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1减几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11减几说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11减几》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11 减 几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11 减 几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注意到个位不够减,要在十位“退位”,同时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学习使用课本。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吸收不同的“算法营养”,并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平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能借助巳有的知识主动探索、理解11减几的算理,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1减几的习题。2.在探究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3.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并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一)、导入新课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开门见山谈话法、谈话刺激法、复习巩固法等。开门见山谈话法师:同学们,今天起我们来学习第5单元的知识,有信心学好吗? 谈话刺激法导入: 师:今天小聪聪同学碰到一个问题不会,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出示例题1的情境图导入新课。
复习巩固法:师:“今天小聪聪的弟弟调皮,把几道算式的一部分用纸片遮住了。弟弟对小聪聪说:“你要是知道我遮住的是什么,我就不调皮乖乖的。””小聪聪一看,很快就说出了遮住的数字。师用课件出示题目。
师:小聪聪可以,你们可以吗?指名回答,并根据实际情况评议。
(二)、探究新知接着上面谈话刺激法继续教学1.教学例题1。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评议。预设:生:小女孩有11支铅笔,小男孩拿起2支。师:要知道还剩多少支铅笔,应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11-2。师:这种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减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你在计算时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11-2 中个位上的1减2不够减。师:这种算式怎么算呢?我们怎么算呢?
以前我们用小棒代替来摆一摆,这个算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学生独立动手动脑思考算法。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师:谁愿意分享自己的算法?指名回答。师生评议。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应该鼓励、表扬。预设:① 连减法。② 倒着数两个数。③ 拆11为10和1,先用10去减。④ 画图观察法。⑤ 因为9+2=11,所以11-2=9。师:孩子们真是让人佩服,想出了这么多计算11-2的方法。⑥ 师:刚才xxx同学说的“拆11为10和1,先用10去减。”是这样的。教师操作示范,学生观看。
打开一捆小棒,就是变一个十位10个1.个位上1减2不够减,把1个十变成10个1后就够减了。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11减几。师:同学们看看书上哪一种方法和你想的是一样的。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看情况选择是否指名说说算法。
2、教学例题2。 师:下面我们去看看小明遇到的数学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例2情景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学生回答。(略)师:要算还剩多少个茶杯,怎么列式?引导学生说出:1-8。(教师板书算式)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8得多少?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汇报算法。师:请你把自己的算法与大家交流交流吧。鼓励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能相互提问、质疑,提倡学生尽量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计算。
3、教学例题3.课件出示例题3.师:美丽的小河边大山爷爷正在晒葫芦呢。说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回答。(略)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两个用减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问题: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11-6,11-5。(板书这两个算式)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抽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计算这两道题,我们都可以想哪个加法算式?实际上,一道加法算式能帮助我们计算两道减法习题呢。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生回答。
七、课堂练习1.算一算。8+2= 10+7= 9+2= 3+9=2.11可以分成哪两个数?
3.有11支铅笔,拿走2支,还剩多少支?分析与解答:(1)求还剩多少支,就是从总数中减去拿走的,列式为( )。(2)计算方法。方法一:倒数法,减2就从11开始倒数2个数,10,9,所以11-2=9。方法二:拆数法,把11拆成10和1,先算10-2=8,再算( )。方法三:想加法算减法,( )+2=11,11-( )=2。4.计算11-8。由于减数比较大,用倒数法比较烦琐,所以用想加法算减法和拆数法比较简便。10-8=2 2+( )=( )( )+8=11 11-8=( )
5.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可以用倒数法,减几就从被减数开始( )几个数,最后数到几,结果就是几;拆数法,把被减数拆成10和一个数,先算10减去减数,再用结果( )拆分的另一个数;还可以用想加法算减法计算。6.当减数较大时,一般用拆数法和( )计算。
7.算一算。11-2= 11-5= 11-8= 11-4=11-3= 11-6= 11-7= 11-9=
【参考答案】:1.10 17 11 122.1和10、2和9、3和8等3.(1)11-2 (2)8+1=9 9 94.1 3 3 3 5.倒数 加上6.想加法算减法7.9 6 3 7 8 5 4 2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11-2=9想:10-2=8 2+9=11 8+1=9 11-2=911-8=3想:10-8=2 3+8=11 2+1=3 11-8=311-6=5 11-5=6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碰到“意外”情况后,“手不知该往哪儿放,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扯扯衣服……”。这些动作语言不仅破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手语”在教学中要避免出现。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11 减 几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11 减 几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注意到个位不够减,要在十位“退位”,同时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学习使用课本。这样不但可以巩固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吸收不同的“算法营养”,并提供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示自我的平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能借助巳有的知识主动探索、理解11减几的算理,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11减几的习题。2.在探究11减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3.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理解并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从中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互相合作、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一)、导入新课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开门见山谈话法、谈话刺激法、复习巩固法等。开门见山谈话法师:同学们,今天起我们来学习第5单元的知识,有信心学好吗? 谈话刺激法导入: 师:今天小聪聪同学碰到一个问题不会,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你们愿意吗?出示例题1的情境图导入新课。
复习巩固法:师:“今天小聪聪的弟弟调皮,把几道算式的一部分用纸片遮住了。弟弟对小聪聪说:“你要是知道我遮住的是什么,我就不调皮乖乖的。””小聪聪一看,很快就说出了遮住的数字。师用课件出示题目。
师:小聪聪可以,你们可以吗?指名回答,并根据实际情况评议。
(二)、探究新知接着上面谈话刺激法继续教学1.教学例题1。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评议。预设:生:小女孩有11支铅笔,小男孩拿起2支。师:要知道还剩多少支铅笔,应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出算式:11-2。师:这种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减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你在计算时遇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11-2 中个位上的1减2不够减。师:这种算式怎么算呢?我们怎么算呢?
以前我们用小棒代替来摆一摆,这个算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学生独立动手动脑思考算法。教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师:谁愿意分享自己的算法?指名回答。师生评议。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应该鼓励、表扬。预设:① 连减法。② 倒着数两个数。③ 拆11为10和1,先用10去减。④ 画图观察法。⑤ 因为9+2=11,所以11-2=9。师:孩子们真是让人佩服,想出了这么多计算11-2的方法。⑥ 师:刚才xxx同学说的“拆11为10和1,先用10去减。”是这样的。教师操作示范,学生观看。
打开一捆小棒,就是变一个十位10个1.个位上1减2不够减,把1个十变成10个1后就够减了。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11减几。师:同学们看看书上哪一种方法和你想的是一样的。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看情况选择是否指名说说算法。
2、教学例题2。 师:下面我们去看看小明遇到的数学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例2情景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些什么?学生回答。(略)师:要算还剩多少个茶杯,怎么列式?引导学生说出:1-8。(教师板书算式)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8得多少?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汇报算法。师:请你把自己的算法与大家交流交流吧。鼓励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能相互提问、质疑,提倡学生尽量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计算。
3、教学例题3.课件出示例题3.师:美丽的小河边大山爷爷正在晒葫芦呢。说说你从图上都看到些什么?学生回答。(略)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两个用减法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问题: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说出:11-6,11-5。(板书这两个算式)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两道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抽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计算这两道题,我们都可以想哪个加法算式?实际上,一道加法算式能帮助我们计算两道减法习题呢。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学生回答。
七、课堂练习1.算一算。8+2= 10+7= 9+2= 3+9=2.11可以分成哪两个数?
3.有11支铅笔,拿走2支,还剩多少支?分析与解答:(1)求还剩多少支,就是从总数中减去拿走的,列式为( )。(2)计算方法。方法一:倒数法,减2就从11开始倒数2个数,10,9,所以11-2=9。方法二:拆数法,把11拆成10和1,先算10-2=8,再算( )。方法三:想加法算减法,( )+2=11,11-( )=2。4.计算11-8。由于减数比较大,用倒数法比较烦琐,所以用想加法算减法和拆数法比较简便。10-8=2 2+( )=( )( )+8=11 11-8=( )
5.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可以用倒数法,减几就从被减数开始( )几个数,最后数到几,结果就是几;拆数法,把被减数拆成10和一个数,先算10减去减数,再用结果( )拆分的另一个数;还可以用想加法算减法计算。6.当减数较大时,一般用拆数法和( )计算。
7.算一算。11-2= 11-5= 11-8= 11-4=11-3= 11-6= 11-7= 11-9=
【参考答案】:1.10 17 11 122.1和10、2和9、3和8等3.(1)11-2 (2)8+1=9 9 94.1 3 3 3 5.倒数 加上6.想加法算减法7.9 6 3 7 8 5 4 2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11-2=9想:10-2=8 2+9=11 8+1=9 11-2=911-8=3想:10-8=2 3+8=11 2+1=3 11-8=311-6=5 11-5=6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碰到“意外”情况后,“手不知该往哪儿放,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扯扯衣服……”。这些动作语言不仅破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手语”在教学中要避免出现。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