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等4地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等4地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学试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 小题,每题2分,共 5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和胎儿发育的部位分别是( )A.子宫卵巢 B.输卵管卵巢 C.卵巢卵巢 D.输卵管子宫2.下列关于人的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 B.男性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C.乳房发育属于女性第一性征 D.阴茎发育属于男性第二性征3.“无奋斗,不青春。”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关于青春期卫生保健认识错误的是( )A.保持均衡营养,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B.女生月经期抵抗力弱,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C.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性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生长D.青少年容易出现敏感、逆反等心理问题,需要自我调整,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人士4.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我国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成年人患( )A.乏力和头晕、坏血病 B.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C.夜盲症、脚气病 D.骨质疏松症、地方性甲状腺肿5.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 )A.口腔 B.鼻 C.咽 D.喉6.下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在滴加两滴碘液后,①②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 )A.①变蓝,②变蓝 B.①变蓝,②不变蓝C.①不变蓝,②变蓝 D.①不变蓝,②不变蓝7.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居民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下列有关“肥胖”的分析,正确的是( )A.肥胖人群饮食中不用控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B.食物中的脂肪被消化的终产物是氨基酸C.胆汁中含有消化酶,能使脂肪乳化成脂肪颗粒D.能量摄入和支出不平衡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8.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A.在购买快餐时只需注意店面是否卫生即可B.日常生活中,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C.对购买的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或削去外皮D.购买包装食品需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9.为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山队员们事先进行高原训练,使血液运氧能力提高,训练后血液中增多的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10.下图所示为人体三种类型血管及血液流动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是静脉B.③管壁一般较薄,弹性较小C.③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D.血液在②处可以发生物质交换11. 2023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捐献血液,捐献血浆,分享生命,经常分享”。下列关于输血和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健康人每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影响身体健康C.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时,能输入任何异型血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12.小云学习完“血液循环”相关知识后,整理的一些笔记,你认为错误的是( )A.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B.血液从左心室到右心房流经的路径是体循环C.肺循环能将静脉血转换成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D.肺动脉、左心房中流动的是动脉血13.体育运动能提高人体心肺的生理功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时心率、血压与平时相比发生的变化是( )A.心率升高、血压升高 B.心率升高、血压下降C.心率下降、血压升高 D.心率下降、血压下降14. PM2.5 是指空气中直径不超过2.5 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大。PM2.5 从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的过程是( )A.鼻一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口腔→咽→气管→喉→支气管→肺C.口腔→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15.日常生活中,许多行为习惯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要边吃饭边说笑——防止食物误入气管B.青少年变声期不要大声喊叫——保护会厌软骨C.认真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预防近视D.不要随地吐痰——防止传播细菌、病毒等16.右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分析图解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是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血管甲的名称叫肺静脉B.过程a、b是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实现的C.肺泡壁和血管乙的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D.甲内血液氧气比丙的多17.红心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分解,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其排出人体时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①→④18.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正常生命的维持依赖于营养物质的摄入和代谢废物的排出,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A.尿素、水、无机盐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B.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的肛门排出C.少量尿素、无机盐和水通过皮肤排出 D.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呼吸系统排出19.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其病因则是患者体内某种激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该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20.比目鱼因双眼位于同侧而得名。其实刚孵化出的幼鱼眼睛生在两侧,研究发现,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幼鱼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由此推断甲状腺激素具有的作用是( )A.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B.维持第二性征C.促进新陈代谢 D.促进生长发育21.小明在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了一下,手立刻缩回。如图所示为完成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示意图。图中属于传入神经的是( )A. 2 B. 3 C. 4 D.522.根据《安徽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驾驶人和搭载人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头盔。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头盔可以有效保护脑。以下“管理着人的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的生命中枢位于(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23.关爱眼睛,预防近视。中小学生若长期沉溺于网络游戏,容易导致近视。下列关于真性近视及其矫正的描述,正确的是(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晶状体凸度过小C.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 D.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4.鼻咽喉部发炎时可能会引起中耳炎,这是由于病菌通过下列哪一结构进入中耳引起( )A.外耳道 B.耳蜗 C.鼓膜 D.咽鼓管25.《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两年以来,垃圾分类已从“新时尚”转变为合肥市民的“新习惯”。过期的药品应投入箱( )A.甲 B.乙 C.丙 D.丁二、识图分析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2分,共 40分)26.(18分)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包河区街头近年涌现出许多崭新的共享单车,有效解决居民低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并引领骑行健身新风尚。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骑行时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请据图分析作答。(1)快速骑行时,人体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从而满足运动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心脏,分析图一,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填序号),与它相连的血管是。①和②之间有,其作用是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2)图二是骑行爱好者在骑行中,吸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填收缩/舒张),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3)骑行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图三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它是由图中的(填序号)组成。肾小囊中的液体叫做,它与血液的成分相比,缺少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在尿液形成过程中,重吸收作用主要发生的部位(填名称)。(4)以往共享单车的使用也造成了环境负效应的问题,一是自行车的高损坏率,还有共享单车堆积如山未存放到指定地点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使用共享单车,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回答一点即可)27.(12分)同学们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制作了“消化器官名片”,介绍经常不吃早餐对消化器官的危害,并制定早餐食谱。(1)请补充“消化器官名片”上的相关信息。I.胃的名片Ⅱ.小肠的名片I.①Ⅱ.① ②(2)某同学制订的早餐食谱包括面包和牛奶。面包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糖类),它是人体主要的(填“供能”或“储能”)物质;牛奶含丰富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从均衡膳食的角度,你认为该早餐食谱还需要补充的食物种类是。(3)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请综合以上信息,设计一句关于早餐的宣传语:。28.(10分)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授课”精彩不断,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能够从屏幕上“看到”航天员的身影,靠的是我们眼球中的[](填序号)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当看到航天员展示有趣的现象时,同学们纷纷鼓掌,表现出惊呼,这属于(选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3)传回空间站的掌声传导到宇航员的内耳,引起[](填序号)内听觉感受器产生,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0分)29.(10分)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小鼠数(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甲20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多排列整齐7.34乙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丙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2)实验中甲组起作用;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是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3)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4)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DACBCBDAABCD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ABCDBBDACDDB 二、识图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 40分)26.(18 分)(1)④主动脉瓣膜(房室瓣)(2)收缩扩大(3)③④⑤、原尿(肾小囊内液)、肾小管(4)共享单车需要政府依法规范和管理,建议使用信用积分系统(一旦发现破坏共享单车或没有停放在规定的区域内可以举报,扣除积分严重者停止使用共享单车或罚款)(合理即可得分)27.(12分)(1)Ⅰ。①蛋白质Ⅱ。①消化液(消化酶)②消化和吸收(只答一个给一分)(2)供能蔬菜或水果(3)健康生活,从早餐开始(从倡导学生按时吃早餐、合理营养等角度宣传正确的饮食观念即可)28.(10分)(1)⑥(2)条件反射弧(3)③神经冲动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 10分)29.(10分)(1)微塑料A (2)对照丙组饲料所含微塑料A 比例更高(3)数量多、排列整齐( (4)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等四地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