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比较说课ppt课件
展开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比 较》。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比 较》。本节课主要内容是 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大于、小于、等于号的含义,用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样多”。其中演示应用了蜜蜂采蜜这个情境,生动地展现“一一对应”的关系,让学生初步认识“同样多”,然后再通过学具操作进行强化,加深学生对“同样多”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讨。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理解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形成比较能力。3.经历比较的过程,获得一些数学经验。
理解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掌握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形成比较能力。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一)、导入新课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游戏法导入、主题图导入法等。游戏法导入: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认识了6个数字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个数字宝宝抢读游戏,第一个举起小手的机会就是你的。准备好了吗?师出示数字卡片,生抢读。师评价学生:数字宝宝说,“小朋友们真能干!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为了奖励你们,我请你们去看蜻蜓和漂亮的花朵,在那里,我们还学会很多数学知识呢!”
主题画导入:教师: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小蜻蜓和小蜜蜂都来到了花园里,花园里好热闹呀,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学生:想!多媒体课件演示:小蜻蜓和小蜜蜂在花园里飞舞,最后定格为教科书第12页例1的情境图。教师:从图中同学们知道些什么?学生:图中有3只蜜蜂、只蜻蜓和3朵花。教师:你知道这些花儿和小动物在花园里议论什么吗?学生:不知道。教师:我们听听。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学习“同样多”。教师:怎样比较呢?我们先来看蜜蜂和花儿是怎样比较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先是1只蜜蜂停在1朵花4上,然后蜜蜂飞走,像右图一样定格。教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对了。一个对着一个,刚好对完,我们就说两种东西同样多。教师板书:同样多。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摆圆片,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摆。先请一个同学把4个小圆片摆成一排,另一个同学在他摆的小圆片下面再摆小圆片,要求摆的小圆片与前面那个同学摆的小圆片同样多。
学生摆小圆片后,集体订正。然后照这样多摆几次,加深对同样多的理解。教师:你是怎样摆出同样多的小圆片的呢?指名回答。教师:下面我拿小棒,要求同学们拿出的小棒与我拿的小棒同样多。教师拿出5根小棒,学生也拿出5根小棒;教师拿出2根小棒,学生也拿出2根小棒,如此反复几次。教师:两边的东西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板书:3=3。教师:请同学们用等号表示4和4同样多,5和5同样多。学生写出4=4,5=5后,引导学生读两遍。
学习“多些”、“少些”。教师:刚才我们说1只蜜蜂对着1朵花,蜜蜂和花就同样多。如果飞走1只蜜蜂或是飞来2只蜜蜂后,花和蜜蜂还是同样多吗?(多媒体课件配合教师的语言出示“飞走”和“飞来”蜜蜂的图像。)指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引导学生说出:如果花的朵数没有变,飞走1只蜜蜂,蜜蜂就比花要少些;如果飞来2只蜜蜂,蜜蜂就比花要多些。教师:好!我们下面就来研究多些、少些。师进行多媒体演示:有3只蜜蜂和3只蜻蜓,1只蜜蜂对着1只蜻蜓。教师:这时比较的结果是怎样的?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同样多后。师继续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又飞来1只蜻蜓,排在原来的3只蜻蜓的后面,让学生观察。
教师问:现在还是同样多吗?学生:现在的蜻蜓比蜜蜂多1只。教师:如果用蜜蜂的只数与蜻蜓比呢?引导学生回答:蜜蜂比蜻蜓少1只。师介绍:也就是用4与3比,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4比3大,3比4小。教师介绍大于号:我们用4>3表示4比3大,“〉”是大于号,读作4大于3;用3<4表示3比4小,“<”是小于号,读作3小于4”。引导学生读两遍。
2.教学例2师引导回忆刚才学了哪些符号。(“>” “<” “=”)师先示范这些符号的写法,然后指导学生书写这些符号.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第13页,在例2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些符号。学生写符号,教师做必要的指导。完成后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集体评议。
3.教学例3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个小圆片摆成一排,再在这3个小圆片下摆小圆片,使下排的小圆片比上排多2个。学生摆小圆片,教师做必要的指导。教师:你们在下排摆了多少个小圆片?学生:5个。教师:你能用大于、小于说一说你摆的小圆片吗?学生讨论后回答:5大于3,小于5。师:请同学们在3和5之间填大于号或小于号。学生写后,教师抽两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3<5,5〉3,并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三)、巩固新知1.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完成后集体订正。2.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1题做游戏。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符号?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你掌握了哪些比较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
七、课堂练习1.数一数哪个多,哪个少。
2.数一数,比一比。有3只,有4只,有3朵。蜜蜂和花的数量同样多。3=3,“=”是( )。有4只,有3只,比多。4>3读作4大于3。
3.比较大小。 一一对应比较 ,比 多 ,比 少,也就是说5○3,或者3○5。
4.“<”是( ),“>”是( ),它们的开口对着( )数。“=”是( ),表示两个数相等。5.开口对着大数,尖部对着小数,两个数字相等用( )连接。
6.在○里填上“>”“<”或“=”。1○7 4○5 2○2 3○43○3 10○1 6○5 9○10
【参考答案】:1.4 3 梨多 桃少 2.等号3.> <4.小于号 大于号 大 等号 5.=6.< < = < = > > <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比较》板书 同样多:3=3 4=4 5=5多些: 4>3 5>3少些:3<4 3<5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本节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大于、小于、等于号的含义。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值说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字编码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字编码说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3的乘法口诀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3的乘法口诀说课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