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5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年春期高一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 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 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 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D. 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2. 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假说的内容之一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B.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
D.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D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雌雄配子数量一般不相等,A错误;
B、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错误;
C、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现象,C错误;
D、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
故选D。
3. 以下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细胞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
B. 细胞膜的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都呈对称分布
D. 受体蛋白可能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
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详解】A、罗伯特森通过观察电镜下细胞膜的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A错误;
B、细胞膜的成分为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B错误;
C、根据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嵌于生物膜上,根据功能结构的不同,分布有所差异,故呈不对称分布,C错误;
D、受体蛋白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如某些激素与细胞膜受体蛋白结合而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乳糖、蔗糖都是还原糖,元素组成相同
B. 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是麦芽糖
C. 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D. 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淀粉和麦芽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详解】A、蔗糖属于非还原糖,A错误;B、淀粉水解能够产生麦芽糖,不能产生蔗糖,B错误;
C、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正确;
D、麦芽糖是植物二糖,不是多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糖类的种类和功能,能够对糖类的种类、功能等进行归纳,明确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多糖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5. 研究人员通过合适方法分离出了动物细胞中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B. 细胞器乙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与各种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 乳酸菌中丙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D. 细胞器甲中含有少量丙,可完成部分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中含有蛋白质、磷脂、核酸,因为是动物细胞,因而可能是线粒体;乙组含有蛋白质和磷脂,但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丙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但不含有磷脂,故丙可能是核糖体。
【详解】A、细胞器甲含有膜结构和核酸,可能为线粒体,由于该细胞器来源于动物,只能是线粒体,它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如有些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 错误;
B、细胞器乙含有膜结构但不含核酸,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溶酶体与消化酶的加工和分泌无关,B错误;
C、细胞器丙是核糖体,成分为 RNA和蛋白质,乳酸菌无细胞核,故其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无关,C 错误;
D、细胞器甲为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内含有少量丙,可完成部分蛋白质的合成,D 正确。
故选D。
6. 如图甲为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 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 其中 AB = BC。图乙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 25℃、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 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曲线上 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
B. 图甲中 C 点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1/3
C. 图乙中 B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当植物缺镁时(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乙中的 B 点将右移
【答案】C
【解析】
【分析】1、分析图甲:P点之前,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在A点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低,说明此时的呼吸作用最弱,AB=BC,即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P点之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2、分析图乙,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C点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即达到光饱和点。
【详解】A、P点以后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此后只进行有氧呼吸,即 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A正确;
B、BC为有氧呼吸过程氧气的吸收量,即有氧呼吸过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AB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AB=BC说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由于消耗等摩尔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是3∶1,那么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1/3,B正确;
C、图乙的B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此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C错误;
D、镁元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缺镁元素时光合作用的色素合成不足,光补偿点会增大,图乙中的光补偿点B点将右移,D正确。
故选C。
7. 组成食物中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是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蛋白质分子均含有21种氨基酸
B. 食物中的抗体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从而提高免疫能力
C. 食物中非必需氨基酸对人体不是必需的,必需氨基酸则是必需的
D. 有些蛋白质如胰岛素,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约有21种,但并不是每个蛋白质分子均含有这21种氨基酸,A错误;
B、食物中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需要被水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才可被人体直接吸收,B错误;
C、氨基酸分为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前者机体自身可以合成,后者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但二者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C错误;
D、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故选D。
8. 一项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上的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即“分子垃圾袋”形成,它会将细胞中一些功能减弱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细胞的“回收利用工厂”进行降解,获得相应小分子再度利用。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垃圾袋”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
B.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
C. 相应小分子中可能有核苷酸和氨基酸
D. “回收利用工厂”中的酶可能在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分子垃圾袋是由细胞膜形成的囊泡,其主要成分是磷脂的蛋白质。蛋白质降解后得到其单体——氨基酸。溶酶体中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详解】A、“分子垃圾袋”是由细胞膜形成的囊泡,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磷脂,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细胞中一些功能减弱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细胞的“回收利用工厂”进行降解,获得相应小分子再度利用,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据此推测“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B正确;
C、相应小分子中是由蛋白质降解所得,则其本质为氨基酸,C错误;
D、“回收利用工厂”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正确。
故选C。
9. 下图为某种生物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正确答案( )
A. 染色单体形成于图E时期,消失于图A时期
B. 研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最好选择图A时期
C. 图A、D、E的核DNA数都相同
D. 各时期正确的排序应为CDEABF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末期,中间是细胞板;C细胞处于间期;D细胞处于中期;E细胞处于前期;F细胞处于末期。
【详解】A、染色体单体形成于间期,即图C,消失于后期,即图A,A错误;
B、D是细胞分裂中期,此时期是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B错误;
C、图A、D、E的核DNA数都是8条,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有丝分裂间期)→E(有丝分裂前期)→D(有丝分裂中期)→A(有丝分裂后期)→B(有丝分裂末期)→F(有丝分裂末期),D错误。
故选C。
10. 关于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过程中伴随着蛋白质的水解,但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 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 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没有积极作用
D. 衰老细胞的分裂能力比幼嫩细胞弱,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需要新合成蛋白质,A错误;
B、自由基会使细胞多种物质氧化,加速衰老,故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B正确;
C、细胞坏死是指细胞在不利条件刺激下异常死亡,不受基因控制,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没有积极作用,C正确;
D、衰老细胞的分裂能力比幼嫩细胞弱,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下降,D正确。
故选A。
11. 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含叶绿素的食物后,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 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于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设白色基因为A,黄色基因为a,则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即AA×aa,后代均为Aa,白色对黄色为显性,正常情况下后代应该全是白色的,但是由于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说明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影响了后代的表现型,所以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详解】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为表现型还受环境的影响,A错误;
B、题中的实验是不同的基因型得出相同的表现型,没有体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B错误;
C、设白色基因为A,黄色基因为a,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即AA×aa,后代均为Aa,但是表现型是黄色,即子代(基因型为Aa)和亲本黄色脂肪家兔(基因型为aa)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C错误;
D、根据题意,子代的基因型为Aa,本来表现为白色,但是以含叶绿素的饲料喂养以后,表现为黄色,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2.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像,对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 细胞①分裂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
C. 等位基因的分离主要发生在细胞④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
D. 细胞①和④中的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1∶1
【答案】C
【解析】
【分析】1、图中①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③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④为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其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
【详解】A、细胞④不含同源染色体,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
B、细胞①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分裂后形成的是体细胞,细胞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均等分裂,因而该动物为雄性,因而细胞④为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裂后形成的是精细胞,B正确;
C、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细胞②中,C错误;
D、细胞①和④中没有染色单体,因此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1∶1,D正确。
故选C。
13.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应满足的条件有
①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③该个体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④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
⑤AaBb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
【详解】①A、a基因与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①正确;
②A、a和B、b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自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②正确;
③该个体产生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③正确;
④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生存机会相等是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保证,④正确;
⑤AaBb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⑤正确。
故选D。
14. 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环状DNA分子结构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个磷酸相连
B. DNA的碱基数等于该DNA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
C. DNA分子进行转录时,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位于RNA上
D. 具有a个腺嘌呤的DNA片段,第n次复制需个腺嘌呤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是:①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两条主链;②两条主链是平行但反向,盘旋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一般是右手螺旋,排列于DNA分子的外侧;③两条链之间是通过碱基配对连接在一起,碱基与碱基间是通过氢键配对在一起的,其中A与T以2个氢键相配对,C与G之间以3个氢键配对。
【详解】环状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两个磷酸相连,而链状DNA分子的两条单链末端只有1个磷酸与1个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存在不是基因的片段,因此DNA分子的碱基数大于该DNA分子上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B错误;DNA分子复制和转录时,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位于DNA分子上,C错误;第n次复制净增加的DNA数量是(n-1)次复制后产生的DNA数量,故第n次复制需2n−1×a个腺嘌呤,D正确。
15. 某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他体内经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考虑交叉互换),含有的基因和性染色体不可能是
A. 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1条X染色体 B. 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Y染色体
C. 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 D. 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减数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基因加倍;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所以A与a分离,X与Y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
【详解】由于基因b位于X染色体,当着丝点没有分裂时,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含有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1条X染色体,A正确;由于基因b位于X染色体,所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X与Y染色体,B错误;由于A与a分离,X与Y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含有两个基因A,两条Y染色体,C正确;由于基因b位于X染色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含有两个基因a,两个基因b,两条X染色体,D正确。
【点睛】关键: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即X染色体上的b基因与Y染色体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内。
16. 噬藻体是感染蓝藻(蓝细菌)的病毒。用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蓝细菌)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标记的是噬藻体中的胸腺嘧啶
B.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蓝细菌)上的噬藻体与蓝藻(蓝细菌)分离
C. 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 此实验证明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标记的是噬藻体中的磷酸基团,A错误;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表面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B正确;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C错误;
D、由于缺乏对照实验,故不能说明噬藻体遗传物质是,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7. 家蚕的性染色体是ZW型,其皮肤正常(A)对皮肤油性(a)为显性,且A和a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可通过子代家蚕皮肤性状直接判断出子代性别的是( )
A. ZAZa×ZaW B. ZaW×ZaZa C. ZAZA×ZaW D. ZAW×ZaZa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知,家蚕皮肤正常对油性是显性,且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详解】A、ZAZa×ZaW,子代的雌雄个体中均会出现正常、油性,不能通过子代家蚕皮肤性状直接判断出子代性别,A错误;
B、ZaW×ZaZa,子代无论雌雄个体均是油性性状,不能通过子代家蚕皮肤性状直接判断出子代性别,B错误;
C、ZAZA×ZaW,子代无论雌雄个体均是正常性状,不能通过子代家蚕皮肤性状直接判断出子代性别,C错误;
D、ZAW×ZaZa,子代雌性个体(ZaW)是油性,子代雄性个体(ZAZa)是正常,可以通过子代家蚕皮肤性状直接判断出子代性别,D正确。
故选D。
18. 下图为某雄性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朱红眼和白眼是相对性状,基因cn与基因w为等位基因
B. 该果蝇进行有丝分裂时,一个细胞中最多可以含有四个基因cn
C. 该果蝇进行减数分裂时,一个细胞中最多可以含有2个基因v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答案】A
【解析】
【分析】(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及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的A表示基因):
(2)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异型的XY性染色体。
【详解】A、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控制朱红眼的基因cn和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二者不属于等位基因,A错误;
B、基因cn位于常染色体上,若该果蝇为纯合子,则基因cn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该果蝇进行有丝分裂时,在间期染色体(DNA)完成复制后,一个细胞中含有四个基因cn,B正确;
C、该果蝇为雄性,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基因v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该果蝇进行减数分裂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DNA)完成复制后,一个细胞中含有2个基因v,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DNA)完成复制后,组成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基因cn、cl所在的常染色体与基因v、w所在的X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能够进行自由组合,进而进入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该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故选A。
19. 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是雄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 )
A. 甲猫 B. 乙猫 C. 丁猫 D. 戊猫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可知短毛为显性,且甲为纯合子;乙和丁的后代长毛和短毛都有(两种性状),可知乙为杂合子。欲测定丙猫(短、雄)的基因型,只能选择雌猫,排除丁戊雄猫,甲乙为雌猫,但甲是短毛(显性)的纯合体。因此,应选用乙猫。
故选B。
20.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 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 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 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A、a和B、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故含a的花粉育性不影响B和b基因的遗传,所以Bb自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B_:白花植株bb=3:1,A正确;
B、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产生的雌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1:1:1:1,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故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2:2:1:1,所以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1/6=1/24,B错误;
C、由于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可育,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是A+1/2a,不育雄配子为1/2a,由于Aa个体产生的A:a=1:1,故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的三倍,C正确;
D、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所以Bb自交,亲本产生含B的雄配子数和含b的雄配子数相等,D正确。
故选B。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21. 为研究K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条件下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有研究发现,脑细胞代谢非常旺盛,耗氧量大,因此缺血、缺氧时脑细胞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过程产生ATP,不仅ATP生成量少,也会造成____________在脑细胞中积累。缺血、缺氧还会诱发脑细胞表达出某些信号分子,在这些分子的调控下,细胞出现一系列变化,最终凋亡。
(2)科研人员利用离体培养的神经元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本实验乙的处理是培养液中不加入血清,并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丙组加入中所示物质外,其它培养条件与___________(填“甲”或“乙”)组相同。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凋亡率____________。乙组结果与甲组结果比较,说明缺血、缺氧能够__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判断,K+通道开放剂能___________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答案】(1) ①. 无氧呼吸 ②. 乳酸
(2) ①. 乙 ②. 很低且无明显增长 ③. 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提高 ④. 部分缓解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小问1详解】
动物细胞在缺氧条件下,有氧呼吸受抑制,此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故会造成乳酸在脑细胞中积累。
【小问2详解】
①由柱形图可知,甲是对照组,乙丙丁是实验组;乙组表示缺血、缺氧,因此乙培养液中不能加血清,且要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丙、丁组自变量是加入物质不同,除加入图中所示物质外其他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与乙组相同。
②由柱形图可知,甲组是正常培养条件,细胞凋亡率低,且随着时间变化无明显增长现象;与甲组对照,乙组凋亡率高,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凋亡率增大,说明缺血、缺氧能够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提高;与乙组对照,丙组钾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凋亡率下降,说明K+通道开放剂能部分缓解缺血、缺氧诱导的细胞凋亡。
22. 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段。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其中染色体复制出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___。
(4)除图B外,乙图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___, 有DNA分子___________个。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_(字母)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1)gn(Og)
(2) ①. CEDABF ②. C
(3)4 (4) ①. A ②. 8
(5) ①. D ②. 1∶2∶2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oa和gh段表示G1期;ab和hi段表示S期;bc和ij段表示G2期;cd和jk段表示前期;de和kl段表示中期;ef和lm段表示后期;fg和mn段表示末期;分析乙图:乙图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末期;C细胞处于间期;D细胞处于中期;E细胞处于前期;F细胞是新形成的子细胞(2个)。
【小问1详解】
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至下一次分裂结束,可以用g→n段表示。
【小问2详解】
由以上分析知,图乙有丝分裂各时期中A细胞处于后期,B细胞处于末期,C细胞处于间期,D细胞处于中期,E细胞处于前期,F细胞是新形成的子细胞,因此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C→E→D→A→B→F。染色单体复制出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即图乙中的C。
【小问3详解】
图乙中的D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也含有4个核DNA分子,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4。
【小问4详解】
图乙中各细胞图A、B、C、D、E、F中,其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A,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8条,DNA也是8个,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小问5详解】
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清晰可数,是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图乙中D细胞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的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时细胞内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比为1∶2∶2。
【点睛】本题结合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分裂图所处的时期是解题的关键。
23. 图为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示意图,据图探讨相关问题:
(1)DNA除了分布于细胞核中,还分布于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
(2)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分别称作5’端和3’端,图中⑥为________端。研究表明,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加热解旋所需要温度就越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DNA复制开始时,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作用于_______(选填图中的序号),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在复制时,与⑩配对的碱基名称为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线粒体 (2) ①. 5’端 ②. C和G间氢键较多,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
(3) ①. ⑤ ②. DNA聚合酶 ③. 腺嘌呤
(4)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①⑥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腺嘌呤,④是磷酸二酯键,⑤是氢键,⑦是A,⑧是C,⑨是G,⑩是T。
【小问1详解】
真核生物细胞中,DNA除了分布于细胞核中,还分布于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小问2详解】
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分别称作5’端和3’端,图中⑥含有磷酸基团,是5’端;与A-T(有2个氢键)相比,C和G间氢键较多(3个),氢键数越多,DNA结构越稳定,故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加热解旋所需要温度就越高。
【小问3详解】
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可以打开氢键,对应图中的⑤;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⑩是T,能与之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名称是腺嘌呤。
小问4详解】
由于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4. 现有四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2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依此类推,则四个纯合南瓜品种中,圆甲与圆乙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扁盘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实验1的F1与表型为_______的品种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型为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 ①. 2(或两) ②.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①. AAbb、aaBB ②. AABB
(3) ①. 长形 ②. 扁盘形、圆形、长形 ③. 1∶2∶1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题意分析: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知,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可进一步推测出: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
【小问1详解】
根据两组实验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2详解】
根据F2的分离比9∶6∶1可以推测出,圆形基因型为A_bb和aaB_,即AAbb、Aabb、aaBb、aaBB,扁盘形基因型为A_B_,即有AABB、AaBB、AaBb、AABb,长形基因型为aabb,即亲本圆甲和圆乙的基因型可为AAbb、aaBB;亲本中扁盘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
【小问3详解】
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采用测交实验,即用长形品种植株(aabb)和实验1中的(AaBb)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基因型和表型比例为:1AaBb(扁盘)∶1Aabb(圆形)∶1Aabb(圆形)∶aabb(长形),即扁盘形∶圆形∶长形=1∶2∶1。
25. 人类的正常视觉和先天性夜盲症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某家庭成员患先天性夜盲症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检测发现Ⅱ₂不含先天性夜盲症的致病基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伴性遗传是指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
(2)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填“常染色体”或“伴X染色体”)遗传。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患病情况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₁的基因型是_______,Ⅲ₃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Ⅰ₁,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4)Ⅱ₁和Ⅱ₂再生一个患先天性夜盲症儿子的概率是________ ,Ⅱ₃和Ⅱ₄第三孩生下一个女儿,该女儿患先天性夜盲症的概率是_________。
【答案】(1)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2) ①. 伴X染色体 ②. 人群中男性患病概率高于女性
(3) ①. XAXA或XAXa ②. Ⅱ3的基因型为XAXa,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2,不能来自Ⅰ1
(4) ①. 1/4 ②. 1/2
【解析】
【分析】Ⅱ1和Ⅱ2视觉正常但他们的儿子Ⅲ2的患夜盲症,根据无中生有,有为隐,且Ⅱ2不含先天性夜盲症的致病基因,由此可知,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
【小问1详解】
伴性遗传是指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小问2详解】
Ⅱ1和Ⅱ2视觉正常但他们的儿子Ⅲ2的患夜盲症,根据无中生有,有为隐,且Ⅱ2不含先天性夜盲症的致病基因,由此可知,先天性夜盲症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男女患病情况表现为人群中男性患病(XaY,只要有一个隐性基因即患病)概率高于女性(XaXa,需要有2个隐性基因才患病)。
【小问3详解】
Ⅱ1和Ⅱ2视觉正常但他们的儿子Ⅲ2的患先天性夜盲症,则Ⅲ2的基因型为XaY,Ⅱ1和Ⅱ2的基因型为XAXa、XAY,则Ⅲ1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Ⅲ3患先天性夜盲症,其基因型是XaXa,Ⅰ2患先天性夜盲症,基因型为XaY,则Ⅱ3的视觉正确,基因型为XAXa,Ⅱ4患先天性夜盲症,基因型是XaY,Ⅲ3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Ⅰ1,因为Ⅱ3的基因型为XAXa,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Ⅰ2,不能来自Ⅰ1。
【小问4详解】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瘤菌,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根瘤菌,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原核生物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