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作业ppt课件
展开1. 依据“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我们应该站在下列什么地方才能看得最远 ( )A.内蒙古高原上 B.中西伯利亚高原上C.印度德干高原上 D.珠穆朗玛峰上
知识点1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D 依据“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我们应该站在珠穆朗玛峰上才能看得最远。因为珠穆朗玛峰海拔是8 848.86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被誉为“地球之巅”。
亚洲中部雄踞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许多大河从这里发源。下面是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图甲)和沿80°E地形剖面图(图乙)。读图,完成2—3题。2. 亚洲总的地势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南北低 D.中部高、东西低
2.A 读图可知,无论从东西方向,还是从南北方向,亚洲中部都比较高,因此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3. 根据亚洲的地势特点,推断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
3.A 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受地势影响,由中间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
4. [2021陕西咸阳月考]下列平原不属于亚洲的是 ( )A.恒河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华北平原D.亚马孙平原
4.D 亚洲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主要的平原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恒河平原等。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故选D。
亚洲河流众多,大部分河流注入周边的海洋,如北冰洋、印度洋等,也有部分河流最终并不会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这些河流被称为内流河。据此完成5—6题。5. 下列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 )A.叶尼塞河B.恒河C.长江 D.印度河
5.C 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恒河和印度河注入印度洋,长江注入太平洋。故选C。
6. 亚洲中西部多内流河的原因是 ( )①深居内陆 ②气候干旱 ③地形崎岖 ④沙漠广布A.②③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6.C 亚洲中西部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故许多河流没有流入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戈壁中,或者注入内陆湖泊,成为内流河。
亚洲面积广大,自然地理环境复杂,而且不同地区气温和降水情况差异显著。同一时刻,有的地区冰封千里,有的地区高温炎热,有的地区干燥无雨,有的地区则雨水连连。据此完成7—11题。7. 亚洲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环境最复杂的大洲,这是因为( )①纬度范围广,经度跨度大 ②四面均濒海洋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④大部分地处高纬地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知识点2 复杂的气候
7.B 亚洲北、东、南三面临海,大部分地处中纬度地区。②和④说法错误,故选B。
8.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类型复杂多样 B.类型单一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季风气候显著
8.B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B项叙述错误,故选B。
9. 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亚洲不具有的是( )
9.C 读图可知,A是热带雨林气候,B是热带季风气候,C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是地中海气候。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C项不正确,故选C。
10. 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地——地中海气候B.②地——热带草原气候C.③地——热带沙漠气候D.④地——热带季风气候
10.A 图中数字①至④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A。
11.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11.B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中西部地区距海遥远,因此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温低,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据此完成12—13题。12. 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B.亚洲的西部和南部C.亚洲的北部和东部D.亚洲的南部和北部
12.A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处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13. 季风气候区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为 ( )A.寒潮B.旱涝C.霜冻D.泥石流
13.B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读亚洲地图,完成1—2题。1. 图中A表示的河流和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A.印度河、印度洋 B.黄河、太平洋C.叶尼塞河、北冰洋 D.湄公河、太平洋
1.C 图中A表示的河流是叶尼塞河,最终注入北冰洋。
2. 对图中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世界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B.②是乌拉尔山脉C.③是世界陆地最低处——死海D.④是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2.D 读图可知,图中①为阿拉伯半岛;②是大兴安岭;③是里海;④是贝加尔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七大洲面积分别是亚洲约4 400万千米2、非洲约3 000万千米2、北美洲约2 400万千米2、南美洲约1 800万千米2、南极洲约1 400万千米2、欧洲约1 000万千米2、大洋洲约900万千米2。世界各大洲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读图,完成3—4题。
3. 全球陆地平均海拔更接近于亚洲的原因是 ( )A.亚洲面积大,且平均海拔高B.亚洲面积小,起伏小C.全球陆地绝大部分在亚洲D.全球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在亚洲
3.A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且平均海拔高,在全球平均海拔计算中占的比重大,所以全球陆地平均海拔更接近于亚洲,A对;亚洲面积广大,地面起伏大,B错;亚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C错;全球陆地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在亚洲,与全球陆地平均海拔关系不大,D错。
4. 亚洲有“地球之巅”之称的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处——死海湖面,说明亚洲地形具有的特征是 ( )A.平均海拔高B.平均海拔低C.地形复杂多样D.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4.D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海拔为-415米,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这说明亚洲的地形具有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的特征。
[2021山东东营期中]读亚洲地势与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 图中甲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
5.A 图中甲大洋是太平洋,乙大洋是北冰洋,丙大洋是印度洋。
6. 下列河流注入丙大洋的是 ( )A.长江 B.黄河C.印度河 D.鄂毕河
6.C 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7. 关于北美洲气候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B.季风气候显著C.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D.气候复杂多样
7.D 据图可知,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季风气候显著,非洲气候类型关于赤道呈南北对称分布。
8. 导致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 D.季风
8.C 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导致太平洋的水汽不能深入内陆。
因距海遥远,周围又被其他内陆国包围,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但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乌兹别克斯坦又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据此完成9—10题。
9. 推断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B.常年温和湿润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炎热干燥
9.A 由材料可推断,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小。
10. 农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产业,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其有利的条件是 ( )①降水充沛 ②雨热同期 ③光照充足 ④灌溉便利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D 乌兹别克斯坦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因而盛产棉花。故选D。
11. [2021山东临沂模拟]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序号为 ,是 。 (2)由于亚洲中部地势 ,形成序号⑨所代表的 气候。 (3)我国东南沿海与阿拉伯半岛基本处于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的 气候,原因是 。这种气候分布地区容易发生 灾害。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图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设色地形图,比一比哪组找得快,找一找,东西高中部低,贝加尔湖,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评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亚热带雨林,北冰洋沿岸,第2课时亚洲的气候,第二节自然环境,学习目标,亚洲气候的特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