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中的典型形象鉴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古诗词中的典型形象鉴赏—-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的咏物诗物象,鉴赏指导,答题步骤,分类探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明确诗人、诗歌、生活、寓意的关系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 分为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人公)。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江雪》中的渔翁)。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咏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归园田居》中的方宅、草屋等)。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称之为“意象”。
(3)事物形象 是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描绘的形象(《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诗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植物: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菊花(隐逸、高洁、脱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兰花(高洁、君子之德)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松(坚贞、独立)竹(清高、雅致)
动物: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蝉(悲凉;高洁)杜鹃(哀怨、凄恻、思归)画眉(谄媚、无奈)
燕子象征春天到来;同时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抒发物是人非之感。
蝴蝶象征春天到来,同时成双成对代表爱情,古代有化蝶这一传说。
黄莺也代表春天,黄莺歌声动听,一般表现欣喜之情。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2)牡丹:国色天香,象征富贵、美好。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3)西风:象征落寞、惆怅、衰败、思归。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4)舟:象征漂泊、自由。(5)西楼、小楼:寄寓闺怨之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6)捣衣(捣练):寄寓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子夜吴歌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7)饮酒: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8)登高、凭栏(轩):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凭轩涕泗流。——杜甫=
(9)青鸟(青鸾):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多指传书的信使。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有鸿雁传书、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
柳(象征春天,还可以比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1)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思归。又称子规、布谷。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12)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又叫蛐蛐。(13)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寂寂天桥车马绝, 寒鸦飞入上阳宫。 ——(唐)窦巩(15)鹧鸪:其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石城花暖鹧鸪飞, 征客春帆秋不归。——杜牧
离情别意,羁旅漂泊——鹧鸪,蟋蟀,子规,猿猴
羌笛或芦管(边塞诗中凄切、悲凉)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16)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17)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18)柳树:由于“柳”、“留”谐音,以折柳表惜别。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19)冰雪:晶莹剔透,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20)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孤直、高洁,梅则耐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梅:凌寒不屈,敢为天下先,高洁脱俗,传递祝福(驿寄梅花,梅驿)
菊花(清高)
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
松(傲霜斗雪、正直、不畏艰苦)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21)莲: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也可以代表高洁的情操。(22)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则更显凄怆。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23)芳草:喻离情别恨;以花草繁盛反衬荒凉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24)流水: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5)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原高中课本有《长亭送别》)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26)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27)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胡笳jiā的作用与此相似。
送别:南浦,长亭,古道,驿站,劳劳亭
(28)琴瑟:比喻夫妇(朋友)感情和谐。
《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9)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又叫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30)比翼鸟:传说中雌雄一起飞的鸟。常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 其它:双生花 :并蒂莲(31)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32)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lí)的别号。他帮助勾践灭吴后,来到陶,善经营,积累很多财富,后世以“陶朱公”称富商
(33)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火灾称为祝融之灾。(34)逐鹿:《汉书·蒯kuǎi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35)杜康:酒圣,后来代指酒。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6)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37)彭祖:传说他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被当作长寿的象征。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
(38)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39)献芹: 《列子·杨朱》记录: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zhē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40)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爱情与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42)精卫: 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43)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44)抱璞: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怀瑾握瑜
(45)英雄:寄寓追慕之情。(46)美人:象征明君和品行高洁者。
《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47)香草:屈原《离骚》曾用香草美人来象征美好的品格。有杜若,馨,兰,蕙,芷若等。(48)掣肘:chè zhǒu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阻碍,不顺利。(49)梨园:唐玄宗开元年间,将梨园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50)问鼎:春秋时,楚王北伐,陈兵洛水,并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51)抱柱:出自《庄子》,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常存抱柱信,_________。”
(52)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____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主动请战,杀敌报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岳飞《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53)烂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54)青眼:三国魏名士_____,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青睐)指对人喜爱或器重。(5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比如:蟾宫折桂。
(56)白衣(云)苍狗: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衣,一会儿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区别:白驹过隙(57)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国》(58)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汉朝大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后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59)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 辛弃疾《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60)庄周梦蝶: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61)采薇: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上采薇的故事。后用来表现坚守节
(62)咏絮、叹絮:东晋谢道韫(yùn)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则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可叹停机德,堪怜叹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 “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谢家,谢家宝树(有风度,有才能)
考题形式 1、找意象。2、分析意象含义。 3、探究意象作用。
怎样把握景物形象(意象)(1)感知景物特征(形、声、色、乐、哀),结合语境和写作背景进而体会深层含义。(2)意象的常规作用:营造意境,表情达意。
古诗中的意象作用四角度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意象贯穿始终,为线索作用;照应作用;铺垫作用。 从塑造形象的角度分析——表现意象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自然特征”即意象自身特点;“社会特征”即意象的深层意义,比如对其他形象(含人物)的衬托作用以及象征作用。从意境(环境)的角度分析——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或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或环境。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分析——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作者的情感。
1.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意象的作用?2.“××”意象在全诗(词)结构中的作用 3.“××”意象对塑造“××”形象有何作用
(分开式设问)某句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整体式设问)这首诗(词)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2.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3.鉴赏方法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4.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自然特征);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形态、色泽及所处的环境等)(2)分析物象内涵;找出“物”与“人”品格的连接点,结合诗句分析(3)点出物象的意义(分析象征,比喻,概括人物品质,突出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安谧娴静、苍凉旷远、高远深邃等。注意要能恰切的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要掌握表现写景特色的术语
②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五大思考维度”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通过标题可以大体感知出这是一位具有文人气质的大将军形象;《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通过标题可以大体揣测出一个借酒浇愁、纵横走笔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2.悟环境(处象),把我形象 作者所处的环境(如“战乱时期”)、处境 (如“遭贬之际”)直接影响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决定作者选取的景物特征,也会决定诗歌刻画的形象特征。3.抓描写,分析形象 诗歌多使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以及白描、细节或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刻画。把握人物形象,就要注重抓住诗歌中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一个典型的细节等来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特征。
4.析景物(意象),感悟形象 比如,明月夜,多用来刻画他乡游子、闺怨少妇、戍边将士等形象,燕子飞多用来刻画羁旅行役、伤春悲秋、壮志难酬等形象。
5.析典故,揣摩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人 物 形 象 鉴 赏 题
如何规范作答?
分析诗歌形象型提问方式:
1、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2、请分析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品质)?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步骤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即概括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
步骤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分析这一形象之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即概括形象的意义)
步骤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哪些词句体现了哪些特点(具体分析,表达技巧)。(即概括形象的特征)
(1)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表现手法);(3)指出形象的意义。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壮志未酬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如先找找我诗歌中的景物吧!
这首诗描绘出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些景物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诗人把黄鹂、翠柳、白鹭、余雪等景象写得生机盎然,充满情趣。 抒发了他内心对生机勃勃的初春的喜爱和赞美。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全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竹石的坚劲的品质,表达了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志向。
诗歌中往往会借助景、物来传达诗人的感情或志向。鉴赏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就是理解诗中“景”、“物”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志向。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去鉴赏呢?
常式问:这首诗描绘出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黄鹂、翠柳、白鹭、余雪等景物出现在初春时节,给人一种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感觉。
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赏与喜爱之情。
(1)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2)每个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志向。
注解:①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③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④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⑤落:在。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第三、四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描绘的景色有什么样的特点?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寂静、冷清。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⑵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回乐峰即当地山峰。⑶芦管:笛子。⑸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1、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诗人通过“芦管”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表达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蝉,在古人笔下是高洁的象征。由于它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因此它常用来比喻有清高品质的人。
秋后的蝉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解:⑴“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⑵“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⑶藉:凭借,借助。
1、这首诗写了蝉的哪些特点?
2、诗人想借蝉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
品格高洁,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而能声名远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鉴赏古诗中的形象》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物鉴赏方法指导,诗歌景物形象,意境是什么,典例分析,鉴赏景物的方法,规范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诗词鉴赏之答题步骤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词鉴赏的四个角度,形象角度,常见提问方式,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步骤,景物形象鉴赏答题步骤,景物+意象,点出情感,结合诗句分析,语言角度,炼字类鉴赏答题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古代诗词比较鉴赏(古诗词)-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懂诗歌,题型及例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