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解读课件PPT
展开语文阅读文章体裁归纳:
1文章体裁:2文学体裁: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解题方法: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第一段的时间、地点、起因;2.整理过程,概括经过,找到主要人物;3.在结尾找结果。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注:第一人称可分为两类:文章内容的“外人”,即见证人;文章之内的人,即重要人物或主人公。
解题方法:1.了解写作角度;2.看题目;3.分析、体会上下文人物心理。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1.顺叙:事件发生次序为依据,时间、地点、事情的内在逻辑。
2.倒叙:结局提前、接着又从事件的开头叙述。(1)追叙往事:回忆(从眼前忆过去)(2)比较:当前比较过去 (3)由结局叙原因。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为了情节和人物,中断当前叙述,插入一段相关的内容,然后再叙述原来的内容。(1)与原情节有关联,插入从前发生事件;(2)说明介绍,与中心事件的时间顺序无关。
了解:4.补叙:又称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或一小段对面前的人或事作补充交代。5.分叙:叙述两件或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也叫平叙法。
解题方法:(针对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1.阅读本段、明确内容;2.分析本段与文章主体内容;3.比较插入后的效果,对比插入前后的关系。
作用:贯穿全文、层次清晰
形式:1.常见常说:人物(行为、思想、见闻)、事件(中心事件,如《散步》)、事物(人、事围绕物展开,如《羚羊木雕》)
2.常见不常说:时间推移、空间变化、作者情感和思想变化。
答题格式:文章以…为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写了…事情;作者将…和…有机结合起来,使文章脉络清晰,主题鲜明。
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分类(1)对象:人、事、景、物,环境、场面
外在:语言、动作、肖像、神态;
场面:对人群体活动的场面进行描写。《安塞腰鼓》
正面描写(人物描写外在角度)、侧面描写
侧面分类:景物、环境、其他人物
(2)对象状态:静态、动态
(3)取向:整体、细节
间接抒情:寄情于人、寄情于事、寄情于景
3.议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开头:总启全文、引起关注、引出下文
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思想。
鲁迅:《故乡》 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闰土和杨二嫂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
1.肖像描写:交代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心理状态、思想情感等。
2.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心情),反应人物性格和精神。 或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3.心理描写:反应人物性格、思想。
4.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情感、预示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推动故事发展。
1.交代故事发生时间的天气背景等;2.渲染某种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处境;4.刻画人物形象;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点明或者暗示文章情节发展;7.为后文做铺垫;8.引出下文。
孔乙己着了慌,伸出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着豆,自己摇摇头说:“不多不多!多哉?不多也。”于是这群孩子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
角度:人物、景物、场面
1.比喻:不同性质、相似点。
成分:本体、喻体、比喻词(可省略)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暗喻:(1)这是花的海洋。(2) 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借喻:“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
2.拟人:将物比作人。
比拟:把一个事物当成另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拟物:(1)把人当物;(2)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例:做人既不可以翘尾巴,也不可以夹尾巴。
3.夸张:对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三个及其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
5.对比: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中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比较、突出
6.对偶: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相近。
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反复:重复出现。连续或间隔
8.设问:自问自答。 突出
分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9.反问:加强语气。
10.借代:一物替代另一物的出现。
分类:肯定反问表否定;否定反问表肯定。
被借代的叫“本体”,借代的叫“喻体”。 本体不出现。
例:(1)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2)布衣—百姓
作者的情感:对象:对自身、写他人; 态度:褒、贬
(2)具体语境:本义、语境义(网布、布衣)
词语的情感:褒(队友)、贬(党羽)
例: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答题格式:“……”词原指…,此处指…,具有…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运用了…修辞手法,XX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情感。
结构上:开头、中间、结尾内容上:悬念、伏笔、铺垫、点题;情感基调、背景;结尾:深化、升华
(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明:明亮,明白、圣明、明确。 轮:车轮,轮班、轮流《爸爸的花儿落了》
1.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1)具有象征意义、语义双关;(2)确定写作对象、中心事件(主要内容);(3)奠定情感基调;(4)线索;(5)文章主旨(文眼);(6)设置悬念,引起兴趣;(7)富有哲理,发人深思;(8)交代背景。
内容、材料编排的具体形式
分类: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
对照式结构:对立的双方做对比。(美与丑、善与恶、公与私)
并列式结构:一件事情多个侧面、几个事情展现一个主题。
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
1.时空转移划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人物出场情况:《西游记》
4.作者情感变化:逻辑关系
3.画面变化划分:《济南的冬天》(全景—雪后山—冬季水)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事物的特性。
用次要人物或事物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包括性格、特点、情感、思想等。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使情节曲折。
4.对比:两种相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的两个对立面。
6.先抑后扬:先否定,接着挖掘其特点及意义,再对事物肯定表扬。 强调事物(人物)特征,行文有波澜。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记叙文阅读专题之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记叙文阅读专题之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忆课文学方法,高度赞扬,关于“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专题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专题复习》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叙文文体知识,记叙文线索,记叙人称,记叙顺序,常见修辞手法,常见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常见表现手法,欲扬先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章节,段落的作用,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题目变形设置,漠视也是一种关怀,结构上,内容上,《淡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