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教师用书
展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地貌等。
2.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途径: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3.意义: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是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
二、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项目 | 生产功能 | 稳定功能 |
概念 | 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 指自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使自然环境具有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 |
形成 过程 |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和营养盐,最终生产出有机物 | 大气中二氧化碳保持相对稳定的途径:植物与大气的碳交换,把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海水中溶解的钙相结合,形成沉淀 |
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要素的独特功能以外,还具有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稳定功能。
三、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1.一个要素的演化必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2.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
例证法理解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以森林面积的减少为例
四、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1.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受到外部干扰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连锁变化,最终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
2.与自然环境普遍存在着的演化相比,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不断增强,环境变化也越来越快。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不利于人类的适应。
考点一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2022·全国甲卷)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1)~(2)题。
(1)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2)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思维培养】
知识储备 | 材料信息 | 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 |
调运知识 | 地形等自然因素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 |
思维路径 | 第(1)题 | |
第(2)题 |
【我的解答】(1)D (2)C
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
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推动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如下图表所示:
1.气候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2.地貌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要素 | 联系 |
水 | 河流运动塑造地貌,地貌影响河流的流速及水系分布特征 |
大气 | 大气运动(风力作用)塑造地貌,高大的山体阻碍大气的运动,进而形成地形雨 |
土壤 | 坡度陡,易水土流失;坡度缓,土壤沉积,土壤肥沃 |
生物 | 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进而影响地貌形态;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农业发展 |
3.土壤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要素 | 联系 |
大气 | 气候的干、湿、冷、暖影响土壤,土壤是气候的反映 |
生物 | 土壤的肥力、酸碱性、透气性影响植物的生长 |
水、地形 | 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进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并进一步塑造地表形态 |
岩石 | 岩石圈经过风化作用成为风化壳,即成土母质 |
4.生物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以农业发展为例,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以及地形、土壤、灌溉水源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项目 | 水循环 | 生物循环 | 岩石圈物质循环 |
环节 |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
循环 简图 | |||
能量 |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 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
意义 |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以及能量的流动、转化; ②联系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
考向1 水文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太平洋中部有一独立的椭圆形岛屿(如图所示),岛上石灰岩广布,最高海拔61米。岛上降水丰富,却没有河流,唯一的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对该岛“没有河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D )
A.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B.地表石灰岩广布,下渗较严重
C.岛屿面积狭小,不利于储水
D.地势起伏较大,地表水易流失
2.布阿达湖成为咸水湖的必要条件有( B )
①降水丰富 ②蒸发旺盛 ③无出湖径流 ④有海水倒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向2 植物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联系
(2022·湖南卷)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3~5题。
离河岸距离/m | 群落属性 | 影响因子 | ||||
群落结构 | 群落盖度/% | 海拔/m | 土壤含水量/% | 土壤容重/(g·cm-3) | 土壤电导率/(mS·cm-1) | |
50 | 乔—灌—草 | 30.33 | 916 | 5.73 | 1.41 | 0.36 |
200 | 乔—灌—草 | 34.00 | 917 | 5.04 | 1.50 | 0.59 |
350 | 乔—灌—草 | 40.33 | 914 | 4.42 | 1.50 | 0.37 |
500 | 乔—灌—草 | 46.67 | 914 | 18.51 | 1.41 | 2.56 |
650 | 乔—灌—草 | 74.33 | 913 | 19.27 | 1.37 | 0.40 |
800 | 乔—灌—草 | 68.67 | 913 | 15.23 | 1.38 | 1.02 |
950 | 乔—草 | 45.00 | 912 | 7.78 | 1.40 | 0.50 |
1 100 | 乔—草 | 40.33 | 916 | 3.06 | 1.58 | 0.66 |
1 250 | 乔—草 | 34.33 | 915 | 2.32 | 1.62 | 1.98 |
3.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 ②土壤含水量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土壤含盐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
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
C.地下水埋深浅
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
5.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土壤有机质减少
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
C.土壤含盐量增加
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3.B 4.A 5.B 解析:第3题,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升,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第4题,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 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使浅根系草本植物获得水分,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A符合题意,排除C;草本植物根部较浅,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其广泛分布的主要原因,排除D。第5题,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取决于水源条件,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灌木消失,B符合题意;草本根系较浅,与灌木相比,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
考点二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与意义
(2021·广东卷)岸线发育系数(简称SDI)是反映湖泊几何形态的指标,其值越大表示湖岸线越曲折。我国某内陆咸水湖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部分湖岸区域沙漠化现象较为明显。下图示意该湖1973—2017年水位和SDI值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1973—2004年SDI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下地貌体出露
②湖岸土地沙化加剧
③湖盆区构造沉降
④人类活动强度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2017年SDI值的变化指示了该湖( )
A.湖岸线长度变短
B.沿岸区域土地沙漠化加剧
C.湖泊的面积稳定
D.沿岸区域生境多样性增加
【思维培养】
关键能力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①1973—2004年SDI值呈上升趋势:水下地貌体出露会导致湖岸线更加曲折,SDI值变大;湖岸土地沙化加剧会导致湖岸线越来越曲折; ②2010—2017年SDI值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湖岸线曲折,湖岸线长度变长;该湖泊水位上升,土地沙漠化减弱;该湖泊水位上升,湖泊面积扩大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分析湖泊面积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剧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年的变化,则主要考虑人为原因 | |
学科素养 | 区域认知 | 掌握我国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综合思维 | 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结合湖岸线的曲折程度分析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 |
【我的解答】(1)A (2)D
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自然环境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独特的荒漠环境:
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环境中的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
考向1 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
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其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根据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50%)、M—AS(30%<覆盖度<50%)和L—AS(覆盖度<30%)三种类型。下图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1986—2000年高寒草原面积变化幅度最小
B.1969—2013年覆盖度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变干
C.2007—2013年 L—AS面积减小
D.1969—2013年 H—AS和M—AS减小面积相等
2.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的影响有( D )
①地表径流增加 ②地下径流增加 ③地下水位升高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向2 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
(2023·株洲模拟)岩溶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乃至土壤流失的现象。下图示意湖南省西北部地区石漠化发生率(单位:%)随坡向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3~4题。
3. 石漠化发生率随坡向的变化特点是( A )
A.阳坡大于阴坡
B.背风坡大于迎风坡
C.西坡大于东坡
D.半阴坡大于半阳坡
4. 石漠化发生率的分布特点说明南坡( C )
A.降水频率较低,土壤团聚度差
B.土壤水分较少,植被覆盖率低
C.昼夜温差较大,岩石风化较快
D.地形坡度较缓,面积相对较大
二十一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3·龙岩模拟)研究发现,部分南极地区已经被绿藻覆盖,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成片的绿色。据估计,南极地区的绿藻面积在夏季可达到1.9平方千米,其中62%的绿藻暴发点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小岛上。下图为南极地区绿藻暴发点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影响南极地区绿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光照和土壤 B.岩石和地形
C.气温和液态水 D.风力和液态水
2.绿藻对南极地区气温升降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关于“不确定”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绿藻生长可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②绿藻生长可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③绿藻可使白天气温更高,夜间气温更低
④绿藻可以减少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C 2.A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中的“南极地区的绿藻面积在夏季可达到1.9平方千米、其中62%的绿藻暴发点分布在南极大陆周围的小岛上”可推测,绿藻难以从冰块中获得水源,必须通过液态水才能获得水源,南极半岛以及南极大陆周围的小岛纬度较低,夏半年时,气温可超过0℃,表层冰层会融化,为绿藻生存提供所需的液态水。第2题,绿藻会吸收二氧化碳,使当地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从而会减少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使气温降低;而绿藻的反射率比冰雪地面低,会让地表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气温升高,因此绿藻对南极地区气温升降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
(2023·孝感模拟)20世纪以前,我国大部分森林都生活着老虎,包括东北虎、新疆虎、华南虎和孟加拉虎。其中,华南虎数量最多,栖息地面积最广。新疆虎毛色较淡,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部和北部,主要栖息地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新疆虎大量消失的时间段是1899—1961年,尤其是下半段,消失速度之快远超人们的想象。下图为历史时期中国新疆虎分布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3~4题。
3.新疆虎栖息地( )
A.集中分布在山麓地带
B.沿水源分散分布
C.集中分布在盆地中部
D.沿山脉分散分布
4.新疆虎毛色较淡是为了适应( )
A.面积较小的绿洲环境
B.单一的食物种类
C.浅黄色的荒漠环境
D.频繁的人类活动
3.B 4.C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新疆虎分布地区主要在河流沿线附近,沿水源分散分布,并没有集中分布在山麓地带或盆地中部;图示信息显示,新疆虎栖息地并没有沿山脉分散分布。第4题,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荒漠面积较大,新疆虎毛色较淡,主要是为了适应浅黄色的荒漠环境,便于隐藏伪装,以捕捉食物;这种毛色的颜色并不是为了适应食物种类和绿洲环境;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地广人稀,人类活动并不频繁。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封闭型山间盆地,盆地内分布着戈壁荒漠、湖泊和盐沼,是我国最大的盐沼分布区。据此完成5~6题。
5.推测柴达木盆地有大量盐沼分布的原因是( )
A.降水量大 B.蒸发量小
C.冰川融水补给量大 D.土质黏重,下渗少
6.盆地内部地貌、植被呈环状分布,与其相符的是( )
A.中心为湖泊,内环为盐沼,外环为戈壁荒漠,外围是芦苇带
B.中心为湖泊,内环为芦苇带,外环为盐沼,外围是戈壁荒漠
C.中心为盐沼,内环为芦苇带,外环为戈壁荒漠,外围是湖泊
D.中心为戈壁荒漠,内环为盐沼,外环为湖泊,外围是芦苇带
5.C 6.A 解析:第5题,柴达木盆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蒸发量大,A、B错;柴达木盆地内分布有季节性冻土,下渗少,下渗和盐沼形成关系不大,D错;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有山地分布,冰川融水补给量大,为盐沼的形成提供了条件,C对。第6题,盆地中心地势最低,积水成湖;内环积水不会太多,又有冰雪融水带来的矿物质,加上全年干旱少雨,地表水分蒸发快,故形成盐沼;盐沼外围盐分高,是寸草不生的盐壳,形成戈壁荒漠带;最外围盐分减少,有芦苇分布。
(2022·赣州模拟)读我国西北某绿洲区农田弃耕后植被演替模式表,完成7~9题。
弃耕时间 | 优势植被种群及其变化特征 | 种群来源 |
1—2年 | 马齿苋、灰绿黎等一年生杂草,生命周期短 | 农田内部 |
3—6年 | 盐爪爪、猪毛菜等,多盐生植被、根茎类,农田杂草减少 | 农田周围 |
8—10年 | 骆驼刺、花花柴等,多低矮灌木、根茎类,演替时间长 | 农田外部 |
20年左右 | 红柳、梭梭等,以耐盐、抗旱灌木为主,处于稳定阶段 | 自然环境 |
7.该地农田弃耕的主要原因是( )
A.风沙危害 B.干旱加剧
C.土壤盐碱化 D.地下水位下降
8. 随着弃耕年份的增加,土壤( )
A.水分增加 B.盐分上升
C.有机质减少 D.紧实度增加
9.弃耕后,植被生物多样性最高时期可能出现在( )
A.弃耕1—2年 B.弃耕3—6年
C.弃耕8—10年 D.弃耕20年左右
7.C 8.D 9.C 解析:第7题,读表可知,弃耕20年左右,耐盐抗旱植被逐渐生长起来,并处于稳定阶段,说明农田弃耕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盐碱化;该地位于我国西北绿洲区,灌溉较为便利,且风沙危害较小,风沙危害不是弃耕的主要原因;该地随着年份增加,植被不断生长,说明干旱并没有加剧;农田需要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故弃耕时地下水位应较高,土壤盐碱化严重。第8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随着年份的增加,该区域内优势植被不断演变,在演变过程中,植被的根系逐渐增多加长,且有机质也在增加,导致土壤紧实度不断增加;该区域属于绿洲,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因此土壤水分并未增加;随着植被的生长,自然环境自然改善,土壤盐度也逐渐下降;由于植被的演替、枯枝落叶等,导致土壤有机质不断地增加。第9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弃耕1—2年后,生长的是杂草,周期短,只出现在农田内部,种类较少;弃耕3—6年后,杂草减少,出现了盐生植被、根茎类等,出现在农田周围,种类比弃耕1—2年后增多,但不是最多;弃耕8—10年出现低矮灌木,也有根茎类植被,且演替时间长,在农田外部都有,这一时间可能有杂草、根茎类植被和低矮灌木,因此种类较多,可能为生物多样性最高时期;弃耕20年左右处于稳定阶段,以耐盐抗旱灌木为主,生物多样性较少。
我国著名的咸水湖纳木错位于羌塘高原的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北侧,与青藏高原同时形成,古湖岸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下图为某科考队拍摄的纳木错照片。据此完成10~11题。
10.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纳木错湖岸线自湖泊形成至今( )
A.持续上升 B.先升后降
C.反复升降 D.持续下降
11.推测目前该区域发生的变化可能有( )
①冰川面积萎缩 ②生物多样性增加 ③地带性植被改变 ④冻土消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C 11.D 解析:第10题,根据材料信息“古湖岸线有8—10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说明该地区湖岸线经历了多次变动;材料“与青藏高原同时形成”说明该地区地质历史较长,可追溯到距今4.5亿年,整个地质史期间经历了多次的冰期与间冰期的变化,所以,其湖岸线自湖泊形成至今经历了反复的升降变化。第11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上升,冰川融化量增加,冰川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冻土消融,①④正确,②错误;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未发生改变,地带性植被没有改变,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2023·福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流域内湿地、荒漠交错,根系较浅的植物更耐盐碱土壤,根系较深的植物耐旱能力更强。某地理兴趣小组选取艾比湖流域河岸、沙丘、荒漠、盐沼四种不同生境所对应的典型荒漠植被胡杨、梭梭、白刺和盐穗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研究。图1示意艾比湖位置,图2示意四种植被的水分来源及其利用比例。
图1
图2
(1)夏季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较多,试分析原因。
(2)推测图示四种植被中耐盐碱能力最强的植被类型,并说明依据。
(3)研究表明,胡杨虽然主要生长在河岸周边,但其对河水的利用率不高,试简述原因。
解析:第(1)题,艾比湖流域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浅层和中层土壤水分损耗严重,含水量降低;夏季光照强,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强,生长速度快,植被需水量增大。故夏季艾比湖流域植被利用深层水源较多。第(2)题,据图可知,四种植物中,只有盐穗木根系分布较浅,因其生长于盐沼环境,利用的水分主要集中在土壤浅层和中层,水分含盐量大,故其耐盐碱能力最强。第(3)题,艾比湖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水受季节性融雪补给、季节性降水补给等,补给水源缺少规律性,不能稳定地为植物提供水源;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图中显示,胡杨根系在四种植物中,深度最大,地下水更适宜为胡杨的生长提供水源保障,故其对河水的利用率不高。
答案:(1)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浅层和中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夏季光照强,热量丰富,光合作用强,植物生长快,植被需水量增大。
(2)植被类型:盐穗木。依据:根系分布较浅,利用的水分主要集中在土壤浅层和中层。
(3)干旱区河水补给水源规律不明显;地下水较为稳定,且胡杨根系深,更适宜为胡杨的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湖面海拔4 718米,湖盆陡峻,湖水幽深,湖岸地区缺乏大面积岸滩,仅在东岸和西岸河流入湖口附近形成湿地植被,湖区鱼类较少。
鱼鳞能够反射和折射光,起伪装作用,也可为鱼体提供保护屏障,减少微生物干扰。纳木错裸鲤外形独特,无鳞或少鳞,喜欢在湖泊静水区活动,生长缓慢。每年5月下旬,大批纳木错裸鲤进入测曲等河口产卵,至7月初结束。下图为纳木错位置及湖水等深线分布图。
(1)简述纳木错裸鲤生长缓慢的原因。
(2)分析纳木错裸鲤喜在测曲等河口产卵的原因。
(3)简述纳木错裸鲤无鳞或少鳞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从水温低、海拔高、大气稀薄、水中溶氧量小和食物短缺等生长环境角度分析。第(2)题,可从浮游生物多、入湖河流挟带营养物质(饵料)较多、湿地植被提供静水环境和饵料等角度分析。第(3)题,从天敌少、水质好、湖水流动速度慢等角度分析即可。
答案:(1)地处高原腹地,水温低;饵料匮乏,纳木错裸鲤生长周期长;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水溶氧量小。
(2)河口水深较小,水温较高,水中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浮游生物较多;入湖河流流量大,带来丰富饵料;湿地植被既能提供裸鲤产卵所需的静水环境,也能提供饵料。
(3)湖泊中鱼的种类少,天敌少,鱼鳞的保护与伪装作用小;湖泊海拔高,水质好,微生物影响小;湖泊为内陆湖,湖水流动缓慢,对鱼类游动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