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眉山中学2021级高二10月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下图为2021年5月30日23:45由芝加哥(西六区)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东一区)的航班实时飞行监测图,本次航程用时6小时57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航班到达时当地时间为( )
A. 2021年5月30日6:42 B. 2021年5月31日13:42
C. 2021年5月30日16:48 D. 2021年5月31日6:42
2. 从芝加哥到阿姆斯特丹的航班飞行线路是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依据材料中信息,飞机起飞时,芝加哥(西六区)为2021年5月30日23:45,目的地荷兰阿姆斯特丹(东一区)比芝加哥(西六区)早7小时,即飞机起飞时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时间为:2021年5月30日23:45+7=2021年5月31日6:45,而本次航程用时6小时57分,所以航班到达时当地时间为:2021年5月31日6:45+6:57=2021年5月31日13:42,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
【2题详解】
从芝加哥到阿姆斯特丹的航班通常选择最短航线,地球表面,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航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以地心为圆心)的劣弧。不在赤道上的两点,最短航线通常凸向高纬方向,即北半球凸向北,由此可以确定从芝加哥到阿姆斯特丹的航班飞行线路是图中的甲,A正确,BCD错。故本题选A。
【点睛】最短航线的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两点A、B间的最短航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A、B两点的圆)的劣弧。规律如下:①两点位于同一条经线:沿着该条经线,两点间的劣弧(距离较短的弧),即为最短距离;②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北半球航线偏北,南半球航线偏南(凸向高纬);③两点位于赤道上:沿着赤道,两点间的劣弧(距离较短的弧),即为最短距离;④两点经度和为180°:两条经线恰好组成一个“大圆”,过北极点(或南极点)的两点间的劣弧,即为最短距离;⑤其他情况:北半球航线偏北,南半球航线偏南(凸向高纬)。
某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东南向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地易发山洪,主要是因为( )
A. 水流汇集快 B. 年降水量丰富 C. 河道较弯曲 D. 地质条件复杂
4. 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5. 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 )
①降低暴雨的频率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③抑制土壤盐碱化
④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 A 4. A 5. C
【解析】
【3题详解】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暴雨时地表径流汇集快,在山谷中水量集中流速大,从而形成山洪,A符合题意;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太行山麓,降水量并不大,如果降水大但不集中,也不引发山洪,排除B;该地河流为山区河流,河道弯曲不是其突出特征,不是易发山洪的主要原因,排除C;地质条件复杂与易发山洪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故选A。
【4题详解】
从方便取水的角度来看,聚落应接近河流,图中d区离河流较远,不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D;在a、b、c三个地点中,均接近河流,因此区分应从防洪角度分析,b、c两地临近河谷底部,容易受山洪影响,a地位于山脊之上,受山洪影响较小,因此a地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BC,A符合题意。故选A。
【5题详解】
该地形成的“山—林—田—村—水”空间格局,可以有效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有利于当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且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②、④正确;暴雨主要由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决定,该空间格局不会降低暴雨的频率,①错误;该地起伏大,地下水更新快,地下水位很难接近地表,因此当地土壤盐碱化并不明显,因此该空间格局对抑制土壤盐碱化作用不明显,③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一般形成山洪泥石流的地形特征是中高山区,相对高差大,河谷坡度陡峻。表层为植皮覆盖有较厚的土体,土体下面为中深断裂及其派生级断裂切割的破碎岩石层。降雨激发山洪的现象,一是前期降雨和一次连续降雨共同作用;二是前期降雨和最大一小时降雨量起主导激发作用。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省内有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两大农业基地,夏季易出现酷热难耐的高温天。2014年、2015年湖北省夏季气温连续偏低、高温日数持续偏少,同期,中国气候公报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凉夏。下图示意湖北省1961~1979年和1980~2015年各区域凉夏频率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湖北省夏季易出现酷热难耐的高温天,主要是因为( )
A.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夏季风势力弱
C. 梅雨期偏长 D. 夏季台风偏少
7. 湖北省1961~1979年和1980~2015年各区域凉夏频率比较表明( )
A. 平原地区凉夏最少 B. 凉夏频率西部高于东部
C. 气候的极端性增强 D. 气候变化无明确分界线
8. 凉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显著影响是( )
A. 植被覆盖率减少 B. 农作物品质降低
C. 土壤湿度减少 D. 昼夜温差变大
【答案】6. A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雨带北移,此地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形成“伏旱”天气,酷热难耐,A正确;湖北省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风势力较强,B错误;梅雨期间多连续性阴雨天气,不会长时间出现酷热难耐的高温天,C错误;夏季是我国热带气旋的频发期,台风偏多,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1980年之前仅鄂东南出现凉夏,且频率较低,1980年之后湖北省各区域凉夏频率都显著增加,东部高于西部,江汉平原等平原地区凉夏频率较高,AB错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北省凉夏发生区域反而增多,说明气候的极端性增强;20世纪80年代初是湖北省气候变化的分界线,C正确,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凉夏时气温偏低,高温日数偏少,积温低,不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其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产量将降低,B正确。凉夏对植被覆盖率不会造成显著影响,凉夏可以使土壤湿度增加,减弱昼夜温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湖北江河湖泊众多,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天气炎热,降水少,水汽大量蒸发,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易出现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
下图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是( )
A. P B. Q C. R D. S
10. 为开发此地的旅游资源,当地计划修建一条通往O地的便道,从安全角度甲、乙、丙、丁四条便道中最合理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该种地貌常见于我国(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答案】9. A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瀑布形成应位于河流流经陡崖处,山脊处没有河流。依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可判断总体地形为盆地(或洼地)。如图示,陡崖附近的等高线“凸低为脊”,S、Q为山脊,故没有河流;R处等高线弯曲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山脊或山谷,而P处陡崖附近的等高线“凸高为谷”,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则在P处可能形成瀑布。故答案选A。
【10题详解】
在山区里旅游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山洪。图中的甲、丙、丁都把线路修在山谷,谷地在降水多季节或者冰雪融化较多的季节,易形成山洪,且丁线路地势起伏太大,故排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图中的乙线路是经过山脊,能够欣赏到山地的全貌,线路更短,相对来说更为安全,故答案选B。
【11题详解】
依据图中边缘等高线密集,形成陡崖,中间形成洼地,整体等高线呈圆锥形,是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区是在西南地区,答案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主要在石灰岩广布地区,因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石灰岩受侵蚀和沉积而成。多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区。上图表示的是喀斯特峰林,其峰体多呈圆锥形,四周陡峭,峰体中有山间洼地(溶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间洼地以数条圆弧形等高线表示,在峰林顶部和斜坡等高线多以圆形或椭圆形封闭。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野果林生长于凉爽湿润的环境,为第三纪畏寒畏热阔叶林的孑遗树种。新疆伊犁河谷(见图)东、南、北三面环山,向西开口,在海拔1100~1600米,冬季多逆温,年降水量400~600毫米,河谷北坡前山带分布有亚欧大陆最大的原始野果林,持有2000万年前的基因密码,自发现至今500年来一直未遭人为破坏,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20世纪90年代,新源县野果林改良场引进苹果苗木时,小吉丁虫首次传入伊犁河谷,随后开始在天山深处的野生苹果林中大面积扩散,因“外来”小吉丁虫啃食近20年及其它自然因素的影响,如今这片珍稀野果林仅剩下不足三成。
材料二:薰衣草是一种喜光喜干、需水不多的植物,年降水量在500~800mm比较适合。其根系发达,多生长在土层深厚、透气良好的土壤中。薰衣草是一种名贵而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天山山脉腹地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薰衣草种植加工的主要基地,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香料生产基地。
(1)分析伊犁河谷东部适合原始野果林生长的自然原因。
(2)说明伊犁河谷早期保存完好亚洲最大野果林的条件。
(3)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原始野果林减少的原因及产生的消极后果。
【答案】(1)三面环山,阻挡了北方寒冷和南方干热空气的侵袭;向西开口利于湿润的西风推进,气候湿润;冬季位于山地逆温层内,无严重冻害;河谷地区,土壤深厚而肥沃。
(2)地形封闭,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生态环境较稳定。
(3)自然原因:全球气温升高;原始野果林自然老化。人为原因:“外来”小吉丁虫啃食。后果:可能导致原始野果林的生态更不稳定;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减弱甚至消失。
【解析】
【分析】本题组以伊犁河谷东部新疆伊犁河⾕薰⾐草种植和野果林现状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考查植被⽣长条件、植被变化原因及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向等问题,突出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等地理核心素养,综合性较强,难度较⼤。
【小问1详解】
森林生长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原始野果林生长的伊犁河谷东部三面环山,阻挡了寒冷和干热空气的侵袭;西侧的开口有利于来自北冰洋、大西洋的湿润的西风推进,受山地阻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冬季山地逆温强烈,无严重冻害;伊犁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而肥沃等。
【小问2详解】
注意题⽬要求是亚洲最⼤野果林“早期保存完好”的条件;由材料可知,该区域深居内陆,且三⾯环⼭地形较为封闭,对外联系不便;地处我国西北边疆,⾃然条件恶劣,⼈⼝稀少,受⼈类活动影响⼩;当地⾃然环境没有较⼤的变化,环境较为稳定,所以亚洲最⼤野果林早期保存完好。
【小问3详解】
仔细阅读材料,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然环境、⼈类活动影响等分析。⾃然原因:⼯业⾰命以来,全球⽓温波动升⾼,影响野果林⽣长环境;原始野果林树龄较⾼,⾃然⽼化;由材料可知由于当地引进苹果苗⽊导致“外来”⼩吉丁⾍啃⾷等,造成原始野果林减少。后果:可能导致野果林所产⽣的经济价值、⽣态价值和科研价值逐渐减弱甚⾄消失。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地表水资源也较缺乏。下图为贵州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近年来,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高技术企业的巨额投资。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
(1)描述贵州的地形特征。
(2)分析贵州土地贫瘠且缺水的原因。
【答案】(1)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崎岖。
(2)贵州高原地貌,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降水多,流水速度快,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层薄,土壤贫瘠,导致土壤养分难以积累;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多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解析】
【分析】本题以贵州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地形特征描述,贵州土地贫瘠且缺水的原因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因此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根据图中信息,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崎岖。
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贵州地表崎岖,地势起伏较大,贵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丰富,导致地表流水速度快,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层薄,土壤养分难以积累,土壤贫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地表岩石多裂隙,多地下暗河和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降水多, 冬季降水少;人口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地表水缺乏。
14.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西秋雨是指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南部和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一般发生在 9~11月。古人诗云“巴山夜雨涨秋池”,四川盆地的秋雨多发生在夜间。
材料二:左图为华“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
材料三:华西雨屏(如右图所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东西宽 50~70KM,南北长 400~500KM,总面积约2.5万 KM2,是我国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日照时间最短的地区,是分布于我国的比较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独特的动植物。
(1)试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方面分析华西秋雨的形成原因。
(2)分析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
(3)分析华西雨屏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多珍稀独特动植物的原因。
【答案】(1)秋季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北上,和来自高纬度的冷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雨;华西地区多山地,有利于暖湿气流的抬升,易形成降水。
(2)四川盆地空气湿度大;盆地地形封闭,散热较慢,加上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间近地面气温较高;高空大气辐射冷却迅速,降温快,气温较低;上冷下暖的气层不稳定,空气易对流,暖湿空气上升遇冷,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3)丰富:纬度较低;区域面积大,范围广;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地处亚热带常绿林和青藏高寒草原过渡地带(任答2点)独特:气候单元独特;山高谷深,地理位置偏远,人类活动影响小(任答2点)。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图为载体,以材料为背景,考查降雨的成因和物种丰富的原因,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秋季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北上,与青藏高原北侧南下的冷气流在西部相遇,形成锋面雨,华西地区多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2)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水汽难以散失,空气湿度大,全年较为潮湿,云雾天气多,进入夜晚,云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夜间近地面气温较高,盆地封闭、散热慢,而云层上部热量散失快,降温快,气温较低,上冷下暖的气层不稳定,空气易对流,暖湿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水汽易凝结,容易形成降水天气。
(3)华西雨屏带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白天晴朗,光照强,促进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区域面积大,范围广,生存空间大,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物种丰富,地处亚热带常绿林和青藏高寒草原过渡地带,生物复杂多样。该区域气候独特,山高谷深,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人口密度小,人类活动的干预小,多珍稀独特动植物。
四川省苍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苍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仪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仪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