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人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1《永远的校园》教案
展开永远的校园
教学目标
1.通过抓住关键过渡句,理清文章脉络,明确作者的行文线索;
2.理解北大的人文精神,感受精神带来的力量和使命感。
教学的重、难点:
1.让学生深刻理解“永远的校园”中“永远”的涵义;
2.感悟精神带来的力量,形成自己的精神座右铭。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永远的校园》,我想请同学们来自由的谈谈你觉得怎么样的校园可以成为“永远”的校园?在你记忆中从幼儿园、小学、初中至少你曾经待过的校园有没有值得你“永远”铭记的校园的景、校园的某一处小天地、校园里的某一位老师、校园里曾经一起的同学。
(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教师小结:一处景、一位老师、一个同学、一段故事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校园,其实这无关学校的大小、繁华、名气,在乎的是这里留下的美好。好,那么,今天我们来走进谢冕带我们认识的学校——谢冕的《永远的校园》。
二、作者介绍
谢冕,著名作家、诗人,北大文学院教授,自他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生活和经历都与北大息息相关。
三、知识链接
北大,全称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1912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严复是第一任校长。
北京大学也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适、陈独 秀、李大钊、鲁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后来为了 纪念“五•四”运动,继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将“5•4”定为校庆日。之后的每一次爱国运动,比如一二九运动等,你都能听到北大学子的声音。
四、字词
憧憬 补偿 契机 漂浮/飘浮 氛围
失魂落魄 彷徨 消融 轰然而至 诙谐
塑造 自负 严峻 迷蒙 负荷
夙缘:指某种命定的缘分。夙,素有的,旧有的。
间或:有时候、偶尓。
肃杀:形容秋冬季树叶凋零、寒气逼人的情景。
耿介不阿:正直,不同流合污。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阻扼:阻止和扼杀。
生生不息: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不息: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
三、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5):主要写作者对北大美丽景色的真实感受
第二部分(6):承上启下,作者从具体的校园走向了抽象的校园,围绕“永远的北大精神”,从不同方面展开阐述
第三部分(7—15):写抽象的校园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 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
2.不单纯,富有个性
3.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
4.民主与科学
5.北大学子代代传承,使北大精神成为永远
6.北大魂与中国魂共生与永存。
第四部分(16):结尾照应开篇,表达了作者因北大精神洗礼而具有的奉献与传承优良传统的热切愿望,进一步凸现北大不朽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总结概括出北大的校园精神,同时发掘出我们学校的校园精神。
五、板书设计
谢冕 著名作家 诗人 北大文学院教授
北大 全称北京大学 前身—京师大学堂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阅读1-5段,看看作者都写了什么?校园在他眼中是怎样一个概念?
明确:写了谢冕对北大美丽景色的真实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层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园是既具体又抽象的。
2.找出你喜欢的描写燕园景物的句子
明确: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益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
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仅此而已。
从未名湖曲折向西,有荷塘垂柳、江南烟景,从镜春园进入郎润园,从成府小街东迤,入燕东园林荫曲径,以燕园为中心向四面放射性扩张,那里有诸多这样的道路。
3.第5段中,作者写“燕园其实不大”为什么写燕园小,其用意是什么?(读一读有关景、人的句子)
补充图片——北京大学的经典图片,直观感受北大的美。
教师小结:校园空间上的小,正是为了反衬北大校园精神意义上的波大,反衬“这小小的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
4.作者在文中有没有介绍校园风光,整篇文章是否单纯介绍校园风光?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有,前五个自然段。但不是单纯介绍,从第7自然段开始写的是精神上的校园。
板书:空间物质层面的北大校园 ——具体
“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的抽象的校园(重点) ——抽象
5.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明确:着重针对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作者从具体的校园走向了抽象的校园。
6.有着这样一群师长与同学,又有美丽的燕园风光,那,这就该是永远的校园吧。不,不单指这些,那什么叫永远?永远指的是什么呢?
明确:永远是指时间长久,没有终止。如,先烈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它指的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7.为什么北大精神才是永远的?作者在7—15自然段谈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园精神?
①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敏感锐气;
②不单纯、富有个性——复合丰富的精神气质(眼前的柔美与历史的雄健合成、朝朝夕夕的弦诵之声与岁岁年年的奋斗呐喊合成、勤奋的充实自身与热情的参与意识合成);
③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机智、聪慧;洒脱、充满活力;
④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勇锐的抗争精神)。
⑤北大学子代代传承,使北大精神成为永远。
⑥北大魂与中国魂共生与永存。
北大的灵魂(社会精英意识、被选择的庄严感、献身精神和使命感)中国魂
8.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北大不灭的精神——北大校园精神的延续。
二、深入探究
1.这就是北大的校园,北大的精神,这就是谢冕的校园,那么我想问大家,我们把这可的题目改成“我的校园”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一是北大的生活经历是我永久的记忆;二是北大学子代代相传,使北大精神精神成为永远;三是北大精神是中国魂的代表的缩影,必须随中国魂绵延不绝成为永恒。
2.思考“永远”的内涵。
指的是:精神的延续和不灭。永远的校园指的是精神上的校园,作者把北大“作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现象加以考察”。这校园与青春的希望与失望相连,它永远不灭;这是块圣土,科学和民主构成了北大的精神支柱,生发了北大永恒的对与人类自由境界和社会民主的渴望和追求;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灵魂的塑造和远播,成为北大永存的灵魂。文章的视点由“我”到“北大人”再到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由校园的回忆到青春的追求,再到精神气质的魅力,更进一步深入到“灵魂的塑造和远播”,从而揭示出“北大魂”与“中国魂”共存与永存的校园文化的本质。
三、品读语句,理解句意
1.青年时代未免有点虚幻和夸张的抱负,由于那个开始显得美丽,后来愈来愈显得严峻的时代,而变得实际起来。
品读:“开始显得美丽”是因为青年时代的我将燕园的“湖光塔影和青春的憧憬联系在一起,益发充满了诗意的情趣”;“愈来愈显得严峻的时代”是因为北大校园中每颗年轻的心都在关心着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关心着人民的自由和民主,他们都在为富有历史性转折时期的可能到来而不安和兴奋。
- 这圣地绵延着不会熄灭的火种。它不同于父母的繁衍后代,但较那种繁衍更为神妙,且不朽。
品读:“不会熄灭的火种”指的是代代传承的北大精神;说它比父母的繁衍后代更为神妙,且不朽是因为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质的一切力量。
-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者,从这里眺望世界,用批判的目光审度漫漫的封建长夜,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近百年来这种奋斗无一例外地受到阻扼。这是生生不息地爆发抗争。(“阻扼”换成“阻止”行不行?为什么?) 句意品读:不行。阻扼是阻止和扼杀的意思,阻扼一词的使用体现了北大人在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抗争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磨难和苦痛,而“阻止”表达不出这层意思。
- 北大魂——中国魂在这里生长,这校园是永远的。(“北大魂”与“中国魂”是什么关系?)
品读:北大精神其实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缩影。
四、本文表达技巧
领会文章多种表达技巧的作用,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和诗意美。
1、首尾设喻,前后照应。作者将自己比作一颗蒲公英种子,被命运安排进了北大——燕园这片土地,造成了决定一生命运的契机,终于在这里开始了实在的人生。结尾写这颗种子在北大“不再移动”,“期待并期许一种奉献”。以写种子开头,以写种子结尾,首尾呼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栖居燕园的“神圣的饭依感”,及为北大精神和中国作出奉献并使之远延传承的思望,这样就使得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2、将北大人格化。作者把北大作为一个生命体,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对象来描写和赞美。这样写,既形象具体又步步深入地展现了北大的精神、个性与神韵,充分抒发了作者个人的崇敬与仰幕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语言生动形象。作者以富含诗意的语言,深情述说了北京大学这座水远的校园独特的精神魅力,同时,运用排比、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诗意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如:“一个预示着解放的早春降临了,万物因严冬的解冻而萌动。北大校园内传染着悄悄的激动,年轻的心预感于富有历史性转折时期的可能到来而不安和兴奋。”
四、课堂小结
“ 燕园──这座熔历史意象和时代气息于一炉的人文景观,积淀着北大难以言喻的神奇魅力──精神的魅力、信仰的魅力、学术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北大’这个品牌式的校名是一种永恒的精神、永久的信仰和永存的人格力量的隐喻……北大始终是中国学界猎猎飘扬的一面旗帜,北大永远与祖国血脉相连。
五、布置作业
分享一个精神力量的故事(本周完成)
六、板书设计
具体的校园
抽象的校园 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
不单纯、富有个性
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
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
北大学子代代传承,使北大精神成为永远。
北大魂与中国魂共生与永存。
永远的校园
精神的延续和不灭——北大魂与中国魂
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1 永远的校园/谢 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1 永远的校园/谢 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新课教学,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1 永远的校园/谢 冕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基础模块 上册1 永远的校园/谢 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感受北大,补充内容,理性思考,课堂辩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1 永远的校园/谢 冕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1 永远的校园/谢 冕表格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