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紧急情况下,一名重伤者接受了少量A型血和少量B型血后未出现异常反应,则该伤者的血型是( )
A. AB型 B. A型 C. B型 D. O型
2. 夏天,人在无防护措施的河中游泳时,易发生溺水事故;冬天,人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用木炭或天然气取暖时,易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溺水和一氧化碳中毒分别会阻碍人体气体交换过程中的( )
A. 肺通气、肺的换气 B. 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C. 肺通气、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组织换气
3. 冠状动脉是专门为心肌供血的血管(如图)。冠状动脉硬化或者管腔变窄等可致使心肌缺血,这往往会引起心绞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管扩张,减轻患者症状。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供能不足、代谢废物积累
B. 药物在舌下含化后,由舌下静脉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C. 静脉血管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心肌泵血负荷
D. 冠状动脉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为心肌提供充足养料
4.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情况如图,其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判断顺序是( )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5. 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制剂后会出现皮疹、胸闷、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发生休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制剂相当于抗体 B. 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C. 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D. 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接种
6. 某肾炎患者检查尿液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此人肾脏中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 肾小球 B. 肾动脉 C. 肾小囊 D. 肾小管
7. 在“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实验中,琪琪同学利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升)
30
30
30
30
温度上升(℃)
2.2
1.4
3
1.1
A. 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 B. 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再测量水温
C. 同质量的以上食物,大米中能量最多 D.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进行重复实验
8.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命观念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B. 左心室的肌肉壁厚、收缩有力,有利于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
C. 肺泡数量多、壁薄,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D. 虹膜内的平滑肌控制瞳孔的开大和缩小,有利于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9.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中学生践行这一主题,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行为是( )
A. 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龙头 B. 垃圾等废弃物按标识分类投放
C. 外出就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D. 出行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1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相关实验中,设计并实施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乙组实验中,淀粉糊的加入量应修改为1mL
B. 乙组实验中,应将1mL唾液修改为2mL清水
C. 37℃时,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 往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碘液后,变蓝的是甲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11.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贯穿着整个人体,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图甲)。图乙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结构与其周围毛细血管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血液只能从①流向②,③流向④,这是因为心脏结构中有 ______ 。
(2)甲图中,血液从②出发,经过 ______ (填字母)处毛细血管后,变成了静脉血,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3)乙图中,若M是肺泡,经过N过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明显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降低,则N表示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中的 ______ 。
(4)乙图中,若M是肾小管,正常情况下不能被N过程重吸收的物质是 ______ 。
(5)乙图中,若N为胰岛素,则M代表的内分泌腺是 ______ 。
12. 上课时,我们能边看黑板边听课,还能边记笔记边思考,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机体的调节作用。回答下列与调节相关的问题:
(1)看黑板时,黑板上的文字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后,在 ______ 上形成物像,这些物像信息再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处理后形成视觉,你才能看到黑板上的内容。能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 。
(2)从老师的声音到听觉形成需经过: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位听神经→听觉中枢。反射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听觉的形成不是反射,是因为该过程没有经过 ______ 这两个结构。
(3)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同学会马上起立,这一过程属于 ______ 反射。同时会出现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现象,由此推测,这个过程除了神经调节外,还有 ______ 。
13. 水约占成年人体重的60%,参与物质运输和细胞生命活动等。如图是某健康成年人一天24小时水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通过饮食摄入的水,主要在消化管的 ______ 被吸收进入血液。
(2)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其中一小部分水进入肺泡,经呼吸排出,大部分水回到心脏的 ______ 。
(3)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 ______ ,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4)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了尿液,请完善尿液排出体外的概念图(用“结构名称”和“→”表示):肾小管→肾盂→ ______ →体外。
(5)人体中少量的水通过皮肤的 ______ 分泌汗液排出体外。
14.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12月,国务院连发10条防疫政策,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管控逐步全面放开。但接种疫苗配合有效的个人防护,仍是当前预防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手段。
材料二:新冠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后,很多人“阳了”,而做出这一准确判断的关键环节就是新冠病毒检测,常用到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两种方法。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如图甲)。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属于新冠肺炎的 ______ ;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疫苗”措施属于 ______ 。
(2)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灭活疫苗属于 ______ ;小明在注射疫苗后的第二天还是感染了新冠,这是因为其体内还没来得及产生足够的 ______ 。
(3)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判定他的检测结果为 ______ 性。
15. 2023年第34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活动主题为: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过去几十年,我国儿童的超重肥胖率逐年持续上升,儿童超重肥胖直接威胁到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小胖”长大后很有可能变成“大胖”,增加成年后罹患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材料二:均衡合理的膳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湖北省《中小学生营养配餐指南》中建议:食物多样,常吃适量的奶、鱼、禽、蛋和瘦肉。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合理选择零食。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材料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脏搏动有力,增加血管弹性,消耗体内的脂肪,减轻心脏的压力,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1)儿童少年要常吃适量富含 ______ 的奶、蛋、鱼、瘦肉等食物,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2)人类食物中的“三大产热营养素”都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人体中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有 ______ 。
(3)从“科学食养”的角度,你可为“小胖”提出的建议是: ______ ;结合材料三你还能为肥胖人群提出的建议是: ______ 。
(4)一个肥胖患者近期出现头晕、头胀等症状,自我诊断后服用降压药厄贝沙坦片(一种处方药),这种做法正确吗?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 。
16. 2023年3月21日是第21个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良好睡眠,健康之源!提倡公众重视睡眠,养成规律且充足的睡眠习惯。
(1)科研人员通过比较不同睡眠状况幼鼠的生长情况,探索充足睡眠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意义。结果如图所示:
①睡眠不足组的幼鼠体重明显偏低,原因是睡眠不足导致了幼鼠垂体分泌 ______ 的量减少,进而导致幼鼠生长缓慢。
②据图乙中 ______ 量的变化,可以推测幼鼠抗病能力也会显著下降;而幼鼠的供氧能力也会因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不足而下降,这些也会限制其生长发育。
(2)为研究睡眠不足对智力的影响,科研人员还随机选了2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在睡眠不足和正常作息状态下进行同一项智力训练,记录他们实验前后该项智力测试得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实验前得分
24小时后得分
56小时后得分
睡眠不足组
74
76
73
作息正常组
69
73
82
①为了排除偶然性及个体差异,其中智力测试得分应该取该组成员的 ______ 。
②睡眠不足组训练效果明显低于正常作息组,说明 ______ 。
(3)通过上面的探究,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重要阶段的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可见,题干中,紧急情况下,一名重伤者接受了少量A型血和少量B型血后未出现异常反应,则该伤者的血型是AB型,不会是A型、B型、O型。
故选:A。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A、B凝集原的不同,将血型分为O、A、B及AB血型。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ABO血型的输血关系。
2.【答案】C
【解析】解:当人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阻碍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致人体缺氧而死亡。所以人一旦溺水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主要是因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受阻。一氧化碳中毒影响了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气进入血液后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但是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很多,以至于氧气运输量过少,运输一氧化碳较多,导致人体中毒。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的换气)四个环节。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全过程。
3.【答案】B
【解析】解:AD、心脏的血液供应靠冠状动脉,血液从冠状动脉出发,进入心脏内的毛细血管网,为心脏肌肉运来氧气和养料,运走心肌细胞产生的废物;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被斑块堵塞、官腔变窄时,因血液流动受阻,会造成心肌细胞暂时性缺血、缺氧,而引起心绞痛。AD正确
B、给心梗患者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B错误
C、冠状动脉扩张能够使血流量增加,为心肌提供充足养料。C正确
故选:B。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人体内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冠状动脉内膜上,在冠状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掌握人体的循环生理活动的知识。
4.【答案】D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a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则是静脉;b是连通于最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则是毛细血管;c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则是动脉,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判断顺序是c、a、b,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知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解答此题要掌握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5.【答案】B
【解析】解:A、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侵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结合分析可知,在过敏反应中,青霉素制剂相当于抗原。A错误。
B、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过敏反应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B正确。
C、免疫对人体并不总是有益的,免疫功能也不是越强越好,如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到体内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所以,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免疫防御功能过强。C错误。
D、预防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接触到过敏原。D错误。
故选:B。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过敏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的免疫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6.【答案】A
【解析】解: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故A正确。
故选:A。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熟记尿液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各结构和功能。
7.【答案】C
【解析】解:A、在对照实验中,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为保证单一变量,每组食物燃烧前的水温应该保持相同,A正确;
B、为了避免实验误差,每组食物必须燃烧完全后测量水温,B正确;
C、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同样质量的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只有核桃仁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同样体积的水升温最高,所以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C错误;
D、实验过程中会存在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D正确。
故选:C。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
8.【答案】D
【解析】解: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故A正确。
B、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血液路线最长,需要的压力最大,所以左心室壁最厚且收缩有力,有利于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故B正确。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气体交换,故C正确。
D、人能够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D。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普遍存在的。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9.【答案】C
【解析】解:A、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水龙头,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垃圾等废弃物按标识分类投放,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浪费资源,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行为,C符合题意;
D、外出尽量不用私家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行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
本题考查了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选项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解:A、此实验的变量为唾液,除唾液外其他条件都应该一致,因此,乙组实验中,淀粉糊的加入量应该就是2mL,错误;
B、乙组实验中,应将1mL唾液修改为2mL清水,与甲组形成对照实验,正确;
C、37℃时,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错误;
D、往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碘液后,变蓝的是乙组。甲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乙组淀粉分解不彻底,遇碘液变蓝,错误。
故选:B。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及淀粉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房室瓣 A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尿素 胰岛
【解析】解:(1)甲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之间有房室瓣,保证了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2)甲图中,血液由②左心室出发,经主动脉到达A组织细胞的毛细血管处,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3)若M是肺泡,经过N过程后,血液中氧气含量明显增加,二氧化碳含量明显降低,则N表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即人体的气体交换过程中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4)乙图中,若M为肾小管壁,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可以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和大部分水、少量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少量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图示中N过程即为重吸收过程,不能被重吸收的物质是尿素。
(5)N胰岛素是由人体的内分泌腺M胰岛分泌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故答案为:
(1)房室瓣。
(2)A。
(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4)尿素。
(5)胰岛。
图甲中:A头部及上肢处的毛细血管;B肺部毛细血管;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
图乙中:M是某结构,右侧为毛细血管,N为由M到毛细血管血液的某生理过程。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需要我们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2.【答案】视网膜 神经元(神经细胞)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复杂(条件) 激素调节
【解析】解:(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接触,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多种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因此能进行信息处理的大脑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构成。听觉的形成不是反射,是因为该过程没有经过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两个结构。
(3)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同学会马上起立,这个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属于复杂反射。肾上腺素有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的作用。肾上腺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肾上腺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相关部位,并参与调节相关生命活动,这种调节过程叫做激素调节。因此,上课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同学会,同时会出现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现象,这是由于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由此推测,这个过程除了神经调节外,还会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故答案为:
(1)视网膜;神经元(神经细胞)。
(2)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复杂(条件);激素调节。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构成。
(3)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4)反射包括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解答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解答。
13.【答案】小肠 左心房 能量 输尿管→膀胱→尿道 汗腺
【解析】解:(1)人体通过饮食摄入的水,可以在人的胃和小肠中通过吸收作用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
(2)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其中一小部分水进入肺泡,经呼吸排出,大部分水回到心脏的左心房。
(3)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
(4)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5)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
故答案为:
(1)小肠
(2)左心房
(3)能量
(4)输尿管→膀胱→尿道
(5)汗腺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解答此类要注意正确识图,联系相关知识作答。
14.【答案】病原体 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抗体 阴
【解析】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所以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属于新冠肺炎的病原体。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接种疫苗”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从免疫角度分析,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灭活疫苗属于抗原;小明在注射疫苗后的第二天还是感染了新冠,这是因为注射疫苗后要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体内还没来得及产生足够的抗体。
(3)仅质控区出现一条红色带条为阴性。若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乙所示,仅质控区出现一条红色带条可以判定他的检测结果为阴性。
故答案为:(1)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
(2)抗原;抗体
(3)阴
保护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体与生俱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叫做非特异性免疫;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15.【答案】蛋白质 胆汁、肠液、胰液 均衡合理膳食(其他符合题意即可) 参加体育锻炼 不正确,处方药是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能随意服用(其他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解:(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常吃适量富含蛋白质的奶、蛋、鱼、瘦肉等食物,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2)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可以把脂肪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肠液和胰液。
(3)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六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不少也不多,比例适当),与身体的需要要保持平衡。所以,从“科学食养”的角度,为“小胖”提出的建议是均衡合理膳食;结合材料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能够消耗体内的脂肪”,故还能提出的建议是:参加体育锻炼。
(4)处方药需要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适用于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所以,肥胖患者近期出现头晕、头胀等症状,自我诊断后服用降压药厄贝沙坦片(一种处方药),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处方药是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能随意服用(其他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2)胆汁、肠液、胰液
(3)均衡合理膳食(其他符合题意即可);参加体育锻炼
(4)不正确,处方药是按医嘱服用的药物,不能随意服用(其他符合题意即可)
1、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肥胖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可能导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膳食结构不合理,喜食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静坐时间长,运动锻炼不足等。所以,坚持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控制高脂、高糖类食品的摄入,按时体检,这些都是很好的预防肥胖疾病和减肥的方法。
本题考查了合理营养、食物的消化过程、安全用药等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6.【答案】生长激素 白细胞 平均值 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我们要合理睡眠、益智健体
【解析】解:(1)科研人员通过比较不同睡眠状况幼鼠的生长情况,探索充足睡眠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意义。结果如下:
①从图1曲线可见睡眠不足组的幼鼠体重明显偏低,原因是睡眠不足导致了幼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的量下降,进而导致幼鼠生长缓慢;
②据图2中白细胞量的变化,可以推测,幼鼠抗病能力也会显著下降;而幼鼠的供氧能力也会因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不足而下降,这些也会限制其生长发育。
(2)为研究睡眠不足对智力的影响,科研人员还选取20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分别在睡眠不足和正常作息状态下进行同一项智力训练,记录他们实验前后该项智力测试得分,结果如表格所示。
①为了排除偶然性及个体差异,其中智力测试得分应该取该组成员的平均值。
②睡眠不足组训练效果明显低于正常作息组,说明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3)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见,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出现生长缓慢;血液中的白细胞低于正常睡眠者,会导致抵抗了下降易患病;睡眠不足会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量低于睡眠正常组,导致携氧能力下降。综上所述,我们要合理睡眠、益智健体。
故答案为:
(1)①生长激素;②白细胞;
(2)①平均值;②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3)我们要合理睡眠、益智健体。
(1)实验设计时应注意遵循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原则,实验过程要遵循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2)分析图1可见:睡眠不足组幼鼠体重增长比睡眠正常组明显慢。图2分析可见:睡眠正常组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睡眠不足组,睡眠不足组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量也低于正常睡眠组;睡眠正常组的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明显高于睡眠不足组。分析表格数据可见:睡眠正常组的智力与睡眠不足组的智力在56小时后出现差异,睡眠不足组的智力低于正常组。据此解答。
理解激素调节的作用及健康的生活的必要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