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83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2023春·上海·高三期末)下列化合物中,能由组成该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A. B. C.CuS D.2.(2023春·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真光中学校考期中)下列“类比”合理的是A.常温下,Zn和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则常温下Al和浓硫酸反应也可以得到SO2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Na2O2与SO2应可生成Na2SO3和O2C.SO2 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CO2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D.加热条件下,Fe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则加热条件下Cu和S也能直接化合生成Cu2S3.(2023春·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统考期中)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将N2转化成NO,从而实现自然固氮C.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因为浓硝酸不与铝反应D.BaCO3难溶于水且不容易被X射线透过,可用作“钡餐”4.(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投入氯化铜溶液中:B.氯气通入水中:C.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5.(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气体时,必需除杂的是 选项气体的制备试剂X试剂Y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备饱和食盐水碘化钾淀粉溶液B向固体中滴加70%硫酸制备浓硫酸品红溶液C向电石中滴加饱和食盐水制备溶液酸性溶液D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制备的溶液 A.A B.B C.C D.D6.(2023春·浙江杭州·高三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某些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的措施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问题的发生B.奶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以及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是制作巧克力、冰淇淋的重要原料C.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以起到杀菌作用,同时它作为抗氧化剂也能起到保质作用D.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的比例混合后能使金、铂等金属溶解7.(2023春·广东深圳·高三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校联考期中)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的大气污染物B.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C.在医疗上,碳酸钡可用作消化系统射线检查的内服剂D.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8.(2023秋·江苏盐城·高三盐城市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MgCl2(熔融) Cl2FeCl2B.SSO3H2SO4C.CuO CuSO4溶液CuD.NaNa2O2NaOH9.(2023春·四川成都·高三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水硫酸铜可以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少量水B.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C.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D.向某待测液中先加入适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待测液中含有10.(2023春·宁夏吴忠·高三青铜峡市高级中学校考期中)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浓硝酸中加入少量铜片:3Cu+2+8H+=3Cu2++2NO↑+4H2OB.常温下,Al与浓硝酸反应:Al+6H++3NO=Al3++3NO2↑+3H2OC.钠和水反应: D.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O2+OH-=HSO11.(2023春·江西·高三统考期中)氮、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和c′共同通入水中,可生成两种盐B.工业上制备H2SO4的途径为b′→c′→d′→f′C.d或d′均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强酸D.a′和f′的浓溶液反应,产物一定有b′和c′12.(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氧化性:向溶液中加入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与溴水的颜色进行比较B检验中的溴元素将与溶液混合加热,静置,向上层清液加入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浅黄色沉淀C证明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D用固体配制溶液将固体放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搅拌 A.A B.B C.C D.D13.(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露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B.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可得到SC.放电条件下,和直接化合生成D.把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可得到 二、多选题14.(2023春·山东德州·高三统考期中)元素X、Y、Z、M、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R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Y可形成10电子分子和18电子分子,且18电子分子可转化成10电子分子B.由R的非金属性强于M,可推出R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MC.一定条件下,R和M的单质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D.在X、Y、R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中,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三、非选择题15.(2023春·陕西西安·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而污染大气,有效去除和利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1)氧化法吸收。向溶液中通入含有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K,反应一段时间。①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利用。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如图。电极a为电池的_______极,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3)用含碘废水、制取碘酸钾,其工艺流程如下:①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写试剂名称)。②通入的目的是将还原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③该工艺的五种物质的制备反应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是“制_______”。16.(2023秋·浙江·高三期末)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铁红的化学式___________;(2)CO2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3)写出灼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5)写出硫酸钠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6)铝条表面的氧化膜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7)把2.0mol/LCuSO4溶液和1.0mol/L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再向其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17.(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转化器,如图所示,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a、b、d三处流入(流出)的气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A.SO2 B.SO3、O2 C.SO2、O2 D.SO2、SO3、O218.(2023·四川泸州·统考二模)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A检验铁粉是否生锈取铁粉溶于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没变红铁粉没生锈B检验电离常数Ka的大小取等体积pH相同的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HY收集的H2较多Ka(HX)>Ka(HY)C检验气体是否含CO点燃气体,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含COD检验某葡萄酒中是否含SO2将适量葡萄酒滴入少量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该葡萄酒中含SO2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1.D【详解】A.Fe与Cl2 反应生成FeCl3;故A不符合题意;B.S与O2 反应生成SO2 ;故B不符合题意;C.Cu与S生成Cu2S,故C不符合题意;D.Na和O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2.D【详解】A.常温下,Al在浓硫酸中钝化,故A错误;B.SO2具有还原性,则Na2O2与SO2应可生成Na2SO4,故B错误;C.SO2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体现还原性,但是CO2不具还原性,不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C错误;D.S的氧化性弱,加热条件下,Fe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Cu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Cu2S,故D正确;故选:D。3.A【详解】A.SO2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具有强的还原性,可以起抗氧化的作用,适量SO2可以杀菌,SO2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A正确;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但不是NO,从而实现自然固氮,B错误;C.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或浓硫酸,这是由于浓硝酸或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铝的表面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Al2O3,Al2O3非常致密,对内层金属起保护作用,因此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可以使铝发生钝化反应,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C错误;D.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同时也不能被X光透过,因此可用作“钡餐”, BaCO3难溶于水,但能够溶于胃酸,产生可溶性BaCl2,从而引起重金属中毒,因此不能用作“钡餐” ,D错误;故选A。4.C【详解】A.钠投入氯化铜溶液中,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A错误;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能拆成离子形式,但次氯酸不能拆,B错误;C.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硫酸锰和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D.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错误;故选C。5.C【详解】A.用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氯气时不需要除HCl杂质,故A不符合题意;B.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时,不需要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C.用酸性溶液检验乙炔,由于乙炔中的硫化氢杂质要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因此需要用硫酸铜除掉硫化氢杂质,故C符合题意;D.用的溶液检验乙烯,乙醇不与溴单质反应,因此不需要除掉乙烯中的乙醇,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6.B【详解】A.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以减少贫血问题的发生,A正确;B.动物油、黄油、奶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B错误;C.二氧化硫又是一种抗氧化剂,能防止葡萄酒中的一些成分被氧化,起到保质作用,C正确;D.王水是由浓硝酸和浓盐酸按 1 ∶ 3 的体积比混合而成,它能溶解金、铂等贵金属,D正确;故答案为:B。7.D【详解】A.、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导致酸雨,A错误;B.常用的锌锰干电池不能二次使用,不属于二次电池,B错误; C.碳酸钡能为胃酸反应不能内服,硫酸钡可用作消化系统射线检查的内服剂,C错误;D.二氧化硫能灭菌且具有一定还原性,故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D正确;故选D。8.D【详解】A.MgCl2(熔融)电解得到镁单质和Cl2,Cl2和Fe反应生成FeCl3,故A错误;B.S和O2反应生成SO2,故B错误;C.CuSO4溶液和Na反应时,Na先和水反应,最终得到Cu(OH)2沉淀,不能得到单质Cu,故C错误;D.Na和O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Na2O2和H2O反应生成NaOH,故D正确;故选D。9.A【详解】A.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可吸收水变为蓝色晶体,此性质可用于检测酒精中是否含少量水,A正确;B.铵盐都不稳定,但受热分解不一定都生成氨气,如硝酸铵,B错误;C.实验室利用的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共热制备氨气,若只加热氯化铵固体,生成的氯化氢会与氨气继续化合重新生成氯化铵固体,此方法不能用于制备氨气,C错误;D.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若原溶液中含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也会出现上述现象,D错误;故选A。10.D【详解】A.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A错误;B.常温下,Al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加热条件下生成铝离子、二氧化氮和水,B错误;C.钠和水反应:,C错误;D.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11.D【详解】A.a为,为,将二者同时通入水中,可以生成或两种盐,A正确;B.工业制取硫酸可以S为原料,先生成,再氧化成,最后制得硫酸,B正确;C.d为、为,二者与反应可得到和,二者均属于强酸,C正确;D.为,的浓溶液为浓硫酸,二者的反应可以为、、,产物不一定同时生成S和,D错误; 故选D。12.A【详解】A.碘化钾和溴反应生成溴化钾和碘单质,碘溶于水和溴水的颜色不同,故能通过与溴水对比颜色证明该反应发生,进而证明溴的氧化性大于碘,A正确;B.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时,加入氢氧化钠水解后需要假如硝酸酸化,防止氢氧化钠干扰,B错误;C.蔗糖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合,C错误;D.配制溶液需要使用一定容积的容量瓶,D错误;故选A。13.B【详解】A.过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碳酸钠,不是碳酸氢钠,A错误;B.硫化钠和亚硫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和亚硫酸钠,B正确;C.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是二氧化氮,C错误;D.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不是氯化亚铁,D错误;故选B。14.AC【分析】元素X、Y、Z、M、R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Y为O元素;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则M为S元素,R为Cl元素;、、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可确定Z、X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从而得出Z为Na元素、X为H元素。【详解】A.X与Y形成的10电子分子和18电子分子分别为H2O、H2O2,H2O2分解可生成H2O,A正确;B.由Cl的非金属性强于S,可推出Cl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S,若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不一定满足此关系,B不正确;C.一定条件下,S和Cl2都能与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C正确;D.在X、Y、R按原子个数之比1∶1∶1形成的化合物为HClO,O、Cl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H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D不正确;故选AC。15.(1) 减小(2) 负 (3) 淀粉溶液 (或) 【详解】(1)①向溶液中通入含有的烟气,二氧化硫被氧化为,被还原为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②根据,反应生成氢离子,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增大,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减小。(2)燃料电池,SO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极a为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电极b双氧水得电子生成水,b极的电极反应为。(3)①淀粉遇变蓝,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的常用试剂是淀粉溶液。②通入的目的是将还原为,和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再和Cu2+反应生成CuI沉淀和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或。③该工艺的五种物质的制备反应中,FeI2和K2CO3反应生成FeCO3沉淀和KI,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是“制”。16.(1)Fe2O3(2)直线形(3)C+2H2SO4(浓) CO2↑+2SO2↑+2H2O(4)MnO2(5)Na2SO4=2Na++(6)Al2O3+2OH-=2+H2O(7)2.5mol/L 【详解】(1)铁红是氧化铁的俗称,化学式为Fe2O3;(2)CO2的中心原子C原子是sp杂化,CO2分子空间结构为直线形;(3)碳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SO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4)在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降低,则MnO2为氧化剂;(5)硫酸钠完全电离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6)铝条表面的氧化膜是氧化铝,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和强酸、强碱均反应生成盐和水,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H2O;(7)设两溶液体积均为1L,则CuSO4的物质的量为2.0mol,Fe2(SO4)3的物质的量为1.0mol。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Fe+Fe2(SO4)3=3FeSO4,2.0molCu生成的FeSO4为2.0mol,1.0mol Fe2(SO4)3生成的FeSO4为3.0mol,共生成FeSO4 5.0mol,则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0mol÷2L=2.5mol/L。17. C C D【详解】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各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a处流入的气体为冷的SO2、O2;b处流出的气体为热的SO2、O2;d处流出的气体是SO3、SO2、 O2,故合理选项依次是C、C、D。18.B【详解】A.取铁粉溶于稀盐酸中,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Fe3+,当铁粉较多时,Fe3+与Fe反应生成Fe2+,溶液中没有Fe3+,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无法证明铁粉是否生锈,A错误;B.取等体积pH相同的一元酸HX和HY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粉,充分反应后,HY收集的H2较多,说明HY是弱酸,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小, Ka(HX)>Ka(HY),B正确;C.甲烷点燃也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一定是一氧化碳,C错误;D.葡萄酒中有乙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证明有二氧化硫,D错误;故答案为: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