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职专用】高中语文 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课件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诗经》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诗经》优秀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经来源,作品鉴赏,表达技巧,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诗经》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来源《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赋》《比》《兴》。《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而我们要学习的《诗经·邶风·静女》是《诗经》里是一首四言诗。这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全诗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作者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教学目标1、掌握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静女》的感情基调,体会男女主人公纯真、热烈的爱情。3、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建立健康的爱情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从而传承。
通过诵读,理清线索,体会诗中表达的纯真的思想情感。
通过诗歌学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健康的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它不沾染任何的杂质。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有的千古传诵,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催人泪下。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一些经典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孔雀东南飞》这些都代表着人类最纯洁的心灵碰撞,而作为诗歌的源头, 《诗经》的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勇敢而又直接的爱情。无独有偶, 《邶风·静女》,也沿袭了这种精神,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清新纯朴的恋歌。今天,让我们也玩一次穿越,一起来聆听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感受那诗意的约会!现在让我们来进入对《静女》的学习吧!
《静女》 佚名 〔先秦〕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现在让我们来逐章学习。
第一章:写男子和心上人约好在城墙的角落见面,赶到了约会地点却没见到美丽的女子,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更是一种煎熬,急的男子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搔首踟蹰”让人联想到男子焦灼不安的样子一个痴情的热恋中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静:娴雅贞静。姝:美丽,漂亮。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城:城墙。隅:城墙上的角楼。爱:同“薆”,隐藏。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定。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第二章:写男子在等待中想起女子是那么美丽,她送的“彤管”那么好看,熠熠发光,令人爱不释手,写出男子对女子的喜爱。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娈:面目姣好。贻: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tí)”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有:形容词词头。炜:色红而光亮。说怿(yì):说同“悦”。怿,喜悦。女:同“汝”,你,指彤管。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第三章:写男子又想起女子送给他的茅草,既好看又奇异,因为是女子从郊野亲手采来赠送给他的,所以格外的喜爱,写出男子对女子诚挚的爱恋。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牧:城邑的远郊。归:同“馈”,赠送。荑:初生的白茅草。象征婚媾。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确实。异:特殊。匪:同“非”。贻:赠与。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客观看待全诗内容,它确实是-首充满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反映农村青年男女恋爱约会的好诗,内容健康向上,感情朴实真挚。描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对情人的爱恋之情,颂扬了静女可贵的性格特征。它既是一首难得的叙事情诗,又是一则别具风格的爱情小品,值得人们品读寻思。纵观全诗,不假比兴,敷陈其事,情节曲折有致,风格含蓄蕴藉,语言明快简洁,写人状物惟妙惟肖,感情发展颇有层次,衬托出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充分地体现出民间情歌的艺术特点。全文篇幅虽短,容量却大,令人惊叹于作者高度凝炼的艺术笔法,具有颇高的美学价值。
第一,通过人、物、情的巧妙融合,表现男子纯真热烈的爱情。诗人通过男子喜爱情人的赠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赠物之上,这种写法很新颖。第二,采用重章叠唱,用带有情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恋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
无衣佚名 〔先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内衣。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裙。君王出兵打仗,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注释袍:长袍,即今之斗篷。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同仇:共同对敌。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作:起。裳:下衣,此指战裙。甲兵:铠甲与兵器。行:往。
绿衣佚名 〔先秦〕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职静女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温故知新,读准字音,自读思考,等待等候,城边的角落,同“现”出现,赏读分析,鲜艳有光的样子,野外放牧的地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采薇优质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并回答,乡愁日深,十五从军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一单元文学常识(一)《诗经》优秀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经来源,《采薇》,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