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共5页。
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课题: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已知三边画三角形的方法;(2)掌握边边边公理,能用边边边公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3)会添加较明显的辅助线.2、能力目标:(1)通过尺规作图使学生得到技能的训练;(2)通过公理的初步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情感目标:(1)在公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实验、观察、归纳;(2)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SSS公理、灵活地应用学过的各种判定方法判定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的结论,灵活地选择四种判定方法中最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用具:直尺,微机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投影显示问题:有一块三角形玻璃窗户破碎了,要去配一块新的,你最少要对窗框测量哪几个数据?如果你手头没有测量角度的仪器,只有尺子,你能保证新配的玻璃恰好不大不小吗?这个问题让学生议论后回答,他们的答案或许只是一种感觉。于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三角形的三个元素――三条边。2、公理的获得问:通过上面问题的分析,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让学生粗略地概括出边边边的公理。然后和学生一起画图做实验,根据三角形全等定义对公理进行验证。(这里用尺规画图法)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应用格式: (略)强调说明:(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再按公理顺序列出三个条件,并用括号把它们括在一起;写出结论。(2)、在应用时,怎样寻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包含两部分,一是已知中给出的,二时图形中隐含的(如公共边)(3)、此公理与前面学过的公理区别与联系(4)、三角形的稳定性:演示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在演示中,其实可以去掉组成三角形的一根小木条,以显示三角形条件不可减少,这也为下面总结“三角形全等需要有3全独立的条件”做好了准备,进行了沟通。(5)说明AAA与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3、公理的应用(1) 讲解例1。学生分析完成,教师注重完成后的点评。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D⊥BC分析:(设问程序)(1)要证AD⊥BC只要证什么?(2)要证∠1= 只要证什么?(3)要证∠1=∠2只要证什么?(4)△ABD和△ACD全等的条件具备吗?依据是什么?证明:(略)(2)讲解例2(投影例2 )例2已知:如图AB=DC,AD=BC求证:∠A=∠C(1)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教师巡视,适当参与讨论。(2)找学生代表口述证明思路。思路1:连接BD(如图)证△ABD≌△CDB(SSS)先得∠A=∠C思路2:连接AC证△ABC≌CDA(SSS)先得∠1=∠2,∠3=∠4再由∠1+∠4=∠2+∠3得∠BAD=∠BCD(3)教师共同讨论后,说明思路1较优,让学生用思路1在练习本上写出证明,一名学生板书,教师强调解题格式:在“证明”二字的后面,先将所作的辅助线写出,再证明。例3如图,已知AB=AC,DB=DC(1)若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求证:EH=FG(2)若AD、BC连接交于点P,问AD、BC有何关系?证明你的结论。学生思考、分析,适当点拨,找学生代表口述证明思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证明,然后选择投影显示。证明:(略)说明:证直线垂直可证两直线夹角等于 ,而由两邻补角相等证两直线的夹角等于 ,又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例4 如图,已知:△ABC中,BC=2AB,AD、AE分别是△ABC、△ABD的中线,求证:AC=2AE.证明:(略)学生口述证明思路,教师强调说明:“中线”条件下的常规作辅助线法。5、课堂小结:(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3个公理1个推论(SAS、ASA、AAS、SSS)在这些方法中,每一个都需要3个条件,3个条件中都至少包含条边。(2)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自由表述,其它学生补充,自己将知识系统化,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建构。6、布置作业:a、书面作业P70#11、12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b、上交作业P70#14 P71B组3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梯形的中位线,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步骤,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梯形2,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法设计,重点,课时安排,教具学具准备,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学步骤,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数学教案示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