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打包53套)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2节海水的性质海水的运动教师用书
展开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运动一、海水的性质1.海水的温度(1)影响因素。①主要因素: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a.热量收入——太阳辐射。b.热量支出——海水蒸发消耗热量。②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2)分布规律。垂直分布随深度增加而变化,1 000米以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米以下,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水平分布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时间分布同一海区,夏季水温普遍高于冬季水温(3)产生的影响。①影响海洋生物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②影响海洋运输:在冰封海域航行时需要装备破冰设施。③影响气候特征:从全球尺度来说,对大气温度有调节作用;从区域尺度来说,影响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2.海水的盐度(1)概念:指1 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2)变化规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逐渐降低。(3)影响因素:海水温度(蒸发量)、大气降水、入海径流、海域封闭程度等。(4)海水利用:建造晒盐场,海水制碱,提取镁、溴,海水淡化,海水冲厕,工业冷却水等。3.海水的密度(1)概念: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2)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3)分布规律。①水平分布: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密度大致相同。②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二、海水的运动1.海浪(1)概念: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2)主要类型。类型影响因素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风暴潮强风(3)造成影响: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为保护海岸,可采取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措施。2.潮汐类型内容概念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成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每月初一、十五前后最为明显应用渔业大潮水流急,鱼群容易分散排向外海,或栖居于中上层;小潮水流缓慢,鱼群易集中推向内海,并下沉海底,利于捕捞制盐涨潮时,高盐度海水被推向岸边,可提取海水晒盐航运潮流影响着航行速度,潮汐影响大船进港时机养殖利用潮间带发展水产养殖业发电可以利用潮汐发电,发展清洁能源3.洋流(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2)分类(按性质)。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3)形成因素。①主要动力:盛行风。②其他因素: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改变洋流运动方向。考点一 海水的性质(2022·山东卷)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题。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思维培养】知识储备材料信息①位置: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甲纬度最高,丙纬度最低;②甲、乙附近有河流注入调运知识①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②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思维路径【我的解答】D 海水的温度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2.比较海洋中不同地点海水温度的方法(1)比较不同纬度,海水温度低纬高于高纬。(2)比较相同纬度,海水温度暖流高于寒流。如下图,若比较A、B、C、D四地的海水温度,第一步,可以先根据纬度,判断出A、B两地的温度大于C、D两地;第二步,根据洋流,分别比较A地与B地、C地与D地的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为暖流,A地为寒流,所以B地的温度高于A地;D地为暖流,C地为寒流,所以D地的温度高于C地。综合第一步和第二步,四地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B>A>D>C。 海水的盐度1.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随纬度呈现“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2.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2.垂直分布(1)高纬度海区密度随深度变化较小。(2)中低纬度海区密度随深度差异很大。如下图:考向1 海水温度(2023·青岛模拟)每年春季和初夏都会有近千座冰山漂至纽芬兰岛东北海岸,这里被称为“冰山胡同”。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1~2题。1.图示区域海水温度的分布特点是( )A.同纬度水温西高东低B.水温随纬度升高而升高C.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D.由南向北递减,变化均匀2.影响图示区域海水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光照 B.海拔、地形C.纬度、洋流 D.海陆位置、盛行风1.C 2.C 解析:第1题,图示水域位于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大洋西侧为寒流,水温低,东侧为暖流,水温高,因此同纬度水温西低东高,A项错误;水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B项错误;据图可知,等温线的分布西部较东部密集,因此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C项正确;从南向北,等温线分布疏密不均,因此水温由南向北递减,变化不均匀,D项错误。第2题,影响大洋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洋流,C项正确;光照不直接影响海水温度,不是主要因素,A项错误;表层海水地形、海拔没有差异,B项错误;海陆位置与盛行风主要影响陆地降水,D项错误。考向2 海水的盐度和密度(2022·大连模拟)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陆海,表层海水盐度、密度与底层差异较大,海水交换小,且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下图为黑海及其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3.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 )A.盐度和密度均较高B.盐度和密度均较低C.盐度较高、密度较低D.盐度较低、密度较高4.若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 )A.越来越深 B.先变深后变浅C.越来越浅 D.先变浅后变深3.A 4.C 解析:第3题,黑海周围有多条大河汇入,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因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较小。根据材料可知,黑海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交换小,说明底层海水受淡水稀释少,盐度高;同一海域,因盐度高,底层海水密度也高。故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盐度和密度均较高,故选A。第4题,货轮吃水深度受海水密度影响较大。海水密度越大,吃水越浅。根据材料“黑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可知,海水密度地中海>黑海>亚速海。故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越来越浅,故选C。考点二 海水的运动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下图为广州城区部分河涌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 )A.潮汐涨落的影响 B.流域降水集中C.城区地势起伏小 D.河涌纵横交错(2)适宜采用“两闸联控”措施治理水污染的河涌是( )A.乌涌 B.猎德涌C.海珠涌 D.大冲口涌【思维培养】知识储备材料信息河涌: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支流;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两闸联控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单向流动调运知识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思维路径第(1)题第(2)题【我的解答】(1)A (2)C 海啸和风暴潮的区别项目海啸风暴潮成因由海底升降运动造成的,是海水的整体运动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是海水表面的运动波长长达几百千米不到1千米传播速度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千米传播速度较慢出现频率只有少数大地震,在极其特殊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灾害性的海啸由强风引起,出现频率较高 潮汐的形成当日、地、月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引潮力和太阳的引潮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如下图)。当日、地、月大致成直角时,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抵消了一部分,海面的涨落差距就小,形成小潮(如下图)。 根据海水等温线判读洋流甲 乙(1)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一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越往北水温越低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如上图,甲图示意北半球,乙图示意南半球。(2)判断洋流流向。等温线弯曲方向即为洋流流向。若等温线向北弯曲,则洋流就在等温线弯曲处向北流。(3)判断寒流、暖流。洋流由温度高的海区流向温度低的海区为暖流,如甲图;洋流由温度低的海区流向温度高的海区为寒流,如乙图。考向1 潮汐(2022·汕头模拟)2021年3月28日(农历二月十六)深夜,苏伊士运河(下图)水位大涨,涨幅增至2.06米。十几艘拖船出动,趁机帮助搁浅的20万吨级巨轮“长赐”号成功起浮,被“封锁”了近一周的苏伊士运河终于复航。据此完成1~2题。1.导致苏伊士运河水位上涨,“长赐”号巨轮脱困的“幕后功臣”是( C )A.降水 B.河流C.潮汐 D.洋流2.巨轮脱困时( A )A.日、地、月大致在同一直线B.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垂直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考向2 洋流读印度洋部分海域表层水温分布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洋流流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向低纬度流动 B.乙处向西南方向流动C.丙处自东向西流动 D.丁处自北向南流动4.图中丁处洋流( )A.为寒暖流交汇处 B.使沿岸增温减湿C.附近易形成渔场 D.使南行船只顺风顺水3.B 4.C 解析:第3题,甲处是莫桑比克暖流,向高纬度流动。北印度洋盛行季风洋流,洋流流向受季风风向影响。由图可知,等温线凸出方向代表洋流流向,图示季节吹东北风,北半球是冬季,则乙处海水受东北季风影响向西南方向流动。根据等温线凸出方向,丙、丁两处都是自南向北流动。故选B。第4题,图中丁处洋流为寒流,离岸风使得海水上泛形成补偿流,形成渔场。故选C。十三 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运动(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2·日照模拟)读某年5月份我国部分海域海水温度预报图(单位:℃),完成1~2题。1.造成我国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昼长 B.海水运动C.纬度 D.海域形状2.在我国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1.C 2.A 解析:第1题,海水的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海水的热量支出主要通过海水蒸发;海水温度取决于热量收支状况,故造成我国海域水温差异的主导因素为纬度。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水温等值线分布最密集的是渤海海域,且渤海海域面积最小,被陆地环绕,故受大陆影响最大。(2023·杭州模拟)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试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10 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下图示意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3~4题。3.“海斗一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是( )A.① B.②C.③ D.④4.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的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A.回归线附近 B.赤道附近C.北极圈附近 D.副热带海域3.A 4.C 解析:第3题,海水温度垂直变化规律是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低,1 000 m以上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大,1 000 m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通常保持低温状态,①线符合。故选A。第4题,纬度越高,表层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附近海域表层水温与1 000 m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故选C。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有多瑙河、第聂伯河等河流注入。黑海因上层、下层海水含盐度不同,成为地球上唯一的双层海,且两层海水之间很难交换,其表层海区东西各形成一个气旋型环流(下图)。据此完成5~6题。5.黑海双层海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海水来源不同 B.海水温度不同C.海水蒸发量小 D.海区降水量大6.黑海表层形成东西两个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盛行风向 B.海水密度C.地转偏向力 D.海陆轮廓5.A 6.D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黑海双层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上下两层海水含盐度不同,而注入黑海的水体包括了多瑙河、第聂伯河等河流淡水以及来自地中海的海洋咸水,故黑海海水的来源不同导致了上下两层的海水盐度不同,从而形成双层海,A正确;海水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并非黑海形成双层海的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第6题,读图可知,黑海东西两个环流是由于海水沿着海水周边曲折的海岸流动,在海陆轮廓的约束下,沿曲折的海岸线绕流,在东西海区形成了两个环流,故黑海表层形成东西两个环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轮廓,D正确;盛行风向、海水密度、地转偏向力均不会导致黑海表层形成两个环流,只有陆地轮廓对海水流动产生约束才会形成东西两个环流的格局。故A、B、C错误。故选D。潮汐发电是利用涨潮、落潮时水坝两侧形成水位差,潮水流入或流出水坝过程中推动水轮机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图1为潮汐发电站水位示意图,图2为当地潮汐时刻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图1图27.图1所示水位状态最可能对应图2中的( )A.7时前后 B.11时前后C.17时前后 D.21时前后8.潮汐发电的特点有( )①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②清洁无污染 ③发电有周期性 ④发电量稳定 ⑤地域性较强A.①②⑤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⑤7.C 8.D 解析:第7题,图1所示水位状态近海地区海水水位较低,远海地区海水水位较高,因此该现象出现在海水的涨潮期,四个时间点中,2时前后海水处于涨潮期,但潮高较矮,11时前后处于低潮水位,20时前后海水处于落潮期,17时前后海水处于涨潮期,潮高较高。第8题,潮汐发电的能量来自天体之间的引潮力,①错误;潮汐发电主要利用水的动能,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②正确;潮汐现象具有周期性,因此利用潮汐发电同样具有周期性,③正确;潮汐现象产生的海水高差具有不稳定性,潮汐发电量具有不稳定的特点,④错误;不同地区潮汐产生的高差差异较大,潮汐发电的地域性较强,⑤正确。(2022·宜昌模拟)乍浦港地处杭州湾北岸,属于半封闭海区,风暴潮与寒潮在此区域具有季节性的变化特点。港区的混凝土耐用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较严重。下图为乍浦港各检测方位表面氯离子浓度分布示意图(单位:%)。据此完成9~10题。9.乍浦港风暴潮高发期为( )A.1—3月 B.3—5月C.5—7月 D.7—9月10.影响乍浦港混凝土侵蚀的主要因素是( )A.海风 B.寒流 C.降水 D.泥沙9.D 10.A 解析:第9题,7—9月,杭州湾北岸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多大风天气,风暴潮高发,故D正确。第10题,由图可以看出,乍浦港各检测方位都不同程度受到氯离子侵蚀,而西部氯离子侵蚀最小,东部氯离子侵蚀最大。海洋中存在大量的氯离子,海风会把氯离子吹向陆地,导致混凝土被侵蚀,因此影响乍浦港混凝土侵蚀的主要因素是海风和波浪,而不是寒流、降水或泥沙。二、非选择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渤海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冰封。作为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初,渤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海冰会对石油开采、海洋养殖业等造成危害,但对沿岸种植业、盐碱地改造等具有积极作用。下图示意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分布区范围。(1)说出渤海南部和北部海冰的分布差异。(2)分析渤海成为北半球纬度最低的大面积结冰海域的原因。(3)简述渤海大面积冰封对海上经济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4)简述渤海海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渤海北部纬度高,温度相对较低,海冰分布区面积大,冰情严重;南部纬度低,温度相对较高,海冰沿海岸线呈条带状分布,分布面积较小,冰情较轻。第(2)题,影响海水结冰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海水深度。温度越低,海冰面积越大,渤海海域封闭,不易与外界海水交换,受冬季风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据图可知,渤海有辽河、滦河、海河、黄河等河流注入,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并在近海海域淤积,造成海水深度较浅,在冬季更易结冰;同时河流入海带来大量淡水,降低了海水盐度,使得海水更易结冰。第(3)题,海水结冰对海上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从航运、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等方面考虑。海水结冰会使得船舶航行阻力增大,影响正常的航行,甚至影响航行安全;海水结冰可能会破坏海上钻井设备,造成石油等的泄漏;海水结冰会危害沿海的养殖业,造成大量损失等。第(4)题,海水结冰时大量盐分析出,海冰含盐量低,更容易进行淡化,淡化海水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渤海沿岸土地盐渍化问题突出,利用海冰进行覆盖,有利于稀释土壤1中的盐碱成分,以达到改造土壤的目的。答案:(1)渤海海冰北部分布面积大;南部分布面积小。(2)渤海是半封闭式内海,冬季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气流使海水温度显著低于同纬度开阔水域;多条河流注入,泥沙淤积,海水较浅;海水盐度较低。(3)海冰使船舶航行阻力增大,破坏船体,对航行安全造成威胁;海冰破坏海上石油平台的采油设备,可能出现原油泄漏(海水污染);严重冰情会对沿岸海洋养殖业造成巨大危害。(4)海冰含盐量较小,海冰淡化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问题;渤海沿岸有大面积盐碱地,用海冰覆盖,有助于盐碱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