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山居秋暝》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山居秋暝》教案01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山居秋暝》教案02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山居秋暝》教案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山居秋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山居秋暝》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介绍,近体诗简介,诗歌朗读指导,诗歌鉴赏,诗中有画,深入探究, 写作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居秋暝》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认识王维创作后期诗歌中流露出来的隐逸倾向。

    3、体味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品味诗中所描写的山村景色,体会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趣。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大家还记得哪些山水田园诗呢?山水田园诗到了唐代,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二、作者介绍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又精通绘画,擅作平远之景,擅绘人物、丛竹等。有《王右丞集》。 儒释道全才,与苏轼、赵孟頫并称古今三大全才

    王维前期的诗表现出清新明快、豪迈健康的调子,作品也具有较强烈的现实主义,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后期因为政局黑暗,奸臣专政,只好渐退出官场,隐居山林,诗作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地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隐隐透露出田园的恬静闲适的乐趣,以及做人处事的禅机,所以被誉为诗佛。王维晚年信奉佛禅,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不过他的佛禅修养,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显出一种幽深清远、静谧空灵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

    政治诗、边塞诗、山水诗是盛唐诗歌的三种主要题材。从诗的风格流派来说,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为边塞诗人,而另一派是田园诗人。田园诗人,顾名思义,是以写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为主的,并较常用五言诗的形式。能反映出当时上至社会情况、民族意识,下至诗人积极用世的怀抱、消闲度日的情绪。王维的田园山水诗,风神潇洒,寄兴高远,写景状物,形神毕肖,为田园山水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他在田园山水诗方面有杰出的贡献。他描写的田园山水诗,细腻生动,苏轼称他的诗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近体诗简介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产生于唐代,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绝句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固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要求。

    四、题解

    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之时。他在那里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标题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别墅,点明了地点;点明了季节;,傍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笔触清新自然,使我国的山水田园诗在陶渊明、谢灵运之后达到又一高峰。后人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苏轼称赞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本诗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五、诗歌朗读指导

    1、听朗读诵读指导。

    2、结合注释,明晰诗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译: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译: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3、诵读全诗。

    六、诗歌鉴赏

    1首联与诗题有什么联系?

       明确:首联紧扣诗题,点出了时间、地点、季节。(破题)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写出了什么样的意境?

       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清新,景色美妙。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清新,幽雅的环境。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4、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是写景,有什么不同?

       明确:颔联用了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表现出山村的自然美。颈联 用了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表现出了山村的生活美。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

    5怎样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的艺术画面?

    明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

    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1)上句写女子,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情画意。(当然,还有平仄押韵方面的考虑)

    2)以来反衬。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

    6、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反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楚辞中讲山中太冷清了,还是出来作官吧!王维却反其道而用之,反其义为可留,便把诗人向往隐居、流连忘返的情绪和意境和盘托出,可见,王孙自可留一句是全诗歌的诗眼,有了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

    此时的诗人,对官场感到厌倦,对宁静平和的闲适生活产生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追求。直抒胸臆!借典抒情!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有画

    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 (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雨后初晴图——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明月松林图——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夜中清泉图——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浣洗晚归图——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渔舟采莲图——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总结画面内容

    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山中景色令人陶醉。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山居秋景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始终流露出诗人远离人世、回归田园的愿望。

    八、深入探究

    我们把握了诗中蕴含的画面,对诗中有画有了初步体会。学诗不但要把握内容,还应体味作者的感情。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山居秋景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向往,始终流露出诗人远离人世、回归田园的愿望。

    如此,我们还不能算是完全读懂了这幅画。因为这幅画不能把诗的尾联概括进去。

    2、翻译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天的芳华景物已在不知不觉中衰败,秋景却很美,我还是愿意留居山中,不想归去。

    尾联表达了作者欲远离尘世归隐山林,不再回到纷纷扰扰的官场中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看诗的尾联,我们有一个疑问:王维本在做官,为何向往隐居生活呢?做官是入世,隐居是出世。唐代诗人,尤其是盛唐诗人大都渴望步入仕途以实现人生抱负。要解开这个谜,我们必须了解一下王维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王维早年曾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但由于身在仕途,也曾一度有过匡世济时的理想。特别是在张九龄拜相以后,王维曾极力称颂张九龄的一些政治主张,得到张的赏识与信任。但随着张九龄的罢相,王维的仕途也渐趋坎坷,对当时的官场开始感到厌倦;在这种情况下,早年对佛教的信仰开始在他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40岁以后便吃斋奉佛,曾一度在终南山和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以与友人赋诗唱和相酬为乐,表现出厌恶世俗、逃避现实的隐逸情趣。本诗便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情绪。《山居秋暝》表现了王维向往田园生活的思想倾向,也流露出对仕途失望,厌弃官场的情绪。

    九、 写作特色

    1、以动衬静、动静相生的描写手法;

    2、绘声绘色的绘画手法;

    3、借景、借典抒情的抒情手法;

    4、直、间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5、对比的手法

    十、小结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十一、布置作业

    根据王维《山居秋暝》诗意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散文。

    板书设计

                                  山居秋暝

                             诗中画                          画外意

     

             明月    清泉    ——自然美            向往田园 远离尘俗

                                               ——

             竹喧  浣女 莲动  渔舟——生活美            厌弃官场 超然淡远

     

    相关教案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青玉案 元夕》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青玉案 元夕》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词主旨,拓展延读,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赤壁》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赤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解题,作者介绍,朗读诗歌,词义和诗句的翻译,细读品味,思考探究,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无题》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无题》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题解,走进作者,写作背景,作业 背诵《无题》,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3《山居秋暝》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