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西钦州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1页
    广西钦州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2页
    广西钦州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西钦州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钦州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推断题, 实验题, 计算题, 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广西钦州X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 选择题1. 常温下,A、B组成的混合气体( )经分析发现无论怎样混合,气体中仅含的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总小于38,若混合气体中C、O质量比为18,则A、B两气体的体积比可能为(  ) 34  21 41 43 12 A.只有      B.①②      C.④⑤      D.②④ 2.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 + 、OH - 、Na + B.Na + 、H + C.K + 、H + 、Cl -   D.OH - 、Na + 、Cl - 3. 有温度和容积均相同的两容器,向中加入1 mol NO 2 中加入2 mol NO 2 ,都将发生反应2 NO 2 (g) N 2 O 4 (g),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中NO 2 的转化率为a%,中NO 2 的转化率为b%,则a、b的关系为(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4. 将 22.4 g 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 3 0.8 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5. 未来人类最理想的燃料是( ) A.无烟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6.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H + 、Mg 2+ 、Al 3+ 几种阳离子,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正确的是( ) 7. 若丙醇中的氧原子为 18 O,它和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02       B.104    C.120   D.122 8.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9. 某有机物分子中有 n 个CH 2 m ,a个CH 3 ,其余为OH,则该物质分子中OH的个数可能为(  ) A.m-a   B.n+m+a   C.m+1-a    D.m+2-a 10. C 8 H 18 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 4 H 8 、C 3 H 6 、C 2 H 4 、C 2 H 6 、CH 4 五种气体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28    B .30     C .38   D.40 11. 把6 mol铜粉投入含8 mol硝酸和2 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2 mol       B.3 mol       C.4 mol      D.5 mol 12. 在一定容积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3 mol B,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B(g) C(g)+D(g),下列可作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的是( ) A.气体的密度是否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是否变化 C.容器中A的浓度是否变化   D.容器中C、D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否变化   13. 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H + 、Mg 2+ 、Al 3+ 几种阳离子,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正确的是( ) 14.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w!w!w.!x!k!b!1.com取代 加成 消去 酯化 水解 氧化 中和(  )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5. 某溶液A加入KSCN溶液后显红色。如果溶液A中加入一种物质B,反应后再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物质B可能是( ) A.硫酸    B.氢硫酸 C.硝酸    D.碘化钾 二、 推断题16. A、B、C、D、E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当A为固体单质时,A是 (写化学式)。
    写出B的电子式:   
    写出E与木炭反应化学方程式: 。
    (2)当A为气体单质时,A是 (写化学式)。
    写出B的结构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EC:   实验室制备B:            
    能不能用浓硫酸做B的干燥剂?       (填不能)。 三、 实验题17. 现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其他药品和仪器自选。试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实验步现象 解释(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2      3      18. (10分)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

    图6
    (1)请写出步骤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是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用m表示)。 19. 有A、B、C、D、E、F、G、H八种白色固体,它们是:KHSO 4 、C 6 H 12 O 6 (葡萄糖)、HOOCCOOH、MgCO 3 、Na 2 CO 3 、MgSO 4 、Al(OH) 3 、Ba(NO 3 ) 2 ,对这些物质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各取部分固体分别加入水,除C、F外均能溶解得到澄清溶液;C(固)+D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C(固)+H溶液固体溶解放出气体;E溶液+H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G溶液白色沉淀,E溶液+B溶液白色沉淀;B溶液+H溶液放出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这八种固体分别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 要进一步证实某固体为葡萄糖,应用___________作试剂,根据_______________现象来确证。 四、 计算题20. 在 500 g CuSO 4 溶液中插入两根电极,一极为铜,一极为粗铜(含锌)。通电电解至粗铜刚好全部溶解掉,这时铜极质量增加 7.04 g ,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 0.02 g 。求粗铜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21. 制备1 L含氨10%的氨水(密度是0.96 g mL -1 ),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氨气多少升? 22. 制备1 L含氨10%的氨水(密度是0.96 g mL -1 ),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氨气多少升? 五、 解答题 23. 用石灰石、食盐、焦炭、水为原料,写出合成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已知:CaO+3C CaC 2 +CO) 24. 研磨叶片时,为何要加入CaCO 3 和丙酮?
    广西钦州X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C  5、D  6、B7、B8、A9:AD10、B、C11、B12、 C 13、B14、D 15.BD二、推断题16、13分)(1)S(1分) (2分)   C+2H 2 SO 4 (浓) CO 2 +2SO 2 +2H 2 O(2分)
    (2)N 2 (1分) (2分)  3Cu+8HNO 3 (稀)===3Cu(NO 3 ) 2 +2NO+4H 2 O(2分)
    2NH 4 Cl+Ca(OH) 2 CaCl 2 +2NH 3 +2H 2 O (2分) 不能(1分)
     三、实验题17  实验步骤 现象 解释(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将一支充满NO 2 的试管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红棕色气体逐渐消失,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无色气体充满1/3(上部) 3NO 2 +H 2 O 2HNO 3 +NO 2制取少量氧气  3将氧气慢慢地通入步骤(1)的试管中 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气体,但气体体积逐渐缩小,液面不断上升 2NO+O 2 2NO 2 3NO 2 +H 2 O 2HNO 3 +NO 18、(1)Fe+Cu 2+ ====Fe 2+ +Cu  Fe+2H + ====Fe 2+ +H 2
    (2) m 19、C 6 H 12 O 6   Na 2 CO 3   MgCO 3 HOOCCOOH  Ba(NO 3 ) 2   Al(OH) 3 MgSO 4   KHSO 4   银氨溶液  银镜反应 四、计算题20、18.4%21、126.5 L22、126.5 L五、解答题23、CaCO 3 CaO+CO 2 CaO+3C CaC 2 +CO CaC 2 +2H 2 O Ca(OH) 2 +CHCH 2NaCl+H 2 O 2NaOH+H 2 +Cl 2 H 2 +Cl 2 2HCl 24、加入少许CaCO 3 是为了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受到破坏。因为叶绿素分子中含有Mg离子,当细胞破裂时,细胞液内有机酸中的氢可取代Mg离子而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CaCO 3 可中和有机酸以防止去镁反应的发生。而加入丙酮则是为了使色素溶解,因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或石油醚等。  

    相关试卷

    陕西省宝鸡市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长春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科《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科《化学》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b>a=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X市XX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g,碱石灰增重2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