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页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2页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3页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4页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5页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6页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7页
    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中的分类,什么是分类,分类的意义,常见的分类法,各类物质的性质,弱肉强食,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的制备和性质,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的转化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其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一亿多种,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人们是怎样认识和研究的呢?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3、如何对化学物质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或用途等进行分类。
    请同学们根据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且与大家交流分类结果。
    特点:(1)从属关系明确;(2)同类物质具有共性,可以进行再分类;(3)同层次物质类别间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对于纯净Na2CO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
    特点: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依据物质的组成特点的共性进行分类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还可以细化分类言之有理即可
    例1 下列10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水 ②新鲜空气 ③氨水 ④二氧化碳 ⑤硫酸 ⑥熟石灰[Ca(OH)2]  ⑦绿矾(FeSO4·7H2O) ⑧牛奶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⑩硫酸氢钠(NaHSO4)
    例2 下列各组物质按组成规律不同分类,请找出与其他种类不同的物质。
    (1)HCl、H2SO4、H2CO3、HNO3:_____________。
    (2)Fe、Al、Zn、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水、悬浊液、乳浊液:_______________。
    (4) Na2CO3、NaNO3、KNO3、Na2SO4:________。
    依据化学反应的共性进行分类
    ②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①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Ba、K、Ca、Na、Mg、Al、Zn、Fe、H、Cu、Hg、Ag、Pt、Au
    3Fe+2O2 点燃 Fe3O4
    Fe+2HCl === FeCl2+H2↑
    Cu+2AgNO3===Cu(NO3)2+2Ag
    1. 非金属单质和氧气反应C+O2 点燃 CO24P+5O2 点燃 2P2O5
    2. 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反应Fe+S △ FeS
    3. H2和金属氧化物反应H2+CuO 点燃 Cu+H2O3H2+Fe2O3 点燃 2Fe+3H2O
    CO2+H2O == H2CO3
    CO2+2NaOH == Na2CO3+H2O
    CO2+CaO == CaCO3
    CaO+2HCl == CaCl2+H2O
    CaO+H2O == Ca(OH)2
    与酸反应除外,碱性氧化物一般指钾钙钠钡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指CO2或SO2
    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物一般无特殊条件限制,生成物必须有↓、↑或水
    6HCl + Fe2O3===2FeCl3+3H2O
    HCl + NaOH===NaCl + H2O
    HCl+AgNO3===AgCl↓+HNO3
    Mg+2HCl=== MgCl2+H2↑
    与碱发生反应,反应物需可溶
    SO2+2NaOH == Na2SO3+H2O
    H2SO4 + 2NaOH===Na2SO4 + 2H2O
    Ba(OH)2+ CuSO4===Cu(OH)2↓+ BaSO4↓
    与盐发生反应,反应物(除酸外)需可溶
    Na2SO4+BaCl2===BaSO4↓+2NaCl
    2KOH+ CuSO4===Cu(OH)2↓+ K2SO4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是( C )A. 生石灰,熟石灰,烧碱溶液B. 明矾,硫磺,矿泉水C. 乙醇,干冰,冰水混合物D. 玻璃,盐酸,沼气
    2. 下列各组概念中,后者属于前者范围的是( D )A. 化合物,单质 B. 金属,单质C. 混合物,纯净物 D. 纯净物,化合物
    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C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答案】C【解析】A. 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 KOH属于碱,Na2CO3属于盐,故B错误;C. H2SO4和HNO3都属于酸,故C正确;D. 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①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②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③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④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⑤NaHCO3是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Na2CO3可冶疗胃酸过多。⑥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
    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 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分散质(disperse phase)
    分散剂(disperse agent)
    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共有____种分散系。
    分散系的分类【思考与交流】
    1~100nm(10-9~10-7m)
    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剂为液体的分散系分为三种
    ①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的分散系是溶液;②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的分散系是浊液;③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胶体的特征:较均一,稳定,介稳体系
    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1~100 nm的分散系是胶体。
    以CuSO4溶液、泥水、振荡后的植物油与水为例,说说这三种分散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粒子直径大小不同、稳定性不同
    按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分
    胶体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一旦胶体稳定的环境发生破坏,那么胶体会发生聚沉。要使胶体发生聚沉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加入电解质溶液 (2)加入带有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加热或搅拌。
    (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①制备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_______,加热至_____,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氯化铁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念: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产生 _____。应用:可用于鉴别______和_____ 。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胶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
    (1)根据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2)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1)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示】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2)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泥沙吗?
    【提示】可以,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孔隙,而泥沙不能透过,故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泥沙。
    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1)溶液是纯净物,浊液是混合物。(  )(2)烟、雾、云都是气溶胶。(  )(3)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4)FeCl3溶液呈电中性,Fe(OH)3胶体带正电。(  )(5)江河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这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微粒能通过半透膜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后会生成沉淀
    3、某胶体中加入氯化镁的结晶水合物或石膏发生聚沉,而加入食盐水或硫酸钠溶液则聚沉效果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胶体中胶粒的大小约是10-9~10-7 cmB.该胶体遇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铁胶体发生聚沉C.电泳时该胶体粒子向阴极方向移动D.氯离子对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硫酸根离子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3课时
    思考与讨论一: 请回顾初中化学知识,结合课前预习,归纳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②铁与酸反应时,生成+2价的铁的化合物。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思考与讨论二: 请回顾初中化学知识,结合课前预习,分别归纳碱和盐这两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碱 Ba (OH)2
    酸 HCl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②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③K、Ca、Na、Ba 等金属与盐反应不能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金属
    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体会由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新 盐 + 新 金 属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AB+CD=AD+BC)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沉淀、气体、弱电解质
    四大基本反应的条件或规律 1.置换反应: 金属+酸→盐+H2↑ (1)金属的活动性比氢强 (2)酸除浓硫酸、硝酸 (3)铁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盐(+2价)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1)参于反应的盐应可溶 (2)金属的活动性“强”置换“弱” (3)除K、Ca、Na外 (4)铁与盐反应生成亚铁盐(+2价)
    2.复分解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水、气体、沉淀等 酸+盐→新盐+新酸(碳酸盐+酸→新盐+H2O+CO2↑) 弱酸不能与强酸盐反应;低沸点酸不能和高沸点酸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1)反应物皆可溶 (2)生成物有沉淀 盐+盐→新盐+新盐 (1)反应物皆可溶 (2)生成物有沉淀
    Q1: SiO2(沙子主要成分)能不能和水反应?
    Q2: 怎么制取硅酸(H2SiO3)?
    Q1: Fe生锈的条件是? Fe的燃烧产物是?
    Q2: 怎么制取氢氧化铁 Fe(OH)3 ?怎么制取氧化铁 Fe2O3 ?
    Q1: Cu 的燃烧产物是?
    Q2: 怎么制取氢氧化铜 Cu(OH)2 ?怎么制取氧化铜 CuO ?
    实际生产中需考虑的因素
    工业生产中制取NaOH ,是怎么做的呢?
    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而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Na2CO3+Ca(OH)2
    1.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D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生成物C、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C.若生成物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D.若生成物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答案 B
    2.如图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甲为CuO、乙为CO2、丙为H2OB.甲为C、乙为CO、丙为CO2C.甲为CaCO3、乙为CaO、丙为Ca(OH)2D.甲为H2SO4、乙为H2O、丙为H2答案 C
    3.甲物质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甲一定不属于A.酸B.盐C.金属单质D.氧化物答案 C

    相关课件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质的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通性,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结构决定性质,OH-,CO32-,1氧化钠与水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说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乳浊液,思考与交流1,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系的概念,悬浊液,分散剂相同,1nm,nm至100nm,100nm,不稳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