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83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春·广东佛山·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有毒,故不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
B.铵态氮肥因不稳定、易分解,使用时建议要深施覆土
C.铝制餐具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D.和是酸雨的主要成因,燃煤时加入生石灰以减少酸雨
2.(2023春·安徽合肥·高三安徽省庐江汤池中学校联考期中)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B.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少量,既可以杀菌,又可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传输信号能力
D.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氢氟酸
3.(2023·辽宁朝阳·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校联考二模)下列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与运用的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选项
治理措施
化学原理
A
在汽车尾气系统安装催化转化器减少尾气污染
CO与NO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无毒气体
B
向煤中加入生石灰减少酸雨的形成
CaO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C
用聚乳酸塑料代替传统塑料以减少白色污染
聚乳酸可以降解
D
向工业污水中加入以除去污水中的
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4.(2023·重庆·重庆南开中学校考三模)根据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可以说明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B
将某铁的氧化物用稀盐酸溶解,再滴入2滴酸性溶液
酸性溶液褪色
该氧化物中一定含有
C
向某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并振荡,铜粉不溶解,再滴入2滴稀硫酸
铜粉溶解,产生红棕色气体
原溶液中含有
D
向2 mL 1 mol/L的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 NaOH溶液,再滴加2滴0.1 mol/L 溶液
先产生蓝色沉淀,再产生黑色沉淀
A.A B.B C.C D.D
5.(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待检液加入稀HCl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存在
B.待检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定有NH存在
D.待检液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存在
6.(2023·福建泉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所涉及的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
操作或叙述
A
探究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用湿润的pH试纸分别测定Na2CO3溶液和Na2SiO3溶液的pH
B
探究S和P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质量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粒,分别投入质量分数均为98%的硫酸和磷酸中
C
探究Na和K的金属性强弱
将切割剩余的金属钠、钾放回试剂瓶
D
探究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利用Al2(SO4)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Al(OH)3
A.A B.B C.C D.D
7.(2023春·广东深圳·高三校联考期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浓NaOH溶液并微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变蓝
溶液中一定含有NH
B
向Na2SiO3溶液中通CO2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Si>C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溶液中一定含有CO
A.A B.B C.C D.D
8.(2023春·河北保定·高三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由实验操作、现象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5mL 0.1 溶液中先加入2mL 0.4 NaOH溶液,再加入1mL 0.1 溶液
溶液中先出现蓝色沉淀,后出现黑色沉淀
B
向某溶液中滴入少量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
C
将盛有气体的密闭容器压缩体积
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平衡向消耗气体的方向移动
D
将适量氯水滴入石蕊溶液中
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A.A B.B C.C D.D
9.(2023·浙江·校联考一模)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与反应可生成C
B.与反应可生成
C.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D.NaI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取HI
10.(2023春·湖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一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振荡、静置
下层呈橙红色
(2)
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
(3)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方稀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C.如果步骤(2)没有加入稀,白色沉淀可能含有
D.如果将步骤(1)中氯水换成,对结论没有影响
11.(2023春·甘肃兰州·高三兰州一中校考期中)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制备NO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
B
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的强
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C
证明氧化性:
将铜片加入到三氯化铁溶液中,观察铜片是否有溶解
D
检验某盐中是否含硫酸根
向盛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观察试管中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12.(2023春·甘肃兰州·高三兰州一中校考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里氢氟酸盛放于塑料试剂瓶中
B.、或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化合生成硅酸
D.难溶于水,故能与溶液反应
13.(2023春·山东聊城·高三山东聊城一中校考期中)由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
结论
A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B
向溴水中通入气体,溶液颜色褪去
说明有漂白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生成了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常温下,将浓硫酸滴到pH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脱水性
A.A B.B C.C D.D
14.(2023春·山东聊城·高三山东聊城一中校考期中)类比和推理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比或推理正确的是
A.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则铜与硫粉反应时生成硫化铜
B.溶于水生成碳酸,则溶于水生成硅酸
C.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则与足量NaOH反应生成
D.将气体通入溶液中,不生成白色沉淀,则将气体通入溶液中,也不生成白色沉淀
二、非选择题
15.(2023春·广西柳州·高三柳州地区高中校考期中)(Ⅰ)非金属元素在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请根据题意填空。
(1)木棍放在浓硫酸中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填“脱水性”或“氧化性”)。
(2)已知玻璃中的成分有,实验室盛放碱溶液的试剂瓶应使用_______(填“玻璃塞”或“橡胶塞”)的试剂瓶。
(3)可与水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Ⅱ)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在此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当该反应转移3mol电子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5)湿法制备高铁酸钾()是在碱性环境中进行,反应体系中有六种反应微粒:、、、、、。请依据上述信息,写出并配平湿法制高铁酸钾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6.(2023春·陕西宝鸡·高三统考期中)大气污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雨的pH_______5.6(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