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八(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八(含答案解析)第1页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八(含答案解析)第2页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八(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八(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八(含答案解析),共7页。
    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八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人口类型的变化。(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河南地处中原,古代又称中州,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下图为河南省地形图。材料二 郑州市政府发布2017年省市拟开工重点项目名单,共计183个项目,总投资超4 300亿元,名单涵盖食品、家居、交通、电力等多个领域。河南作为超亿人口大省,省会郑州作为中原核心,经济活力四射,又是东西南北交通枢纽,目前已是全国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目前郑州正利用其优势,欲打造成千亿级现代家居产业群。(1)从自然角度说明河南成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主要原因。(2)河南省河流虽多,但通航能力低,分析其原因。(3)分析郑州市成为全国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和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说明郑州市大力发展家具产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的数值。(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比较此日P、Q两地气温日较差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单位为℃。兰州市区位于黄河河谷之中周围群山环抱。下图是兰州市某日热岛强度变化统计图。(1)描述兰州该日热岛效应的变化规律。(2)说明兰州该日正午前后热岛效应特点的成因。(3)推测兰州热岛效应季节变化的规律并说明理由。            5.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2)比较A、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析C气候的成因,并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D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1.答案为(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G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向以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位于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年型人口。(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解析:第(1)题,对比两图各比重范围变化,总结老龄化趋势。第(2)题,主要分析南通市优越的大气环境对南通老年人口的有利影响,可从气候、空气质量等方面分析。第(3)题,苏南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自然增长的一般规律是趋向老龄化,但图示苏南人口呈现年轻化,说明人口迁移影响巨大。第(4)题,可以迁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来解答,主要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体系,弘扬敬老文化等方面分析。 2.答案为:(1)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粮食丰富;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地处亚热带与温带交界,气候温和湿润。(2)河流上游,落差大,水流快;多为中小河流,径流量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数河流呈平行状,未相连。(3)郑州位于华北平原,南邻长江中下游平原,北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位于中东部人口密集区,粮食消费量大;地处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处),交通运输便利;郑州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4)有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答对四点得4分)不利:加重环境压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解析:第(1)题,文明发源地主要从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河流等角度分析其优势。第(2)题,影响河流通航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落差(流速)、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相连等。第(3)题,全国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和交易中心的区位条件主要从粮食来源丰富且稳定、交通、市场及信息、物流、金融等角度分析。第(4)题,大力发展家具产业会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产生环境污染。  3.答案为:(1)54 hPa(45~55之间均可)。(2)P地等压线比O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地位于海洋,摩擦力小于O地。(3)Q地大于P地。原因:Q地为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而P地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云层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晚上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气温日较差变小;P地位于海洋,海洋的热容量较大,气温日较差较小。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图示区域内,最小气压值为990~995 hPa,最大气压值在1 040~1 045 hPa,故图示气压差为45~55 hPa。第(2)题,O处等压线稀疏,且位于陆地上摩擦力较大,风力较小;P处等压线密集,且位于海洋上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第(3)题,Q处为高压中心,又位于陆地上,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P地位于低压中心,又位于海洋上,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  4.答案为:(1)夜间强白昼弱;子夜前后最强正午前后最弱。(2)正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烈城市中心地表和建筑物大量吸收太阳热量,大气对流、湍流作用增强,利于散热;城市与郊区热力环流加强,城区和郊区大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混合作用增强,城郊温差减小;城市上空盛行上升气流利于散热,而郊区盛行下沉气流增温且不利于散热。因而引起城区气温低于郊区气温的冷岛效应。(3)规律: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春秋居中。理由:冬季受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有利于热岛的形成与发展;受山谷地形影响冬季逆温层加厚不利于城市散热;冬季正值供暖期排放热量多;冬季取暖燃煤污染物排放量大使得城区大气逆辐射增强收入热量多。 解析:(1)可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法描述。(2)首先明确特点是气温低于郊区的“冷岛”效应。然后可结合热力环流知识从城市散热、郊区增温角度分析。(3)可从气流运动、人为放热、大气保温效应等方面分析要注意地形的影响。  5.答案为:(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2)相同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A地降水多于B地,且A地夏半年多雨,B地冬半年多雨。原因: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B地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3)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影响: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雨热不同期或夏季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4)表现: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数据可以看出:南部、东部地区日照时数短,中部、西部日照时数长。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天气状况等。第(2)题,A、B两地都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A地在北部,夏季受来自海洋上的西北季风的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B地在西南部,位于副热带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有时会受西风带控制,有一定的降水;所以A地的降水总量较B地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半年,B地降水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冬半年。第(3)题,C地是地中海气候,终年在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该类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夏季高温,光照充足,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但由于夏季降水少,因此,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第(4)题,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是,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大;而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因此不典型。原因应该结合季风气候的成因分析,由于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因此D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与我国相比不典型。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一(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疾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五(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五(含答案解析),共5页。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四(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四(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带草原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