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1页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2页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3页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4页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5页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6页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7页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第8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0 认识论(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规律备考策略,认识的本质与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突破 素养达成
    体系构建 循纲记忆
    典例精练 素养养成
    对学生运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体系构建 循纲记忆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理性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感性认识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含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核心突破 素养达成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就不会产生理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外,从认识的不同层次来看,反映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只有通过感性认识才能获得。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由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在现实的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两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下感知对象,用理性认识的形式表达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以感性形式的语言文字来表达。(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来源于实践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最终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
    【特别提醒】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几个误区(1)“事物的现象≠感性认识,事物的本质≠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是任何事物所客观拥有的,它们都属于物质范畴;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都是认识,当属意识范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为一种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而现象与本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都无正误之别。(2)不能认为感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的区别不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不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质的飞跃,必须经过思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完成。(3)不能认为“理性认识始终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在错误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只能产生错误的理性认识;在正确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正确的理性认识(也可能产生错误的理性认识)。只有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正确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才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4)不能认为“认识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是同一回事”。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根本任务,而不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特别提醒:意识与认识的关系(1)区别: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对应。(2)联系:它们都来源于实践,内容都是客观的,都对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都有正确、错误之分。
    [典例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璟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  )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典例精练 素养养成
    【答案】C【解析】 A观点与题意不符,题意强调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不选;物质不依赖人的意识,物质和意识不是相互依存,B不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说明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又说明了意识依赖于造化即万物一体的世界,体现了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C应选;题意不仅仅是强调意识的作用,D不选。
    1.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材料说明(  )①人类可通过“思维的眼睛”逐步揭示宇宙规律 ②人的意识可以为宇宙立法 ③改造世界必须顺从自然规律 ④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解析】本题以科学家的新发现为载体,表明人可以认识宇宙的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推动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人的意识可以为宇宙立法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②不选;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③中“顺从”表述错误。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3)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是认识活动。
    特别提醒(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特别提醒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区分实践的特点 与意识的特点
    四、关键能力 重点突破
    特别提醒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
    特别提醒:图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典例1]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主线。即从早期的盲目崇拜自然,受制于自然。到工业革命后以自然的主宰自居,肆意开发、利用、破坏自然。再到如今依靠理性与智慧,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此可见(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对立后统一    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④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认识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答案】C【详解】①: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而不是先对立后统一,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先后之分,①错误。②④:从早期的盲目崇拜自然,受制于自然。到工业革命后以自然的主宰自居,肆意开发、利用、破坏自然。再到如今依靠理性与智慧,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此可见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表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决定了认识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②④正确。③:材料强调的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的发展,不涉及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依靠理性与智慧,致力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而理性认识不一定是正确认识,③排除。故本题选C。
    1.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答案】C【详解】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中门捷列夫依据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后来在实验中得以证实,说明科学的理论对真理的发现、认识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需要实践的检验。①④表述错误,科学发现源于实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典例2]基于对一枚在黑龙江哈尔滨发现的、目前已知最大的人属头骨化石的研究,中英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的古人类,且其所属的支系,可能与现代人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因该古人类化石在黑龙江发现,科学家将这个新的人种命名为“龙人”。这一研究具有( )①社会历史性,中英研究团队合作取得成果②自觉选择性,确定与“龙人”是否有亲缘关系是最终目的③直接现实性,改变古人类研究历程④客观物质性,研究基于新发现的头骨化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答案】B【详解】①:“龙人”的发现是中英研究团队合作取得成果,说明任何实践都不是孤立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正确;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错误;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强调的是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可见,材料不涉及直接现实性,不涉及改变古人类研究历程,③排除;④:研究基于新发现的头骨化石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署做好未来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样做,是因为( )①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活动③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答案】C【详解】②④:部署做好未来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样做,是因为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活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故②④入选。①③:选项①③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故①③不选。故本题选C。
    核心突破 素养达成
    特别提醒:对比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
    特别提醒:有关认识论的命题
    [典例1]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例如,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族属为何?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如何?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使其成为悬案。其原因可能是( )①三星堆的研究受到技术条件、资料匮乏等因素的限制②三星堆遗址蕴含的文化信息完全暴露需要一个研究过程③人类研究古代遗迹的前途是曲折的,但道路是光明的④三星堆的文明遗迹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⑧④
    【答案】A【详解】③④:人类研究古代遗迹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三星堆的文明遗迹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③④错误。①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三星堆的研究受到技术条件、资料匮乏等因素的限制,三星堆遗址蕴含的文化信息完全暴露需要一个研究过程,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使其成为悬案,故①②正确。故本题选A。
    1.对于诗句“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的理解,有人认为:“当你身处黑暗之中,才看到平时忽略的美好;当你春风得意之时,反而容易计较别人的小过失,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但也有人这样理解:“没有人否认你存在的意义,你只不过缺少一个能散发光芒的特定条件。”从认识论角度,这表明( )①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存在多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反映形式的变化③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认识活动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和思索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答案】D【详解】①:真理只有一个,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存在多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说法错误,①错误。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反映形式的变化,②错误。③:材料中不同的人对于诗句“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的理解不同,说明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主体差异性,③正确。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都经过了自己的深加工,说明认识活动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应和思索,④正确。故本题选D。
    [典例2] 小学课本对日出的描述:东方露出鱼肚白,接着出现微蓝,淡黄,粉红,太阳升起了,天上一片红色,金黄。然而,江西三清山、青岛崂山、北戴河等地的日出都没看见从鱼肚白到金黄的过程。原来,小学课本描述的是平原地区无云、无风、无雾、无雨雪时日出的色彩变化情况。这说明(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的认识总会受到客体的制约④认识世界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答案】C【详解】①④:小学课本对日出的描述,不符合江西三清山、青岛崂山、北戴河等地的日出情况,符合平原地区无云、无风、无雾、无雨雪时日出的情况,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也说明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的各种条件,故①④入选。②③:题意强调的是真理的条件性,而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无关,故②③不选。故本题选C。
    2.2021年7月27日南京疾控中心专家对本轮疫情病例进行基因测序显示为德尔塔毒株。德尔塔病毒传播力强,病人转阴速度慢、容易出现重症,但会不会致使病情加重、加重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②认识具有上升性,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③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相关课件

    专题17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7 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共1页。

    专题16 就业与创业、社会争议解决(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6 就业与创业、社会争议解决(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规律备考策略,宏观把控,就业与创业,社会争议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精讲课件)-【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