、胸、腹与腿相贴。保持 5 秒钟以上。练习建议: 保持时间因人而异。3组/人。注意事项: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体前屈时膝盖不要弯曲。作业 4:平衡练习:脚尖站立练习方法:双脚尖站立,两臂侧平举,并从一数到十。练习建议:个人能力强者,可以增加练习难度:双脚尖站立平稳后,改为单脚尖练习。5组注意事项:保持身体的稳定性。2.时间要求20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秧歌舞基本动作、弓箭步交换跳、体前屈及 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动作稳定性好。 √自评脚尖站立等动作的规 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动作稳定性较好。 □互评范性 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动作稳定性一般。 √师评2.动作技能的协调、稳 待提高: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动作稳定性差。 √家长定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着本节课的作用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的自主练习等途径,了解腰腹部柔韧性、身体平衡性及弓箭步交换跳等练习在韵律活动和舞蹈运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在发展学生柔韧、协调及速度等身体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秧歌舞单个动作内容,为下次课组合练习做好准备。第 3课时1.作业内容作业 1: 复习课上所需秧歌舞组合动作,尝试与家长一起进行练习。
练习方法:动作方法同课堂所学。可将练习视频上传班级群。练习建议: 在个人练习基础上,教会家长基本组合动作,与家长一起练习。练习时间 10分钟。注意事项: 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作业 2: 计数跳绳练习练习方法:双脚跳或左、右脚交换跳均可。中途绳绊脚,可继续进行,但该次不予计数。练习建议:50次/组,共 1组。注意事项:注意运动着装和选择平坦场地。作业 3: 灵敏练习:十字跳练习方法:双脚并拢依次向前、后、左、右跳,落地后掌握平衡。练习建议:次数、强度因人而异。1分钟/组,2组。注意事项:注意跳跃时的节奏。作业 4:触摸练习练习方法:与家长一起练习。规定在一定范围内用手触摸对方肩部,可以利用步法移动躲闪。练习建议:活动范围因人而异。注意事项:注意选择空旷场所进行练习。2.时间要求20分钟3.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形式1.秧 歌 舞 的 组合、跳绳、十字跳等动作规范性2.动作协调、连贯优秀:身体姿态协调,动作熟练,能达到规定要求。良好:动作正确,动作较连贯,能较好达到规定要求。□自评□互评及格: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能基本达到规定要求。 √师评待提高:动作较正确,动作不连贯,达到规定要求困难。 √家长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课作业围绕着本节课的作用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进行设计,学生通过
的自主和与家长共同练习等途径,了解跳绳、十字跳及触摸练习等练习在韵律活动和舞蹈运动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在发展学生灵敏、协调、下肢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进一步巩固课上所学秧歌舞组合动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六、单元质量坚持作业(一)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内容1.1分钟跳绳评价方法:每位同学一次测试机会,根据所跳次数确定参加。评价标准:等级优秀良好115合格45待提高44以下48以下男女127以上135以上达标11949动作完成较好, 动作完成一般, 动作完成差,上上下肢基本能协 上下肢协调性一 下 肢 协 调 性 不调用力,有位移, 般,位移较大, 好,位移大,失动作完成好,上下肢协调用力,位移小,失误少技评有少许失误失误较多误多2. 集体舞:秧歌垫步舞评价方法:受试者五人一组,跟随音乐进行考核。每位同学一次测试机会,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技评。评价标准: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动作较规范,身体姿 动作基本规范,身体态和协调性较好,动 姿态和协调性一般,作较连贯流畅,动作 动作连贯流畅性一和音乐较协调,表现 般,动作和音乐协调动作规范,身体姿态和协调性好,动作连贯流畅,动作和音乐协调,表现力好。不能熟练完成动作或动作错误较严重。技评力较好。基本一致。(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对应学习水平理解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序号 类型难度来源完成时间了解应用12实践实践1、22、3√√中等中等体测选编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